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磨蹭恶习 让女儿改掉了‘土豆清单’

2024-06-18高一帆

现代家长 2024年6期
关键词:皮卡丘圆圆瓜子

高一帆

“这个办法不错!刚才圆圆还提要求呢,说明天还要玩这个游戏。”

我女儿圆圆天生就是一个“慢性子”,无论做什么事,总是慢半拍。

早晨,我和妻子赶时间,风卷残云般吃完早餐,手忙脚乱地收拾餐具,一回头,圆圆正捏着一个奶黄包,在那里细嚼慢咽,那副怡然自得的神情又可气又好笑。自然,她上幼儿园经常迟到。

磨蹭当然不是好习惯,但我说服妻子,在圆圆上幼儿园期间不予纠正,因为“慢”是圆圆的做事节奏,只要没给生活带来太多不便,不造成严重后果,就应当尊重。

“指不定哪天,圆圆早上醒来,突然变成一个行动利索的宝宝。成长过程中充满奇迹。”我经常这样安慰妻子。

直到圆圆上了小学,奇迹仍未出现。每天半小时能完成的家庭作业,圆圆要花两个小时,熬到晚上10点才上床睡觉。

妻子焦虑不堪:“这样下去可不行!溺爱养不出自律的孩子,不自律的孩子不可能成为学霸,不成为学霸就考不上名牌大学,考不上名牌大学就没有好工作……”

看来我谋划已久的整改方案应该实施了。

第二天吃晚饭的时候,我对圆圆说:“今天晚上,爸爸和你玩一个游戏好吗?”

圆圆慢条斯理地问:“什么游戏呀?”

我说:“游戏的名字叫‘土豆清单。我在纸上列出几个任务,你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对钩,每打一个对钩就会获得奖励,如果你在40分钟内打够10个对钩,会获得妈妈颁发的大奖。”

圆圆来了兴趣:“任务是什么?”

我拿出打印好的A4纸:“就是你今天的家庭作业,老师发在微信群里的,我帮你整理出来了。”

“奖励是什么?”圆圆难得露出兴奋的表情。

我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个没拆封的盒子:“这是你盼了好几天的皮卡丘拼图,总共100个拼块,一个对钩换一个拼块,10天后你就能开始拼了。”

出乎我的意料,圆圆居然没有反对我的低成本套路,爽快地答应了,接着问:“妈妈的大奖是什么?”

妻子吊圆圆的胃口:“大奖嘛,应该是一个惊喜,哪能这么早透露。”

“我想知道!我想知道!”圆圆扭动身体撒娇。

我和妻子对视一眼,意思是:原来这个“慢性子”也有着急的时候啊!

妻子拗不过圆圆,用神秘的语气小声说:“多讲30分钟的睡前故事!”

圆圆瞪大眼睛,表示惊讶。圆圆最喜欢听故事,平时她总是磨蹭到很晚才上床,为保证她的睡眠时间,妈妈只好压缩讲睡前故事的时间,母女俩经常为10分钟、5分钟的讲故事时间拌嘴,今天妈妈如此大方,圆圆想都不敢想。

当天晚上,圆圆只用了35分钟就做完了家庭作业,没有出现差错,如愿获得了10个对钩,换到了10个拼块。

晚上9点半,妻子就讲完了睡前故事,从圆圆的房间出来了。她轻轻带上门,满意地冲我竖起大拇指:“这个办法不错!印象中,圆圆上学以后,这是第一次晚上10点前睡觉。刚才圆圆还提要求呢,说明天还要玩这个游戏。”

第二天晚上,“土豆清单”游戏规则不变,再次进行,不同的是,我买了一支红色马克笔,用它打对钩更醒目。

圆圆只用了25分钟就完成了家庭作业,10个鲜艳的对钩让她颇有成就感,差点儿忘了兑换拼块的事。我暗喜:看来用精神鼓励代替物质奖励,有门儿!

睡觉前,圆圆想起一个问题:“这个游戏叫‘土豆清单,为什么不叫‘苹果清单‘香蕉清单呢?”

我神秘地一笑:“宝贝儿,等你集齐拼块,拼好了皮卡丘拼图,爸爸一定告诉你!”

用“土豆清单”把圆圆的家庭作业变成了一袋瓜子,诱使她上瘾,不知不觉提高学习效率,戒掉磨蹭

圆圆睡着后,妻子问我:“我也好奇,这个游戏为什么叫‘土豆清单?”

“天机不可泄露。”我继续卖关子。

妻子无奈,退而求其次:“那你告诉我,为什么这个游戏对圆圆这么管用?”

我说:“你那么喜欢嗑瓜子,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许多人嗑瓜子会上瘾。手边有一袋瓜子,只要开始嗑,就会一粒一粒地嗑下去,停不下来,即便中间起身去做其他事,回来还会继续嗑,直到嗑光为止。”

妻子莫名其妙:“是呀,我就是这样。不过,这与你的游戏有什么关系?”

我说:“心理学家观察到这种现象,研究后给它命名为‘瓜子效应,即人们在进行某种简单、重复且能立即获得正面反馈的活动时,会感到愉悦并容易上瘾。”

我进一步解释,瓜子效应有三个核心内容:

第一,行为简单。嗑瓜子这种行为简单易学,容易上手,让人容易开始并逐渐熟练。

第二,及时反馈。每嗑开一粒瓜子,能立即享受到瓜子仁的美味,激励人继续嗑下去。

第三,获得成就感。一袋瓜子一粒一粒地嗑下去,过一会儿准有一堆瓜子壳,这种成就感也是嗑瓜子者继续嗑下去的动力。

妻子说:“瓜子壳是垃圾,怎么成了成就感?”

我说:“试想,给你一包没有壳的瓜子仁,你有兴趣一粒一粒地吃完吗?”

“那就没意思了!”妻子笑了,“人真是奇怪啊,坐享其成反倒没兴趣了。”

“一堆瓜子壳不过是视觉上的暗示而已。”我进一步解释,“瓜子效应的背后其实是‘及时强化的机制在起作用:一粒瓜子,从嗑、咀嚼到吃进肚子,只需要几秒钟。也就是说,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人就可以得到嗑瓜子这个行为的正面反馈。人在做任何一件事时,都是希望得到及时反馈的。反馈的时间越短,人的感觉就会越愉悦。这就是及时强化的魅力。反之,如果我们的努力得不到及时的正面反馈,体验不到成就感,多半会放弃。”

妻子不解:“嗑瓜子这样的小事,值得心理学家费神研究吗?”

我不急不躁,接着分析:“瓜子效应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时,可以将任务分解为若干简单的、容易做的阶段性小任务,每次完成一项小任务都有奖励,这样就容易坚持下去……”

“我明白了!”妻子一拍大腿,“你用‘土豆清单把圆圆的家庭作业变成了一袋瓜子,诱使她上瘾,不知不觉提高学习效率,戒掉磨蹭,对不对?”

“夫人明鉴!”我接着说,“如果拓展一下思维,我们会发现做别的事也可以借用瓜子效应。比如早晨叫圆圆起床,我们来把它变成一袋瓜子:先把整件事分为坐起来、下床、穿衣服、叠被子、排便、洗漱等小任务(一袋瓜子),每完成一项(嗑一粒),你就夸她一句(给她一粒瓜子仁),圆圆就有动力做下一项小任务(嗑第二粒)。下周我们就可以试试。”

妻子问:“只能口头夸奖吗?物质奖励对孩子来说不是更实惠吗?”

我说:“开始的时候可以用物质奖励,但一定要尽量淡化,改成精神鼓励,否则就是贿赂孩子,容易把孩子变成无利不起早的人。我特意跑到文具店买来一支红色的马克笔,就是在淡化物质奖励,强调精神鼓励。”

妻子问:“做家庭作业本来是圆圆应该独立完成的事,我们这样处心积虑地算计她,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吧?如果她以后遇到困难任务,没人给她分解,她岂不是压力更大?”

我说:“我们现在陪她玩‘土豆清单游戏,是引她上路,是给她做示范,等她熟悉了玩法,我们要帮助她自己分解任务。比如参加数学考试,可以按题型分解时间,10分钟做选择题,15分钟做简答题,20分钟做计算题,从容不迫地答题最容易发挥水平。她成年以后,仍然可以用瓜子效应应对生活问题。”

“对,可以用来减肥!”妻子马上联系到了自己,“如果计划减掉10斤,想想都难,但如果一个月减掉1斤,似乎不难,坚持下去,不到一年就完成任务了!”

“理解正确!”我借题发挥,“其实,瓜子效应早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甚至一直在默默地控制着我们。”

妻子皱眉:“什么意思?”

“几乎所有上瘾的事,背后都有瓜子效应的影子。”我举例,“比如,你晚上上床,打算刷10分钟短视频就关灯睡觉,结果一不小心就熬到凌晨2点。再比如,你多次发誓要控制饮食,结果还是戒不掉奶茶、炸鸡,减肥工程还没上马就宣告结束。你一边享受低效无意义的快乐,一边懊恼自己不自律,就像不停地嗑瓜子。”

妻子的表情越来越严峻:“太可怕了,原来我一直被瓜子效应控制着!”

我说:“同理,圆圆是个慢性子宝宝,除了先天因素以外,生活中我们对她的溺爱也是在用瓜子效应做不好的事,慢慢她就养成了坏习惯。现在,我们就来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和圆圆一起,用正面的瓜子效应打败负面的瓜子效应。”

我不得不感叹“土豆清单”游戏的神奇,仅用短短的10天时间,就能从一个磨蹭女孩身上挖掘出如此惊人的潜力

10天以后,圆圆毫不费力地从我手里兑换了总共100个拼块。当天正好是周末,她没有下楼玩,花了两个小时,聚精会神地拼好了皮卡丘拼图。

我从来没有见她如此用功过,能够集中注意力这么久,对一个7岁孩子来说实属难能可贵。事实上,这10天中,她的做事效率逐渐提高,专注力也明显增强。比如,她能在10分钟内完成起床、洗漱、整理床铺等事,早餐时间也压缩到了10 分钟。我不得不感叹“土豆清单”游戏的神奇,仅用短短的10天时间,就能从一个磨蹭女孩身上挖掘出如此惊人的潜力。

圆圆跑过来拉我去看她的劳动成果:“爸爸,我拼好了皮卡丘,现在您可以兑现诺言,告诉我为什么咱的游戏一定要用‘土豆来命名了吧?”

“是这样的。”我蹲下身,一本正经地说,“咱玩的游戏,其实是一种自我管理法,英文名叫‘to do list,翻译成中文是‘任务清单。我觉得翻译得不好,不形象,但又不知道‘to do怎样翻译才形象,只好叫它‘土豆清单。”

“土豆,to do,”妻子突然明白了,“原来你是在音译啊!好傻好可爱!”

一家人笑作一团。

现在,“土豆清单”游戏是我家的常备项目,但不只是游戏,更是应对复杂事务的基本方法。妻子用它减肥成功,圆圆用它规划学习任务和生活琐事,磨蹭恶习基本戒除。

家长朋友们,您也可以试试。

【编辑:陈    彤】

猜你喜欢

皮卡丘圆圆瓜子
爱帮忙的圆圆
吃蟹黄瓜子
揪出瓜子大盗
大侦探皮卡丘
圆圆和胖胖
嗨!“皮卡丘”
大侦探皮卡丘
折出皮卡丘
Across the Style of Culture
吐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