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发展的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
2024-06-21鲍春林
鲍春林
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探究欲望浓,但有意注意维持时间短、自我约束能力差。低年级的科学教学与中高年级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集中在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四个方面。义务教育科学课程作为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基础性综合课程,如何在小学低年级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落实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设计与实施科学探究活动。
一、巧设探究,渐入佳境
低年级学生因其身心发展特点,有意注意时间不长,容易分心、走神,故低年级的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教师持续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维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落实思维发展,让科学探究渐入佳境。
(一)语言儿童化
低年级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差,对专业名词和科学术语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平时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多亲近学生,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口语化的词汇,让教学语言通俗易懂。同时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情绪饱满,语速偏慢,以适应低年级学生,使学生都能接收到教师的信息。辅以声情并茂、夸张的肢体与动作表情,让学生能快速理解和掌握,师生互动流畅、无障碍。如在执教一年级《这是谁的叶》时,在出示不同品种的树叶之后,教材上的聚焦问题是“你知道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吗?”教师以“你知道它们是谁的宝宝吗?”提问,将提问语言儿童化。通过一个简单词汇的替换,学生能迅速明白今天的任务,让后续的寻找任务变成类似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任务,学生乐于挑战,有效调动学生的科学思维,踊跃参与,积极思考。
(二)问题简短化
低年级学生处于具象思维阶段,复杂、连续的提问,学生会分不清主次,听不明白,导致后续的探究活动开展比较缓慢。当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学生时,教师可用简短的句式、单个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以《地球家园中有什么》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这样提问:
(教师出示一组地球环境照片)
师:地球上有什么?
六个字的问题,简单、明确,学生容易理解,能快速回答问题。学生踊跃参与,在激烈的头脑风暴后,教师继续提问。
师:地球外有什么?
通过只替换一个字,依旧简单、明确。学生只有在理解问题的内容之后,才能凭借生活经验和观察事实来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乐于交流,教师才能发现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目标导向化
高年级的科学课堂有时实验材料数量较多、体积较大,为了节省课堂时间、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会提前将部分材料分发至各小组。然而低年级学生只要一看到教师的实验材料,都会表现得跃跃欲试,即使实验材料是很日常的物品。导致分不清本节课的探究任务,探究活动偏离方向,在既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任务。故低年级科学课堂实验器材一般都不提前发放,可以让学生知道今天有材料,但不知道具体是什么。通过延缓实验器材发放的方式,既能维持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有效规范课堂教学秩序。教师基于学情,留意细节,让教学目标导向化,环环相扣,让科学探究有序开展。
二、趣味活动,激情跌宕
低年级学生喜欢玩,乐于动手,上课情绪高涨,教师要设计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维持和规范探究行为,丰富探究形式,让学生能在玩中学、做中学。
(一)内容生活化
虽然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看似少,但经过平时的日常生活体验,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学时从低年级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切入点导入,学生有亲切感、情境感,能快速进入学习正题。例如在执教《不同材料的餐具》时,教师设计这样一个生活化情境:
今天小猪佩奇遇到了一个问题:吃早饭时,佩奇的餐具不小心掉地上,碎了,佩奇很伤心。这是佩奇很喜欢的一套餐具啊。现在碎了,只能让妈妈帮忙重新再买一套了。来到超市,佩奇发现货架上放着各种各样、不同材质的餐具,佩奇有点看花眼了,不知道要买哪种材料的餐具才能避免类似之前的意外再发生。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佩奇作出选择吗?
通过这样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入,学生有体验感,借助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以帮助解决问题的形式学习,学生会觉得很亲切,乐于助人,充分激发了自身的学习热情。
(二)探究游戏化
低年级学生其实都有一双善于发现、观察的眼睛,平时常见的学具和生活用品都可能被开发出来,变成玩具,玩乐的兴致特别高。在平时的科学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方式引入竞争机制,调动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如《磁极与方向》中,教师出示两辆小车,让学生先自己玩一玩,从而发现有趣的现象:两辆小车靠近时,有时会被快速地吸引,有时则是被推开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以游戏化的探究方式,学生会更加放松,更加投入,利于发现问题,引发思考。
(三)形式多样化
低年级学生善变、易变,长期的单一化教学会使低年级学生产生倦怠。在教学中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从而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学习情绪能长时间高涨。在二年级《观察月相》中,完整的月相观察会占用学生很长的时间,教师只有提前布置长周期观察任务,才能用一课时的时间完成本课的教学。课前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引用科普绘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的形式设置问题:“月亮姑娘为什么身材量不准呢?”来统一认知:月亮会变模样。由此引出月相概念。接着通过照片和视频的形式,再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月相变化,建立新知。最后,采用低年级学生都很擅长的绘图方式来预测一周后的月相情况,将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三、优化合作,锦上添花
科学课程因其课程性质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实践。低年级学生探究兴趣浓厚,然而因自身生理特点,其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关键期,探究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对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有促进作用。
(一)组内人数减一减
常规科学课堂是以四人为一组进行探究活动,组内成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低年级科学探究活动内容和形式都相对高年级简单、易操作。如果仍以四人为一组,经常会出现分工矛盾。因组内每位同学都想玩一玩,导致等待时间过长,探究效率不高。建议采用两人“小小组”的形式,就近选择同伴。通过组内人数减一减,“小小组”学生更愿意合作,推动探究。如一年级《比较与测量》单元、二年级《磁铁》单元的探究,都非常适合两位学生“小小组”完成。
(二)实验材料加一加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常常害怕探究材料不够,自己没有玩得尽兴。因此,在低年级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除了提供教材上出示的材料之外,还应该提供有助于形成学习概念的更多其他结构化的材料。通过提供充足、丰富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安心玩。
在二年级《磁铁》单元教学时,二年级学生对磁铁的探究兴趣很浓厚,特别想动手实践。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在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时,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现有的各种材料进行探究活动,教室里各种学具,甚至穿戴的衣服,都是学生的探究材料。除了学习用品类材料学生自备之外,常见的生活材料,教师尽量多提供:玻璃弹珠、螺丝钉、大头针、回形针、沙子、石头、一次性杯子、易拉罐、各种面值的硬币、金银手工艺品等。利用种类繁多、材质各异的实验材料,在亲身探究中,学生尝试归纳出磁铁能吸引含铁一类物质的性质,进行真探究。
(三)组织形式变一变
低年级学生具有极强的新鲜感,长期担任组内一种角色,容易产生倦怠情绪,进而影响整组的学习效率。在学期初,教师指定好分工:小组长、实验员、材料员、记录员。小组组队一段时间之后,组内成员岗位由小组长协调,共同协商轮换,充分维持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通过感官来发现》一课中,教师让学生汇报观察发现,出现了整个小组一起上台,展示观察结果的情况,小组成员轮流补充自己的发现。教师适当地放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学生之间会摩擦出更多新鲜的思维火花。组间采用相互竞争的方式,对课堂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评分,课后优胜小组成员都能领到一小份与本课教学相关的实验材料,延续学生探究兴致。
四、及时评价,续力发展
2022年版新课标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的作用,更加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真实表现和思维活动。通过运用及时评价,能维持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续力其思维发展。
(一)抓住时机,精准评价
低年级学生因为其认知特点,有时对教师的问题不能精准地回答,常常会答非所问。教师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学生回答中的关键点,抓住时机,给予精准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在教学二年级《不同的季节》一课时,教师以回顾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内容导入,让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一个初始印象,增加熟悉感。在探究活动二“举例说说、各个季节,动物、植物和人们衣着变化”时,举手发言的学生明显少于前一个探究活动,显露出低年级学生归纳和对比思维的欠缺。此时,教师将不同季节动物、植物和人们衣着表现集中在一张表格中,加入气温这一栏,以填表形式降低思考难度。
师:同学们,从表中,你能发现随着气温的变化,动物、植物和人们衣着变化有什么特点吗?
生:热的时候,我们穿短袖;冷的时候,我们穿长袖。
师:回答的真好。老师发现你很善于观察和发现。是的,随着气温变化,我们的衣着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那气温变化时,动物和植物有什么变化吗?
教师通过表格汇总的方式,将特征直接呈现,抓住学生回答中的关键词“热”和“冷”,引导学生发现气温变化导致衣着变化。通过及时肯定学生的回答,精准评价,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二)延长等待,给予思考
低年级学生的反应以及语言表达有时会有些缓慢、模糊,甚至有错误。此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和评价,而应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延长时间,适时等待。用语言和肢体动作等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回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信心,充分的思考时间。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要有信心,学会适当留白,培养学生自信感,大胆发言,勇于试错的精神。
(三)持续关注,促进发展
与高年级学生相比,低年级学生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持续关注。有效的持续关注能引领学生思维发展,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在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时,学生对关于两块条形磁铁有几种组合方式不太明白。通过学生互相交流,结合板书记录,一致确定有四种组合方式。
师:每一组方式,我们需要至少做几次?
生:3次。我们要减少实验误差。
师:你记得真清楚。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条形磁铁同名磁极会相互排斥,异名磁极会相互吸引。那如果形状改变,两块蹄形磁铁或环形磁铁是不是也有类似的作用呢?
生:我们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
师:是的,你真严谨。我们的发现需要实验数据来支撑,才能说服其他人。
师:以上我们研究的都是形状相同的两块磁铁。如果磁铁形状不同,是否还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作用呢?
生: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师:科学家也是这样做的。你真会思考!
经过教师持续性的评价与反馈,学生的探究思维更严谨、更全面,从而推动学生科学思维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用儿童化的语言、简短化的问题和导向化的目标,巧设探究,让探究渐入佳境。通过生活化、游戏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优化合作,组内人数减一减;实验材料加一加,增加探究时机;组织形式变一变,适时放手。课堂上利用及时评价的方式,续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