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理念对新时代中国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范导
2024-06-15朱清河时潇锐
朱清河 时潇锐
【内容提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历史交汇点,针对“文明冲突论、优越论、隔阂论、同质论”等观点,在总结世界文明发展的基础上,继承马克思世界历史和普遍交往理论,文明互鉴理念应运而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新时代跨文化传播需从中国实际出发,统筹文明、发展和安全,发挥多元载体的整合作用,以大文明观来发展中国现代文明,促进全球各国各民族互惠性理解和文明实践。
【关键词】文明互鉴 跨文化传播 文明实践
文明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不同文明中相同的部分为文明交流提供了思想共识和基础,使跨文化传播得以可能。文明中不同的部分为文明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提供了前提,使跨文化传播得以必要。跨文化传播是文明互鉴的手段,文明互鉴是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3月首次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并发表了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理念的重要演讲;该理念2023年6月被写入《对外关系法》,10月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七个着力”之一,重要性日益凸显。十年来,关于文明互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文明互鉴理念背景、内涵、价值以及其与国际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的探讨,但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对文明互鉴进行阐释的研究不足。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重回文明互鉴理念的理论渊源和理论本质,以更好指导当下跨文化传播实践并推动文明互鉴理念在实践中继续发展,就尤为重要。
一、文明互鉴理念的理论来源及其本质
(一)思想基石:对马克思普遍交往理论和现代性风险的发展与把握
马克思世界普遍交往理论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人类实践活动历史中进行研究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中,“交往”包括了人类社会所有的交往交流活动。从交往到世界普遍交往,不仅是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还进一步加速了社会变革;大众传媒的诞生,使交往的时间不断缩短,交往的空间范围日益扩大,交往的深度、广度和影响力急剧增强。交往的开始,意味着思想交流的开始,当交往发展成世界交往,不同文明的交流就不可避免,成为社会运动规律决定的必然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行为。
资本主义扩张带来更加快速的世界交往,也导致了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增加、贸易技术壁垒增高等后果。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在殖民过程中,宣扬“西方中心论”,即西方是世界的中心,非西方为边缘,由此产生文化冲突。马克思主义对此进行了批判,将世界历史置于全人类物质文明和普遍交往活动的大历史观之下,以生产方式的变化而非地理方位或文化身份来看待中心与非中心,把世界历史看作“各个民族和国家社会历史发展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总和”。①更重要的是,在资本全球化导致工具理性突出而忽视公平正义的情况下,世界交往理论揭示了文明冲突的根源并非文明差异,而是交往的不平等和文化霸权,因而以平等尊重为内核的文明互鉴理念便具备了现实的理论意义。②
此外,全球性和现代性发展也给世界带来了众多风险,威胁人类生存。对此,在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的基础上,文明互鉴理念以其平等、开放、包容的精神,统一社会发展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为当前全球文明进步、构建国际交往新秩序提出了倡议,成为人类应对发展险境的重要路径选择。
(二)经验总结:世界文明发展规律的本质概括
纵观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保守单一的文明通常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③。世界文明的历史已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共和中期希腊理论理性与罗马实践理性的相遇,对整个西方历史及学术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伊斯兰文明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理论和知识支持,对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和自然科学的产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中华文明更是如此,她自诞生起就携带了文化交流的基因。西汉年间,张骞出使西域,将中原文明传到中亚、西亚的同时,也带回了当地的作物、音乐等,丰富了中原人民的饮食和文化生活;佛教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鲜血液,儒释道三教逐渐合流,生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密码;随着贸易往来日益加深,唐代以高度繁荣的经济状况和开放包容的心态,以路为媒,有力促进了同周边民族、地区的交流融合,接纳了更多的外来文明;唐末至宋,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中国通过海洋与世界相连,四大发明先后传入欧洲,其中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被马克思誉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④;近代以来,面对外来文明的冲击,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中国文化获得重建和新生,并在此后的中外交流中得以充分展示。至此,中国的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一体。这一演变历程充分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创新性造就了她的连续性、统一性,使之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⑤。文明互鉴是中华文明凤凰涅槃得以长存经验的最本质概括。
(三)现实批判:对文明隔阂、冲突、优越、同质论的超越
文明具有不同维度的扩张性。有的文明具有地理扩张的偏向,它们在统治阶级的意图下,不断试图侵略性地驱赶、抵制或者强力改造其他民族的文化,尤其是在航海时代,资本主义文化借助贸易和殖民实现了全球覆盖。有的文明更倾向于内容扩张,它们具备极强的整合能力,通过借鉴、转化外来文化的方式,使本民族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
地理扩张的文明通常具有自我认为的优越性或排他性。这种优越感既来自文化的内在性质,也来自政治、经济、军事向他国灌输后的自我膨胀,继而加剧了对优越性的进一步确认,导致这一过程不断循环,其背后是种族、民族、国家的优越感。基于神权与世俗政权、新教与旧约、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成为西方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并反映到社会各领域。当西方文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在世界资本体系和现代文明机制双重挤压下,“文明冲突论”——文明的天然差异导致不可避免的冲突——就难以从挤压中逃脱。与之相反,文明互鉴理念具有鲜明的和平性,高度认同不同文明独特的历史和现实作用,充分体现了对不同文化国家、民族的认同与尊重;且否认文明冲突的绝对性,看到了不同文明的共同价值理念、各自优势和短板,追求互利互惠,从而使本民族文化不断实现超越创新。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⑥文明互鉴理念是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跳出了强势的西方话语模式,着眼于更大层面的文明交互的功能性价值,与“文明冲突论、隔阂论、优越论”划定了界线。⑦
二、以文明互鉴理念为范导推进新时代中国跨文化传播
由于文明互鉴理念自提出以来,常与国际传播联系在一起,因此新闻传播学对文明互鉴的学术研究也大多围绕国际传播而非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并非相同的概念。在传统解释框架下,跨文化传播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个人、群体、组织之间交往的特点和规律,关键词为“跨文化”,强调文化背景分殊造成的传播差异和问题;国际传播则通常被理解为以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主体间的传播。但在文明互鉴理念框架下,一些学者开始将二者作为一组不可完全分割的概念同时予以考察。此外,从词义的角度,“文明”与“文化”是一组同源词汇,广义的文明包括文化,狭义的文明则与文化通用。人类的发展史,是文明的发展史,也是文明互鉴的历史,建设和发展中国新时代的文明,除了文化的内生动力,异质资源同样不可或缺。那么,如何以文明互鉴理念为指引推动中国跨文化传播实践,成为重要研究命题。
(一)独立自主,从中国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始终是马克思主义颠扑不破的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建设也不例外。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文化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与其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文化意识和喜好相适应。从中国实际出发,首先要明确当前我国文化发展存在什么问题。从文明互鉴角度看,可分为“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关键是我们应借鉴哪些思想,向外推广何种理念。不同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文化因其抽象性和弥散性,许多问题较为隐蔽。此外,思想领域的界限有一定模糊性,因此分辨并扬弃各种纷乱复杂的文化思想也十分困难。所以,在外域文化“引进来”的过程中,保持政治家的清醒头脑、敏锐眼光和实践家的躬身总结、经验认知就异常重要,否则不足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走出去”方面,则需将中国实际和他者实际一并考虑。要明确跨文化传播的目的和意义,“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⑧。有借鉴意义的文明,才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取得理想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将“走出去”变为“走进去”。讲好中国故事的评价标准重点在听众,要为文明传播创造适当的“闪避空间”,即避免文化核心要义传播时受到其他领域有可能引起的负面混同连带效应,促进中国故事讲得更远、更深入人心。⑨
(二)条修叶贯,以多元载体进行文明传播
文明互鉴需要依靠媒介,不同的媒介有其独有的传播路径。如商品依靠经济贸易,政策制度法律依靠政治和外交,思想文化通过文化产品、大众传媒等,科学技术通过学术研究和发明创造……在众多载体中,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 。⑩
首先要发挥中华民族群体及每个个体的主体意识。人之所以成为传播内容和渠道的综合体,其一在于人是文化塑造的结果,每个人身上都有鲜明的、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属于本民族特有的、历史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属性;其二是因为文化是由人创造和传承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且会自然地流露出民族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华文明符号的携带者,都能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实践水平和社会文明发展程度。11要不断提高民族整体的综合文化素质,在人文交流中促进民心相知相通。
其次要创造性地发挥各类载体的整合效应。有研究发现,孔子学院的设立从整体上引发了显著的外贸出口增长,但存在洲际差异。在孔子学院分布集中、经济文化开放程度较强、与中国具有地缘和文化接近性的国家,出口增长效应较高,反之则较低。12这体现了跨文化传播和当地文化形态对经济的影响,在对外贸易中,我国的物质文明随商品和服务输送,其中内含的精神文明也同步流向输送地,形成文化的扩散。文明的各部分均是相互联系的,要将跨文化传播同样视为一种战略传播,通过传播载体多层次、系统性组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继古开今,在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各种文明是各民族历史探索和开拓的丰厚积累,也是今天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深层指引。13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持久影响力,这在中国这样世界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尤其明显。正因如此,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塑造,具有根基性的力量,不会轻易被打破。所以,吸收外来文明时,原有文明的继承性和适应性是需要被着重考虑的问题。
异质文化若要引进成功,“忠实的理解”和“创造性转化”是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且要以一种健全的心态在外来和本土文化中寻找到耦合因素,通过理论上的自觉行为,对本文化进行体系再造从而形成新的文化结构和精神。1419世纪末20世纪初,众多西方现代文明思想先后在中国本土进行试验,只有马克思主义在大浪淘沙中沉淀下来,成为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艘巨轮,重启中华民族扬帆远航的征程。究其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实际,并进行了适应性、创造性的改造。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深刻经验。
继承性一面是持续性,另一面则是滞后性,后者在中华文明对外传播中体现得较为明显。比如,“有理说不出”一直是我国国际话语权现况的一种概括。译介学理论表明,文化的对外介绍并不是单纯的翻译问题,译入和译出在强势与弱势文化中间有着重要区别,文化译介存在时间差、语言差和文化差。15近代以后,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始终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直至近几十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才有所回升。再加之“文化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和“中国威胁论”的舆论效应,文化传播的弱势印象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因此,如何尽可能地缩小“三差”,是解决中华文明“走出去”滞后性问题的关键。
(四)互利共赢,推动世界文明共同进步
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3月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了第三个全球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旨在进一步加强全球各国各民族文明互鉴,挖掘各国历史文明的时代价值,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16战争历来被认为是跨文化传播的最极端形式,极大威胁和平与发展,践踏世界文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这三个倡议提供了当前世界人类发展和全球治理“三面一体”的协同进步格局设想。文明互鉴离不开和平发展的生存环境;人类发展依赖于安全和文化融汇的稳定包容理念;世界安全和平需要靠共同发展和人文交流创造现实条件。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将发展、安全、文明倡议予以共同规划、共同实施。
同时,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家权力由现实空间向数字虚拟空间延伸,网络信息舆论战愈演愈烈,在全球性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身发展的安全性,维护国家主权。
三、结语
梁漱溟曾说,文化选择是一个很大的根本问题,“我们非有根本的解决不成,绝非马糊含混可以过去的”。17在反复对比“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之后,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文明互鉴理念充分总结了前人的真知灼见,又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实践活动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拓展,倡导在跨文化传播中形成互惠性理解,从文化差异中发掘互补性知识,在文明交流中印证“我与你与他”的文化观念,18具备中国特有的审美理想。
这是一种互动的文明观,将互鉴的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并尽可能地与其他文明在实践中发生相互作用。19这也是一种“大文明观”,它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化,也不特指某一方面、某一特定时期的文明,而是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文明成果。因此,文明互鉴范式下的跨文化传播,应突破新闻传播领域尤其是大众传播领域的桎梏,在人的广泛的交往中开展,以此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应对全球挑战,推动各文明持续繁荣。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来党管媒体实践与经验研究”(21JZD010)和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话语体系发展研究”(19JHQ080)的阶段性成果。
朱清河系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宣传教育基地主任;时潇锐系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叶险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建构的方法和逻辑》,《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第31-43页。
②吴志成、李佳轩:《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析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22年第6期,第4-25+156页。
③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9年5月16日,第2版。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27页。
⑤《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年6月3日,第1版。
⑥《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古诗文网,https://so.gushiwen.cn/guwen/bookv_ ee57827b8b98.aspx.
⑦吴海江、徐伟轩:《论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研究》2019第3期,第7-13页。
⑧习近平:《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8日,第2版。
⑨胡晓明:《如何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第5期,第107-117,155页。
⑩同③。
11戴圣鹏:《论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与原则》,《学习与探索》2023第5期,第11-16页。
12谢孟军:《中华文化“走出去”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17年第1期,第32-46页。
13《习近平复信希腊学者》,《人民日报》2023年2月21日,第1版。
14樊浩:《“文化理解”与文化引进》,《江苏社会科学》1998第2期,第78-84页。
15谢天振:《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中国比较文学》2014年第1期,第1-10页。
16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4日,第2版。
17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7页。
18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命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03-113页。
19杨国荣:《文明互鉴及其意义》,《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6期,第33-38页。
责编:霍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