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教学落实法治意识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4-06-21付鹏飞

高考·上 2024年6期
关键词:法治精神高中政治

付鹏飞

摘 要: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提升高中生的法治意识素养,让学生学会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高中政治教学落实法治意识素养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目标重知识讲解,轻价值导向;教学内容重教材灌输,轻课外资源;教学方法重完成任务,轻法治培育实效等。针对这些教学问题,文中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高中政治教学落实法治意识素养的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政治;法治意识素养;法治精神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高中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法治意识培育的重要阶段。因此,高中政治教学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肩负着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素养的重任。因此,本文旨在分析高中政治教学落实法治意识素养的策略,以期为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一、高中政治教学落实法治意识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既是支持国家法治建设的必然需要,也是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青少年法治意识素养的培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的基石。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法治意识则是法治建设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法治意识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法治建设的成效和长远发展[1]。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有助于在青少年群体中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而且,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矛盾多发易发。青少年只有具备较高的法治意识素养,才能在生活中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避免社会冲突的激化。因此,通过高中政治教学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从学生个人层面来看,法治意识素养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意识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法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原则,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还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法律素养的公民。

二、当前高中政治教学落实法治意识素养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重视法治知识讲解,轻视法治价值导向

在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落实法治意识素养的培养时,部分教师往往将教学目标主要聚焦于法律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灌输与传授。这种以“双基”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对法律条文和概念的记忆与掌握,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法治价值导向的培育。法治意识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更要求他们理解法治精神、法治原则,形成对法治价值的认同和追求。然而,在现有的教学目标设定下,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对学生法治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能只是机械地记忆法律知识,而无法真正领会法治精神的内涵和价

值[2]。而且,过分强调法律基础知识传授,容易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注重教材文本灌输,轻视课外资源运用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应建立在丰富而多元的教学内容之上。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在设计相关教学内容时,过于依赖教材文本,忽视了课外资源的有效运用。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其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然而法治意识的培养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如果教学内容仅限于教材文本,那么学生很难接触到最新的法治动态和案例,无法形成对法治社会的全面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很多高中政治教师虽然也意识到课外资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在运用课外资源开展法治意识素养培养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不够熟练,也限制了他们获取和利用课外资源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注重完成教学任务,轻视法治培育实效

高中政治课程中的法律知识以理论性居多,因此需要教师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等都是比较适合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素养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同时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和反思。然而,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时间紧张等原因,很多教师愿意采用更为简单、快捷的传统讲授法讲解法律知识,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快速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更快达成考试和升学目标[3]。

三、高中政治教学落实法治意识素养的策略

(一)针对性整合教材知识

由于高中政治教材所涵盖的知识点比较广泛,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规划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确保法治素养培养在政治教学中得到有效实施。高中政治教材的前三个模块系统介绍了我国法律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这些内容丰富多样,为学生构建法治知识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性挖掘这些教材内容中的法治教育元素,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生活与消费》教学内容为例,这部分教材内容涉及了刑法、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完成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对这些法律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学生在商场购买了鞋子,回家后发现鞋子存在质量问题。找到商家要求退货时,商家竟以各种理由拒不退货。面对这种情况,学生应该怎样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高中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案例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果。

(二)开展模拟情境教学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时,教师不需要在课堂上讲得太多,而是要注重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这样才会引发学生心理层面的共鸣,对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模拟情境教学就是一种能为学生构建一个真实、生动学习场景的教学方法,使其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法治的魅力和力量。例如:在“政治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近年来频发的校园霸凌案件作为教学素材,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案例资料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霸凌行为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扮演的角色,例如审判长、辩护人、公诉人、被告和原告等,对校园霸凌案件进行模拟审判。通过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法庭审判的流程和规则,还能在角色扮演中深刻体会到法治的威严和公正。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分析、思考法治问题,从而增强法治观念,明确在实际生活中要言行一致地遵守法律。模拟情境教学的最大优点在于,其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在模拟情境时需要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这不仅能够巩固和拓展他们的法治知识体系,还能够提升他们的法治实践能力和法治素养。

(三)着眼生活典型案例

法治并非抽象而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与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为了让法治精神真正融入高中生的学习与生活,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积极引入一些既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又富有时代特色的典型案例,将其作为高中政治教学法治意识素养培养的生动素材。例如:在“政治生活”模块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宪法宣誓制度”“宪法修改”“民法典修订”等具有时代意义的法治案例。这些案例不仅涉及国家政治生活,而且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息息相关。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法治的力量,理解法治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法治与国家制度、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讲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性质”时,可以结合“习近平主席向宪法庄严宣誓”的案例,带领学生探讨向宪法宣誓的政治意义,以及对推动中国法治化进程、树立法律权威的重大影响[5]。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法治与国家治理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法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巧设综合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将法治意识素养融入其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启思、明理,更要注重实践应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学科知识和法治精神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实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政治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法治的实质和意义,感受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实践活动还能够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和法治精神融入生活中,使其在日常行为中自觉践行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综合实践活动应以学科知识和法治精神的融合为核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和运用。例如:在“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以“劳动与就业”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当事人等角色,模拟处理劳动纠纷案件,从而加深对劳动法律法规的理解与运用。同时,还可以开展“法案先锋”“法治在线”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法治问题,提升法治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法治实践活动,如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法治讲座,并选派学生代表进行发言交流。通过亲身参与社区文明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还能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挖掘中外法学思想,启迪学生法治思维

法治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不仅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深化学生对法治精神的理解与认同,启迪其法治思维,是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素养的关键环节。为此,教师可以深入挖掘中外法学思想,将其融入政治课堂教学中,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深化其法治思维。古今中外的法学思想多如繁星、源远流长,这些法学家的智慧结晶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外法学思想,通过案例分析、思想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其法治思想内涵与意义。例如:可以将中国古代的儒家、法家的法学思想与西方近代的自然法思想进行对比讲解,分析二者在法治建设中的异同与启示。这样的对比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法治观念,更能激发其思辨精神,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高中政治学科特点,设计一些富有新意的教学活动。例如:可以开展一场“法学思想辩论赛”,让学生围绕法治话题展开辩论,通过正反双方在辩论赛上的激烈交锋,深化学生对法治精神的理解。这样的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也可以开展一场“法治精神演讲比赛”,让学生搜集中外法学家的名言警句,撰写演讲稿,进行即兴演讲。这样的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提升其法治素养,使其在实践中更好地践行法治精神。

结束语

总之,法治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更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走向社会的必备素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法治意识素养的培养应当被置于核心地位。法治意识素养不仅是政治学科知识传授的延伸,更是对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关键。通过系统而深入的法治教育,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法律知识,更能树立法治信仰,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青少年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法治素养将直接影响社会的法治水平。因此,加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法治教育,对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法治精神的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程应春.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教学中法治意识的渗透[J].高考,2023(30):63-65.

[2]王前.简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0):159-161.

[3]赵海峰.探索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七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罗中学,2023:3.

[4]杨永庚,田红娟.大中小学一体化视域下高中思政课高质量教学路径探析:以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5(2):96-99.

[5]苏建申.基于法治意识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4):136-138.

猜你喜欢

法治精神高中政治
当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教育途径探析
高等学校以法治精神管理学生的实践思考
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精神”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依法立言循法执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