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课堂的分析
2024-06-16王永健
王永健
摘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重要的教学模块和教学目标,也是核心素养中的关键内容。本文从核心素养视域出发,探讨构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课堂的方法和策略。通过深入分析相关研究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几个关键的因素,旨在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和思考。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有效课堂阅读兴趣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阅读作为英语教学中重要的技能之一,对于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构建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堂对于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理念。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包括认知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因此,在构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课堂时,应该将核心素养视域纳入考量。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课堂的原则
(一)全面性
全面性原则旨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包括语言技能、文化意识、思维能力以及情感态度。语言技能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基石。学生需要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词汇量、语法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全面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全方位的语言技能提升。除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也是全面性原则的重要内容。英语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言,通过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文化背景的线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也能够欣赏和理解国外的文化。思维能力是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提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全面性原则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思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和分析,让学生能够找到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阅读材料和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写作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情感态度是全面性原则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投入自身的丰富情感,感受情节变化以及人物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态度。
(二)趣味性
首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选择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来增加趣味性。这些材料可以是有趣的故事、幽默的笑话、引人入胜的小说片段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筛选教学素材时,需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协调,只有这样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些材料也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趣味性原则还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增加趣味性。例如,可以利用游戏、角色扮演、影视欣赏等方式来教学。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在课堂中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果。同时,这些教学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此外,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趣味性原则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师还可以设置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信息的互动及交流,鼓励学生灵活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最后,趣味性原则的实施还需要注重教师的创意和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其更加有趣。例如,可以通过制作教具、设计游戏等方式来增加趣味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将个性化的教学思维融入不同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课堂的方法
(一)深入挖掘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进行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通过深入挖掘语言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例如,在讲解this is my family时,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朗读,分析课文的主题、情节、人物关系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在my family这篇课文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家庭成员的称呼和描述,以及一些简单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解释这些语言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角色扮演活动,按照教材中的情节,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某个角色进行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在这一学习方式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运用教材中的语言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扩展课堂学习内容,发散学生学习思维
通过扩展课堂学习内容发散学生学习思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在阅读课文教学中,采取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衔接,方便学生统一学习。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when is your birthday这篇课文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是简单地讲解课文的内容,然而,这种方法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也无法掌握知识点。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可以采取更加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案,为学生展示生动的知识内容,方便学生的理解,比如,可以播放与生日庆祝活动相关的影片或者纪录片,引发学生对生日的思考和兴趣。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化中庆祝生日的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接下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任务,以问题为主导,引导学生顺利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邀请学生用英语编写一篇自己最喜欢的生日庆祝方式的作文。这样的任务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其快速地掌握课本中的重点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游戏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比如,可以创建一个生日派对的情境,每个学生扮演一个角色,通过对话的方式模拟实际生活中的交流情景。这不仅有助于为学生口语表达提供良好的机会,还可以帮助学生尽可能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去。另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例如,可以邀请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英文歌曲,然后分析歌词中是否出现与生日庆祝相关的词汇和句子。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三)渗透中西方文化,丰富学生文化品质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进行初中英语有效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渗透中西方文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品质,使学生不仅能掌握语言知识,还能更好地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样的教学方法将在学生的心中埋下种子,使学生能够对英语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开阔学生的学习思维。
例如,在I would like some noodles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I would like some noodles这句话的用法和意义。通过对美食的介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差异,从而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与思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中国的面食文化和西方的快餐文化,让学生感受到各个国家文化的发展特色。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尝试制作不同国家的面食,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除了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与思考,教师还可以通过课文阅读来让学生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通过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描绘和对话的展示,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不同文化对待食物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例如,在中西方文化中,对待食物的态度和人们的用餐礼仪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将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此外,教师可以设置多样化的任务和活动,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I would like some noodles为出发点,展开一场有关美食文化的展览活动,学生可以展示不同国家的特色美食、食谱和就餐礼仪。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串联课堂问题,锻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的设计一直是教师努力探索与追求的方向。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课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而在这个过程中,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通过串联课堂问题,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法。
具体来说,我们以初中英语中一篇经典的课文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为例。从这篇小课文出发,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层层深入地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一系列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并将其整合成一个逻辑链条。例如,第一个问题可能是:“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你上学是怎么来的?),接下来的问题可能是:“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get there?”(你花多长时间到达学校?)“Why do you choose this way?”(你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等等。将这样的问题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线索,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呈现这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这些问题。在每个小组的讨论中,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从而拓宽视野、提升思考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之间互动,让学生们相互向对方提问,从而提高学生的提问技巧和倾听能力。接着,在学生进行问题讨论的同时,教师可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指导学生寻找和运用合适的信息来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引用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最后,在学生完成学习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到讲台上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及学习想法。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互动时,不论最终结果是否是正确的,教师都要进行充分的肯定以及评价,逐渐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且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对于各个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在班级中进行统一讲解,逐步地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渐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限于初中英语课堂,也可应用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总之,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要加强对这一教育方案的科学实施,并且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设置完善的引导方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语
构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课堂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不同方法和策略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构建真正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惠中.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微探[J].学周刊,2020(5):127.
[2]郭新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41-142.
[3]杨治霞.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