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理论下开展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研究
2024-06-18饶黎明
饶黎明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对话理论设计议题式教学活动,创设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真实体验,结合新闻热点能引发他们深度思考,捕捉生成资源有助于促进他们互动分析,指导他们参与社会实践能帮助他们迁移内化,在议题探究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价值取向,起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对话理论;议题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议题式教学的特点是以情境作为教学载体,引入议题,以学科知识为核心,通过合作讨论、实践探究等活动,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全面提升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的时候,引导学生积极加入到对话中,深入探讨,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好方法。对话理论认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对话是知识建构和意义共同建构的重要手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也要基于对话理论设计议题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知识,进行知识建构,提升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活体验
在议题式探究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观点、提出问题,并和他人合作探讨。但是,如果交流主题是学生完全陌生的问题,则他们的探究很难深入。故此,教师要从生活中寻找议题,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这样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生活体验,鼓励他们参与到合作讨论中。
学习“情绪的管理”时,教师可以设置主题“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将生活情境引入到教学中。议题一为“生活中有哪些场景,让你难以控制情绪?”学生可以回忆生活中的具体场景,然后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出来。学生发现,不管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都有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议题二为辩论活动:“是否有必要控制情绪?”学生先探讨控制情绪的必要性,然后再讨论在什么情况下要控制情绪,控制情绪的“度”是什么,有没有必要完全压抑自己的情绪波动。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感悟,说说切身体验。在辩论中他们认识到人要控制情绪,不论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都要控制在适度范围,这样才会带来积极影响。议题三为“和他人分享自己控制情绪的好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讲故事、情境演绎等方法说说自己控制情绪的具体方法是什么,效果好不好。他们可以围绕“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如何帮助他们管理情绪”这两个话题展开讨论。围绕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选择聊天、运动发泄、自我提醒等方法。围绕帮助他人管理情绪,可以选择耐心倾听、帮助他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
二、结合新闻热点,深度思辨
对话理论为议题式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师可以引入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的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能力,促进他们积极对话交流。教师可以选择和时事政治、社会热点有关的议题,这样的议题更具有真实性,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展开深入辨析,从而提升思维能力。
学习“法律保障生活”第二目“法律的作用”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社会热点新闻,并引导他们自主搜索信息,了解该新闻的背景资料,分析其后续发展情况。如可以展示信息:“某知名企业被曝光,说其使用受到污染的原材料制作食品。你能否担当新闻记者,展开深入探究,分析一下该企业的问题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你作为记者要采取什么措施来合理合法地搜索证据?如果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遭到了某些人的阻挠,你要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了类似的事情,你会选择怎么做?”学生可以围绕这一系列问题自主搜索信息。
他们可以运用两种方法探究。第一种方法是搜索网络信息,看看能找到处理类似问题的资料,从中得到启迪。第二种方法是搜索相关法律,看看有哪些法律条文牵涉到该事件。通过以上的问题探究,实现核心素养目标,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让学生明白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两方面的作用。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提升抽象思考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学生要思考自己在阅读新闻热点的时候,要关注哪方面的内容;在发现了问题后,该从什么方向入手探究问题。这样能促使他们举一反三。
三、捕捉生成资源,互动分析
对话理论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合作性和思维发展,学生要通过对话和合作实现深入理解和共同知识建构。在设置议题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参与合作的情况,并挖掘生成资源,组织他们展开辩论活动。这样能帮助学生倾听他人的观点和看法,辩证审视自己和别人的想法,进行自我反思。
教师可以把握住三个契机,捕捉生成资源,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契机是在学生初次接触话题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该从什么方向入手思考,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到探究思路。如在学习“享受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探究主题“你认为怎样的学习方法才更好,和同学分享。”如果学生不知道该从什么角度入手分析,教师可以提出建议:“你是否有制定学习计划的好习惯呢?有哪些学习方法是你独有的呢?你认为在考试前保持紧张的心态更好,还是放松心态更好呢?”第二个契机是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如果他们产生了分歧,可以让他们围绕矛盾点展开探讨。如有一名学生认为:“学习的时候要锲而不舍、坚持下去。”还有一名学生认为:“如果所学的内容不适合自己的话,就要及时放弃,不要固执己见。”他们的观点不一致,可以围绕这一点进行即兴辩论,通过他们思维的碰撞,让他们明白努力、坚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顺势实现了对前面一课“少年有梦”中“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的复习,实现了教学的前后联系。第三个契机是总结归纳阶段,如果学生缺乏整合归纳的意识,没有掌握相应的方法,教师可以把握这个机会提供学习支架,安排学生讨论并运用。
四、参与社会实践,内化于行
在组织对话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能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则能构筑“从做中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更多可以交流探讨的话题,这样能更好地推动议题探索活动。
在探究“多彩的职业”议题的时候,教师要将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到其中。议题一:学生要通过上网搜索或者实践查询的方式,了解当今社会有哪些不同的职业,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还可以了解一下这些职业的起源是什么,有哪些新兴职业,有哪些职业已经开始消亡,并分析其原因是什么。议题二:学生要展开自己的职业规划。教师可以先联系一些单位,安排学生参观实践,了解各种有代表性的职业。在此后,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参与感受,设定自己的人生计划,说说自己将来打算从事什么职业,自己要从哪些方向入手,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能更好地适应这些职业的需求。议题三:学生可以参与角色扮演的活动,和同学一起演绎各种不同的职业场景,模拟演示职业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找到自己认为合适的解决方法。通过这一系列议题探究活动,学生对职业有了深入了解,而且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职业理想。
五、关注价值取向,立德树人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议题式教学的方法,能将课本知识为理论基础,将议题为实践依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学习、讨论,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围绕价值取向设置议题,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端正思想,起到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
结合“走向未来”这一课,教师可以设计“我的未来打算”议题探索活动,并将价值观念教育融入到课堂中。议题一:要求学生填写自己的人生规划表,回顾自己的校园生活,写一下“我确立的目标、我这样实现目标、我对自己的评价、我还没有实现的目标、没有实现的原因”等。他们要和同伴互动交流,分享人生的喜悦和遗憾。议题二:引导学生探讨自己对未来的打算。学生可以说说自己在“到普通高中就学、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直接进入社会、其他选择”等方面做出了什么选择。他们可以展开自评和互评,说说怎样的未来才更有价值。议题三:他们要上升到国家和民族范畴,说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如何更好地报效国家。通过探讨,学生认识到虽然每个人的能力各有不同,对未来的设想也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要为建设国家而付出自己的力量。
对话理论十分适合用于议题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交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观点、提出问题。这样能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议题,共同建构知识和价值观。同时,学生也能在探讨中发展批判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麻辉武.以议题式教学为载体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2(Z2).
[2]陈哲远.对议题式教学的再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