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富裕理论的内涵逻辑及新时代启示

2024-06-19陈曦

党史文苑 2024年6期
关键词:恩格斯生产力共同富裕

陈曦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进程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强调“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就共同富裕的概念史意义而言,纵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地将其概念化,但我们不难发现,共同富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无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还是关于未来理想社会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图景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无疑都始终彰显着共同富裕这一价值追求。所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通过对共同富裕进行概念史意义的理论考察,对于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中,一以贯之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都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

唯物史观: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点明,物质生活的生产是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表明,人类历史的全部奥秘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这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也是区别于从前一切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理论质点。因此,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简而言之,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科学阐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二是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马克思指出,我们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去解释。社会历史的进步依赖于生产力的不断演进,生产关系同样受其制约。因此,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发达的生产力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唯物史观表明:一方面,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生产力水平与生产关系状况制约着共同富裕的实现情况;另一方面,生产力始终是一个在具体的生产关系条件下并受其制约的历史范畴,正如马克思、恩格斯着重强调的:“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

三是共同富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依赖于相匹配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类终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正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生产资料的扩张力撑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加给它的桎梏。把生产资料从这种桎梏下解放出来,是生产力不断地加速发展的唯一先决条件,因而也是生产本身实际上无限增长的唯一先决条件。但是还不止于此。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不仅会消除生产的现存的人为障碍,而且还会消除生产力和产品的有形的浪费和破坏,这种浪费和破坏在目前是生产的无法摆脱的伴侣,并且在危机时期达到顶点。此外,这种占有还由于消除了现在的统治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穷奢极欲的挥霍而为全社会节省出大量的生产资料和产品。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基本原理表明,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必须始终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历程中寻求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办法和根本途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

政治经济学批判: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科学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任务,也印证马克思用“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其鸿篇巨制《资本论》副标题的主要理由。这揭示了资本的本质特性及其生产方式是造成人的全面异化、阶级对立的根本原因,表明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出路在于完成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一是私有财产与人的全面异化。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曾明确指证了私有财产的集中是一个规律,它与所有其他的规律一样,是私有制所固有的,中间阶级必然越来越多地消失,直到世界分裂为百万富翁和穷光蛋、大土地占有者和贫穷的短工为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批判性分析,深刻揭示了私有财产制度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劳动全面异化的根源。在他看来,“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

二是资本本质与贫富两极分化。马克思将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归结为私有财产本身的原因,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作了简要而深刻的说明。在马克思看来,“资本的实质并不在于积累起来的劳动是替活劳动充当进行新生产的手段,它的实质在于活劳动是替积累起来的劳动充当保存并增加其交换价值的手段”。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统治下,“资本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深刻揭穿了资本的本质属性,而且也深刻揭露了造成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两极分化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本身。

三是剩余价值与工人的绝对贫困。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运行规律的分析,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过程存在的“二律背反”问题归结为政治上层建筑的制度性根源,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性研究的重要贡献。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分析,工人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经济上始终处于劣势,只能任由资本剥削和统治并最终陷入绝对贫困的状况。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导致极端的两极分化现象并直接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和冲突。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被资本家掠夺,而作为财富的生产者,无产阶级始终处于被剥削的境地。

科学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科学阐明了未来理想社会的一般原则和美好图景,为我们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表明,共产主义是资本逻辑自身辩证发展的历史产物,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表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石在于生产资料公有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区分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性质的根本尺度。资本主义之所以“不行”,根本点就在于它无法根本避免和解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共产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并且这种公有制始终是一种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于《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综上所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二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通过资产阶级所谓的“良心发现”或社会改良的办法来克服资本主义弊端不同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旗帜鲜明地提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阶级斗争,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才能剥夺资产阶级利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性质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鲜明地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宣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极刑”,同时也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自由解放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随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持续深化与拓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让广大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期望一步步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三是加强党的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的两个全新论断,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通过革命武装斗争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将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经济建设的核心目标,不断探索和完善“四个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在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之一。这表明,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一项关系新时代解决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更是一个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范畴,它从根本上决定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问题。

共同富裕理论的新时代启示

共同富裕理论生成于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中。一百多年来,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武器和重要保证,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是坚持“两个结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前提。共同富裕理论的生成逻辑表明,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遵循的是“资本逻辑”,是实现资本无止境增殖的逻辑。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历史伟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时,唯有始终坚持“两个结合”,才能在实践中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全面贯彻人民性的本质要求,开启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引擎。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共同富裕绝非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充分说明了共同富裕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论述也生动体现了这一点。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想实现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扬弃和超越,关键在于实现从“物的现代化”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转变。实现的“人的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其动力引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共同富裕理论揭示了生产关系变革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形成有利于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四是加强社会建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加强社会建设和民生保障。共同富裕理论强调了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在新时代,我们要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五是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二、三、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田超伟.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01)

[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作者系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曾莎莎

猜你喜欢

恩格斯生产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