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陕西的社火表演传承艺术形式

2024-06-16张祺尉安思远

百花 2024年3期
关键词:表演形式民俗文化

张祺尉 安思远

摘 要:陕南洋县悠久的民间文化形成了社火表演的地域特征,通过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的传承形式,鲜明地展示了陕南地域民俗文化和非遗传承现状。

关键词:社火表演;表演形式;民俗文化;洋县社火

陕南汉中洋县社火,反映了古老先民对土地和火的崇拜,是由人类跳傩演进为驱鬼中带有巫术的一种祭祀形式,逐步演变为跳舞娱神娱人的一个地方民俗活动。洋县社火的产生与陕南地区的风土民情密切相关。陕南重镇汉中位于中国腹心地区,它北通秦川,南接巴蜀,西连陇东,东达荆楚。古代发达的汉水、嘉陵江水系的水运交通和金牛道、褒斜道等发达的陆路交通,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让汉中成为古代军事、商贸、文化往来的交会地带,繁荣带动了社火文化的传承发展。此外,汉中历史悠久,是人类早期活动的古代文化分布区,也是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南北交融之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地域性文化积淀形成了陕南汉中洋县社火独特的美学表演特征。

一、通过神灵土地与火神的崇拜展示传承渊源

洋县古称洋州,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缘,北依秦岭,南靠巴山,东接佛坪、石泉县,南邻西乡县,西毗城固县,北接留坝县、太白县。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其中,历史文化悠久,古为“汉上明珠”,今称“朱鹮故乡”。

洋县民间社火是从古至今春节期间流行的一种民众自娱的文化活动,它起源于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社火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商周时期,宫廷有逐鬼的祭祀仪式,称之为“大傩”,就是带有巫术性的舞蹈。

后来的社火形成应在元末明初时期。历史上以农立国的中国,土地用以耕种,火用以烧熟食物和取暖,两者都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人们凭原始思维认定火也有“灵”,将之视作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崇尚火的观念。从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中产生出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祭祀仪式逐渐加入了娱乐的成分,最终形成规模宏大、内容繁复的民间娱乐活动。

洋县社火与中国其他地区流传的社火一样,是中国傩文化的缩影,是人们在特定季节、特殊环境崇尚傩文化的衍生地域文化传承。

洋县社火完全保留了远古人类较为原始的傩文化形式。傩文化起源于农耕社会小农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历史人物典故。秦巴山区,山高林密,汉水源头,沟壑纵横。百万年来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大自然育化了人类。人类在远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千方百计寻求与大自然的沟通,在大巴山的深山老林,山民们企盼神灵降福于他们,寻求精神的慰藉。

二、古朴豪放的表现形式,新老传递的时代强音

洋县社火从单一的祭祀表演衍生为游街表演,改革开放给民间社火艺术带来了新的生机,在新形势下,传统的社火艺术得到发扬光大,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活动,至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按表演形式洋县社火可分为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两类,其中造型社火包括布社火、背社火、马社火、车社火、芯子社火、山社火、面具社火等列队游演形式,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艺;表演社火包括地台社火、高跷社火等形式,主要在场院进行打斗表演。

社火以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为题材,以一个或一组人物展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即为一转社火。有以历史人物典故演化的三国英雄人物故事,如单刀赴会、斩蔡阳、古城会、空城计等;还有其他戏剧人物故事,如三对面、龙凤呈祥、兄妹演武、九公主、穆柯寨、米粮川、大拜寿、吹鼓手招亲、朱仙镇、伐子都等。

其次,洋县社火表演形式多样,增加节庆渲染效果,以踩高跷方阵、舞龙舞狮方阵、威风锣鼓方阵、采莲船、秧歌方阵、腰鼓方阵为主,如今又添加了现代元素的方阵,如汉服表演、快板说唱方阵。

最后,洋县社火突出人物造型和服装。人物要画社火脸谱,穿社火服装,持社火把杖。社火游演一般是探马在前,社火会旗、火队(炮队)、旗队、社火队跟从其后,最后是锣鼓队。

洋县悬台社火又称“洋县高芯子社火”,是洋县城乡所特有的一种春节民俗活动,声名远扬。它源于商周时代,经过长期发展,至清代雍正年间从当地众多的社火品种中脱颖而出,成为洋县社火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支。作为区域社火之一,洋县社火集许多派系于一身,既吸收了西府宝鸡血社火的一些元素,又有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表演的地社火,还有以古戏为内容的脸谱化抬社火。

洋县社火吸取各种民间社火精华,以戏剧角色站在高台梁架上为主要表演形式,以人抬肩扛为主要运载方式,所用的梁架有12米左右,由数十人抬杠而行,显得威武雄壮。悬台社火脸谱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化装所用颜料为民间特制,不伤皮肤。游演之中,悬台社火以比高下、换折子为尚,极尽火爆热闹之能事,引得万人空巷,成为当地参与人数最多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

随着时代进步,洋县社火古老结合,新老传承,演变为传播新时代文化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展演展示,例如社区文明建设、工农业科技文化发展成果展示,汉文化汉服即景歌舞展演,企事业团体精神风貌展示。

三、鲜明的地域民俗特征焕发时代光彩

社火展演活动在威风锣鼓迎新春和鞭炮声中开始,来自洋县民间镇村和部分机关单位组成的社火展演方阵百人锣鼓方队、快板方阵、扇子舞方队、秧歌队、腰鼓队等相继亮相。鼓乐震天、丝带飞舞,将春节的喜庆表达得淋漓尽致。采莲船、悬台社火、芯子等众多独具民间艺术特色的地社火紧接而来,妙趣横生,不时博得观众阵阵喝彩。一个个社火角色装扮所采用的脸谱描绘、服装道具和强大的阵容将民俗展演观摩活动推向高潮。现场规模宏大,形式多样,表演精彩,地域特色明显,以历史典故、英雄人物故事、深厚地域文化形成了一个个造型逼真、寓教于乐的表演内容。每一台社火都源自一个精彩的故事或传说,蕴含着对中华文化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通过表演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社会和谐美好、群众安居乐业的现状。

洋县社火突出安全、简约、喜庆、传承的风格,以弘扬传统文化艺术、宣传时代风貌、传播正能量为主题,以地域文化传承为主要表演内容。如今洋县活跃着洋州办、纸坊办、戚氏办、磨子桥镇、谢村镇、马畅镇等几十支民间社火表演团队,旨在满足群众文化活动需求,丰富节庆文化活动内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活跃文旅市场环境。洋县社火用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营造万民同庆、合家欢乐、团结友爱的节日氛围,展现新时代洋县干部群众的风采和奋发向上的时代风貌,受到专家学者和调研嘉宾的高度评价,赢得人民群众的青睐。

四、结 语

洋县社火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汉中民间社火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观赏性最好的大型群众性文化展示展演活动,也是洋县传承至今的一项重要民俗庆典活动,深受群众喜爱。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远古时代保留下来的社火,融入和吸收了更多新的内容,表现形式也日渐完善,一些反映科技发展、富民强县等时代精神的社火闪亮登场,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性、观赏性。总之,洋县的传统地社火和独特的悬台社火融合传统戏剧、现代舞蹈、音乐、美术及杂技等诸多元素,正在逐步发展,是研究汉水上游民俗民间文化及非遗传承的宝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表演形式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朝鲜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
皇天后土——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基于审美角度分析藏族舞蹈的表演形式
陇南羊皮扇鼓舞的表演形式与祭祀思想探析
浅谈土家族茅古斯的艺术价值及传承保护
我国原创音乐剧民族化发展的路径探析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