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课堂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

2024-06-21孙剑林

高考·上 2024年6期
关键词:应用原则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路径

孙剑林

摘 要:随着物理核心素养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高中生的互助合作学习能力和素质成为优化物理课堂教学、助推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课题。创新物理学科教学,亟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构建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弥补传统物理课堂的不足,引领学生参与课堂互助探疑、合作解疑,为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育与发展奠定基础。本文联系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际,通过概述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原则和实践意义,并融合物理课具体探究活动案例,探索运用有益的实践路径,促使学生通过互助合作活动真正实现有效课堂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原则;实践路径

在新高考背景下,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已无法顺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要紧扣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教学中创设行之有效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融进真实的物理探究学习活动,提升学习实效,实现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1]。

一、高中物理课堂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构建高中物理课堂互助合作学习模式,首先必须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能使教师时刻保持正确的教学方向和稳定的教学节奏,增强课堂活动的有序性,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师讲授的重难点。如果教师在指导课堂活动时目标不明确,不仅可能降低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效果,而且还会使学生无法把握教师教学的重点,找不到学习方向。

(二)合作性原则

团队合作学习精神是构建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要求,也是优化提升物理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综合素能的现实需求。特别是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更要重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激发与培育,充分激励实验小组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物理实验,进而增添实验力量。在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有力支持下,学生齐心协力参与合作探究过程,能发现、汲取更多同伴的优点和经验,更好地弥补自身的不足,落实物理学习成果。

(三)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也是构建物理课堂互助合作学习模式所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根本上指向的是学生创新学习意识和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目标[2]。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和固有教学模式,重视加强对学生的问题探究、科学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会主动探究学习,积极突破自身的思维视界,敢于挑战权威,善于提问质疑,乐于开放思考,为有效合作学习夯实基础。

二、高中物理课堂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意义

创新构建物理课堂互助合作学习模式,重视加强教学应用实践,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和价值。首先,能契合高中物理新课改的要求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互助合作学习形式,鼓励参与课堂内外实践活动,能帮助他们在协作实践学习过程中逐步达成知识迁移,逐步培养优异的学科核心素养。其次,能助力物理课程教学效益的提升。物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使得有些学生产生了畏学、厌学物理的不良心理,制约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构建、运用物理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往往能引领学生主动调整和转变课堂学习状态,化被动的“单打独斗”为主动合作学习,逐渐提升物理学科整体学习效率。最后,能有效激励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发展。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多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对探索学习物理科学知识明显缺乏主动性,也疏于进行合作探究,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发展。而教师探索构建物理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深入实施协作实践,能更好地激励学伴之间的互帮互助,促进学生获得共同进步和发展。

三、高中物理课堂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路径

如何有效创建物理课堂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畅通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途径,让小组成员彼此支持、相互鼓励,形成学生尽情参与、紧密协作的和谐学习氛围,使他们在物理合作探究活动中真正获得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这是教师们应予以重视的研究课题。

(一)巧设问题,在互助合作中启思探疑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许多学生对物理学科中的抽象理论、定律等知识内容常常产生畏难的心理,甚至对物理问题探究存在抵触,不愿意深入钻研探讨,只停留于知识的表层,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实效。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探索构建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积极以问题为指引,创设情境教学,指导学生深入问题情境进行思考、探究疑难,则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合作探疑的兴趣和热情,提升物理课堂问题教学的效果[3]。

教师设计开展物理课堂问题教学,必须聚焦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作用,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堂中形象呈现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融入其中,共同努力思索和解决问题,逐渐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例如:在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平抛运动》一节课教学时,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学会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突破学习重难点,在引进新课时就直接抛出问题:“是不是只要抛出物体的运动轨迹都类似于抛物线呢?”于是在问题启发下,学生认真观察多媒体上展示的纸飞机飞出的轨迹并不是类似抛物线,共同开展互助合作探究,顺利得出了抛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概念,理解平抛运动的条件和平抛运动的性质。紧接着,教师又适时设问:“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还是非匀变速运动?”各组学生纷纷投入思考,彼此加强互动讨论,他们分析得出当只受重力的情况下,加速度恒为g,相同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同(均为竖直向下),则是匀变速运动;当合外力(重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下,则是曲线运动,因此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可见,通过信息技术媒体和课中问题来创设情境,能支持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物理问题探究活动中有效增强互助合作学习效果,深化对平抛运动知识的理解,提升物理问题教学实效。

(二)精选主题,在互助合作中引探提能

设计实施高中物理课堂互助合作学习模式,亟须教师在教学中预设出明确的活动教学主题。只有鲜明突出的主题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的互助合作朝向共同的方向努力,指引学生的探究学习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聚焦生活性、演示性、问题性、实践性等活动主题,开展递进式、分解式或综合式探究活动教学,引导学生结合教师设计的特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推导、探究,使学生实现物理科学思维和能力的有效训练。

在教师指导主题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加强,他们能围绕主题深入探索,共同发表自身的想法和建议,进而不断增强学伴之间的团队意识和协作学习能力。例如:在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波的干涉》一节课教学中,主要讲授波的独立传播特性和波的叠加原理,并在实验教学中重点演示波的干涉是特殊情况下波的叠加现象、干涉图样,阐述干涉的必要条件与特性。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一般都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活动,并且以传统讲授形式为主,缺乏鼓励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学习,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突出。因此,教师应适当选择、引进演示性主题探究活动,指导学生通过探索学习增强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运用基本规律认识复杂物理现象的能力。进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波的干涉现象”演示进行合作探究,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两列波的扩散”微视频,让学生观察波扩散后所形成的波峰、波谷以及波峰与波谷的交叉。在学生观看完微视频之后,教师接着将课堂交给学生,向学生发放打印了两列波的A4纸,鼓励他们加强对波的扩散、干涉、叠加等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动手探究学习。结合图上两列波的众多交叉点,学生能更清晰地探索发现、总结出加强点、减弱点与两个波源的距离的规律,从而通过演示主题探究厘清了学习思路,加深了对“波的干涉”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了互相协作、细心观察、交流表述等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创设实验,在互助合作中交流体验

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质高效的实验教学活动既有利于为物理活动化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辅助性支持,又能定向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互动交流等应用实践能力,增进物理科学认知,强化学生的实验探究效果和活动体验[4]。

在高中物理实验课中,教师要重视优化和调整实验活动课程,更新实验教学方案,带领学生踊跃参与实验、观察探究,使学生在经历合作实验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内化物理知识,同时促进他们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持续激发探索物理科学原理的兴趣,激发互助合作学习动力。例如:在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力与运动》一章教学中,针对“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一内容,教师为了能更好地应用推广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有效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从中体会探究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于是积极带领学生深入实验课堂,实施实验探究。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教师先准备好一块毛巾、一块木板、一张光滑的纸、一个三角形的木块以及一个乒乓球;接着将乒乓球从三角形木块上滑落,三次分别从纸张、毛巾、木板上滚动;然后与学生一起观察乒乓球的滚动距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交流,惊奇地发现三种不同的材料会对轻巧的乒乓球的运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次,教师指导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并要求各组成员将每次实验的数据做好记录,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表,然后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对其中涉及的“力与运动的关系”知识进行总结。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结合上述的实验结果,从“力与运动的关系”中概括出规律:表面越平滑,小球运动的距离越长,这说明小球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少得越小;如果小球不受力,其运行的速度不会减慢,那么小球将会一直持续运动下去。这就为后续深入探究牛顿运动定律、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等内容铺设了必要的实验准备。可见,通过设计开展物理实验合作探究,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在互助合作中充分进行互动交流,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真实体验,使各个实验小组在合作动手操作活动中尽情领略物理科学的魅力,增进了互帮互助的友情。

(四)分层测练,在互助合作中巩固成果

分层测试和训练是践行物理课堂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有益活动形式。融合物理课堂教学、创设随堂分层测练活动具有积极的教学价值和意义,既能助力全体学生融入典型习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物理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合作学习意识,又能促使学优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一起开展有的放矢的习题训练,让各种程度的学生都可以做好反思、总结和巩固知识,实现学有所获。

为了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效性,教师应注重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在物理课中适时设计有针对性的随堂测试和训练,以更好地检验、巩固学生的物理学习成果。尤其在具体测练实践中,教师必须紧扣各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讲求物理习题的灵活性与创新性。例如:在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课中,教师为了全面把握班级中各类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课堂学习实况,反馈他们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原理的学习和理解效果,在课堂中适当设置了分层练习题:“一个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在一时间点的速度为5m/s,2s后的速度为10m/s,那么在2s内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少?”接着,教师激励各组学生进行合作探讨、解答,对小组中物理知识掌握牢固、解题能力强的优秀生,则要求他们能做到熟练运用加速度公式,并能认识到方向是题中的未知条件,还能将此类题型进行扩展,提高题型的难度;对于物理基础一般、解题能力较好的中等生,则要求他们能重视提高性习题训练,进一步熟悉加速度公式,加强应用实践,努力研析习题中的未知条件;而对于物理基础弱、解题能力差的后进生,则要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随堂训练,在组内优秀生和中等生的帮助和引领下多做一些基础性的习题,适当加强物理基本公式、试题题型的阅读理解训练。这样,通过各小组不同层次的学生紧密合作、相互启发,他们在习题训练活动中都担负着重要的“角色”,都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顺利完成了随堂测练任务。因此,学生通过合作开展物理分层测练,不仅及时验证了课中物理知识的掌握成效,让各个层次的学生积累了解题技能,内化了物理知识,而且促使他们在互助合作中有效巩固了课堂学习成果,进一步提升了学练结合的热情,增进了探疑解疑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结束语

总之,探索构建高中物理课堂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强化教学应用实践,很好地契合了当前新高考背景下深度推进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引领学生共同参与物理合作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坚持创新设计问题情境、主题活动、实验操作、随堂测练等多样丰富的探究场景,指引学生尽情融入互助合作学习进程,充分享受和谐友爱的物理新课堂,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秀英.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28):109-112.

[2]王大宝.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20(9):19-20.

[3]王义才.探析互助学习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现策略[J].高中数理化,2014(12):35.

[4]包守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2022(36):74-75.

猜你喜欢

应用原则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路径
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视觉传达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探析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初探
城市居住环境中拼贴艺术的应用原则与方法探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