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大学研究的“三部曲”
2024-06-22顾永安
作者简介
顾永安(1967- ),男,常熟理工学院应用型院校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应用型高等教育(常熟,215500)
摘 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中国新型大学的研究逐渐兴起,且主要聚焦于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2015年以来,围绕中国新型大学研究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顾永安的文章《中国新型大学的新特质与新样态》,首次提出了中国新型大学的概念界定、愿景、特质、样态,对相关研究起到了奠基性价值;柳友荣等著作《新型大学型态论》,从高校内外治理体系的新视角,聚焦新型大学型态开展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对相关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李克军等著作《新型大学发展模式论》,从研究的前瞻性与预判性、研究框架体系化、研究方法多样化三个方面提供了创新性贡献。三位学者关于中国新型大学的研究逐步深入递进,不断创新升华。随着应用型本科高校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新型大学的研究将持续拓展,以推进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
关键词 新型大学;核心内涵;形态论;发展模式论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15-0069-05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新型大学的相关研究蓬勃发展。顾永安等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中述及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新型大学,正是因为其具有的“新的历史使命”“新的质量标准”“新的教育模式”等显著特征,使其成为新型大学[1]。2013年10月,《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以《新型大学的形态之新、内涵之新》为题评价《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指出专著的价值在于揭示了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过转型发展成为“形态之新、内涵之新”的“新型大学”[2]。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鼓励举办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将其建设成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为重点,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这是国家文件中首次明确要求将应用型高校建设成为新型大学。2016年,胡景乾等认为,界定“中国新型大学”应该更多地从内涵上去把握。新建本科院校构成了“中国新型大学”的主体,新建本科院校也未必都属于新型大学,而老本科中也未必就不能产生新型大学,关键要看他们的发展路径。他指出中国新型大学是一个关于大学“类”的概念,以“学术为主”与“应用为主”为分野[3]。在系统研究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为回应新建本科院校要新建到什么时候,向何处去,发展成什么样等现实问题,2015年9月,顾永安教授主持立项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中国新型大学研究”,并于2018年11月结项,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国新型大学研究的省部级课题。此后,中国新型大学研究得到了教育部的重视及一些高校研究者的关注,如,2015年7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负责人指出:新建本科院校绝不应该是建校时间上的“短”与“新”,而应该勇于建设“新类型”,开创“新道路”,探索“新模式”,新建本科院校实现了从新建到新兴再到新型的转变,(合格评估绩效报告)多层面、多角度地论证了我国新型大学取得的新成就[4]。2016年4月,蔡敬民、余国江以《从“新建本科”向“新型大学”转变》为题,介绍了合肥学院从新建本科高校向高水平应用型新型大学的转型经验[5]。以上研究都没有对新型大学的概念进行界定,也没有对其特质、形态、发展模式等进行论述,主要是对新建本科院校建设成新型大学的新愿景进行了揭示与预判,并从院校建设、发展与评估角度初步阐述了中国新型大学的新内涵、新道路、新探索。2016年10月,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16次工作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作“对焦需求 聚焦服务 变焦应用——把新建本科院校办成新型本科院校”的主旨报告,时任教育部评估中心主任吴岩作“从新建大学走向新型大学——中国新建本科大学发展道路”的主旨报告,常熟理工学院应用型院校研究中心顾永安教授在此次会议的创新发展论坛上作“应用型高教新生态下的中国新型大学研究”报告,非常巧合的是,三位专家学者的报告都不约而同地聚焦新型大学建设与发展。2015年以来,围绕中国新型大学研究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顾永安的文章《中国新型大学的新特质与新样态》、柳友荣等的著作《新型大学型态论》、李克军等的著作《新型大学发展模式论》三部论著成为中国新型大学研究中最有学术影响与实践指导价值的重要成果。
一、《中国新型大学的新特质与新样态》的奠基性价值
《中国新型大学的新特质与新样态》是顾永安教授2015年主持的教育部课题“中国新型大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该文发表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中国高等教育评论》上,在这篇论文中,作者首次提出了中国新型大学的概念界定、愿景、特质、样态,回答了新型大学到底“新”在何处?新的内在特质是什么?新的样态是怎样的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研究论文中,作者明确指出中国新型大学是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未来发展的愿景,认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目标取向和发展趋向是要构建一种新的高校形态即新型大学,新型大学是相对于传统研究型大学而言的、以新建本科院校为主体的、以应用型为核心特征和办学理念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根本指向的新型高校”[6]。
同时,该文明确提出当下教育主管部门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关注和学者对此领域研究的重心,已经从“新建”的时间维度转向“新型”的性质维度。这种“新”可以体现在新理念、新道路、新经验、新探索、新模式等等,但中国新型大学有别于老牌传统大学的是其新颖的内在特质,是以“应用型”为核心特质的中国新型大学“四个新”的新特质,即以为地方发展服务为使命的“新历史使命”,以参与式建设为特征的“新大学精神”,以社会性标准为主导的“新质量标准”,以产学研合作为核心的“新教育模式”。从新建本科到新型大学涉及到高校内在特质、顶层设计、内涵建设、综合改革各方面的整体性变革,新建本科院校能否成功转型为新型大学,关键要看这些高校是否体现了新的历史使命、大学精神、质量标准、教育模式等新的内在特质[7]。
基于中国新型大学新特质的初步勾勒,研究认为中国新型大学未来发展的图景以及可能呈现的样态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多样性有特色大学、创业型大学、开放型大学、创新性大学和高成长性大学。该研究指出,“应用型”是中国新型大学的办学类型定位,“高水平”是中国新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定位,“多样性”反映了中国新型大学的院校群体生态特征,“有特色”反映了中国新型大学的院校发展战略要求,“开放型”“创业型”“创新性”反映了中国新型大学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特征,“高成长性”则反映了中国新型大学的未来发展空间生态特征,这些特征共同形成或勾画了中国新型大学院校群体的样态、型态与相貌[8]。面向未来,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国新型大学的“应用型”定位不动摇,必须牢牢把握中国新型大学的新特质不动摇,必须牢牢把握中国新型大学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战略路径不动摇,必须始终坚持立足中国特色和高校实际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中国新型大学一定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变革和“世界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新范式”[9]。
二、《新型大学型态论》的开拓性意义
柳友荣教授基于其博士论文于2013年6月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新大学”的崛起》。2020年3月,柳友荣等著作《新型大学型态论》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为其关于新型大学研究的姊妹篇。这两本著作在应用型大学及新型大学研究上具有开拓性意义。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目标取向和发展趋向是要构建一种新的高校形态即新型大学。本研究将相对于传统研究型大学而言的、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兴起的新建本科院校为主体的、以应用型为核心特征和办学理念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根本指向的新型高校,称为新型大学。新型大学的新的型态、核心特质与鲜明特色就是“应用型”。柳友荣教授作为一名长期担任新建本科院校领导职务的管理者和高等教育研究成果颇丰的专家学者,从高校内外治理体系的新视角,聚焦新型大学型态这一顶层设计的重要方面,依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对新型大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在《新型大学型态论》中指出:新型大学既要遵循“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指出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最大体制特色和基本制度优势,也是中国新型大学的基本型态、本质型态[10];又要遵循大学自身的“内在逻辑”,强调新型大学的经世致用的主体价值又不忽视求真育人的本体价值,不违背大学发展规律将其办成“职业培训所”“知识超级市场”[11]。这些观点既鲜明地提出了中国新型大学的基本型态,又有力地回应了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中存在的一些认知偏差与实践误区。
目前,新型大学建设普遍面临内外部治理的不适应性问题。一是新型大学的外部治理不适应。新型大学是高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支持的产物,这些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支持的思想,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地方转型示范性高校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遴选等方面开始得到体现,显现了分类导向的初步成效,但是在经费拨款、人事编制、项目申报、基地平台建设、评价考核等方面还是沿用与传统大学一样的管理体制、机制、制度、标准,分类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形成制度、形成自觉。二是新型大学的内部治理不适应。新型大学建设的顶层设计、内涵建设、体制机制、条件保障、评价改进等方面的新问题,目前还没有根据其新使命、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及时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及内部治理体系,仍然沿用既有的做法,甚至是过时落后的体制机制与内部治理体系。
现代社会,大学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组织,完善大学的治理结构,健全完善机制设计,优化大学内外部治理过程,是大学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的题中之义。新型大学不能照搬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的治理结构、组织体系与管理制度,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新型大学特征与发展要求的治理体系与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同时,又需要呼吁优化新型大学成长建设与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呼吁加大对新型大学的外部支持力度。
新型大学呼唤构建新的治理体系,这既是变革与优化新型大学外部管理制度与环境的外在诉求,也是新型大学自身破除既往体制障碍与机制束缚、解决影响自身建设发展问题、强化新型大学改革与发展保障、加强与改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需求,还是新型大学主动适应其使命价值、大学精神、质量标准、办学模式、发展趋势之新的必然要求。推进新型大学新的治理体系建构,必将会对高校领导者系统化思维、体系化设计、整体性实施能力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需要把准着力点,在办学的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治理结构上寻求新变革与新突破。
从外部治理来说,政府及其部门、区域社会、行业企业既是大学的外部管理相关方,也是大学办学利益的相关方,共同构成了大学的外部治理环境。新型大学因其与社会需求更为贴近,与这些利益相关方的关联更为紧密[12]。同时,新型大学也对外部制度变革与生态治理环境的改善提出了新的诉求。柳友荣教授在《新型大学型态论》中认为:新型大学要适应以市场化为基本特征的现行办学总体制度生态和治理环境,重构与政府、社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要填补新型大学组织运行的“立法真空”,进一步“归还”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将行业企业打造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主体”,重视对新型大学守正创新、返本开新氛围的营造和内部治理体系建设的引导;新型大学要注重区域协同,视区域的地理边界为大学的围墙,把满足区域社会需求作为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成为区域社会的高层次人才库、高端智库、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提供基地[13]。
三、《新型大学发展模式论》的创新性贡献
2022年5月,李克军等的著作《新型大学发展模式论》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论著的创新性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选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预判性,为同类院校的发展提供新的借鉴和启示。中国新型大学是个相对概念,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追求多元化质量观的过程中,“新型”只是针对较早的传统大学范式而言。中国新型大学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目标取向和发展趋向,是相对传统老牌大学而言,需要构建一种新的高校形态。新型大学从“孕育萌芽”到“破土而生”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分别是升格肇始到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的新建期、合格本科到定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新形态期,以及应用型本科到追求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特质期[14]。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已经开始按照新型大学的内涵逻辑和内在要求,上水平、出特色、创品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应用型本科办学水平取得长足进步,在“十四五”期间更将发展目标定位在“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上,并逐步走向新型大学,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提质增速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新型大学发展模式论》一书将关注点聚焦在占据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新型大学这一群体上,通过梳理新型大学发展的关键要素,构建新型大学的发展模式框架,一方面在理论上完善了新型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理论,为丰富高等教育理论贡献了力量,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作为指导全国新型大学新时期、新阶段、新发展的一部著作,为全国同类新型大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可以为积极探索从新建向新型转变的地方本科院校“跨越式”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二是大胆尝试开拓创新,研究思路清晰、内容详实、逻辑缜密,梳理出新型大学发展模式的框架体系。从新建本科院校走向新型本科院校是转型发展的趋势所指、目标所向,中国新型大学需要构建一种新的高校形态和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新型大学创新发展模式既是高等教育系统分类发展的逻辑,也是系统内部合理分工的重要表征,又是向应用型转变的理论与实践的独创探索,更是不断汲取革命性元素“再塑创生”的过程[15]。作者聚焦新型大学的新特质、新使命、新形态、新模式四大关键要素提出系统完整的新型大学发展模式,并指出新型大学应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扎根地方办新型大学,走产教融合发展之路,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开展应用研究和应用学科建设,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面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16]等具体举措。从新型大学的发展背景出发,梳理新型大学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进而明确新型大学从新建时期到新型时期发展的核心要义,提炼出关键要素,构建新型大学发展模式的基本要件,从而梳理出新型大学发展模式的框架体系。这一成果丰富了新型大学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大学理论建设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三是研究方法运用实证研究,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理论阐发环环相扣,院校举例深入印证。该书作者通过前期实践积累,主要围绕基础是什么、理论依据什么、存在问题有哪些、解决策略如何、院校案例说明等逻辑线索展开,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等方法深入研究。其中,该研究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核心期刊、新型大学主要研究学者的专著等文献进行分析,将其重要理论观点和经验做法吸收到著作中,并结合实际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和实施路径[17],为研究奠定充足的理论基础,保证研究的科学性。该研究还通过问卷调查、考察走访、专家访谈等方式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作为重要参考和研究素材,为课题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书中案例共涉及全国7个省份(河北、浙江、湖南、河南、黑龙江、广东、福建)8所新型大学,选取这些新型大学在从新建本科向新型大学发展过程中某一个方面的突出表现作为支撑新型大学发展模式中关键要素的有力证据,体现研究的实践性特征。该研究也通过对新型大学新特质、新使命研究分析,揭示新型大学新形态、新使命的内在构成要素及之间的普遍联系,归纳概括出两种新形态和五种新发展模式[18]。通过理实结合的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印证理论,有效归纳总结出新型大学发展的基本模式,为后续新型大学发展模式研究奠定了基础。
顾永安、柳友荣、李克军三位教授都是来自新建本科院校的学者和管理者。作为中国新型大学研究的主要研究者,顾永安教授的主要贡献是率先开展了中国新型大学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新愿景是中国新型大学,提出并界定了中国新型大学的概念,揭示并阐释了中国新型大学的新特质,勾勒描绘出中国新型大学的新样态;柳友荣教授的主要贡献是率先开展了中国“新大学”研究,并在后续研究中将研究触角深入到中国“新型大学”的管理体制与“中国特色”等方面的研究,还结合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对中国新型大学的“型态”进行了哲学思考和国内外院校研究比较;李克军教授则在顾永安、柳友荣等学者研究基础上,从中国新型大学发展的视角,结合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构建了中国新型大学比较全面、系统的“发展模式”,这一新型大学的“发展模式”从定位战略、文化建设与内部治理特质等方面阐释了新型大学的“新特质”,从服务地方、师资发展等方面侧重论述新型大学的“新使命”,从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形态、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形态揭示新型大学的“新形态”,还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学科专业平台团队一体化发展、能力导向的应用型课程开发与建设、学生中心高阶学习的课堂革命、系统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着力构建了新型大学“新模式”,对于引领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主体的大学建设新型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价值。
三位学者关于中国新型大学的研究,从中国新型大学的“概念、愿景、特质、样态”的研究,到“中国特色”的管理体制视阈的“型态论”研究,再到比较体系化、具有集成意义的中国新型大学“发展模式论”研究,逐步深入递进,不断创新升华,研究内容既自成一体、互为补充,又相互支撑、相互印证。可以说,顾永安、柳友荣、李克军三位教授关于中国新型大学研究的代表作《中国新型大学的新特质与新样态》《新型大学型态论》《新型大学发展模式论》共同构成了中国新型大学研究的“三部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新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进入提质、创新、促特、建强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大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成为中国新型大学的愿景目标越来越明确坚定,中国新型大学研究及其建设与发展思路也将会越来越清晰。预计未来中国新型大学研究及其建设与发展将会更加关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并在这些目标引领下引导中国新型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地方创新产业集群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等,并通过数字化转型与赋能、在地国际化发展、产业学科专业课程集群化发展、“四新”建设等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中国新型大学高质量发展,进而进一步加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
参 考 文 献
[1]顾永安,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5-6.
[2]《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新型大学的形态之新、内涵之新 顾永安和他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J].职业技术教育,2013(30):67-69.
[3]胡景乾,顾永安,屈咏梅.中国新型大学的兴起背景、内涵构成与未来发展[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7(6):89-93.
[4][9]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新型大学新成就——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6-7.152.
[5]蔡敬民,余国江.从“新建本科”向“新型大学”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16(12):29-31.
[6]顾永安.转型视域下新型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6(1):27-32.
[7][8]顾永安.中国新型大学的新特质与新样态[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18(1):129-143.
[10][11][12][13]柳友荣,等.新型大学型态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20:222-225.205.198.201-207.
[14][15][16][17][18]李克军,等.新型大学发展模式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2-3.3.5.6.
Chinas Trilogy of New University Research
——A Comment on Li Kejuns “Theory of New University Development Models”
Gu Yongan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massifi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on new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s gradually emerged, primarily focusing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ly 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Since 2015, a series of research results have emerged around the study of new universities in China. Among them, Gu Yongans article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s of Chinese New Universities” first proposed the conceptual definition, vi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s of Chinese new universities, laying a foundational value for related research. Liu Yourong et al.s work “Theory of New University Typology” explores theoretical discussion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new university typolo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governance systems of universities, with significant pioneering significance for related research. Li Kejun et al.s “Theory of New University Development Models” provides innovative contribu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forward-looking and predictive research, systematic framework construction, and diversified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earch by these three scholars on Chinese new universities has gradually deepened and advanced, continuously innovating and sublimating. As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enter a new stag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research on new universities in China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igh-quality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new universities; core connotations; typology theory; development model theory
Author Gu Yongan, second-level professor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