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外交官”走向大世界
2024-06-19周琳
周琳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Welcome to Beijing”……2023年4月14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上举行仪式,欢迎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孩子们向尊贵的客人表达最诚挚的欢迎。樊玮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很兴奋。“军乐团演奏着中巴两国国歌,鸣礼炮21响,卢拉总统在习近平主席的陪同下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当习主席和卢拉总统经过我们时,大家开始热烈欢呼,真是太激动了!”
带队欢迎的闫旭老师在史家胡同小学负责国际交流。她告诉记者,国宾欢迎仪式活动是国宾访问最重要的礼仪活动之一,参加这样的外事活动可以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还可以让学生形成国际交往意识,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小小外交官”的种子。
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谈起近些年组织的国际友好交流活动,闫旭如数家珍。2019年是史家胡同小学建校80周年。学校收到了来自法国巴黎雅妮娜·马纽埃尔国际学校(EcoleJeannie Manuel)校长伊丽莎白·泽布隆(ElisabethZeboulon)热情洋溢的来信。信中写道:“我们非常荣幸成为你们的友好校,一起分享教育理念。我们的学生每年都热切地渴望到史家胡同小学交流学习。这种两校甚至两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加强了国际理解,具有不可思议的重大意义。”
雅妮娜·马纽埃尔国际学校成立于1954年,是一所法英双语国际学校,也是一所将中文列入小学必修课的法国私立学校。早在2012年,史家胡同小学就与法国雅妮娜·马纽埃尔学校签订友好协议,双方计划开展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包括师生互访、学生民宿活动、教师教研、节日互寄贺卡、视频交流等等。这些年,中法两校开展了多次互访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中法文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们组织学生去法国巴黎,参观卢浮宫、凡尔赛宫、奥塞博物馆、香波堡、舍农索城堡和枫丹白露宫,让他们对法国的历史和文艺有整体的了解;还带孩子们去领略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和巴黎圣母院等闻名遐迩的建筑,乘坐轮船欣赏塞纳河畔的风光;在宁静和充满艺术气息的巴比松小镇感受法国的乡村文化。”闫旭说,孩子们很认真地聆听导游对古代欧洲历史、文学、雕塑及绘画作品的讲解,不时互动探讨,体验学习的快乐。
法国师生也回访了史家胡同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课程学习、文化交流及家庭民宿活动。学校安排法国学生进入小学五年级随班上课,体验不同方式的教学,感受文化的碰撞。课外,他们还能体验传统的中国手工艺,比如制作兔爷、风筝、冰皮月饼,学习衍纸技艺。接待法国学生的中国家庭会带他们品尝北京烤鸭、糖葫芦,教他们擀皮、和面、包饺子。
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让孩子们对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他们不断思考和探索。五年级6班的吕哲寒在法国小伙伴莎廷(Satine)回国后,开始阅读《上下五千年》的欧洲部分,他说想更多地了解法国小伙伴生活的环境和历史。看到很多法国孩子学习了多种语言,包括法语、英语和中文,史家胡同小学的孩子们也希望多掌握几门外语,方便与不同国家的人们进行沟通,期待世界会更加和平。
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很多国际交流活动都是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展开的,这有助于孩子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闫旭回忆起在国家博物馆上的一节《汉字的起源》课程,授课的对象是到访的美国西德维尔友人学校(SidwellFriends School)的师生。
“我们向学生们展示和介绍了稻纹陶钵、人面鱼纹彩陶盆、刻画符号陶尊、刻辞牛骨四件文物;还让他们在书法展厅参观学习,体验中国古人在瓦片上书写和在骨片上刻字,直观感受中华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闫旭说。
此外,学校还为美国学生安排了很多中国文化体验课程。比如在《青花瓷》美术课上讲授中国传统青花图案的历史、鉴赏青花瓷器精品,还让学生在纸盘子上自己绘画青花样式;体育和英语组老师更是精心安排了一节武术课《五步拳》,让美国学生学习武术动作,同时也体验中国武术的礼仪、感受中国人在习武过程中展现的谦逊和恭敬。
副校长崔旸是史家胡同小学的英语学科负责人,负责国际理解课程。他告诉记者,“秉承中华五千年文化,携手世界五大洲文明”是史家胡同小学国际化教育的初衷。学校一直在探索多样化的国际交流活动,为学生搭建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平台,使学生形成坚实的国家认同和广博的世界胸怀,成为具有本土情怀和国际素养的21世纪公民。
2012年,史家胡同小学向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申报了《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行动研究》课题,探索将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系统化、课程化、可持续化。
闫旭是这一研究活动的参与人,也是直接受益人。她介绍说,该系列活动可以分为“国际交流活动”“国际教育无边界空间建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三大部分。具体来说,“国际交流活动”主要包括参与国家外事活动、走进大使馆、外交官讲座、国际友好校互访等活动;“国际教育无边界空间建设”的主要包括书院(古琴、京剧、书法)、画苑(门神、风筝、青花 瓷盘、画扇面)、课程资源中心(茶艺、厨艺)、国博(汉字、青铜器铸造、雕版印刷)等介绍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校内外教育活动空间的建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主要包含“文化理解”“国家认同”“全球责任”领域。
理解文化差异与共生
谈到“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崔旸和闫旭不约而同地向记者分享了一节以“异己理解·共生”为主题的对话课程—《从一块巧克力说起》。这是史家胡同小学与北京师范大学、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相关专家合作研发的对话课程之一,旨在通过中日小学生间的对话,增加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培养与不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人们进行沟通的能力与态度。
在课堂上,闫旭与日本宫城教育大学附属小学的老师设置了一个文化冲突的场景:假设小武和小毅是很好的朋友,两人在游学旅行时同住一屋,并各自带了零食。小武把巧克力放在桌上就出去了,回来发现巧克力不见了,小毅告诉他,自己很喜欢那个口味,就把它吃掉了。老师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小武会怎么办?并给出了不同的选项:A是完全不介意,因为大家是好朋友,B是感觉不爽,但是不影响二人关系,C是感觉很不愉快,希望以后不发生此事了,D是不理解小毅行为,没法再做朋友了。结果,史家胡同小学六年10班的学生大多选择了前两项,说明大多数同学认为好朋友不打招呼吃掉对方的零食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在日本学校,大部分的孩子却选择了后两项,他们认为随便吃掉别人东西是不礼貌的,很难以接受。
老师进一步提问,请中日小朋友分别谈谈自己如何理解礼节,如何理解友谊?为什么大家的选择会不一样?大家逐渐意识到,即使在同一个班级,不同的学生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这是因为家庭教育、成长环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老师再次提问,如果小武和小毅是你的朋友,请大家出出主意,如何解决两人的矛盾?孩子们开始集思广益,并认识到,不同文化间有彼此误会的现象;反省自己对他者文化是否也有可能存在误会;遇到不认同、不理解对方的行为时,是否能够考虑不同价值观、文化因素的影响,重新思考有效沟通和对话的方式和途径。
“国际理解课程是学生们分享自己想法的绝佳机会。”闫旭表示,教师授课时并没有对错的点评,学生们通过真实表达,在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中,理解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化,也锻炼了思维能力、增强了交往能力。“通过课后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这节课的接受度和喜爱度远高于传统课堂,国际理解课程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她补充道。
此外,课程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重大改变,不仅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革新和教学内容的拓展,更重要的是看待世界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带领学生更深层次地分析和思考文化差异,最终达到理解。
崔旸指出,“当今社会,人的跨境、跨文化流动变得异常频繁,培养学生理解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并克服由此带来的价值观差异达到共生目的,是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在全球化时代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素养与能力。”如今,史家胡同小学的孩子们正在拍摄短视频,用英语讲述“一带一路的故事”“北京中轴线的故事”“我的城市北京的故事”……在跨文化的思考与交流中主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