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殊途”导写
2024-06-19夏培程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8期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题或有百解,人生时存殊途。先秦时期礼崩乐坏,诸子为求社会安定,开出了不同的“药方”。身陷匈奴远离汉廷时,李陵弃节,苏武守节,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请以“殊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看到题目以后,不少同学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词是“殊途同归”,然后基本都是借论“殊途”,最后落脚到了“同归”。这种写法背后是有思考的,但危险之处就在于偏了重点。若是文章的落脚点都放在了“同归”上,那么“殊途”在论证过程中基本也就名存实亡了。
其次,应该也有不少同学采用平行论证的方式,对“殊途”这个概念加上一堆限定词,构成诸如“个人的殊途”“国家的殊途”“文化的殊途”……如果说上一段说的写作方法还算有思考的话,那么这种写法中思考的含量都少得可怜。或者说,要想把这种文章分数提上去,大概率只能“搜刮”那些不同的事例,这无可避免地体现着思维的孱弱。
高考作文题都是有巨大开放性的,同时也掩藏着限制性。这道题的开放性在哪?请看材料中第一个例子——面对社会的问题,不同的人开出了不同的“药方”。这是个人的“殊途”,这样的“殊途”,为当时社会问题的解决,更为后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价值。这背后有很多问题可以继续探究,比如:“殊途”的实质为何?个人也好,社会也罢,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缘何会“殊途”?等等。
而这道题的限制性,请看材料中的第二个例子——面对不同的处境,不同的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个“弃节”,一个“守节”。一“弃”一“守”间,价值观的导向就在其中。我们可以问:面对“殊途”,何以辨之?以何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