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视域下慈善组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模式研究
2024-06-17谭敏黄均霞
谭敏 黄均霞
摘要:产业振兴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慈善组织可以通过创新“慈善组织+复合型产业”“电商+农产品品牌”“慈善组织+产业人才培养”等发展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应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机制创新,激发村民主体意识,防止形式主义与组织异化,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关键词:慈善组织;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富裕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2-005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 文章标识码:A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推动产业振兴居于首位,这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1 慈善组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价值意蕴
1.1优化资源配置,夯实产业振兴基础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公共资源配置不平衡,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主要集中在城市,乡村产业存在发展资金不足、人才短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的问题[2]。慈善援助是基于自愿与道德力量的第三次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两次分配起到重要补充作用,能够有效促使财富和资源的进一步流动和公平分配。一方面,慈善组织在募集资金和物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协调、调动更多社会资源,满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资金、人才、技术等需求,补齐乡村产业生产短板。另一方面,在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同时,慈善组织通过培育产业经济增长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优势产业,推动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拓展延伸,可以带动农民就业,推动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发展。
1.2完善公共服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产业振兴的目标、任务和内容统一指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逐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领先优势,必须进行信息革命,实现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往往依赖于资本与知识的积累。由于个体农户经济实力比较弱,缺乏对信息的甄别意识与筛选能力,因此,无法及时获得信息,也受资本和知识等因素影响,创新能力有限。慈善组织具有公共服务功能,一是慈善组织通过社会调查,能够迅速掌握地区产业发展整体信息,了解全省各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与需求;二是通过慈善教育培训,培养乡村优秀人才,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现代农民;三是搭建现代慈善平台,促进信息共享,推动产业发展与市场销售深度融合,拓宽农民销售渠道,不断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
1.3健全治理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率
慈善组织是连接政府、社会与农民的重要纽带,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率起着一定积极作用。一是通过慈善组织治理,完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建共享治理机制,可以把分散的农户集中整合起来,培养自主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其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积极性;二是通过慈善项目建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与大市场相适应的生产机制,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与规模化;三是通过发展经济合作组织,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不一致的风险,同时防范、化解自然风险,提高农民收入。
2 慈善组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模式
慈善组织积极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实践,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出“慈善组织+复合型产业”“电商+农产品品牌”“慈善组织+产业人才培养”等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之路。
2.1“慈善组织+复合型产业”模式
“慈善组织+复合型产业”模式以慈善组织为枢纽,致力于打造产业新业态,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良性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
一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新业态。这是该模式的核心建设。一些村庄产业单一,缺乏主导产业,但拥有比较合理的人口结构与优美的自然环境,具备打造产业新业态的条件。因此,慈善组织积极引导,进行项目实践运营,完善村中配套基础设施,培育产业新业态,再由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二是完善基础产业与发展辅助型产业。在原种植业与养殖业、农户的能力基础上,慈善组织扶助农户发展中草药与花椒种植,鸡、鱼、蜜蜂养殖以及酿酒等辅助型产业,形成融合休闲经济、自然教育等以产业新业态为主导的复合型产业。这种复合型产业模式旨在帮助农户摆脱对生态资源型与传统低收入产业的依赖,将各方面扶助资源加以转化,能够成为发展产业新业态的资产基础,形成农户新型的收入结构[3]。
三是建立专业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这是该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村民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主体,产业运营最终还需依靠村民的主动性与自我管理意识,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扶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户加入合作社,村小组干部组成合作社理事会,慈善组织为合作社支持方,助力实现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村民、合作社和市场主体有效参与,共同推进乡村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流通包装业与服务业等“三产”融合发展[3]。
2.2“电商+农产品品牌”模式
“电商+农产品品牌”模式是通过慈善组织,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和高效的物流系统,打通农业生产到终端消费的所有环节,促进消费助农与农业发展智慧化[4]。
一是建立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数字赋能传统农业产业,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村经营效率,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成为新时期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电商+农产品品牌”模式发展较有影响力的有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善品公社”项目、招商局慈善基金会的“27°农”公益品牌等。其中,中国社会帮扶网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设置消费扶贫专柜专区专馆;“善品公社”主要依托微店,设“善品商城”“消费助农”等区域;“27°农”积极与顺丰、京东、叮咚买菜等电商平台合作,助推农特产品生产与转型升级。
二是创立优质品牌,实现产业规模化与现代化。搭建好销售平台、拓展销售链条后,还要对农产品的生产与品牌创建工作把好关。“善品公社”首席运营官王光远认为,实现电商与乡村产业对接需要解决以下难点:一是生产规模问题,保证农产品持续供应;二是产品质量问题,把控农产品质量风险;三是信任度问题,消费者愿意相信有机生产。对此,就要通过建立市场化标准体系,创立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实现产业规模化经营与现代化管理,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5]。
三是发动社会力量,倡导消费帮扶。完成平台与农产品品牌建设后,发动社会力量,倡导社会责任性消费,这是推动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补充。截至2021年底,中国电商乡村振兴联盟共帮助1 678家脱贫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产品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培训,通过举办农产品品牌推介洽谈活动、引导成员企业开展多种形式产销和集中帮扶等,累计帮助对接的销售额超过269亿元[6]。
2.3“慈善组织+产业人才培育”模式
人才振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产业振兴不仅需要各类有效劳动力,还需要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农村实用人才。然而,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村实用人才约2 254万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是培育乡村产业带头人。通过搭建伙伴网络,发挥团队力量,建立资源链接,发挥杠杆和示范作用,提升产业带头人的发展能力。例如,林文镜慈善基金会发起并实施的“大地之子计划”、中国慈善联合会、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等十余家机构联合发起的“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永好公益基金会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村长工作坊”共同举办的乡村振兴“村长班”等项目。根据乡村发展带头人所处的不同阶段与不同处境,多维度分析、把握其需求,通过非限定资金给予其发展空间和灵活性,为乡村发展带头人提供多样化支持。
二是促进乡村发展带头人参与乡村发展。乡村作为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要发生改变,需要依托足够有力、坚实的基点。政府和社会力量对乡村的了解和投入相对有限,导致发挥作用的空间也有限。乡村发展带头人需要具有社会企业家精神、强烈意愿和执行力,具备村庄发展经验与群众基础,能够精准找到村庄发展关键点,成为外部力量参与乡村发展的有效承接点与协调者。慈善组织在“引进来”“走出去”方面给予乡村发展带头人直接支持,如技术、培训、外部资源、先进理念方法等,引领村庄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文化、组织等各方面串联,助力村庄发展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形成多种样板,给扎根乡村的人提供借鉴[2]。
三是助力农村妇女产业发展。如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天才妈妈”项目、陕西嘉义妇女发展中心发起的堦子村妇女公益创投项目等。赋能困境女性,组织乡村妇女学习、传承非遗手工艺,既促进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又带动妇女创业就业,拓宽产品供应链与销售渠道,加强宣传推广,全面绽放乡村振兴“她”力量,从而实现产业振兴。越来越多的慈善组织已经着手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3 推进慈善组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
尽管慈善组织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创新出诸多发展模式,但慈善组织参与乡村产业发展还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完善具体发展模式。
3.1构建政府、基层组织、村民与慈善组织相协同的乡村产业振兴机制
清晰定位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以及慈善组织的关系是构建协同的乡村产业振兴机制的前提。政府是组织领导者、政策引导者与法律规范者;农民是实施主体;基层组织(村民委员会)是组织引导者与实施协调者;慈善组织是资源导入者、模式整体策划者、理念倡导者与操作指导者。只有明确角色定位,慈善组织才能呼应乡村振兴大背景,与国家战略对接,更好地融入政府各项工作,对接政府资源;加强与政府、基层组织等的沟通,有助于慈善组织获得政府与基层组织支持,建立长效机制,从而缩短项目周期;基金会、社会企业、科技社团等与政府、媒体展开多方合作,有益于对接社会资源,凝聚政府、基层组织、村民与慈善组织协同发展合力。
3.2激发村民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主体意识
在乡村产业发展中,慈善组织要加大调研力度,发掘村民需求,培养村民的主体意识,带动村民积极参与。通过开展项目、创立品牌、创新示范、推广典型、公开村民产业经营与获利情况等方式,引领村民进行产业创新;创新利益联结模式,鼓励各类经济、服务组织与小规模经营主体及农户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构建“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土地流转+联合发展+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发展模式。通过股份联结、劳务联结、服务联结等途径,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责任共同体[2]。各主体在发展过程中身份逐渐发生转变,慈善组织由“建设者”变成“参与者”,村民由“接收者”变为“建设者”,进而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健全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
3.3防止慈善项目形式主义与组织异化
有学者总结了四类慈善项目在乡村发展中的异化情况。一是以“上帝视角”定位的项目。此类项目有较强的实力或良好声誉,理念和操作流程明确。短期内虽会给乡村带来新理念和效益,但多出现在项目开展时运行正常,项目结束后被打回原形的问题。二是以普惠定位的项目。此类项目实力雄厚,发展理念与操作流程比较单一。短期内会给乡村带来明显的改变,但难以深入村民内部。三是以试验者定位的项目。此类项目多数为研究型项目,最大的特点是有明确的理念或理论诉求,但实力相对较弱,操作流程也比较简单,并且对乡村的改变相对较小,进度也比较慢。加之村民被置于发展中心,定位为弱势群体,将其培育为现代化村民的周期较长,实际效果不显著。四是以资源抽取者定位的项目。此类项目聚焦支持、支援农村发展,但会对乡村资源构成威胁,乡村产业发展困难[3]。因此,在乡村产业振兴中,慈善组织既要厘清自身角色定位,汇集各方资源,让项目产生商业价值,又要做到公平公正,保证利益合理分配,坚持受益者主导、集体合作开展行动、协商共识集体决策、多角度评估等原则,始终保持活动的公益性,保障慈善项目落到实处,防止形式主义,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探索“慈善组织+复合型产业”“电商+农产品品牌”“慈善组织+产业人才培养”等发展模式,在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公共服务、健全治理体系等方面对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慈善组织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还存在机制不流畅、项目异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与社会协同的振兴机制,巩固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持慈善项目的公益性,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产业升级与农村现代化转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黄均霞.发挥社会组织功能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N].湖南日报2022-9-6(05).
[3]董强.公益乡村:公益力量对接乡村振兴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4]蒋辉,吴永清.乡村产业振兴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振兴司.全国消费扶贫优秀典型案例之六:“27°农”公益品牌 打造消费扶贫新路径[EB/OL].(2020-10-27)[2023-12-12].https://www.ndrc.gov.cn/fggz/dqzx/tpgjypkfq/202010/t20201027_1249072.html?code=&state=123.
[6]中国电商乡村振兴联盟.中国电商乡村振兴联盟介绍[EB/OL].(2022-8-12)[2023-12-12].http://www.dsfp.com.cn/index/intro/index/clid/1.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机制与路径研究”(22B0573);湖南省民政厅一般项目“慈善组织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模式及路径研究”(2022HNMZ-31)。
作者简介:谭 敏(1989—),女,汉族,湖南株洲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黄均霞(1988—),女,侗族,湖南怀化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