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羊皮扇鼓舞的表演形式与祭祀思想探析
2016-11-23陶雅萌
【摘 要】位于陕甘川交界的陇南地区,素有“陇上江南”之称,独特的地理环境,多民族聚居的区域,孕育了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羊皮扇鼓舞是该地地域文化色彩浓郁的一种舞蹈形式,作为历史文化遗存,经过人们口传身授和后人的整理加工保存下来。本文在文献调研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陇南地区羊皮扇鼓舞的表演形式进行描述,分析研究其中的舞蹈思想,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该舞蹈艺术。
【关键词】陇南;羊皮扇鼓;表演形式;祭祀思想
中图分类号:J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17-02
《竹书纪年》中“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描述的是原始舜帝时期先民们手舞足蹈模仿动物的一种有关图腾崇拜的仪式舞蹈,从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用石头相互摩擦发出的声音成为当时舞蹈的节拍器,人们随音乐起舞。随着技术发展,鼓逐渐替代石头,成为舞蹈中一种必不可少的道具,经过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鼓舞,不仅是一种乐舞的形式,更是一种民族的象征和标志,在汉族备受推崇。中国西北部的甘肃地区,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古代的戍边之地,同时也是兵家重地,频繁的战事促使鼓具有了军事价值,成为发号施令、督促战斗、鼓舞人心、庆祝胜利、消灾灭害时的一种标志,与鼓共舞逐渐成为甘肃人民娱乐生活的方式之一。
甘肃地区的鼓舞是当地汉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同时也受到许多少数民族的喜爱,所以鼓的种类繁多,传递的寓意也各不相同。流传在陇南地区的羊皮扇鼓舞,1958年在全省农民文艺调演中崭露头角,1968年经过武都县文化馆的挖掘与整理,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近几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羊皮扇鼓舞的发展概述
羊皮扇鼓舞主要流传于陇南地区,涉及有武都、西和、文县、康县、礼县等周边农村地区,活动时间一般在农历的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是一种说、唱、跳三位一体的总和形式。在当地有一种说法叫做“十月的师公比驴忙”,收获后的农民利用农闲,请“师公”到家中庆祝丰收、驱鬼除鬼、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唱词中唱道:“太阳出来一点红,先发雷,后撞钟。发雷撞钟惊动神,先惊天,后惊地。惊得天,天得知;惊得地,地也知;龙王老爷早得知。骑上马,驾上云,飞云走路到坛中。”那时,人们寄情于舞,认为舞蹈可作天地间沟通的一种法器,即把此舞蹈定位祭祀神灵的一种宗教舞蹈。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同时也给舞蹈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一部分羊皮扇鼓舞还保留着祭祀的风俗,另一部分成为民间大众娱乐的一种方式,唱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唱到:“一古前梁说孟姜,二郎担山赶太阳,三人哭活紫荆树,四马投唐小秦王,五人脚下保太子,私下三关杨六郎”,从古至今,从神话传说到历史故事,成为当地人闲暇时消遣的一种乐趣。同时把解说历史事件纳入舞蹈的唱词中去,成为当地舞蹈的一大特色,也和孕育它的这片土地密不可分。
陇南地区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是秦陇文化、巴蜀文化的交汇地,文化底蕴厚重。同时,它不仅是古秦人的发祥地,而且也是中国古代西部氐人和羌人活动的主要地区,所以此地区既有华夏民族大文化的同源性,又有地域和民族的独特性。在此地区考古学家证实发现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及白马氐的寺洼文化,原始人生活方式从狩猎到畜牧到农耕的转变,使他们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他们歌舞作乐,祭祀祖先、崇拜图腾、祈求五谷丰登,所以羊皮扇鼓舞代代相传、遗留至今,我认为它是由农牧文化向农耕文化过渡的产物。
二、羊皮扇鼓舞的表演形式
(一)道具
羊皮扇鼓舞,因形如薄扇而得名。用浸过水的羊皮蒙于宽0.5厘米、厚0.2厘米的扇形铁圈之上,鼓把上套有9个圆环,被当地称为“三环九扣”,鼓槌三尺三寸,用牛皮制成,鼓槌尾端系有一条长约20厘米的三角形红布,鼓面中间印有大红色图案,形状多样。舞人在舞动时,左手执鼓,右手执槌,在舞蹈的同时敲击鼓面,身体上下摇动,使鼓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与之相配的还有铁环发出的“唰唰”响声,节奏感强。在民间,人们认为用羊皮制作的鼓,具有通神的作用,鼓舞是人神沟通的一种方式,以此来保佑健康、平安。
(二)服饰
早期,扇鼓舞的表演者多穿白色对襟上衣,蓝色长裤,腰间系红色开叉裙,外扎八卦半裙,红布缠头,后来经过表演者的改良和加工,服饰得到了简化,为青衣红裤,腰间配红腰带,额头画一只竖眼(取马王爷三只眼之意),此装扮略有图腾崇拜之意。
(三)音乐
羊皮扇鼓舞所使用的音乐源于陇南的民间小调,地域色彩浓厚,乡土气息浓郁,表现了当地人民农作后丰收的喜悦之情,旋律悠扬动听,在音乐的伴奏中人们尽情舞蹈,情感中夹杂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舞蹈热情奔放,生动活泼,让观赏者感受到独特的舞蹈风格和农民的精神面貌及民俗文化传统。
(四)表演形式及队形
鼓舞的表演是由一队成年男子组成,群舞中穿插双人对舞和独舞的表现形式。群舞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敲击鼓面,耸动双肩,上下晃动扇鼓,在行进中附和唱词并变换队形和步伐的节奏,常见的队形有S形,两横排和圆形三种(如图一)。原地表演时,表演者会加大敲击的力度和身体晃动的幅度,由上身带动下半身膝盖的颤动,同时还会融入十字步,使整个表演进入一种氛围。
整段表演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双人对舞和独舞的部分,表演中融入了高难度的鼓技和技巧,例如“缠头鼓”、“鹦哥松毛”、“反耍鼓花”、“打脚尖”、“胯摆跳跃”、“锦鸡串牡丹”、“涮腰击鼓”等表演性强的动作。其中,“反耍鼓花”、“缠头鼓”、“打脚尖”是三个比较典型的动作。反耍鼓花,舞者左手执鼓、右手执槌,用鼓做“8”字片花,单人表演时可双手各拿一鼓做反耍鼓花。缠头鼓,舞者左手执鼓,扇面立起,从左后方向前绕头一圈,难度最大的是一舞者能双手持四鼓,手握两鼓上下颠倒的中间位置,双手交替做缠头绕。四鼓舞动迅速,上下交替,令人眼花缭乱,加上羊皮鼓较重,使我们不得不感慨表演者惊人的力量。打脚尖,是舞者单腿跳起,腿抬或端至90度时用鼓或鼓槌轻触脚尖,体现出舞者瞬时的爆发力。在动作与动作的连接中,还融入了劈叉、前桥、鹞子翻身、踢腿、小射雁、旋转等现代技术技巧,技艺高超,令人赞叹。当对舞或独舞进行时,其他舞者随着打鼓伴奏、说唱,舞蹈采取毛遂自荐的方式来到中心区域展示自己,一般老人会鼓励新的年轻人来表演,通过鼓声给新人以精神鼓舞,通过舞蹈凝聚人心,团结一致。
(五)风格特色
整段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声势浩大,振奋人心。生活是舞蹈的源泉,陇南人民在与天斗、与地斗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自立精神和意识,沉淀在了当地文化的各个方面。男子铿锵有力地敲打,向我们展示了西北汉子的粗犷与豪迈,同时舞蹈简单的基调,彰显了陇南人民质朴和坚韧不拔的气概。
三、羊皮扇鼓舞的祭祀思想
(一)历史文化遗存
扇鼓是由周代的大鼗、汉代的鞞鼓发展演变而来的,据《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蔟为征,姑洗为羽,靁鼓、靁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又见《礼记·月令》:“是月也,命乐师脩鞀鞞鼓。”鞞鼓大小不一,大的与鼗鼓为一类,小的像团扇有握柄,两鼓都属于神之鼓,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扇鼓应是二者的遗存,保留了祭祀天地、享鬼神的重要功能。
(二)羌氐文化遗存
陇南的羊皮扇鼓舞早期是一种宗教祭祀活动,它主要以跳神、接神、驱鬼为主,后来演变为一种原生态的民间歌舞。探其源头,这一祭祀舞蹈与古老的羌氐文化有关。羊皮扇鼓舞,又叫《师公舞》,师公在古代意为男性“巫师”,羊皮鼓舞多由师公主持,庆贺节日,师公传神的唱腔、舞蹈、音乐、道具,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在祈愿的过程中达到传神的效果。据《四川宗教祭祀舞蹈考实》记载:“羊皮鼓舞是羌族祭祀活动的主要表现。其活动分为上坛、中坛、下坛三种固定程式,内容为祭神、还愿、驱邪、祈福等”,康县的羊皮扇鼓舞的表演程式与之相似度极高,上坛一日一夜,中坛一日两夜,下坛三日三夜,上坛祭王母,中坛祭本佛玉帝,下坛可祭的神种较多,密集的鼓声令人心血沸腾,场面庄严而肃穆。
与此同时,氐人在民间有一种传神的自娱性舞蹈,后来与佛教相融合,加入了佛教的故事和传说,表演的艺人被称为“师公子”,同是左手执鼓,右手执鞭,动作与羊皮扇鼓舞中的缠头鼓,耍鼓花极为相像,舞蹈中他们供奉“喜神”,求得风调雨顺、好事连连的彩头。在今天的唱词中我们也会听到“天为阳,地为阴,佛留盅盏渡善人”这样美好的愿望。所以,不难发现羊皮扇鼓舞可能是羌氐文化一脉相传,和羌氐文化关系密切。
由此可见,虽然羊皮扇鼓舞是一种源自鬼神迷信的舞蹈仪式,但是它体现了陇南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作为一种文化遗存,它应该受到保护和重视。舞蹈工作者可以通过整理加工,让羊皮扇鼓舞进入课堂,使它在新一代年轻舞蹈演员身上焕发活力,带给人们激情和快乐。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甘肃卷》[M].甘肃省文化厅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王彤彤.《陇南西和羊皮扇鼓舞艺术形式探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0(6).
[4]紫蔷.《陇南羊皮扇鼓舞杂说》[J].天水师专学报.1991(2).
作者简介:
陶雅萌,现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学基础理论。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项目,项目编号:Yxm20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