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振义:甘为人梯的“药神”

2024-06-19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24年21期
关键词:人梯陈竺佳话

放弃专利,让患者吃上救命药,甘为人梯,“一门四院士”传佳话。1924年,王振义出身于江苏,后随父母定居上海。1942年,他免试直升进入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1948年,他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名列第一,得以留在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前身)担任住院医师。分科时,他让别人先选,心内科、消化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这些成熟的科室很快都被挑走了,王振义最后选了冷门的血液科。彼时,血液科无人带路,王振义就自学。他向医院申请了一间只有四五平方米的实验室,从此开启了血液科的科研之路。1986年,他首次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使用了全反式维A酸诱导分化疗法,这也催生了“维A酸胶丸”的面世。为了拯救更多的患者,王振义在研发出“救命药”之后,放弃了专利申请,从而让这种“救命药”现在的售价仅为每盒290元,还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首先要解决病人的问题,我不想赚钱或提高名誉,我只想病人能好。”这是王振义朴实又纯粹的愿望。

王振义院士今年已经100岁高龄,他从医70余年,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血液学专业人才。

王振义为人师表,师德高尚,待人谦和,甘为人梯。每次团队的论文发表,他都坚持把自己的学生列为论文的第一、第二作者,而把自己的名字排在最后,甚至不参加署名,目的是让年轻的研究骨干有更多的机会。1996年,在他事业的顶峰期,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第二年,王振义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交给了42岁的陈竺。“人生就像抛物线,有峰顶,也会衰退,一旦进入下降趋势,就要及早地退,让更有能力的人来干。”王振义院士先后培养出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三位院士,“一门四院士”被传为佳话。

●素材解读

大智者谦和,大善者仁爱。在7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王振义院士不计个人得失,将爱传递到患者心中,救治无数病人。他甘为人梯,不遗余力地发现、培育、扶植医学英才。他的一言一行,如巍巍高山、汤汤流水,令人仰止。正是王振义教授虚怀若谷、谦和有礼的风范,创造了“一门四院士”的佳话,也成就了医学界三代杏林英华的清隽风华。

猜你喜欢

人梯陈竺佳话
天目湖日月潭演绎的佳话
“人梯书库”丛书
黄桥战役中的统战佳话
“错字”反成佳话
三尺台传道授业 二十年甘为人梯——记重庆市酉阳县第三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何毅
某些教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陈竺院士为本刊创刊题词
换届更要保持人梯的坚度、宽度、高度
陈竺副委员长亲临我校参加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计划实施情况座谈会
陈竺:医改成效要让老百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