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买院士”疑云之下,人们担忧什么
2024-06-19
近日,一篇《花40万可买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文中称,近期学术圈包括中国数十家顶尖学术机构,出现多名“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外籍)”。有网友质疑,该“院士”荣誉含金量不高,花40万元就能购买。到底是学术荣誉还是商业交易?这样的言论,将欧洲自然科学院推上了风口浪尖。
院士头衔花40万就能买?
起初是西安一名90后博士田某当选该院院士,成为“世界唯一一位90后院士”,引发关注。然后随着媒体调查跟进,又发现这个“欧洲自然科学院”,虽然号称由欧洲多国科学家组织成立,但国内有多位教授都被披露曾收到有关参选该院院士的邀请函,声称付40至100万元服务费,就能增选成功,有的则表示“18万包过”。
与此质疑相对应的是,这两年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队伍迅速壮大。2022年5月到2024年4月间,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数量足足增长了300%。另有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该院已向国内至少30多位教授、校长或者老板们授予了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院士作为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自然不言而喻。然而,媒体却扒出“欧洲自然科学院”其实只是6个人在德国注册的民办公司。Google地图显示,该科学院注册的办公地址只是德国汉诺威市一个普通的街边建筑,而且显示“永久停业”。
针对“交钱就能评院士”的质疑,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表示:院士资格不会售卖。那么,“40万就可以获得院士头衔”的传闻到底是否属实”,是否真的有机构在国内兜售这样的“业务”,“买单者”都是谁,这些疑问相关部门有必要及时介入调查,给社会一个准确说法,也给各高校以权威参照。
“海外院士”头衔为何走俏
为何会有不少科研人员甚至企业家,积极参选这样的“海外院士”?国内一些机构对这类含金量存疑的“海外院士”,又为何会表现出高度接纳的态度?
真的像一些高校表示的,要核实这些“海外院士”的含金量很难吗?恐怕未必。此次该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就坦承,“欧洲自然科学院就是一个普通的民间科研组织”。尽管目前还无法直接得出该院就是“山寨机构”的结论,但至少,包括此前也被曝光的种种疑似的“水院士”在内,大量海外院士头衔与国内院士显然并不完全是同一个概念。对此,相关高校等科研机构很难说并不知情。而之所以表现出一种“照单全收”的姿态,更接近于事实的原因,可能就是它也同时迎合了一些高校对于院士数量的追逐。
众所周知,院士,特别是全职院士数量,在国内是衡量一所高校学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院士数量多寡,又直接与一系列的“待遇”相关,对应的是高校在课题数量、学术资源分配上的话语权,以及各类评比排名上的现实利益。有此利害关系,一些高校可能也就有了拿“海外院士”来凑数的内生动力。
由于信息不对称,对“海外院士”的含金量,各单位显然应有严肃、科学的评估。否则,只会刺激更多人“抄近道”,也给一些山寨机构可乘之机。
此次事件引发热议,说到底是因为大家关心的不仅仅是国外院士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更是担心我们的科研资源分配和科技评价机制,是否在助长某种以“帽子”评判人才的风气。
这并非杞人忧天。就在前几年,某地一高校就出现了“花18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的现象。而无论是“40万买外籍院士”疑云,还是高校耗资上千万引进“水博士”,大众的关注有一个共同焦点,那就是让学术回归学术,警惕院士、博士等“帽子”虚假繁荣,沦为高校等科研机构装点门面的道具。
(据澎湃新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