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带我拿冠军:52岁嬢嬢变身电竞MVP
2024-06-19锦钥
这,大概就是爱的回馈吧。
近日,一位52岁的四川嬢嬢(阿姨)拿电竞冠军的新闻登上热搜。嬢嬢名叫杨秀蓉,出身农村,剪着一头利落的棕红色短发。面对在网上走红,杨秀蓉心态很稳。她说,打电竞的初衷是为了陪伴女儿。同时,她是一个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人,“即使中老年人,也有娱乐自己、拥抱年轻的可能。”
离别,为爱辗转他乡
2008年,杨秀蓉下定决心外出打工,给女儿浪浪攒高中学费。老公不舍,浪浪不舍,杨秀蓉心里更是不舍。
杨秀蓉曾是一名幼儿园老师,老公性格稳重又顾家。虽然家里条件艰苦,所幸夫妻恩爱,日子过得恬淡幸福。
1995年,女儿浪浪呱呱坠地,给小家庭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老公的工作养一家三口很吃力,缩衣节食到浪浪上了学,接送孩子之余,杨秀蓉在附近找了一家餐馆打工。一个月300元钱贴补家用,却不够给女儿买想吃的零食、买想要的玩具,杨秀蓉心里很难过。
2007年,浪浪上初中了,家里的开销明显增多。杨秀蓉思来想去,还是得外出挣钱。她对浪浪说:“你安心上学,等你周末回家,妈妈就请假回来陪你。”说是这么说,杨秀蓉打工的地方是建筑工地,她需要随着工程辗转各省,别说周末,经常一两个月也看不到人影。
在工地上,杨秀蓉站在几米高的脚手架上用铁丝捆绑钢筋。一天80块钱的工资比过去高得多,她很珍惜这份工作,于是顾不上计较工作累不累,危不危险。
浪浪很想妈妈,好不容易盼到周末回家,妈妈却“失约”没在家。浪浪只能在门口坐到夕阳西下,然后收起眼里的思念,回家吃饭。
杨秀蓉技术熟练后,工资也上涨了,在青海给一个牧民家的房子加盖彩钢瓦时,一天能挣200元钱。晚上,她开心地把钱仔细包好,放在枕头下,思绪纷飞:要是每天都能挣200元,一个月就是6000元,一年能挣六七万呢!干上几年,别说浪浪的初高中学费、大学学费,就是嫁妆也有了。随后她又笑自己太贪心,工地上一年能干8个月就不错了,但是供女儿上学没问题。青海的天气很冷,杨秀蓉心里却很暖。
2010年,浪浪进入高中音乐特长班。她对杨秀蓉说想学钢琴,杨秀蓉却没办法立即答应,那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老师给杨秀蓉打电话说:“建议浪浪报考四川音乐学院,这孩子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杨秀蓉也很喜欢音乐,年轻时候她自学手风琴,自拉自唱。如今,她希望自己能给女儿的梦想插上翅膀。
杨秀蓉拼命学习,成了工地上少有的女技术员。一次,她在工地上指导工人拼梁,被吊装的钢板挂住。在一片惊呼声中,杨秀蓉低头一看,血正从身上喷涌出来,瞬间染红了裤子和脚下的泥土。工友们把她围在中间,她感觉自己冷得发抖。失去意识那一刻,杨秀蓉恐惧极了,自己是不是要死了?
在医院醒来后,杨秀蓉急切地对老板说:“不要把我受伤的事告诉我的家人!”两天后,伤口还没完全愈合,杨秀蓉不顾劝阻出了院。女儿正是用钱的时候,自己不能掉链子。
杨秀蓉受的伤还是太严重,工地的活儿又重,她坚持了几天,最后不得不回家休息。父女俩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久违的家的温暖让杨秀蓉动容。
浪浪轻抚妈妈的伤口,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不学钢琴了,您不要去工地打工。我要学广告设计,将来做设计师,挣钱给您和爸爸在城里买大房子。”
“好!”杨秀蓉点点头。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她看明白了很多事,一家人在一起才最重要!
思念,为爱彼此妥协
临近高考,浪浪放弃报考音乐学院,含泪告别了自己的音乐梦想。一直看好浪浪的老师不理解,劝浪浪慎重考虑。浪浪对老师讲了一件事。
高二下学期时,有一天浪浪突然接到妈妈的电话:“浪浪,你到成都北站来,妈妈带你去买两件新衣服。”原来,妈妈当天要去湖南省的一个工地,在成都北站转车。好久没有见到妈妈的浪浪特别高兴,急匆匆乘坐大巴去和妈妈见面。
成都北站广场的荷花池旁,妈妈蹦跳着冲浪浪招手。看到妈妈的那一刻,浪浪鼻子一酸。曾经那么爱美的妈妈,穿着一双解放鞋,鞋底上沾满了泥。一身宽大的工装,洗到褪色发白;曾经那么白皙的妈妈,被晒得皮肤黝黑,鬓角也有了白发。杨秀蓉一把拉住浪浪就往公交站走:“快点,妈妈一会儿要赶火车。妈妈带你去市场买两身新衣服,大姑娘了,要穿得漂漂亮亮的。”
公交车上正好有两个空座,浪浪让妈妈先坐,妈妈却让她坐下,自己弯腰坐在了地上。浪浪很吃惊,伸手拉妈妈起来。妈妈小心地说:“没事,我这一身这么脏,别把座椅弄脏了,坐地上就行。”妈妈的狼狈让浪浪很伤心。
买完衣服,浪浪坚持送妈妈上火车。妈妈笑着冲浪浪挥手:“回去吧,好好学习,其他事不用操心,有妈妈呢!”火车开远了,妈妈带着浪浪的梦想去了远方。可浪浪只想要妈妈留下来,要妈妈美美地、理直气壮地坐在公交车座椅上。
浪浪含着泪水对老师说:“我的梦想太贵了,要用妈妈的尊严和健康来换,我换不起!”老师眼圈泛红,理解了她的选择。
2013年,浪浪考上当地一所大专的会计专业,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需要近1万元。少了妈妈的一份收入,这笔钱家里根本拿不出来。
浪浪不想让父母为难,说:“我还是去打工吧,不上大学了。”沉默着许久,妈妈开口了:“浪浪,你想好了,真的不上大学了?怎么可能不想上大学?”突然间,浪浪的委屈再也忍不住,她放声大哭起来,妈妈也眼泪直流……
邻居听到哭声,过来安慰她们,并拿出5000元借给浪浪。杨秀蓉感到很愧疚,她抹了一把眼泪对浪浪说:“你安心去上大学,妈妈再打3年工!”
妈妈这句话一下子把浪浪拉回现实。她不同意妈妈再去工地,说自己能半工半读,就是不上大学也不能让妈妈再去工地了。
杨秀蓉这次没有听女儿的,她托人在新疆一家调料厂找了工作。杨秀蓉默默地说:“3年,3年后浪浪大学毕业,我哪儿都不去,就在家给女儿做好吃的,把以前缺失的陪伴都弥补回来。”
9月,母女俩带着不舍各奔东西。此后,杨秀蓉在遥远的新疆埋头做工,浪浪在学校夜以继日地学习。妈妈希望多加班多挣钱为女儿攒下前程,女儿想用好成绩回报妈妈的付出和爱。
聚少离多的日子一晃而过,临近毕业,浪浪在学校专升本的考试中取得第1名的好成绩,也收到了一家国企的录用通知书。继续深造,还是毕业上班?浪浪难以抉择。
杨秀蓉尊重浪浪的想法。她说,如果浪浪想读书,自己就继续打工;如果浪浪想工作,自己就回来照顾她的生活,专职陪伴。
妈妈已经45岁了,让她再次背井离乡,做女儿的如何忍心?梦想有很多,那就靠自己来实现吧。浪浪对妈妈说:“我放弃专升本,参加工作!”
陪伴,走进你的世界
2016年,浪浪参加工作后,杨秀蓉开始了居家生活。她每天除了做家务,就是将精力放到女儿身上,无聊了就给女儿发微信:“几点回家?想吃什么?”浪浪工作忙碌,拿“黏人”的妈妈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一次,浪浪见同事业余时间打手机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她有了主意。“妈,要不我教您打游戏吧,免得一个人在家太无聊。”杨秀蓉对玩游戏不感兴趣,但是对和女儿一块儿玩游戏感兴趣,便很认真地学起来。
“妈妈,您这水平不行呀,我还想和您组队打怪呢!”被女儿“嫌弃”的杨秀蓉不生气,她抓住了浪浪话里的重点——组队。要是组队打游戏,不就是陪女儿一起玩儿吗?浪浪上班后,杨秀蓉开始苦练游戏,希望跟得上浪浪的脚步。
浪浪的工作越来越忙,上二休一,她大多数时间都在公司,这让杨秀蓉有点郁闷。浪浪不在家的时候,杨秀蓉就回忆过去自己在外打工的时候,女儿是多么期盼和妈妈相聚。
在公司的晚上,浪浪会开语音打游戏,杨秀蓉就让女儿带她一个。听着女儿的声音,也算是另一种陪伴。
其实,浪浪一直有个烦恼。国企工作虽然稳定,但工资低。妈妈吃了这么多苦,她想挣钱给妈妈买房,让妈妈过上好日子。
浪浪开始在网上做游戏陪玩,收入很快超过工资,她和妈妈商量:“我想辞职做专职游戏主播。”杨秀蓉犹豫了,她劝女儿慎重考虑。
浪浪态度很坚决:“妈,趁着年轻,我想闯一闯。”最终,杨秀蓉决定尊重女儿的意愿。
2020年,浪浪成为微信视频号里第一批游戏主播。
浪浪在直播时顾不上看公屏,杨秀蓉就在直播间回复粉丝的问题。此时的杨秀蓉游戏已经打得炉火纯青,对粉丝的各种问题回答得很到位。粉丝都是年轻的游戏玩家,他们没想到,直播间控场的是一位“老阿姨”。杨秀蓉也没有暴露身份,粉丝问她是谁,她就卖关子:“你猜!”“你一定是小浪浪的闺蜜。”“对对,我是浪浪最亲的闺蜜。”
一段时间后,直播间流量小了,浪浪很苦恼。杨秀蓉劝女儿不要气馁,坚持就是胜利。浪浪苦笑:“我都不想播了。”看到女儿兴味索然,杨秀蓉干脆拉着她说:“来,妈陪你一起播。”
2022年,杨秀蓉为了女儿,第一次出镜。当天晚上,浪浪的直播间一下涌进来30万人看“老阿姨”直播游戏。打中路的杨秀蓉从容不迫,辅助浪浪把对手打败。她也得到了一个封号——慈母守中线。
有粉丝质疑她们的关系,不会是为了炒作,谎称是母女吧?就连游戏官方都来问:“是真母女吗?”杨秀蓉自豪地说:“这还有假?”
9月,某游戏举办全国大赛,杨秀蓉被女儿拉着报了名。虽然杨秀蓉心里没底,但抱着参与的目标,母女俩一鼓作气,从初赛打到决赛,赢得成都赛点冠军,杨秀蓉还获得决赛MVP的称号。
杨秀蓉最开心的不是得冠军,而是和女儿一起得冠军,她发了条朋友圈炫耀:“女儿带我拿冠军!”
2023年4月,杨秀蓉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超过55岁的夕阳红战队,和明星玩家现场对决。队员基本都是在孩子的影响下开始接触游戏的。他们建了个群,平时各忙各的,闲了会聊聊天,偶尔约着打一把游戏。
8月,杨秀蓉参加综艺节目《战至巅峰》的录制。她和女儿并肩作战,意气风发。有人在直播间里说杨秀蓉不务正业,带坏年轻人,她耐心解释:“即使是中老年人,也有娱乐自己、拥抱年轻的权利和自由。”
杨秀蓉很坦然。在她看来,玩游戏会成瘾,跟家庭教育和自制力有关。把正经事做完,玩玩游戏进行娱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当然,对她而言,打游戏的意义远不止于娱乐,这是她对女儿最好的陪伴,也是自己保持年轻的秘诀。
浪浪也实现了对妈妈的承诺,她给妈妈买了一套109平方米的新房子。那一刻,杨秀蓉热泪盈眶,这,大概就是爱的回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