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视域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

2024-06-22陈露赵颖彬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唯物史观

陈露 赵颖彬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系统阐释新时代文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彰显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习近平文化思想顺应时代趋势,回应时代问题,引领文化发展的时代走向,彰显“对接民族与世界”的时代性;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立场,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性;牢牢抓住马克思主义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秉持“以守正创新推动文化发展行稳致远”的科学性;厚植于党领导的文化实践活动,在“两个结合”中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向方法,承载“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实践性。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特质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4)06-0004-06

[作者简介]陈露(1974—),女,四川中江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赵颖彬(2001—),男,河南平顶山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当代表达,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系统阐释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丰厚的唯物史观意蕴。透过唯物史观,基于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历史主体、历史规律、历史活动,可更为立体、精准地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更好地坚持和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新时代文化建设。

一、历史方位: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鲜明的时代性

思想的产生与存在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方位,并积极反映着相应方位的时代精神。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220,都遵循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即“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经济的生活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2]335。因此,任何思想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立足一定的历史方位,根植时代土壤,汲取时代营养,在积极回应、准确把握、有效解决时代问题中孕育、形成、完善,具有与生俱来的时代意蕴。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3]。新时代文化建设呼唤新的文化指导方针,习近平文化思想应运而生。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特色,对接民族与世界,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凸显文化的价值意蕴,从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布局出发,回应文化发展的时代问题。基于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可以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的时代性。

(一)顺应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凸显民族复兴的文化意蕴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凝聚共识、感召人心,进而激发出巨大的物质力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文化的作用愈加凸显,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竞争最核心的因素。而这正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显著趋势。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4]。这种重大转变离不开思想文化的有力支持,同时也集中体现在思想文化领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有力彰显,更是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研判新时代文化发展规律与趋势进而付诸实践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规律,指出要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升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传播力、影响力进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将意识形态建设、理想信念教育、新闻舆论传播等各项事业纳入文化建设,在其科学指引下,我国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重大发展,在做深做细做实中有效提高文化软实力,更加有力地配合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的全面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回应文化发展的时代之问,锚定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命题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5]。一定时代背景下的特定问题,在内涵上表征着时代的矛盾与态势,在外延上隐含着时代急需解决的短板与不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核心命题,表征着我国文化发展的最新态势。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因此,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面对外来不良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渗透,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形成凝聚力强大、引领力突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确保思想文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面对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走偏的问题,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6];面对网络空间文化乱象丛生的困境,要把握网络空间的时度效,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三)引领文化发展的时代走向,推动中华文化融入当代、走向世界

历史方位是动态发展的。当下,各民族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各国文化互动日益增多,民族文化越来越成为世界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系统全局观,准确把握文化发展中当前与长远、民族与世界的关系,正确引领新时代文化发展走向。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即永葆民族底色、中国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定民族立场、彰显中国特色。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坚定文化自信的角度,强调发扬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以“两个结合”的新论断指引新时代文化建设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我国文化发展的世界定位,即彰显国际视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民族文化越来越成为世界文化,这要求我们以开放的姿态、平等的心态进行文化交流,尊重文化多样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建设要站位高远,秉持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以开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国际情怀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全球文明繁荣发展。

二、历史主体: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鲜明的人民性

历史主体是处于历史方位中的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特定阶段中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唯物史观并非字面意思所理解的“见物不见人”的生产力发展观、经济史发展观,而是始终以人为出发点,肯定人的作用尤其是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既见物又见人,将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有机衔接起来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在马克思看来,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人们能够“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7],并在创造历史中成为价值主体、利益主体。马克思基于历史方位中现实的人,肯定人民群众这一历史主体。

作为新时代文化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产活动,深切关照人民群众的文化发展需求,在解决文化领域突出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意愿中形成,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以“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8]的唯物史观为立论基础,以实现全体人民精神富足为价值归旨。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深刻反映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基于文化发展的历史主体,可以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的人民性。

(一)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人民群众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还对文化生活有着更为强烈的精神需求。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的文化需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摒弃资本主义社会中以人的异化为基础的畸形发展,秉持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动力与归旨,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时代的文化事业一以贯之地坚持人民至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观,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工作导向。一方面,坚持党性与人民性有机统一,将人民至上贯穿到党和国家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宣传思想文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彰显为民、惠民、利民的人民情怀。另一方面,坚持人民是文化建设的价值评判者。“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1]195。人民评判既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又有利于确保文化发展始终为了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9]。

(二)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

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核心主体、文化“两创”的关键力量,依靠人民群众发展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重要体现。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的首要生产者,文化的创造、发展与传承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重申,“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10]。因此,要牢牢抓住人民群众这一根本性依靠,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创新活力。文化发展过程是阶段性与连续性有机统一的,表现为文化的传承性发展与创新性发展,人民群众是文化传承性发展与创新性发展的双重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创造性,引导人民群众始终成为文化发展的坚定传承者、有力创新者。新时代文化建设既要尊重人民的文化创造,发扬各民族在悠久历史中培育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先烈在探索民族独立与富强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又要依靠人民的文化实践,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饱含对人民的信任与信赖,高度肯定人民群众传承、创造、发展文化的实践伟力,表达出携手人民群众共创文化新辉煌的美好愿景。

(三)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满足人民群众的高质量精神需求

文化是由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理应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这是对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的终极回应。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可以丰富精神世界、满足精神需求,促进自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并发展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人民主体思想,主张高度关注、积极回应、全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实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的协调发展,进而“在物质和精神双重解放的基础之上,充分占有自己的全部本质”[1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在保证文化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完善社会主义文化供给,以丰富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我国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真真切切地享受到新时代文化发展成果,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满意感显著提升。

三、历史规律: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鲜明的科学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进是有规律可循的。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2]550。即统治阶级不仅要占有社会的物质力量,还要占有社会的精神力量,在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同时,文化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有机统一的过程,“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的创造”[13]。概言之,一定社会形态中的思想文化往往具有鲜明的文化立场与深厚的文化根基,并在发展中日趋巩固。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思想文化的文化立场与文化根基往往保持不变,这是文化存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坚定文化立场、坚守文化根基才能认清自我、明确方向,才能在错综复杂、变幻多端的环境下推动文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使命、实现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文化思想正视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守文化立场之正、守文化根基之正,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同时,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守正是创新的本质要求,创新是守正的应有之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坚守正道。因此,坚定文化立场、坚守文化根基的过程也是实现创新发展的过程,唯有如此才能推动文化发展行稳致远。基于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可以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的科学性。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牢牢抓住马克思主义的魂脉

党领导下的文化建设,“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2]739,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立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14]。在文化建设中牢牢抓住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一方面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事关党、国家、民族的稳定发展,是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意识形态工作,既能贯彻无产阶级的建设原则,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立场,又能引导意识形态工作走正道、不偏航,保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其确立为我国的一项根本制度,使之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高度共识、坚定准则。另一方面,须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领导是坚定马克思主义文化立场的核心力量,“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15]。党的领导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前行,保证文化建设的连续性、稳健性。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潮,鼓励广大同志以战士的斗志、战士的姿态积极投身文化建设一线,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全领域。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牢牢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蕴含丰富的思想资源、文化资源、精神资源,集中体现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与文化交流中站稳脚跟、奋力前行的精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喻为“根和魂”“精神命脉”,视为“文化沃土”“丰厚滋养”,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并亲自前往首都博物馆、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等地,深切感受中华文化的不朽魅力,体悟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新时代,牢牢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一方面须坚定文化自信,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与时代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在“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16]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成长进步、社会全面发展、国家与民族走向富强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须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伟力,但其产生于原始农耕时代,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要结合时代需求进行创新发展,做到守正不守旧,否则只能触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象,无法把握其本质与精髓。习近平总书记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论述,强调新时代文化建设需根据时代发展要求,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内涵新形式,使其意蕴更加丰富完善,价值更加鲜明突出,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的需求。

四、历史活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鲜明的实践性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2]295,是人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呈现。换言之,历史活动即历史主体的社会实践构成所谓的全部社会历史。马克思曾批判性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最大的缺陷在于未能从主体方面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客观世界,未能深刻认识到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一切社会关系之上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2]501。实践是人的主体性的现实表达,从实践出发才能准确观察客观世界、把握事物本质。因此,对思想文化的认识应立足于现实的生产实践活动,尤其是文化实践活动。

历史主体与历史活动是历史发展的有机统一体,两者相伴而行、互相支撑。就文化层面而言,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其全面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实践活动,需要在文化实践中满足精神需求、实现自我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的人民性蕴含着实践性。同时,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存在,既不是超越个人之上的绝对精神理念,也不是脱离社会现实的纯粹精神指示,而是基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产物,本身就具有深厚的实践性。具体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从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的文化实践活动出发,在“两个结合”中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向方法,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实践性。基于文化发展的历史活动,可以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的实践性。

(一)根植于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思想文化教育,深切关怀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主张建设彰显人民性的新文化。毛泽东同志强调,将来的新中国“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17]663。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贯彻落实“双百方针”到扎实推进“两个文明”再到奋力实现“三个面向”,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实践经验,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深厚的实践底蕴。新时代,面对两个大局深度交织的文化建设背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变的文化发展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谋划,把文化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将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创造性地提出以文化自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四个自信”。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闻舆论传播等一系列座谈会上科学阐述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立场、原则、目标、方法等重大问题。在党的广泛号召和有力领导下,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活动、革命文化发扬保护活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建设活动,并形成一批批内涵丰富、价值突出、效果明显的标杆性文化活动。百余年来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的文化实践活动,尤其是新时代的文化实践活动,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发展的实践根基,使其打上深深的实践烙印。

(二)在“两个结合”中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向方法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18]。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展现了文化主体性与文化自觉性,不仅明确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体”,还构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规划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方向,系统谋划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成为推进新时代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首先,明确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方向:“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7]663“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有机衔接点、最终落脚点,一脉相承、层层递进,锚定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历史坐标。其次,明确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意识形态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网络空间建设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既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又系统谋划了新时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彰显出鲜明的实践伟力。如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两创”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要做到“两个结合”;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做到“七个着力”等。

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出时代性、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展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和理论创新力。科学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我们必须系统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以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8.

[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

[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22.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99.

[11]周泉,刘同舫.中国共产党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认知与价值追求[J].探索,2022(5):165-176.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0.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6.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4.

[16]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11.

[1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责任编辑:王玉倩

猜你喜欢

习近平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唯物史观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特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及世界贡献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进展的大数据分析及深化研究的路径思考
浅议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析
推动我国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发展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