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白银潮带动欧美加入全球化
2024-06-19
全球化不是西方大航海带来的,明代中国的白银需求带动亚洲、欧洲、美洲进入全球贸易体系,在全球化起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地理大发现作为全球化的开端,实属不了解当时的人类经济互动关系。
当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时,其主要目的在于寻求黄金。欧洲人到达美洲和开发美洲的早期活动是围绕黄金展开的,运回欧洲的货物也是黄金。
西班牙人在美洲寻找黄金来源时,葡萄牙人到达印度古里(郑和下西洋到过的地方),随后沿着郑和航线到达马六甲。
1510年左右,西班牙人在圣多明各的淘金达到高峰,波多黎各、巴拿马和古巴的黄金才开始生产。1520年左右,中国白银需求直接引发了日本银矿开发,葡萄牙人参与中日丝银国际贸易时,美洲黄金生产才逐渐放慢。
西班牙在美洲开采的黄金,在规模上完全不能与后来大帆船贸易的白银相比,远不足以影响整个世界,更不能成为连接全球贸易市场的媒介,美洲的发现不能成为全球化开端的标志。
西班牙人直至来到东方,于1571年占据马尼拉以后,才了解到从福建月港到菲律宾的中国海商将大批商品运往那里,目的是从海上贸易中获取白银。
于是,西班牙人也立即投入了太平洋国际贸易,促成美洲白银大开发时期,开辟了马尼拉到美洲、欧洲这一重要的海上国际贸易航线:马尼拉(菲律宾)—阿卡普尔科(墨西哥)—利马(秘鲁)—塞维利亚(西班牙)航线,即“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这一跨越三大洲的所谓“大三角贸易”,主要进行美洲白银和中国商品的交易。
因此,明代中国的白银需求间接促成了美洲白银矿产的大开发。至此,白银贸易连接了亚洲、美洲、欧洲,形成跨越世界三大洲的国际贸易网络,进一步掀起了白银矿产开发的世界潮流,促使白银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推动了世界第一个经济体系的建构,深刻改变了整个世界。全球化第一波在东西方海上活动的共同促进下,得以全面实现。
明代中国,白银货币化,白银成为促成全球贸易诞生的重要因素。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最大的白银需求国,白银在世界贸易中是通用结算方式。
这种国际交换关系,一端联系的是中国商品,另一端联系的是海外白银,围绕中国的三条海上主干线,跨越三大洲,构建了全球贸易网络:(1)中国—东南亚—日本;(2)中国—马尼拉—美洲;(3)中国—果阿—欧洲,形成了市场网络的全球性链接。丝银/瓷银之路与市场网络的全球扩展、海上丝绸之路新样态白银之路的形成,展现了全球化的图景。
全球白银之路的形成,具有明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向早期近代化转型的深刻背景。以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为标志,市场直接嵌入了国家财政过程,白银货币化完成于财政货币化,长达两千年的中国国家财政体系从以实物与力役为主向以白银货币为主转型。
因此,16至17世纪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16世纪世界市场上,中国丝绸和瓷器是独步世界的商品,充分展示了明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摘自《北京日报》 万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