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到愉悦

2024-06-18梁丰

现代家长 2024年6期
关键词:共情李老师习惯

梁丰

爱上学习,办法有且只有一个——

想让孩子积极上进,就要少控制、多共情,少监管、多鼓励

本以为有了我的监管,女儿的学习会有所起色,可结果并不是我想的那样

我有一儿一女,女儿读初二,儿子上幼儿园。在外人眼里,我生活富足,儿女双全,妥妥的人生赢家。实际上,哪家都有烦心事。

女儿上小学二年级时,儿子出生。虽然有老人帮忙,但儿子尚小,我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儿子身上。所以,女儿上小学时,我几乎没管过她。好在女儿很乖,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也不错,不用我操心。当时,我暗自得意:家有上学娃,也不怎么累啊!

没想到,后来情况突变。女儿上初中后,学习后劲不足,成绩一次比一次差。我着急起来,不敢再做甩手掌柜,开始对女儿进行严格监管。

本以为有了我的监管,女儿的学习会有所起色,可结果并不是我想的那样。

监管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女儿学习存在很大问题:专注力差,无法持久学习。她学习不到半小时,就说累,要休息、要吃零食、要上厕所。这样学学、停停、玩玩,效率自然不高,别人2个小时做完的作业,她3个小时还没做完。

初中的学习节奏比小学快,课程也更多,每天都有大量的新内容要记忆、理解,如果学习效率不高,每天有欠账,越积越多,以后想翻身就难了。于是,我劝女儿提高学习效率,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不要有欠账。她听不进去,还强词夺理:“不会就是不会,再想也不会!累死了,不做了!”

看她破罐子破摔的样子,我气不打一处来,上前就是一顿骂,骂完才解气。

责骂、说教、管控,这些手段不仅不会让孩子爱上学习,反而会让孩子讨厌学习

我所在的这个小城市,公认的好高中就两所:一所是市重点中学,一所是普高中较好的。剩下的几所高中,教学质量都不行,每年高考能被二本院校录取的学生都不太多。

我不奢望女儿上市重点中学,就希望她能读个较好的普高,将来考上大学本科就行。为了达成目标,我对女儿严格要求,除了每天完成作业,还要做好预习、复习;清晨必须早起,背英语单词或者语文课文。

我想通过严厉监管,把女儿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起来。没想到,女儿不仅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反而厌学了。她写作业敷衍了事,不会写的,既不问也不想,就空在那里。

我骂她没有上进心,她就哭:“我本来就这样,你别逼我!是不是我死了,你才开心?”

看她崩溃的样子,我心里五味杂陈。

我若再逼下去,她承受不了压力,万一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情来,就后悔晚矣。可是若我放弃要求,她考不上好高中,可能一辈子就完了。

我一天比一天焦虑,头发大把大把地掉。这时,朋友给我介绍了很有教育经验的李老师。

我马上约了李老师,向她倾诉了我的烦恼。

李老师先是肯定了我的想法:“你想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这很好,因为好习惯比一时的成绩更重要。习惯的本质是无意识行为,就是做这件事不需要依靠意志力。孩子的学习习惯好,即使开始成绩落后,日后也能迎头赶上。孩子的学习习惯差,就算开局不错,日后学习优势也会消失殆尽。所以,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一定要从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入手。”

说到这里,她话锋一转:“但是,你想用责骂、说教、管控等手段让孩子建立好的学习习惯,是走入了误区。这些手段不仅不会让孩子爱上学习,反而会让孩子讨厌学习。”

我问:“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而不是讨厌学习?”

她说:“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办法有且只有一个,就是让她在学习中感到愉悦。”

共情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跟孩子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每个家长都曾是孩子,都犯过错、出过丑。自己当时什么样,跟孩子分享一下就行

“让她在学习中感到愉悦?”我有些好奇,“具体怎么做呢?”

“很简单。家长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够了,一是共情,二是鼓励。”

李老师把具体做法告诉了我。回家后,我按照李老师说的去做,效果不错。

1. 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难处,理解她,给她安全感,跟她共情

家长如果用成年人的目光打量孩子,就会觉得孩子有很多毛病:能力不行、态度不行,处处看不惯,比如,写作业磨蹭、简单的题反复错、不爱动脑、懒惰成性等。

除了看不惯,家长还往往忍不住批评、嘲讽孩子:

“你真笨!”

“说多少遍了,你用点心吧!”

“你长了个榆木脑袋吗?”

家长的批评、嘲讽,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在落井下石,从而讨厌学习,更讨厌家长。

正确做法是家长跟孩子共情,这样孩子才不会有抵触情绪。

共情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跟孩子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每个家长都曾是孩子,都犯过错、出过丑,自己当时什么样,跟孩子分享一下就行。

听李老师这么一说,我有些惭愧。我就是从成年人的角度看女儿,所以才有诸多不满。回想自己在她这个年龄时的样子,可能还不如她。这样一想,我就心平气和了。

一天,女儿做数学作业,好几道题都不会。她暴躁起来:“数学这么难,就不能取消这门课吗?”

我一听,马上竖起大拇指:“不愧是我的女儿,跟我年轻时一模一样!我上初中时,也觉得数学很难。当年,我的数学还考过不及格呢,被你姥姥好一顿揍。”

“真的吗?”女儿顿时来劲儿了,兴奋地让我讲讲挨揍的事。

我告诉她:“妈妈念书跟你一样,文科好、理科差。有一次数学考试没及格,全班倒数第十。你姥姥的肺都气炸了,拿着鸡毛掸子满屋追着揍我,嚷嚷说如果我下次再考不及格,就跟我断绝母女关系。后来,她给我找了个补课老师,又看着我做卷子, 我的数学才慢慢好起来。”

女儿幸灾乐祸,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哈哈哈,太有意思啦!你也有挨揍的时候。”

“哎呀,数学是真的难。”我先是有些无奈,然后又郑重告诉女儿,“不过,只要找对方法,再难的学科也能学好。你看,后来我不就成功逆袭了吗?”

女儿点头:“你能学好数学,我一定也能学好。”

此后,女儿不再排斥数学,因为她身边就有一个成功的榜样。

我的感受是,当家长跟孩子共情时,孩子的心是放在肚子里的,她不会担心被家长打骂,因此有满满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孩子才会去反思自己哪里没做好,然后改正。

2. 多鼓励孩子,让她产生愉悦感,以强化其正面行为,并逐渐形成习惯

习惯的养成,从零到一很关键,有了从零到一,从一到十、从十到百就容易了。

从零到一时,家长一定要做好一件事,就是多鼓励孩子,就算孩子没做好,也要鼓励。如果家长对孩子不是批评就是嘲讽,认为她这不行、那不对,说她笨、蠢、懒,只会打击其自信心,从零到一这一步,她怎么都迈不出去。

更可怕的是,如果孩子把这些负面评价内化成自我认知,就真的会变笨、变蠢、变懒。

以前我很少鼓励女儿,因为我觉得她缺点多,不配得到鼓励,尤其她考砸的时候,我恨不得揍她一顿,哪里还会鼓励她呢?

现在,我知道家长要有鼓励孩子的意识,而鼓励不是无脑夸奖,而是要夸孩子的认知、情绪、行为。

李老师还告诉我:想让孩子有上进心,就多鼓励其意愿;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就多鼓励其行为。另外,孩子被鼓励时,还会产生价值感,内心会愉悦,并变得自信、阳光起来。

我把李老师告诉我的这些记在心里,并注意观察女儿,时时运用。

女儿一吃完饭就回自己的房间写作业,我赶紧鼓励:“放下筷子就拿起笔,真有上进心,为你点赞。”

女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解开一道数学难题,我伸出大拇指:“真厉害!”

女儿没考好,情绪低落。我鼓励她:“这说明你想变好、不甘心。有这种想法的孩子,都是积极进取的孩子。”

我的鼓励一次次换来女儿的笑脸。自从我将鼓励作为主要教育手段后,女儿开始朝着好的方面转变。她做得越好,得到的积极反馈越多;得到的积极反馈越多,她越愿意朝好的方面转变。短短几个月,她学习的积极性、行动力都显著增强,学习效率迅速提高,考试成绩也有了大幅提升。

初二学年结束,她的考试成绩排名年级第176名。根据往年的数据统计,只要能考进年级前200名,上较好的普高就不成问题。于是,我悬着的心放下来,安排女儿吃大餐,以资鼓励。

女儿心满意足,得意地“警告”我:“妈,这才哪儿到哪儿啊,您就这么铺张浪费!我觉得我的名次还能往前提,因为我现在学习感觉不那么费劲了,我还能更好呢!”

我的心瞬间飞了起来:“哎呀,那妈妈可就太高兴了。来,妈妈给你倒杯西瓜汁,继续努力。”

家长朋友们,我用亲身经历验证了想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想让孩子积极上进,要少控制、多共情,少监管、多鼓励。

【编辑:杨   子】

猜你喜欢

共情李老师习惯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该得奖的李老师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上课好习惯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舍不得您,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