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延安时期郭沫若文化建设构想

2024-06-19徐昊

党史文苑 2024年6期
关键词:文化界郭沫若文化

徐昊

延安时期郭沫若的文化建设构想异彩纷呈,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丰富的内容。本文结合郭沫若生平宏观考察其文化建设构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郭沫若文化活动具体实践,对其文化建设构想进行梳理。

一、延安时期郭沫若文化建设构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郭沫若是延安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和文化界人士之一。五四运动时期郭沫若弃医从文,在日积极投入新诗与白话文的创作,拥护新文化运动,形成《女神》诗集成名于文化界。在长期创作中,郭沫若形成了关于文化建设的构想。

(一)郭沫若文化建设构想的萌芽

旅日时期,郭沫若受到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选择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一时期创作了《王阳明礼赞》,将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与苏俄作对比。1923年,郭沫若回国继续文艺创作与革命活动,其在文章《泰戈尔来华的我见》中明确表示,唯物史观是解决时代问题的唯一正确道路,由此其作品转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次年,郭沫若翻译完成《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郭沫若多次谈到这次译书的巨大收获,“弟于社会经济诸科素无深到研究,惟对马克思主义有一种信心……弟深信社会生活向共产制度之进行,如百川之朝宗于海,这是必然的路径。”

(二)郭沫若文化建设构想的发展

北伐战争中,郭沫若担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从事支持大革命的文化宣传。在此期间,郭沫若深入社会基层,得到了现实的磨炼。大革命失败前夕,郭沫若发表《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曝光蒋介石违背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教导,背叛大革命的罪行。后郭沫若参与南昌起义,与国民党及其文化界拥趸决裂。尔后,郭沫若为逃避国民党迫害,避居日本,却遭到日本当局的监控。他并未气馁,仍对革命持乐观态度,坚持共产主义者立场。但在失败与现实的考验下,郭沫若“从以前的浪漫主义的倾向坚决地走到现实主义的路上来”,以现实主义文风,著成诗集《恢复》。在翻译马恩经典著作的过程中,郭沫若深入探索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由此提升了其理论素养,并且能够将这些基本概念与中国的国情实际结合起来,为其后续的文化和历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他也将兴趣转向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这并非仅出于历史兴趣,也是为了实现对未来社会的期望。郭沫若以辩证唯物论为工具,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从而开启了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研究生涯。郭沫若通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大胆研究出土文物、甲骨卜辞,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及一系列考古著作,并以此有力反驳了当时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争论中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回击了“整理国故”之人在研究方法上的固步自封,为其文化思想在延安时期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准备。

二、为抗日现实服务

郭沫若自早年对歌德的研究开始,便强调文学创作与现实的联系。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为出发点,郭沫若在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中为抗日现实服务,开展救亡文化工作。

(一)主持文化工作

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流寓日本的郭沫若摆脱日本军部的监控,离开妻儿回国参与抗日救亡。在周恩来的提议下,党中央作出了“以郭沫若为鲁迅的继承者,为中国革命文化界的领袖……以奠定郭沫若同志的文化界领袖的地位”的决定。南京沦陷后,大量文化界人士、抗日救亡团体迁至武汉,国民政府为塑造尊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象,组建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其成员除国、共党员外,也有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并设负责宣传的第三厅。郭沫若凭借在文化界的声誉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身份,成为陈诚中意的候选人。收到陈诚邀请担任第三厅厅长时,郭沫若本不想接受,认为在国民党的控制下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受制于人,并且“一做了官,青年们是不会谅解的”,郭沫若希望加入到边区和延安的抗战与建设中去。但在周恩来同志的劝说下,郭沫若遵从了党组织的意见,接受了第三厅厅长的职务,开展劳军活动。郭沫若在《对于文化人的希望》一文中指出:“目前的战时文化是应该注重在宣传上的……希望目前集中于后方大都市的文化人,更能够向乡村间散播。”因此,郭沫若领导第三厅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下属的宣传队深入前线、后方劳军,动员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参与,鼓舞民众的抗战积极性。孩子剧团是第三厅中最特殊的一支抗战宣传队,成立于1937年9月,起初在上海,由22名成员组成,后合并为长沙儿童剧团。在敌人的炮火下,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战区抵达重庆。郭沫若特别关照孩子剧团的生活问题,专门发文:“职厅所属孩子剧团,工作素称努力……因经费无着,将不免流离失所,则请准许将职厅拟办而迄未举办之歌剧队一队经费移充。”在郭沫若等同志的关爱下,第三厅下属的抗敌演剧队、宣传队、孩子剧团和战地文化服务处等都建立了秘密的党支部或党小组,接受中共中央长江局的领导,抵制了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日、防共等落后思想,更好地实现了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武汉沦陷,第三厅迁渝后,蒋介石改组第三厅,胁迫其成员加入国民党。在郭沫若的领导下,第三厅文化工作者抵制国民党阻碍正常文化抗战运动的决定,集体辞职。国民党被迫解散了第三厅,但为阻止文化工作者流向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据地,1940年11月1日,蒋介石下令成立文化工作委员会,仍由政治部领导。这一时期,郭沫若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吸收了包括茅盾、老舍、胡风、陶行知、邓初民、翦伯赞等知名人士,相当程度上扩大了文化界统一战线的力量。作为从事文化研究的委员会,虽然无法直接领导和组织进步文化活动,但是在郭沫若的领导下,成员们采用了正确的文化策略,利用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地位,在学校举办讲座,特别注重在青年学生中扩大影响。

(二)抗日文学创作

延安时期,郭沫若也进行了大量的抗日文学创作,兴办了报刊、杂志。郭沫若主编的《中原》则是其唯一主编的杂志,由群益出版社发行。该出版社的设立是为郭沫若祝寿这一文化界大事后确定的重要工作。“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这一评价确立了郭沫若在文化界的领导地位。《中原》创刊于1943年6月,后至1945年10月终刊,郭沫若领导的《中原》聚集了一批左翼文化学者,形成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创作团队,为他们在国统区压抑的学术氛围里创造了一片宝贵的净土。这个团队以郭沫若、侯外庐等人为代表,特别注重对思想史的研究。他们在完成一系列古代史著作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系统审视中国的思想文化,引领了一股古代思想史研究的浪潮。郭沫若包括《十批判书》在内的思想史著作大多完成于这一时期,实现了抗日文化宣传。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国民党政府加大防共限共力度,在思想上推崇王阳明,倡导四维八德复古读经。以所谓中的哲学、力行哲学、种种曲解的三民主义思想抵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又有蒋介石《中国之命运》和叶青的唯心论、外铄论污蔑。在这一背景下,重庆左翼文化学者通过学术研究清算唯心史观,反对国民党消极抗日行径。为满足这一思想文化战线斗争的需要,郭沫若等进步人士选择以明清时期为研究对象,以史可法等具有民族气节的烈士反清抗争,与洪承畴等汉奸的投敌进行对比加以讽喻,展现了学术研究与时代政治的密切结合。

三、吸收传统文化、建立新文化

(一)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

郭沫若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不吝溢美之词。每当中国文化遭遇到外界的挑战,“反而增加了我们民族和文化的兴盛”。他认为孟子的仁德之学、庄子的自由之思、荀子的稳重之说、韩非子的锐利之辩各有卓越之处。在哲学方面,儒道并重;在艺术领域,中国壁画、音乐、雕刻、田园诗歌皆独树一帜。郭沫若对传统文化也深切体察到其缺陷,认为“周秦之际,初期的学者于实践理性的探讨诚别开一个新面……然于纯粹理性方面则不免有偏枯之憾”,并且受到焚书坑儒和佛教的传入,“致使纯粹科学无法诞生”。并且,中国传统学术“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限制了文化的发展。最终,随着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负担过重,历史漫长深远,人们的思维总是向往历史,导致面对外来文化时缺乏吸收的意愿,进而缺乏自我更新的意识。

(二)吸收、改造传统文化

郭沫若认为,要吸收与改造传统文化,首先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即采取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社会关系变迁入手。他认为,正是由于社会变革,才会产生新的法制……法家思想的滥觞也恰好证明,春秋时代中国社会划时代的变革。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郭沫若以人民为本位作判断。如他赞美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诗句,称其为悲剧的伟大民族诗人,而斥责韩非子的严酷律法。郭沫若也有运用辩证法的意识。对于素有暴君之称的商纣王,他也赞美其“打平东夷,中华民族才能向东南部发展”的功绩。在吸收传统文化方面,郭沫若在《“民族形式”商兑》中指出,“民间形式便成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应活用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使其以民族形式满足普罗大众的文化产品需求。在改造传统文化方面,郭沫若批判封建文化的迷信、压迫性,认为它阻碍了社会和人的发展。他主张摒弃封建主义的文化糟粕、玄学,称其为“玄学鬼”,也反对复孔教、复古读经的思潮。

郭沫若新文化建设的构想结合中西文化,开辟新文化。其反对全盘西化的主张,指出新文化新文学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和政治经济的基础上,综合整理中西文化的先进成分。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融合,完成中国传统文化与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文化的结合,也就是要结合中西文化的优点,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服务。

【参考文献】

[1]田亮.略论郭沫若的民族新文化建设构想[J].郭沫若学刊,1992 (02):8-15.

[2]《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5-46.

[3]龚继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谱》(1892-1978)(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1992:375

[4]《沫若文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278.

[5]沈卫威.新发现抗战期间郭沫若未刊信函一百〇二封释读[J].文艺争鸣,2023(12):39-62.

[6]马建强,公坤.武汉抗战时期“政治部第三厅”组建中国共两党的政治博弈[J].安徽史学,2023(03):104-112.

[7]《沫若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0-11.

[8]《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93.

[9]《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12.

[10]《沫若文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286.

[11]《沫若文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29.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黄敏慧

猜你喜欢

文化界郭沫若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推进文化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郭沫若佚诗一首
谁远谁近?
文在寅政府首次就“文化界黑名单”道歉
反七步诗
第三只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