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蛇传”在非洲的传播及启示

2024-06-16朱伟芳

中国故事 2024年5期
关键词:白蛇传非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有鉴于此,本专栏以中国经典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阐释与流变为路径,彰显中国文化的感召力、生发力和影响力,以期夯实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底层逻辑,在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层面推动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本专栏力求呈现“中国故事”作为全球知识生产和话语操作的场域,具有求同存异的统合性和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情和共识,推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和整体性构建。

本期辑录《“白蛇传”在非洲的传播及启示》一文,管中窥豹,以期探寻中国故事在世界范围传播的机制机理。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    《中国故事》编辑部

主持人

张帆,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从事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等。

基金项目

本专栏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阐释及启示研究”(项目批准号:20JZD04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故事在德语世界的流变谱系与传播研究”(项目批准号:22VRC18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伟芳,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博士后。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与非洲的人文交流变得愈加频繁和紧密。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和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通过各类媒介在非洲得到了广泛传播,但接受如何还有待考察。中国故事的有效传播有益于中国在非洲塑造更加多元和立体的中国形象,促进中非文化互信和互融,助力构筑中非文化共同体。本文以“白蛇传”故事在非洲的传播与接受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总结“白蛇传”在非洲传播带来的启示。通过中非文化传统和现实处境之间的比较,文章揭示了中非文学对话的成功在于找到双方传统文化内容中的相似之处以及文化产品表达的主题内核与受众心理上的契合点。结论认为,“白蛇传”正是以其展现的“蛇”文化元素和“斗争”主题在非洲找到了适宜其传播的土壤,受到了非洲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关键词】白蛇传;非洲;蛇文化;中非文化共同体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民间故事之一的“白蛇传”故事在国内一直享有很高的改编频度和研究热度。目前,与之相关的研究主要分为源流研究、关系研究、整体文化研究、个别作品研究、比较研究和媒介研究六种。有学者指出,要突破“白蛇传”研究的局限,需要我们“突破对白蛇传文本的文学属性的匡范,将其置于中国文化文本和人类文化传播与交流文本的新范畴上……密切关注和及时跟进当代文化的主流思潮,将流动的白蛇传经典纳入当代经典的研究格局中”。“白蛇传”故事经过不断地加工和改编,通过不同的媒介传播方式,尤其是影视剧,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不断流动的“白蛇传”经典不仅让国外读者和观众领略了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魅力和中国人民卓越的想象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外传播了中国传统哲学、宗教和美学等思想价值观念。

近十年来,随着中非之间“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非人文交流也逐渐得到重视。“比三个中国面积还大,人口与我们相当的非洲大陆,远比我们想象中重要,她应该是‘一带一路的海上目的地,甚或是我们经济长期繁荣稳定最可靠的战略依凭。”尽管如此,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研究中,非洲相对欧美地区来说仍然是我们关注较少的区域。在中国对非传播内容方面,“文化内容往往仅限于武术、孔子学院等,中非交流的文化缺口仍很大”。目前,通过中国各个文化部门和民间组织机构的努力,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和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以不同媒介形式在非洲得到了一定范围的传播和接受。本文以“白蛇传”在非洲的传播与接受为例,从文化和心理两个层面探讨“白蛇传”在非洲受到好评的可能性原因,以期为中国故事更好走向非洲大陆提供一定启示。

一、“白蛇传”在非洲的传播与接受

作为通俗文学的成功范例,“白蛇传”以其注重个人情感的叙事内容、简洁的人物关系和通俗易懂的母题表达等满足了普通百姓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因而在国内比四大名著享有更高的改编热度。杨新磊在《〈白蛇传〉的二十三个影视版本及其多维研究》一文中指出,在由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或经典文学改编的影视剧中,尽管《西游记》的翻拍版本也不少,“但多为截取一个章节而改编,能完整呈现《西游记》全貌与足本的电视剧迄今不过三部”,而“白蛇传”是迄今为止重翻率最高的影视题材。

近三年来,“白蛇传”故事的各个版本以电视连续剧、电影、舞台剧等不同形式在非洲进行了广泛传播,受到非洲民众的欢迎。根据国家广电智库的数据统计,2020年9月,四达功夫频道以英、法、葡三种语言在非洲30多个国家播出《新白娘子传奇》(2019年)电视连续剧,开播首日收视率达到2.92%,引发了世界性关注。随之,全球受众需求测量公司鹦鹉分析(Parrot Analytics)对该部电视剧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的收视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笔者截取了部分国家的数据制表如下:

表:《新白娘子传奇》(2019年)在14个国家的收视相关数据

国家 需求增长速度百分比 超越本国电视剧收视率百分比 国家 需求增长速度百分比 超越本国电视剧收视率百分比

美国 39.6% 50.9% 马来西亚 46.4% 58.6%

法国 17.9% 45.8% 韩国 -19.7% 84.6%

英国 无数据 59.3% 日本 0.4% 66.1%

德国 -2.6% 51.3% 南非 62% 56.9%

意大利 56.5% 47.3% 印度 61.0% 62.6%

加拿大 33.6% 55.8% 菲律宾 57.8% 61.6%

澳大利亚 31.6% 60.3% 泰国 -52.1% 67.8%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新白娘子传奇》在意大利、南非、印度和菲律宾四国的需求增长速度较快,其中在南非的增长速度最快,达到62%。在“超越本国电视剧收视率百分比”中,《新白娘子传奇》除了法国和意大利两国低于50%,在其他国家均有着不错的表现。综合来看,《新白娘子传奇》在南非、印度和菲律宾三国最受欢迎。尽管该网站并没有对南非以外的其他非洲国家进行该方面的数据采集,但至少从以上国家的数据对比中可以推测,《新白娘子传奇》在以南非为代表的非洲国家之中有着不俗的市场表现。

此外,2023年8月,戏曲电影《白蛇传·情》等其他11部中国电影于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的中国电影节开幕式进行了宣传和精彩片段播放,现场观众的掌声不断,该电影也将在此之后走进拉各斯各大电影院。《非洲新闻》(African News)、《今日新闻》(This Day Live)和《先锋报》(Vanguard)等尼日利亚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了这条新闻,用“让观众惊叹不已”(left the audience awe-inspired)、“广受好评”(critically acclaimed)等褒奖之词形容该部戏曲电影;同月,华中科技大学代表中国高校携舞剧《白蛇传》赴突尼斯参加第十九届莫纳斯提尔国际大学戏剧节,表演将经典故事与现代舞剧相结合,也同样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在中国对非洲的文化传播过程中,非洲人民对“白蛇传”故事的二次创作也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他们以不同方式对故事内容进行了精彩演绎,表达了对故事的喜爱与想象。在CCTV3播放的《白蛇“外”传》中,两位尼日利亚籍的青年演员扮演了许仙和白素贞,并操着一口熟练的四川话演绎了二人在桥上相遇的著名桥段。一些自媒体网站上,不少爱好中国文化的非洲网友或是前往非洲工作的中国网友,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分享和传播中国文化。有一位叫“子恒非洲生活”的网友拍摄记录了一段题为“带领非洲小伙伴献艺非洲版《白蛇传》”的视频。在他的镜头下,一位美丽的非洲姑娘陶醉于“白蛇传”的爱情故事,声称要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美丽的白娘子。她和朋友们将生活中的废物加以利用,精心制作了演绎所需的服装和道具。此外,痴迷于学习中国古琴的津巴布韦籍留学生杨靖弹奏的动画电影《白蛇:缘起》中的歌曲《何须问》也在网络上走红,引发了网友对中非文化交流的热议。

思考与“白蛇传”相关的各形态故事版本能在非洲受到欢迎的原因,除了关注作品的呈现方式、传播手段等外在优势,更重要的是剖析作品内容本身是否含有与非洲传统文化和当下社会现实有所契合之处。

二、“蛇”元素与中非“敬蛇”文化的契合

“白蛇传”能在非洲传播过程中受到非洲人民的喜爱,首先是因其丰富的叙事内容和人物形象所散发的魅力使然。“白蛇传”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在千余年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变化,经由情节内容的丰富,其中的白蛇形象也从最初“恶”的形象转变为了现代故事版本中“善”的形象。白蛇形象从“恶”向“善”的变化,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蛇”从“畏”之到赋予其人性后“敬”之的心理演变过程,同时也折射了中国人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白蛇女子形象最早出现于唐传奇《李黄》。故事讲述了男主人公李黄因贪恋白蛇女子的美貌而落得悲剧下场的故事。此时的白蛇女子被描述为邪恶的化身,用以警示人们勿因贪念情欲而迷失自我。“白蛇传”故事的雏形则最早出现于宋话本小说《清平山堂话本》中收录的《西湖三塔记》,最后由冯梦龙添加了借伞还伞、镇压白蛇等情节,以《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为名发表于《警世通言》中。此时的白蛇女子形象经历了从“恶”向“善”的形象过渡。“冯本中的白娘子形象虽然还有一定的妖性,但她与宋本中白娘娘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她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在世俗生活中追求人性自由与人生幸福的个体而存在的。”第三阶段则是以田汉改编的《白蛇传》(1955年)为标志,其中的白娘子形象以完全正面的形象示人。田汉删除了有关白蛇妖性的情节,保留、增加并重点改编了能够凸显白娘子正面人物精神的情节。白蛇女子从恶向善形象的演变史,折射的是中国文人对传统故事的叙事创新史。在每一次叙事演变中,情节得到丰富,人物变得多样,主人公行善向义的正面形象和极其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也进一步得到了丰满。

“白蛇传”故事之所以能受到国内外读者和观众的喜爱,人类文化中所共有的“蛇”文化元素可能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据考证,世界各地几乎都出现了与“蛇”相关的图腾崇拜与文化。“无论在我国中原以及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区域,还是在中亚、西亚、北非、西欧,或是北美、中东,扑朔迷离的蛇文化,褒贬不一的蛇文化,一度曾弥漫全球。”“蛇”不仅出现在各民族的岩画石刻中,也在各类神话传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反映洪荒时期以巨蛇主宰的蛇图腾文化”作为人类原始记忆的共同基础,让各国人民有了类似的体验和想象。文学作品中出现相似内涵的“蛇”元素和文化无疑能够唤起传播对象国民众的好奇心和亲切感,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图2:非洲玛米·瓦塔女神

对于非洲人民来说,蛇不仅是他们信仰中的神灵,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家庭一员、朋友和助手。在非洲西部、中部和南部以及美国非裔流散传统文化中流传着一位名叫玛米·瓦塔(Mami Wata)的水神,其外形为人首蛇身或人首鱼身。水神大部分时候是以女神的形象出现,偶尔以男神的形象出现,这与我国神话传说中女娲和伏羲的形象颇为相似。在生活中,非洲人民通过驯化蛇来达到为自己服务的目的。例如,在南非,一些人使用蛇来代替狗看门,将蛇作为家族的守护神。而在加纳,人们则将训练有素的雪花大蟒系于木筏的一端作为驱动力用以平安渡河。非洲人民崇拜蛇、喜爱蛇,同时也敬畏蛇,在日常生活中与蛇和谐共处。

在非洲的民间故事中,蛇大多以正面的形象出现。例如,东非的《蛇神》中,女主人公救了蛇一命,蛇一家都对女主人公感恩戴德,不仅治好了女主人公的手疾,还许她一生荣华富贵。这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搜神记》中记载的蛇报恩的故事非常相似。在西非的《人与蛇》中,蛇赋予了男人听懂动物语言的能力,并且拥有能让男人死而复生的神力。在塞内加尔小说家阿·索·法尔的小说《乞丐罢乞》中也提到了这样一则民间故事。故事讲到一对夫妇结婚十七个年头依然未生养,于是丈夫只好在天破晓的时候供奉神灵,结果一条巨蟒出现,告诉他们将会有一个孩子,但这个孩子并不属于他们。这个孩子最终成了一个有名的经师,能与神灵沟通。这些故事中的蛇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能与人发生对话,常与神灵相联系,能够给人们带去某些吉祥的兆头。

不过,在非洲文学中,似乎很少出现人首蛇身的主人公形象,而人与蛇产生爱情的主题则更少。有一则来自南非的民间故事《五个头的蛇》涉及了蛇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一名年轻帅气的酋长因遭到诅咒而被变成了一条五头蛇,而破解诅咒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不会害怕他这般模样并真心爱他的女子与他成婚。村庄里的人为了拯救这位酋长,对外张罗声称年轻富有的酋长要娶妻。满足要求的新娘需要自己前往这个村庄并通过层层考验方可成为酋长的妻子。邻近村庄中的一对姊妹听闻消息便跃跃欲试。姐姐因傲慢的性格在一路上得罪了不少树林中的动物神灵,最后因在五头蛇酋长前表现出恐惧而被蛇残暴虐死。妹妹则不然,她性格温和且乐于助人,在一路上得到了动物神灵的庇佑。在发现酋长是一条蛇后也欣然接受,并坚定表示会好好爱护酋长,与他厮守一生。蛇听后感动不已,诅咒也被破除,最终变回了人身。这篇故事具有教育意义,篇幅短小,但留有许多令人遐想的空间。或许,“白蛇传”的出现恰巧填补了非洲作家在人蛇相恋主题方面的想象与创作空白,激发了非洲读者和观众对此类话题的猎奇心理。

尽管在中国和非洲的故事中也能见到描写蛇残暴而恐怖的一面,但大部分以蛇为主角的故事都从蛇与人的正面关系出发,或以故事警示人们,或以表达对蛇的崇拜或敬畏。因此,中国与非洲人民对蛇的态度内核是基本一致的——“敬蛇”文化。从文化的层面来说,蛇是中非之间共有的文化图腾,是中国的生肖之一,是非洲原始部落人民所崇拜的神灵和祖先的象征,是一种正面的文化符号。中非文化中或许会流露出对蛇的畏惧,但鲜少会产生对蛇“厌恶”的情感因素。而反观西方主流文化,以蛇为主角的故事中“蛇”通常是邪恶的象征,是恶魔的代言者,是制造人和上帝之间隔阂的祸端。西方人士对于“蛇”的态度往往是恐惧而厌恶。比如英语中用以指称“蛇”的词汇包括snake、serpent、vermin、reptile、viper等,这些词经常也被用来指那些卑鄙小人。再如,《圣经》中引诱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蛇、弥尔顿《失乐园》中“那条阴险的蛇”、《阿伽门农》中被人咒为“两头蛇”的克吕特美斯特拉因、希腊神话中长着满头蛇头发的美杜莎形象、《伊索寓言》中农夫与蛇的故事、《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通过老国王的鬼魂说出的“那毒害你父亲的蛇”等。总体而言,在蛇文化方面,相比西方文化,中国和非洲或许有着更多相近之处。

心理学中的相似效应认为,人们更倾向于对与自己有相似特征,譬如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等方面相似的人或物产生好感。因此,有着相似文化内涵的“蛇”或许可以作为嫁接中非文化交流的桥梁之一,成为一种共享性符号。共享性文化符号“即激发共享行为的代表性优秀文化,该类文化符号可以减少国家之间的文化误读,增强海内外受众的感官体验,强化国际社会的共同价值”。中非之间的文学文化交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非洲戏剧作家奥索菲桑曾说,“正如我们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十分有限,我想你们对大部分非洲文学作品也会感到些许陌生。”要突破中非对彼此之间的文化陌生和隔阂,就需要我们积极寻找中非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或相似之处,找到一系列共享性符号。以此为突破,拉近二者之间的文化心理距离。

除了中国与非洲传统文化中的相似之处造成了这种契合点,中国与非洲在现实中面临的处境也让彼此惺惺相惜。“白蛇传”的故事主题也同样契合了非洲人民在后殖民时代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和普遍心理。

三、“斗争”主题与中非“反抗”强权的心理契合

“白蛇传”故事向读者和观众呈现了爱情与奉献、人性的复杂、社会道德观念与禁忌、命运与宿命、自我超越和成长等多元主题,而与这些主题相关的情节内容始终围绕“冲突”和“斗争”展开。故事以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主要展现的是白娘子作为正面形象对封建社会约束、传统习俗桎梏和父权社会制度的抗争。“白蛇传”的“斗争”主题与非洲大陆面临的现实困境相契合,这或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非洲人民的精神共鸣,满足他们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首先,白娘子与社会的封建男权主义制度进行了斗争。她拥有非凡的能力和智慧,却受到了社会的压迫和限制。她不满于被束缚于男权社会的桎梏,努力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尊严,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和人生,这一点契合了非洲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普遍受到男权压制和压抑的心理,满足了非洲女性读者和观众的期待视野。另一方面,从男性的视角出发。许仙因救了白娘子一命,白娘子主动报恩并成就了一段美好爱情故事的绮丽想象也满足了非洲男性的期待视野。在非洲的传统故事中,有一则和《伊索寓言》中《农夫与蛇》相类似的故事——《黑人与白蛇》(Black Man and White Snake)。故事讲述了一名黑人男子遇到一条白蛇被压在大石头下,便去挪开石头让白蛇自由,不料白蛇却忘恩负义,转头便要咬男子。白娘子报恩与许仙相恋的故事能让非洲男性读者和观众引发美好的想象。

其次,“白蛇传”中对白娘子是人还是妖的追问切中了非洲人民对种族和身份问题难解的焦虑心理。白娘子身为妖,却与许仙展现了人世间难得的忠诚与真爱。这种情感深刻说明传统观念对妖与人的划分缺乏理解和包容,而这一点和非洲大陆的种族问题恰好契合。有评论者在点评与白蛇传故事关联的香港影片《青蛇》时指出,“导演在影片中借法海之口表达出的对于白娘子‘是人是妖的困惑,映射的是香港民众对于自身长久处于殖民化与边缘化状态下的身份认同障碍。”影片中道出香港民众曾处于殖民化和边缘化状态的不安,呼应的是非洲大陆民众同样关注的命运和身份认同问题。非洲大陆多种族、多文化交汇,种族和身份认同问题引发的社会冲突和分歧普遍存在。“白蛇传”的核心主题之一就是要推翻社会对身份划分的偏见,强调人内心的善恶才是最关键的度量标准。正义、良善和真挚的爱情与人的出身、种族或身份无关,它们超越了表面的差异,直达心灵深处。许仙对白娘子的深情告白“你纵是异类我也心不变”超越了种族、身份和界限,不仅触发非洲观众的内在情感,也将促成他们在种族和身份认同的难题上重新审视、反思和探寻解决之道。

最后,从更深层次来说,“白蛇传”故事内核所表现出的强烈斗争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今非洲社会的主流文化思潮和人民心理相契合。这种精神在非洲文学的创作中得到了明确体现,反映出非洲民众对抵抗不公和压迫的渴望。有学者指出,非洲文学是天然的左翼文学。“新非洲不是建立在对过去美好的想象上,而是建立在真实的日常斗争中。”在历史和现实中,非洲普通百姓不仅面临着前殖民留下的各项社会不公问题,还忍受着来自非洲本土既得利益者的阶级压迫。因此,非洲社会演进和振兴的基础,并非建立在对过去美好的怀旧,而是来自不断斗争的现实。“斗争”是非洲文学中的核心主题之一。如尼日利亚作家契奴阿·阿契贝(Chinua Achebe,1930—2013)的长篇三部曲《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Things Fall Apart,1958)、《再也不得安宁》(No Longer At Ease,1960)和《神箭》(Arrow of God,1964),体现了尼日利亚人民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以及西方殖民主义等历史遗留问题的强烈抗争精神;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Ngugi wa Thiongo,1938—)的《孩子,别哭》(Weep Not, Child,1964)和《十字架上的魔鬼》(Devil On the Cross,1980)等作品探讨了肯尼亚人民在独立斗争中面临的困境;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1923—2014)的作品《保守主义者》(The Conservationist,1974)和《七月的人民》(Julys People,1981)等则聚焦于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书写人民对种族歧视、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等问题的斗争。非洲作家热衷于书写人民过去的斗争历史,以此更好探索非洲的未来发展之路。

中国与非洲国家都属于“第三世界”阵营,共同面临着历史和现实中的压迫与斗争。这些压迫源于过去的欧美殖民统治和当今世界西方推行的全球霸权主义。正因如此,中非人民在心理上对于斗争主题有着相似的基础,能够在这类题材中寻找到共鸣。在此种背景下,“白蛇传”中所反映的斗争精神迎合了非洲普通百姓的普遍心理,满足了他们的内心需求。回顾中国与非洲的交往史,两方之间已在经济领域的各项合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精神文明方面的交流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为了加强彼此的价值观理解、互通和融合,双方需要共同致力于构建中非文化共同体,从而实现中非文化对话的更高效率和深度。此外,目前中非文学的发展和世界性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制于西方价值观和话语体系,处在边缘化的困境之中。“要突破这种困境并达到中非文学之间互知、互信、互鉴的目的,还需要双方坚持对自我的追寻与体认,需要摈除西方中心主义的桎梏,开辟直接的文学交流与对话渠道。”中非之间的文学文化发展和交流有待我们更多的探索和讨论。

中国故事的有效传播将有益于中国在非洲塑造更加多元的中国形象,拉近彼此之间的文化与心理距离,助力构筑中非文化共同体。“白蛇传”在非洲的传播与良好接受或许能在这方面给予我们一定启示。

四、结语

中国故事在非洲的有效传播能够在非洲人民心中塑造良好、亲切的中国文化形象。要在非洲有力打开中国文化市场,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非洲的传统文化和现实,以更好地回应非洲读者和观众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中非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变得至关重要。通过积极寻找中非经典文学、民间文学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可以建立起两方在文化和心理层面的联系,更好地推动中国故事在非洲的传播。以“白蛇传”为例,故事中包含的蛇文化元素是架接中非文化的共享性符号。此外,女性主人公对命运的反抗主题与非洲女性对男权压迫的反抗精神相契合,同时也与非洲对殖民压迫的反抗精神产生共鸣。相信像《西游记》《哪吒》等充满对命运斗争主题的文学经典,或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重构后的经典中国故事也能在非洲大陆找到适宜传播的土壤。在未来,我们期待着更多像《白蛇传》这样的中国故事能够引起非洲作家的关注,产生更多的文学改编和各种形式的精彩演绎,从而与非洲文学文化碰撞产生更多奇妙火花。这种跨文化交流和互动也必将进一步丰富和推动中国传统故事的发展,为中非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阿·索·法尔. 乞丐罢乞[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2] 保罗·拉丁. 非洲民间故事[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

[3] 崔云伟,孙绪波. 略论白蛇传故事的主题流变[J]. 东方论坛,2015(2).

[4] 费米·奥索菲桑. 来自非洲的剧作家[J]. 世界文学,2012(2).

[5] 高艳芳. 白蛇传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反思[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6).

[6] 国家广电智库. 中国视听节目对非洲传播取得重大进展[EB/OL].[2023-07-26]. https://lmtw.com/mzw/content/detail/id/226654.

[7] 韩露. 经典故事影视化改编的传承与创新——由《白蛇传》再翻拍说起[J]. 文艺评论,2019(2).

[8] 蒋晖. 论非洲现代文学是天然的左翼文学[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2).

[9] 李洪峰. 中国国家形象在非洲的构建与传播:挑战与应对[J]. 对外传播,2021(3).

[10] 李生江. 非洲之于中国,远比我们想象中重要[J]. 新闻业务,2017(49).

[11] 凉汀.  蛇神[M]. 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

[12] 薛可,李思晨.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叙事空间生产构建的维度与机制[J]. 对外传播,2022(10).

[13] 杨新磊. 《白蛇传》的二十三个影视版本及其多维探究[J]. 文化艺术研究,2012(1).

[14] 佚名. 南非用蛇看门[J]. 国际新闻界,1992(2).

[15] 张志尧. 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与蛇图腾崇拜[J]. 西北民族研究,1990(1).

[16] 中非合作论坛. 中国电影节在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举办 为中非人文交流注入新动力[EB/OL].[2023-09-01]. http://www.focac.org/chn/zfgx/rwjl/202309/t20230901_11137122.htm.

[17] 朱振武. 中非文学的交流误区与发展愿景——关于《雷雨》在尼日利亚的归化改编[J]. 文史哲,2022(6).

[18] Chic African Culture Africa Fact book. Blackman and White Snake Folklore Story[EB/OL]. [2023-10-12].https://www.theafricangourmet.com/2020/09/blackman-and-white-snake-folklore-story.html.

[19] Okocha, Chuks. China Film Festival Opens in Lagos with a Celebra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EB/OL]. [2023-09-15]. https://www.thisdaylive.com/index.php/2023/08/26/china-film-festival-opens-in-lagos-with-a-celebration-of-cultural-diversity.

[20] Parrot Analytics. South Africa TV Audience Demand for the Legend of White Snake[EB/OL]. [2023-10-12]. https://tv.parrotanalytics.com/ZA/the-legend-of-white-snake-iqiyi.

猜你喜欢

白蛇传非洲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非洲行记(三十四)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宣白”CP《天乩之白蛇传说》
“中国故事”系列(二)白蛇传说,最忆是《青蛇》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京剧《白蛇传》经典性的内在构成
略论白蛇传故事的主题流变
白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