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平台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展示策略
2024-06-19阙军大周再勇饶成滔
阙军大 周再勇 饶成滔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学习平台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展示策略,逐步提炼出“三跨五融三推”展示策略(“三五三”展示策略),意在以“展示”倒逼教学改革,以“协同教育”推动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从而实现区域的优质教育。
【关键词】学习平台;中学生;个性化学习;展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4)06-091-02
近年来,随着教学信息化工作不断推进,很多学校在教学中引入了各种学习平台,并开展了学习平台支持下的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探索。但具体的应用效果却不令人满意,如各学校对学习平台应用研究不足,没有形成规范、高效的应用程式;各学校的教研能力不足,没有形成适应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各学校对个性化学习的认知理解不够,没有形成符合信息时代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具体策略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四川省崇州市教育局教培中心遴选七所中学,群策群力,探索如何在学习平台支持下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改进策略,逐步提炼出“三跨五融三推”展示策略,即“三五三”展示策略,包括三跨连通展示策略:实现跨区域连通、跨学段连通、跨学科连通;五点融合展示策略:形成区域指导、学校调控、班级组织、教师实施、学生反馈的五点融合;三段推进展示策略:将考核、评价、展示三段推进全程展示,将整个研究的实践成果立体呈现。以“展示”倒逼教与学的双向改革,以协同教育推动教育公平。
三跨连通展示策略
1.跨区域连通
(1)七校连通:崇州市七所智慧课堂信息化课改学校各为单个区域,在此基础上成立“崇州市智慧课堂信息化课改七校联盟”,由崇州市教培中心统一协调。七所学校根据本校教情担任具体学科的基地校,可以扬长,选择本校的优势学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可以补短,选择本校的弱势学科,夯实基础,借力提升。由此七校连心,开展大量的跨区域教学研究、展示活动,共同分享优质资源。
(2)跨区连通:崇州市智慧课堂信息化课改七校联盟作为课题研究的基础区域,积极开展更大范围的区域连通教研。如崇州市江源中学成功入选“四川云教”成都七中初中学校联盟校、崇州市崇庆中学实验学校成功入选“成都市数字学校示范校”、崇州市崇庆中学附属初中入选“成都市七中网校”联盟校等。借助这些更高层级的平台,教师学习各大名校在推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中的先进经验,深入教研。
2.跨学段连通
崇州市智慧课堂信息化课改七校联盟包括高中(崇州市树德怀远中学)、单设初中(崇州市元通中学、崇州市怀远百丽中学等)两个学段,便于开展跨学段的课题研究,既可以体现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改进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又能促进两个学段教师教学技术的提升,扩大教师教学应用的范围,深化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
3.跨学科连通
崇州市七所智慧课堂信息化课改学校各自担任具体学科的基地校,在崇州市教培中心的统一协调组织下,积极创建学科融合理念的应用课堂,借此拓宽学生接受知识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
五点融合展示策略
在学习平台支持下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改进策略研究中,我们逐步形成了区域、学校、班级、教师、学生“五点融合”展示策略。
在崇州市这一课题研究的区域内,崇州市教培中心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课题研究的整体协调,通过过程性的考核、评价,最终展示课题研究成果。7所智慧课堂信息化课改学校,负责行政管理,主要承担课题研究中学校部分的宏观调控作用,整体规划、推进本校在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全市37个智慧课堂信息化课改班,负责教学管理,主要承担课题研究中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实施、效果评价、展示交流工作。全市229位智慧课堂信息化课改班教师,负责教学实施、教学研讨,主要承担课题研究中过程的具体实施,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教学策略的归纳和验证。全市1664位智慧课堂信息化课改班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直接参与整个教学研究过程中,成为教学效果的印证者、教学改进的反馈者、教学模式的展示者,成为课题研究终端受益者。
三段推进展示策略
在学习平台支持下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改进策略研究中,我们逐步形成了“考核—评价—展示”三个阶段依次推进的展示策略。
1.考核阶段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注意到成果的展示不能只限于课堂的单调呈现,还应该前移到对教师践行教学改进的考核阶段,应该全力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并进行数字化管理和考核,以此为基础,推动教师主动地进行教学改进实践,在实践中获得反馈意见,再行调整。为此,崇州市教培中心专门组织师资和技术力量,对7所学校、37个班、229位教师、1664位学生的教与学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量化的评估,通过各种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具体数据,形成课题研究所需的“教学行为数据库”,制定推进课题研究、践行课堂成果的具体考核量标,完成对整个课题参研单位的教学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和考核。
2.评价阶段
在考核数据的支撑下,我们对七校联盟的教师立足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行为作出评价,评价内容涵盖了教师与学生、备课与上课、课堂与课外、练习与反馈等多个层面。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改变,首先要从教师自主制作和发布的个性化作业的数量、形式、质量来分析:既要关注这些作业本身体现的教师水平,更要看这些个性化作业是否针对学生实际,具有典型的个性化特征,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其次要从教师在设计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构建的形式来分析:既要关注教师本身教学行为的变化,更要看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的程度、涉及的广度、达成的效度等方面来综合评价。评价的结果要及时展示,渗透整个教学改进的策略研究中,及时纠偏,规范成结构严谨、执行有效、回馈准确的教学行为。
3.展示阶段
在评价结果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效果展示活动,包括过程型展示、课例型展示、研讨型展示等。无论哪种形式我们都要有意识地将考核阶段、评价阶段的成果融合其间,或者各有侧重,但都要尽力呈现出完整的课题研究样态。
过程型展示主要展示教学行为改变的过程,从备课环节、教学环节、教研环节等多个维度展示教师在参与课堂研究后出现的诸多变化。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验证变化后产生的效果,形成全过程的教学记录,反思修正,从而从根本上优化课程教学结构。课例型展示主要展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包括联合展示课、双师联教课、网络同步课等。在新技术支撑下,教师是否娴熟运用“三段八环”教学模式、“测学练测”教学模式等,突出鲜明的现代课堂特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真正实现分层分类教学,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研讨型展示主要展示学校、教师总结课堂教学行为,反思投入课题研究后,在考核、评价的联动机制下教学的变化和成长,归纳分享学校、个人的实施经验和成果,特别突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呈现实况。7所学校的学科教师共同研讨,对学校提炼的模式、教师个体的经验加以论证、凝练,形成普适性的方法措施,在各自的教学中积极运用、推广。
基于学习平台支持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三五三”展示策略探索,有效地综合了各个区域、各个学段、各个学科,融合区域、学校、班级、教师、学生的量标数据,从而全面实现教学行为变化,形成覆盖全区域的行之有效的、可以推广应用的综合策略,在推动教育公平、有效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创建区域的优质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注:本文系成都市国家级“基于教育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示范校、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科学重要研究基地——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20年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TCCXJY-2020-D59)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