语气运用: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应然追求
2024-06-23王统
王统
[摘 要]当前,部分语文教师并未充分发挥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语气作为朗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不应被忽略。阅读教学中,语气运用是朗读的应然追求。教师应在阅读教学前重视语气运用等朗读知识的系统学习,并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文本的精确剖析,以及情境创设,进而帮助学生以恰当的语气朗读,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朗读;语气运用;阅读教学;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3-0023-03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项基本能力。其中,“读”对促进学生理解文义、品析文本的语言、体悟作者的情感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未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语气是朗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却经常被忽略。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一线语文教师应重视朗读指导,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关注语气的运用,以通过高质量的朗读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质量。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朗读问题
(一)缺乏必要的重视
在低学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朗读时间。可步入初中之后,由于文本长度的增加、理解难度的加大、课堂时间的限制等,部分教师会习惯性地“赶进度”,认为朗读并非缺之不可,进而压缩课堂上的朗读时间。有教师甚至把重点完全放在讲解和分析课文内容上,完全忽视朗读。
(二)缺乏科学的训练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朗读”解释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但事实上,朗读并非字面上讲的那么简单,它涉及语音、语调、语气、停顿、重音、节奏等诸多要素。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要求往往停留在“有感情地朗读”上,对其余要素则绝口不提。由于缺乏科学具体的朗读训练,部分学生的朗读过于形式化,要么是毫无波澜的机械式朗读,要么是字字激情的澎湃式朗读。这样的朗读自然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三)缺乏完善的评价
朗读评价倘若行之有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朗读评价较为单一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教师常常简单地用“读得真好”之类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朗读,对于读得不好的学生,只是笼统地否定,并没有具体指出问题所在,也没有提供相关的朗读建议。这会导致学生对自我朗读能力的认知不够清晰和精准,进而出现盲目乐观或迷茫无措的问题。
二、语气的含义与涉及的概念
“语气”一词由“语”和“气”组成。“语”是指有声语言,即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语句;“气”是指朗读时支撑有声语言的气息状态。语气中,既有称之为“神”的内在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又有称之为“形”的外在的快慢、高低、强弱、虚实的声音形式。语气是语句“神”与“形”的结合体,具体而言,涉及情感色彩、语调和语势。
(一)情感色彩
朗读者的思想感情是语气的灵魂。掌握相应的情感色彩,有利于朗读者准确地表露思想感情。
情感包括感情和态度。感情涉及喜悦、愤怒、悲伤、热爱、憎恨、恐惧、平静、疑惑等。态度涉及赞扬、支持、批评、反对、亲切、严肃、坚决、犹豫、热情、着急、冷淡等。基于常见的情感色彩呈现出来的语气应为:热爱时气徐声柔,气息深长; 憎恨时气足声硬,气息猛塞;悲伤时气沉声缓,气息如将尽;喜悦时气满声高,气息如清流般不绝;恐惧时气提声抖,气息宛若倒流;着急时气短声促,气息如在穿梭;冷淡时气少声淡,气息微弱;愤怒时气粗声重,气息如鼓;疑惑时气细声粘,气息欲松还紧。
(二)语调
语调是语气的声音形式的具体体现,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可以说,语气是通过语调表现的。语调可分为高升调、降抑调、平直调、曲折调。高升调指的是声音由低到高,与命令、疑惑、呼唤、愤怒、警告、紧张等情感色彩有关;降抑调与高升调相反,声音由高到低,与肯定、感叹、自信、坚决、悲伤等情感色彩有关;平直调指的是声音平稳舒直,无明显的升降变化,与追忆、悼念、迟疑、冷淡等情感色彩有关;曲折调是语调中最为复杂的,表示声音由低到高再降低,或由高到低再升高,与讽刺、嫉妒、惊异、鄙夷等情感色彩有关。
(三)语势
语势是有声语言的运动态势,分为波峰类、波谷类、起潮类、落潮类、半起类五种。波峰类指声音由低向高再向低变化,状若波峰;波谷类指声音由高向低再向高发展,状若波谷;起潮类又叫上山类,指声音由低向高不断发展;落潮类又叫下山类,特点是开头声音较高,之后便不断下降;半起类的特点是声音虽也呈上升之势,但只行至半途,没有达到最高点,便气提声止。如《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的语势应为半起类,读到“绿绿的”时应气提声止;“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的语势应为起潮类;“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的语势应为落潮类。
三、语气运用的重要价值
(一)增强理解的准确性
在文本中,语句本身固定不变,而语气仿佛是包裹语句的衣服,不同的语气可以让语句产生不同的感觉。在固定的语境中,语气往往也是定型的。掌握语气,有助于学生增强阅读理解的准确性。比如,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藤野先生出场时说:“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这句话本身可以用多种语气来读,如亲切柔和、傲慢自大、喜悦激动等。但由于前文已经提到“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因此此处应用亲切柔和的语气来读。掌握了这些,学生便能进一步认识藤野先生亲切和蔼的形象特点。
(二)提升语感
语感即“语言感觉认知”,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是在长期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但也并非毫无规律可循。在朗读中,重视语气运用就要求学生能够对句子的音韵和气势有所感知,对相应的意境情感有所领悟。这有利于学生语感的提升。若能拥有良好的语感,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就能比较直接、迅速地形成感觉认知。
(三)激发学习兴趣
语气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一成不变的语句有了多种色彩。学生如果掌握了语气运用规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如《藤野先生》一文的第一段描写了“清国留学生”,说他们“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本为褒义,那么此处在朗读时就应用赞美的语气。可鲁迅先生是反讽的高手,教材注释将“标致”解释为“反语,用来讽刺”。故而,结合语境,此处应采用嘲讽鄙视的语气朗读。一个词涉及的语气能让语句产生两种完全相反的表达效果。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加深文本理解
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反复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但若只是不动脑筋地无目的朗读,学生往往只能获取文本最浅层次的信息,并不能对其文义、主旨、情感有清晰的掌握。故而,无论是朗读质量还是学习质量都不能达到最佳。如能关注朗读时的语气,则定会有意识地对语句进行细致的揣摩、剖析,对人物的心理或文本的内涵有一定的思考。如此,便能更深入、精准地理解文本。
(五)引发情感共鸣
朗读既能服务“读”者,又能服务“听”者。有“读”者,自然就有“听”者。对未曾接触过文本的“听”者而言,“读”者的朗读质量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文本的感知。如果“读”者能用恰当的语气朗读,对文本的“翻译”精准生动,那么朗读现场的感染力就会很强,“听”者会情不自禁地与文本共情,仿佛直接进入文本世界,体悟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有利于“听”者的阅读学习。
四、基于语气运用提升阅读学习质量的路径
高质量的朗读与阅读学习质量的提升息息相关。正确地运用语气则有利于朗读质量的提高。
(一)系统学习,深化认知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两种现象:一是不重视朗读,很少把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环节;二是知晓朗读的价值,也会把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环节之一,但不会系统教授朗读方法和技巧,只简单地提及重音、停顿等,对语气这一类内涵颇丰且不易操作的要素置若罔闻。究其原因在于,部分语文教师缺乏对朗读方法和技巧的学习,更不用说系统掌握语气运用知识。教师自身的认知就不清晰、规范,怎能教授学生,带领学生进行科学训练呢?基于此,笔者认为,应让语文教师系统学习语气运用知识以及其他与朗读有关的知识。例如,阅读相关书籍、参加相关培训和讲座等。教师只有心中如明镜,才能自信地范读,把相关的奥秘授予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序的训练。这样,学生的朗读质量才能得到提升。
比如,《马说》中不同的“也”字应该用不同的语气来朗读。如“不以千里称也”,此处的“也”就要读出惋惜的语气。“安求其能千里也”中的“也”要读出指责和不平的语气。“其真不知马也”这一处的“也”要读出愤慨的语气。这三个“也”的语气是逐渐加强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就能为学生进行朗读示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韩愈情感的波澜变化。
(二)深入文本,精准剖析
朗读是个人对文本理解程度的外在表现。朗读时语气的运用准确与否直接体现着朗读者对文本是否有正确、深刻的理解。对朗读者而言,深入文本中去钻研、剖析是读准语气的一条必要途径。大致理解文义只能保证朗读时乍听起来不出错,但经不起对朗读具体要素的进一步推敲;而深刻探究文本能保证朗读的准确、合理,进而保证朗读的整体质量。
比如,《台阶》一文讲述父亲倾尽毕生心力终于建好了带九级台阶的新屋,可是内心似乎并不舒畅,总是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文章在“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怎么了呢,父亲老了”中收束。有学生未深入文中探究父亲若有所失的原因,因而在朗读“怎么了呢,父亲老了”时读成了平直调。事实上,“父亲老了”只能算是一方面的原因。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梦想通过建新房、造台阶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可当这一梦想真正实现之后,父亲发现似乎什么都没变,还是一如既往,而自己心中已没有了任何目标,空空落落的,无事可做,自然心情也不畅,再加之年老体衰,更是平添了几许悲哀忧郁。身为儿子的“我”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想起父亲年轻时一口气背了三趟三百来斤重的青石板,再看看父亲如今高低不齐的失去了生机的极短的发,定是十分心疼,但又无奈,还有些怜悯的。所以,最后一句的感情色彩应为心疼、无奈、悲悯的结合体。此句作为结尾,有意味深长之感。故而语调应为降抑调,语势应为落潮类。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本,以使学生理解父亲的情感变化,体悟“我”的心理感受。这样,学生才能恰切地朗读,同时深化自身的阅读认知。
(三)创设情境,引导悟情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除肯定启发的作用之外,还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朗读时,能自然而然地运用恰当的语气,并由此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体验,更快地进入文本之中,设身处地地体悟作者和文中人物的情感等。
比如,笔者在执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就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A同学一直十分努力地学习,上课从不走神,下课也认真高效地完成作业,有不懂的就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大家都以为他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可他并没有。他很难过,你该如何安慰他?学生纷纷回答:“不要伤心”“失败只是一时的”“要相信坚持不懈的力量”……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笔者顺势引导学生朗读本诗,没想到学生朗读的语气竟然十分恰切、得当,且通过后续问答,发现学生对什么是“生活欺骗了你”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语气运用是朗读的应然追求。掌握了语气,就掌握了朗读的要义。教师应当重视语气运用等朗读知识的系统学习,并通过文本剖析、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气进行高质量的朗读,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培培.浅谈播音主持专业普通话口语表达教学中的朗读与朗诵[J].新闻界,2010(1):172-173.
[2] 刘巧芳.诗歌诵读方法浅谈[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12):186.
[3] 印江苏.突破宿命的桎梏:《台阶》主题探究[J].中学语文教学,2019(12):59-61.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