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能到运动能力的学理阐释
2024-06-18于素梅
于素梅
无论是基本运动技能还是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都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定的重要学习内容,运动能力是《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从运动技能到运动能力不是简单过渡,而是需要一体化推进,有其基本定位、纵横关系、自身逻辑。
一、运动技能与运动能力的必然联系和本质区别
运动技能来源于对运动技术的熟练掌握,运动能力来源于对运动技能的灵活运用,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都离不开对运动技术的初始学习,没有运动技术,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无从谈起。同时,运动技能又呈现出对运动能力的基础性作用,没有运动技能,运动能力也难以形成。《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上设置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而且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基本运动技能,小学三年级及以上从专项运动技能诸项目中进行选择性学习。从各水平段的课程内容安排来看,基本运动技能是为专项运动技能学习奠定基础,需要考虑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之间的衔接。但在实践中,基本运动技能还需要贯穿各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中,专项运动技能离不开基本运动技能的支撑。如,篮球的跳起抢篮板球,能否抢到篮板球:一是看跳起高度,跳得高者固然优势明显;二是看反应速度,其决定着跳起的时机把握是否准确;三是看上肢力量,力量强者抢到篮板球的几率相对较高。抢篮板球时要想跳得高,基本运动技能中的纵跳练习和蛙跳提升爆发力的练习必不可少。由此可见,基本运动技能还可以穿插于专项运动技能学习中。运动能力所对应的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也会因为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合理学习而不断达成。总之,无论是运动技能到运动能力的纵向递进,还是基本运动技能到专项运动技能、基本运动能力到专项运动能力的横向衔接,都呈现出必然联系。
然而,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具有本质区别。从定位上,运动技能定位于对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熟练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运动技能,因此,熟练程度的问题是判断运动技能是否形成的关键;运动能力定位于对运动技能的运用,能够运用就形成了能力,因此,能否运用的问题是判断运动能力是否形成的关键。据此,运动技能的前期或必备阶段,就是运动技术的学习,运动技术就可以定位于对动作的准确程度,准确到一定程度就相当于掌握了运动技术,因此,是否准确的问题是判断运动技术是否掌握的关键。运动技术的掌握对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的进阶性形成起着基础性作用。运动技能内部结构简单,是由动作的标准化和熟练性共同构成,二者缺一不可。运动能力是在已经达到了一定运动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强化了体能锻炼和心智能力培养的综合呈现,有了运动技能基础,再确保专项运动所需体能,以及心智能力得到培养,并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于生活或比赛之中,就达到了运动能力形成状态。从横向来看,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差异是基础性与专门性的区分;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则是前者主要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后者主要体现在专项比赛中。因此,从纵横来看,各自的区别十分清晰。从“基本”的角度看,无论是基本运动技能还是基本运动能力都具有基础性,是日常生活的必备,是专项运动的根基;从“专项”的角度看,无论是专项运动技能还是专项运动能力都具有独特性,因项目不同而区分独特性“特”在何处,每名学生因为掌握了某项运动体现出他具有一定的运动专长,基本与专项的运动技能或运动能力之间的本质区分明显,不可混淆。
二、从运动技能到运动能力需要一体化系统推进
学习运动技能指向运动能力的形成,无论是基本的还是专项的都应如此,但如何从运动技能的学习达到运动能力的形成,这既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技能究竟为何要转化成能力,如何转化,是否转化成功,这些摆在大家面前的需要精准把握的学理问题,是组织开展好运动技能教学的关键,更是体育学科贯彻落实课程标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要破解的难题,一体化系统推进将是把握关键、破解难题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1.需要用一体化的思想理解运动技能学习达到运动能力形成的目标指向
体育学习不在于学了多少,重点是看是否学会了。学没学是内容问题,学没学好是方法问题,而学没学会是成效问题。学、学好、学会既是每名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中要系统把握和逐步递进的从内容到方法再到成效的程序,也是教师在施教时需要认真对待和精准把握的从教到会教和教会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结果优化的教学要素。如,教学生篮球运动技能,在结合学生实际规划大单元内容的时候,不是单纯地就大单元而设计一个不少于18课时的一个或多个内容单元,更需要考虑各单元以及单元内每个课时要用什么方法施教,每个课时教到什么程度,最终完成单元教学后,学生理应达到什么效果,这是每名体育教师都要结合学生实际系统规划的。因此,从运动技能学习到运动能力形成,实际上是内容、方法和成效的系统把握,是从学到会学再到学会的递进性目标追求。
2.需要一体化地规划课堂内外有助于形成运动能力的实践方案
《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但并未将其实施局限于课堂上,而是可以通过课内外,甚至校内外一体化实施。从运动技能到运动能力,整个过程与“教会、勤练、常赛”息息相关,且相伴同行。
就教会而言,从字面理解,是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了,是教师能力的体现,更是学生学习的完好状态,如果教了没会,要么是教不会,要么是学不会,存在教师教授或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但教会的准确判断是理解、掌握、会用的系统、递进的教学结果的呈现,体现着一体化特点。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先让学生理解学的是什么、学了有什么用,以及怎么学。教师明明白白地教,也要让学生清清楚楚地学,深刻理解要学的内容、目的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掌握的速度就会加快,学以致用的运动能力水平也会尽早达到。
就勤练而言,从字面理解,就是多练并养成锻炼习惯,既是对练习者的要求,也是练习者的参与状态。学生的体育锻炼,一方面受教师教学引导与组织的影响,正向、积极地引导,以及科学、合理并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助于提升学生锻炼的参与度;另一方面,还与学生自身运动需求、兴趣、身心健康状态等关联度较大,有着较为强烈的运动需求、运动兴趣和良好的健康状况,对勤练的达成度也相对较高,内外因素都决定着能否落实好勤练。
就常赛而言,从字面理解,是经常参加比赛,但具体如何才能让每名学生经常参加比赛?课堂上的组织要面向人人设计教学比赛,在校内组织的班级对抗赛等也要尽可能地让每名学生参与其中,因为《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要求的落实常赛绝非只是面向精英,人人常赛才能完成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与检验,以及对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等体育精神的塑造。
教会、勤练、常赛三者之间相互关联、互为促进。教会,一方面需要勤练、常赛的有效促进;另一方面当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会后,还能促进或推动学生参与更多的锻炼和比赛活动,因为教会了相当于更有能力参与锻炼和比赛。勤练,一方面与教会关联度大,教了不练则难以达到会的程度;另一方面与常赛也密不可分,比赛可以被看成一种特殊形式的练,即所谓的“以赛代练”,勤练也为常赛奠定基础。常赛,一方面与教会关系密切,会了才能参赛,并有信心参赛;另一方面常赛有助于会的程度逐渐提升。因此,从运动技能到运动能力形成的过程需要课内外落实好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还需要准确理解和具体把握三者之间密不可分又互为促进的关系。
3.需要走出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的认识误区,真正将运动技能学习和运动能力培养落细、落实、落好
误区1:将运动技能等同于运动能力。有些人将运动技能与运动能力视为等同,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一两项运动技能就相当于达到了要求,且相当于教会了。其实不然,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固然有各自存在的道理,运动技能是完成技术的能力,即技术掌握到足够熟练的能力,可以简称为技能。因此,运动技能是建立在运动技术之上的熟练性操作能力,而运动能力是对运动技能的运用能力,二者不在同一个层级上,有先有后,没有运动技能的掌握,运动能力就无从谈起。将二者等同起来的模糊认知,不利于运动技能教学,更不利于核心素养的精准培育。
误区2:运动能力多为先天,后天培养影响不大。存在这种认识误区者难以相信“教会、勤练、常赛”对运动能力培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依然会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目标指向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上,以往诸多文件提出让学生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的要求是在当时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背景下,基于学生的体育学习现状、发展特点与运动需求提出的。而如今,自高中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陆续颁布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且关键指标是运动能力后,让学生达到运动能力发展水平,才是体育学科应有的目标要求之一,也希望各地在后续的政策文本中对此加以强化。
运动技能是在运动技术学习掌握后的不断积累、提高,运动能力是在运动技能达到足够熟练后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而运动技能到运动能力需要用一体化的思维设计与实施,需要走出一定的认识误区,精准把握二者的异同与后天的培养逻辑,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实现高质量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