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给你打59分
2024-06-18孟庆鹏曹滢
孟庆鹏 曹滢
在上学期期末的最后一节体育室内课上,我带领学生们一起回顾、分享本学期的收获。出乎意料的是,平日里一向沉默寡言的小杨积极发言,他用略带一丝轻蔑的口吻说道:“老师,综合这学期的上课情况,满分100分的话,我给你打59分。”说完,教室里一片寂静,大家都怔住了。小杨简短的点评如同给了我当头一棒,我整个人都蒙了……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结束了那节课,小杨的评价一直困扰着我。我十分不甘与不解,不明白为什么一学期共计54节课的陪伴,换来的却是小杨的否定和不被认可。我不断回顾、反思之前的课堂,期望能找到小杨给我打如此低分的原因,是由于课堂上对他评价不公,还是我教学能力不足?是某件事处理不当,还是动作示范不标准……可我已经努力将全部技能传授给学生了,到底是哪里还做得不够好呢?
一、让我们彼此“看见”:重建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
为了探寻真正的“答案”,在真正缓解我与小杨的师生关系之前,我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并重新“认识”小杨。仔细回想小杨的性格特点及平时的表现,作为班级里出名的“捣蛋鬼”,课堂上经常我行我素、唱反调、偷懒少练或不练,但是,这就是小杨的全部写照吗?我决定去寻找他“捣蛋”背后的真正原因。
假期中,我了解了小杨在其他学科课堂和活动中的表现和特点,我发现小杨在其他学科课堂上会主动发言,特别是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认可后,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当堂课中;他每天放学后都会去踢一个半小时的足球,梦想成为像C罗一样的前锋。收集到这些信息后,新学期初的室内课上,我利用小杨对足球的爱好,邀请他向全班同学介绍球星C罗。只见他完全没有了往日的调皮,精彩的介绍获得了大家的掌声。作为奖励,我特意准备了1张C罗的球星卡送给他,他难以隐藏的喜悦在小脸上绽放,眼神中也充满了开心和骄傲。此时,我才明白,只有用心发现、凝心滋养,才有可能真切地看见彼此。
二、翻译行为“密码”:用包容焕发全新的师生关系
我想,除了对小杨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的了解,能“翻译”他行为背后隐藏的“密码”、读懂他的情绪和需求也十分必要。在1节快速跑课上,当我布置好练习内容后,小杨不耐烦地说道:“好不容易能走出教室,为什么不让我们去踢球?做游戏也好啊,体育课不就是用来玩的嘛。”我告知他:“课堂是学习的场所,我们是来学习本领的,不是来玩的,只有学到真本事,才能学得开心、玩得快乐。”小杨不听,转过身气呼呼地走到一边,自己玩了起来。按照以往的沟通方式,我会严肃地对他提出必须参与练习的要求。但是转念一想,强硬的态度未必会换来好的效果,情感上的表达也是至关重要的,身为足球校队队员的他,时刻希望自己的球技得以施展。于是我改用温和的语气对小杨说道:“老师理解你想要踢球的想法,但是运动是相通的,50m快速跑能帮助你在球场上更快速地抢断,跳高能帮助你在争顶头球的时候占据优势,投掷能让你在掷界外球的时候扔得更远,这些技能的学习是不是也有助于你成为足球场上的‘巨星?”小杨似乎明白了我所说的道理,他点点头,又重新加入到了课堂练习的队伍中。就这样,在一段时间的督促后,他主动找到我,感谢我在这段时间安排的课堂学习内容,使他的跑动速度和弹跳有了明显进步。当初那个看起来不爱参加课堂活动、专门挑刺的“小捣蛋鬼”在我的引导下一点点改变了。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真正的爱不仅是包容更是理解,能读懂他的这些小情绪,慢慢指引他,给他成长的空间和信心,我们才能相互靠近。
三、加入一场“战斗”:创立师生情感联结的共情点
为了让我与小杨的关系中有更多、更深刻的联结与信任,我主动制造了一场与小杨的“战斗”,使我们的师生情感得到升温,重新构建起联结点。在1节篮球课的比赛环节,各小组正在激烈地争抢,突然,我发现了球场上不和谐的一幕,小杨悠闲地倚靠在篮球架边“看戏”。看得出来,他又对这场比赛不感兴趣。短暂思考了一下,我快步来到比赛场地上说道:“同学们,看你们玩得很开心,我可以加入你们吗?”“可以啊。”“没问题,欢迎欢迎。”学生们对我表示欢迎,但小杨却不冷不热地说道:“那么大个儿,谁能打得过他啊。”听到小杨的话,其他同学也你一言我一语地附和。“那就让我挑战你们一个队吧,一个对三个,如何?”这下皆大欢喜,于是,一场1VS3的“战斗”开始了。当然,我借助身高的优势,以10:2轻松拿下一局。场下的小杨着急了:“你们仨这么快就被打败了,你们应该6个一起上啊,人多力量大。”不出意外,当我最后一次上篮后,1VS6的比赛我以10:4再次取得胜利。这时小杨更急了,喊道:“不是吧,这也能输?看不下去了,带上我!”他冲入场内,申请加入比赛,7个人通过协商确定了场上的位置,小杨选择了对我贴身防守。这一局打得很吃力,小杨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压迫式的防守,让我的突破变得阻力重重,不得已,我以一记三分球以
108的比分“艰难”拿下比赛。
比赛结束后,大家不仅没有气馁,反而因小杨的加入激发了运动热情,同时也激发了小杨同学的求胜欲。下课后,他带着队友一番“密谋”,向我下达了“挑战书”,约定下次篮球课再一决胜负。不出意外,下次课我果然“输”了。
后来,语文老师跟我分享了小杨“朋友圈”(纸质记录本)中的新鲜事:那场“战斗”体育老师虽然能一个打七个,但是我们团结力量大,七人同心,其利断金……此刻,我感受到在这样一场有意为之的“战斗”中,师生关系因为共情而升温,我们的关系重建了崭新而稳固的联结点。
四、点燃创新“火苗”:从儿童视角共赏闪光的亮点
作为体育教师,应在爱的场域下蹲下身来,从学生的视角观察、捕捉、发现并放大他们的闪光点,才能让学生在共情、共心、共享中表现出更大的接纳和信任。体育课上,在分组进行“打野鸭”的游戏过程中,有的学生反映这个游戏有“Bug”:“只要大家将‘首长围起来,那我们组岂不是永远不会淘汰?”我还没来得及回复,小杨就扯着嗓子喊了一句:“这多简单,就改成不管谁被击中,都淘汰就好了。”确实,小杨的一句话就解决了游戏中的“Bug”。于是,我说:“谢谢小杨的提议,那我们试着改一改、玩一玩,看看效果吧。”规则得到修复后,大家玩得很开心。但是,在接下来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小杨组在他的建议下又升级了玩法,对“首长”的角色进行了隐藏,给对手一种人人都有可能是“首长”的错觉。不得不说,这样的新改编更具趣味性,对于提前商量、布置战术、安排演员等一系列活动中合作的要求更高。于是,我邀请小杨将他创编的新游戏方法在班内推广,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此时,小杨的脸上再次绽放出开心与骄傲的笑容。在后续的体育游戏创新改编中,小杨总有些新颖有趣的想法,我也十分支持他积极地在班级内开展创新的尝试和实践,这也让他在班上的人气越来越“旺”。
本学期期中,小杨再次主动找到了我:“孟老师,感谢您让我改编体育游戏,带领大家玩,现在大家都很喜欢我,谢谢您!”“其实,老师也应该感谢你,你的想法多,给大家带来了快乐,使课堂学习更加有趣了。以后继续努力,相信你会更棒的!”说完我给了他一个大拇指。此时,我明白了:学生渴望被发现,渴望在一个充满爱与信任的环境中成长。捕捉与放大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共赏共享这个闪光点带来的自豪与光荣,这会成为师生关系进一步优化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五、家校协同共育:从浅层到深层的“相互成就”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得以构建的。在与小杨重新相处的这段时间,家长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我用发展和欣赏的眼光关注小杨时,也积极与他的家长交流沟通,这使我们三者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我在这学期借助学校的“微校+”平台,及时反馈小杨在学校的表现,并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等方式进行记录,让小杨父母直观地看到小样学习与发展的情况,引导小杨父母在小杨回家后积极交流,做到协同共育。同时,小杨看到教师的反馈后也会感受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关爱、鼓励和帮助。
快期末的时候,小杨父母发了1篇小杨的漫画作文——《“大侠”孟老师》,漫画作文中,我从一开始的“冷面大侠”,到后来的“阳光开朗孟大侠”,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这让我十分感动。此外,小杨父母还和我说了一些我不知道的细节,小杨每次都会把上课的内容、学到的新游戏和运动技能教给他的父母,他还表示:“体育老师这学期不一样了,马上期末,我会给他打一个高分。”
通过与小杨的相处,让我明白:爱的教育是相互的滋养在未来的教学中,我的课堂都会设置学生给教师评分和建议的程序。虽然我深知自己距离“满分老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我坚信从不及格到优秀,无论对于学生,还是作为青年教师的我而言,都是一段成长进步的历程,也是师生双向奔赴,共构良好师生关系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