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中“试错”的意义及教学建议
2024-06-18章武朱丹阳
章武 朱丹阳
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基于已有经验,去感知、体验、摸索做出相应动作技术时,出错是必然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注重标准化教学,要求学生对标技术的统一性、规范性和整体性开展练习,趋向于避免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出错”,希望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得“稳而踏实”,实则使学生仅停留在浅层动作的学习中,限制了学生运动认知能力的发展。
事实上,回到现实的运动学习情境中会发现,虽说每一个运动技术、动作的习得均离不开技术讲解和反复练习,但更多是在学生不断切身“试错”,教师反复“纠错”的过程中得以习得和提升。可以说,运动学习就是学生不断“试错”,从错误中实现经验学习,找到适合自身学习方式与体验的过程。那么,什么是“试错”?“试错”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意义何在?体育教师应采取哪些有效的“试错”教学策略?本文旨在回答以上问题。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试错”的内涵及其意义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试错”的内涵
“试错”一词,通常是指通过实践中的尝试、体验发现错误或不足,进而改进和学习的过程。在运动技能学习研究领域,“试错”可追溯至20世纪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通过“迷笼实验”阐明动作技能的学习是一种渐进地尝试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无关的错误反应逐渐减少,刺激情境与正确的反应之间逐渐形成联结,即“刺激—反应”(S-R)机制[1]。
对于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学科而言,体育课堂教学中“试错”的特征在于“以身试错”,强调通过身体感知、体验、摸索学练内容,这是身体运动性认知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观察、思辨、模仿学习过程。体育课堂教学中“试错”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有效经验的积累以及丰富学生身体体验的方式,鼓励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与反馈中寻求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由此可见,体育课堂教学中“试错”具有以下特点:注重学生的运动主体性;强调学生“以身试错”;重视积极体验,积累运动经验;强调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参与学习。课堂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中“试错”既不是“教错”“示错”,也并非仅简单的“纠错”,更不是让学生去“犯错”,而是强调学生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身体性认知的方式,不断尝试、体验、积累运动感觉与经验,在“试错—出错—议
错—知错—矫错”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运动学习效果,习得与掌握运动技能。
(二)体育课堂教学中“试错”的意义
1.感知性学习:在“试错”中积累运动经验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的特殊之处在于用身体去认识、感受和体验。这意味着,运动技能的习得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而是伴随着反复试错、经验积累、多次迭代、逐步完善的学习过程。如,学蛙泳换气,学生喝几口水自然就学会了;学习轮滑,学生反复学练,虽然摔倒过几次,但逐渐能滑起来。这揭示出,学生在不断的“试错”中,体悟身体对学练内容的感知觉,进而逐步积累、形成个人经验,这种身体感知与运动经验是有效习得运动技能的关键。
2.理解性学习:在“试错”中促进深度理解
由观察、模仿(练习)构成的运动学习过程虽能有效提升学生动作技术的规范性和熟练性,但教学思路偏重于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重复训练。也就是说,“答案”究竟何以“正确”(合理),学生也未必清楚。事实上,学生运动学习的“知其所以然”,就是强调对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深度理解。这种理解力(领悟)是学生在运动学习过程中,不断质疑、检视、反思和试错中涌现出来的。
3.问题性学习:在“试错”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知识创造始于问题解决,而问题解决就是试错的过程。事实上,“试错”的本意就是“从多次尝试解决问题却多次遭遇失败中寻求问题解决之道”,它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不断地“试错”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并掌握普遍的动作规范、原理及要领等,更要思考在特定情境中如何运用,这实质上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二、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试错”的教学建议
(一)应避免害怕学生出错,正视教学中的“错误”
笔者曾多次观摩、旁听一些体育优质课、展示课,发现学生在课堂中所犯的错误较少,即使部分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体育教师也只是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简单的分析与统一纠错,甚至是直接绕过错误进行教学,并未认识到教学中的“错误”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相反,体育教师总是害怕学生出错,想方设法地避免学生出错,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体育教师讲解示范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后,又进一步强调“蹬地、伸臂、压腕、拨指”“投篮时全身协调柔和用力”等动作细节,想通过多讲、反复示范巩固学生的动作记忆,生怕学生不能理解,练习中出错,学不会投篮技术。事实上,从运动技能学习的规律看,学生在运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这些错误出现的原因、形式、性质等,都是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另外,体育教师可在课前提前预设一些“错误”,只要体育教师充分理解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学情,即可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发生的部分错误。如,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中,体育教师可预先将学生持球时易出现“肘关节外翻”“两手合力向前少、向内多”的“错误”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认知角度出发,凭借已有的体育知识与经验,通过身体感知与体验识错和改错,以实现认识错误、理解错误,继而改正错误。总之,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试错”的前提应正视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认识到错误是学生宝贵的学习资源,避免在课堂上封闭学生通往“试错”学习的道路。
(二)以核心问题为引领,鼓励学生积极“试错”体验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和驱动力,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问题的解决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试错”,能更深入地理解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应以问题为主轴架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带着问题积极“试错”。
本次案例中,体育教师设定了“握棒位置教学”“传接棒方式教学”“错肩跑位教学”和“传棒时机教学”4个“试错”教学场景。其依据在于体育教师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提前预设学生容易犯的错误,让学生通过多种练习方式的尝试、体验,在比较、对比中体悟到不同、直观的运动感受及所获得身体反馈信息。然而,这仍是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学起点缺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唤醒以及忽视学生的运动认知基础和学习经验。如,“握棒位置”试错教学中,体育教师让学生分别体验“握棒中间部位”“握棒上半部位”“握棒下半部位”,这实质上仍是将“答案”告诉学生,至于为什么要从“中间部位”“上半部位”“下半部位”尝试、体验,感受三者的区别,学生仍然不清楚。因此,体育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明确“握棒什么位置能更好地完成交接棒?”这一核心问题,驱动学生带着问题和困惑进行尝试、体验,从而获得不同的答案(上部、中部、下部)。然后再基于学生的答案,进一步设计一系列子问题,如,“为什么握棒中间部位,容易出现失误”“为什么握棒上半部位或下半部位,容易顺利完成交接棒”,从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练,以实现用发展和联系的眼光去理解知识与技能。
(三)巧用正误对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正确动作的理解
珀金森曾称,人类学习的本质是从错误中学习(learning from errors)[2]。既然错误总是会发生,且也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那么怎样促进学生更好地从错误中学习?采用正误对比的方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即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有意让学生“试错”,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的运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正误对比练习,加深学生对其错误认识的理解,进而让学生和正确动作进行比较,使学生在尝试、对比、体悟中不仅学会怎么做,还能领悟为什么这样做,从而加深学生在运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以将其内化到自身的本体感受中。如,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可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垫击球位置和击球点,感受体验不同的垫球效果,使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感受其区别,从而获得直观性的正误体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正误对比”试错过程中,关键是引导学生澄清其对“错误”及“正确”垫球动作的认识,体育教师必须安排学生相互交流,积极表达“试错”体验感受的环节,让学生将不同垫球动作的区别、身体感受及运动体验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也正是运动学习中“反思”的过程。
(四)结合运动项目特征及学情,准确把握“试错”时机
“试错”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亲身体验、自主探究,同时结合针对性的“纠错”能使学生对运动技术教学原理的理解更为深刻,相较于“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这更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习得与掌握。然而,“试错”也有其自身局限,存在不少前提和禁忌,应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准确把握“试错”时机以及试错环节的比重。首先,实施“试错”应考虑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学情。运动学习过程较为简单,且不需要通过解决、探究问题即可理解、掌握的运动技能,如低年级学生“走、跑、跳、投”基本运动技能教学,这并非说这类运动技能学习不需要“试错”,而是不适合专门设定“试错情境”,更适合直接教授正确的动作技能。而对于较为复杂的专项运动技能,则要考虑具体运动项目的特征,如,球类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意识力、感知力、关系力等要素,并非动作的熟练性、规范性,采取试错教学可有效提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与理解。其次,实施“试错”应考虑运动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运动技能学习的初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自我觉察能力尚未形成,主要是依靠动作的比较与外部反馈来学习,通过视听信息进行模仿练习。因此,“试错”非常重要,应鼓励学生尝试、体验、内化,并从错误中学习。另外,运动技能学习的巩固与提高阶段,反复的“试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技能水平,尤其是在“篮排足”“乒羽网”等开放式运动技能教学中,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运动技战术学习与应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仇索,仇乃民.身体与学习:运动技能习得的新理论视角[J].体育学刊,2022,29(5):8-15.
[2]张恩铭.从错误中学习:理论研究与教学条件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23,29(4):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