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大钊的“第三”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2024-06-19刘婧

党史文苑 2024年6期
关键词:李大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刘婧

李大钊先生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概念化的“第三”文明理念。这一理念不是简单的文明冲突或者文明融合,而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探索一条既不同于传统东方文明,也区别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新型发展道路。李大钊通过引入和阐释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不仅为中国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也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李大钊“第三”文明思想产生的背景

1840年以来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全球体系当中。“革命、中国、民族主义和世界都被放在一个互动的、急迫的全球化重构方案里互相联系。”李大钊在20世纪初提出“第三”文明的革新,使中国的命运有了新的方向,也使中国的出路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李大钊的“第三”文明思想集中体现在《“第三”》这篇文章中。该文发表在1916年8月17日的《晨钟》上。此时的国内外形势十分动荡,“现时”是一个摧毁和建构的时刻,这种局势一方面对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又不断促使着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在国际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由于其矛盾的激化而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整个国际社会都陷入混乱无秩序的战争状态。这场战争使得欧洲人开始对其文明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怀疑,不得不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在国内,如李大钊所说:“惟自海禁大开以来,盖每出一事,无论彼屈我屈,概由我称罪道歉,让人权利,赔人损失。”李大钊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促使李大钊向马克思主义转型的“第三”文明观。

二、李大钊“第三”文明思想的建构

李大钊的“第三”文明理念,涵盖了中华民族未来社会政治理想——这是他的价值期许。李大钊提出需要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文明来拯救中国,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

(一)“第三”文明的思想历程

李大钊哲学意义上的“第三”文明思想是在一系列的文章中逐渐显露出来,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对当时的袁世凯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并且批判了为封建制度服务的政治和文化。指出了我国所谓圣贤的经验教训是我国封建宗法统治的支柱,号召人民冲破思想历史的网罗与羁绊,摧毁一切迷惑人民的“死灰陈腐”,使那些颠倒黑白的人民群众改头换面,与旧的一些传统观念决裂,从而培育出新的文明,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大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中国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文明加以拯救。

李大钊在《〈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和《青春》这两篇文章中,集中阐述了他的“青春中华”理念。李大钊从进化论与哲学的角度在他的“青春中华思想”中构建了他的“青春中华观”,在一定程度上为日后包括“第三”文明在内的思想奠定了基础。“青春中华观”是融宇宙观、人生观和国家观于一体,为日后李大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提供理论前提与思想准备。

《新生命诞生的努力》随后阐述了新文明的可能。李大钊指出,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须经过艰辛的历练。在此,表明李大钊已经形成认识到当时的中国既不需要东方文明,也不需要西方文明,而是应该创造一种新的文明。而新的文明的称谓当时虽未提出,但在《晨钟的使命——青年中国的创造》和《“第三”》中则描绘了李大钊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图景,描绘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程。

李大钊在《“第三”》这篇短小精悍的短论中阐述了自己的“第三”文明思想。“吾族所欢迎之‘第三文明,乃心灵与肉体和谐统一之文明,乃理想境界中之文明,向上进取之文明也。盖‘第一文明重灵性,而‘第二文明重肉身,相较之下,‘第三文明更能兼顾二者,达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完美结合。”在《“第三”》中确定了新的文明的称谓。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1918年6月到7月,李大钊进一步阐述其“第三”文明之说,为“第三”文明的实现找到了现实的桥梁,使“第三”文明的体系趋于严谨。

(二)“第三”文明思想的内涵

经过对“第一”文明和“第二”文明的分析,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新文明,李大钊的“第三”文明,内涵十分深刻,具有前瞻性,“第三”文明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出发的新文明。把中国的循环论和西方的进化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与黑格尔正、反、合相类似的发展理念。

李大钊的“第三”文明是理想化的文明,是与时俱进的文明。在开篇首先就“第三”进行了说明,而后就“第三”文明进行说明并指出了原因。“所谓第三者,乃理想之域,焕新之域,日进之域,向上之域,中道之域,自主之域也。”“第三”是一种境界、一种中庸之道,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概括了事物最本质的特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

李大钊在分析两种文明的过程中,一语中的指出东洋文明是“不及”而西洋文明是“过”;东洋文明偏于灵处于衰落静止状态,西洋文明偏于肉注重物质生活,创造一种新的文明——“第三”文明需要“中庸之境”。东方与西方之文明,宜摒除隔阂,深谙彼此之长处与短处,“第三”文明需要这两种文明的共同参与。他认为,中国处在“东西方文明”相互冲突的状态,需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种东西方文明融合的视域。

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中,李大钊明确将俄罗斯文明称为“第三”文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为李大钊的思想进化提供了重要机遇,这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发生的社会主义革命,孕育出了被称为“第三”文明的新社会形态。李大钊坚信,中国的未来应当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而这一道路的选择,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深入分析中国的具体情况,积极探索,以便创造并发展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文明,为世界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三、“第三”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第三”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选择,不仅是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也是当时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是中国在诸多西方思想影响中的现实选择。李大钊以“第三”文明坚持的马克思主义驳斥一切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主张,阐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必然性,坚定了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决心。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析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得出了马克思主义,虽然马克思主义诞生在西方,却在中国这片东方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李大钊在“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拯救中国的导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绝没有想到当时落后的中国社会用这一理论推翻压迫者,在围困和隔绝中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中不断发展自身,彰显强大的力量,与时俱进从而保持蓬勃的生命力。李大钊“第三”文明观作为一种理论的提出,在理论的指导下解决中国面临的时代之问。

无论是“过时论”还是“死亡论”都无法遮盖马克思主义的光芒,马克思主义依旧拥有其深远的影响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与态度

李大钊首先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李大钊坚持认为,中国革命的最终目标将是实现社会主义。因此,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对于革命的成功至关重要,而这一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然而,李大钊也明确指出,仅仅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不够的,我们不能期望它像魔法一样解决中国面临的所有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分析中国的具体情况,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通过这种结合,我们才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的进程,并确保革命的目标最终得以实现,才能创造“第三”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需要,又是中国实现“第三”文明的现实需要。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呼声,正如马克思所言“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坚持实事求是,紧跟时代步伐。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完善,只有与时俱进,它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最大的特点是批判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立足于中国的现实,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西方先进的思想,打破“第一”文明与“第二”文明的界限,建立一种超越于“第一”文明与“第二”文明之上的“第三”文明;打破中西文明的壁垒,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

世界各国的文化应该相互借鉴,我们无须担心其负面影响,因为我们固有的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构成,成为一种内在传统,影响着我们的身份,在借鉴外来文化中形成自己的立足点。因此,既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宝贵的理论资源同时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又要借鉴国外的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李大钊“第三”文明的桥梁,在20世纪李大钊认为俄罗斯可以担此重任,而进入21世纪只有中国才能承担创新“第三”文明的历史重任。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尽情挥舞的无敌剑,面对新形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反映了社会实践而且不断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持续进化的思想体系,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美]卡尔·瑞贝卡.《世界大舞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的民族主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58.

[2]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6.

[3]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5]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

[6]习近平.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9-10-29(02).

[5][美]莫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

[6]谭为宜.从几篇政论文章看鲁迅与李大钊早期思想之异同——读《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和《风俗》《民彝与政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26-30.

[7]闫纪建.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02):52-56.

(作者系山西大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

责任编辑/黄敏慧

猜你喜欢

李大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李大钊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