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师范院校校友工作研究
2024-06-15周彦代晴
周彦 代晴
作者简介:
周彦,男,河南南阳人,华中师范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从事高校校友工作管理;
代晴,女,湖北红安人,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办公室,从事高校管理研究.
摘 要:破解高等教育资源紧缺和投入不足之困,除了争取国家增加投入之外,同时也要争取社会各方支援以及校友资源助力。校友资源利用如何,与大学的建设发展息息相关。校友资源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可以依赖和可以利用的资源,因此做好校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新时期师范院校与校友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师范院校自身发展,扩大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也有利于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繁荣。本文基于某部属师范院校校友工作的实践与经验,在分析校友工作的痛点和难点的基础上,试图为未来师范院校校友工作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校友工作;师范院校;校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4)05-0091-07
习近平主席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师范类高校在培养高质量教育人才、助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师范院校的校友工作更是高校教育功能的延伸,是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重视师范院校校友工作、全方位吸引校友资源,不仅是学校加快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建立沟通渠道、方便校友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便捷途径,它对于推动教师教育改革、优化师范教育内涵、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师范院校校友工作的发展现状
(一)师范院校校友工作的理论研究现状
1.相关理论研究整体数量不足
从数量上看,在中国知网上以“校友”并含“高校”为主题,在学术期刊来源层面检索相关文献,共搜索出2282篇文献,以“校友工作”并含“高校”为主题检索相关文献,共搜索出551篇文献。以“校友”并含“师范院校”为主题检索相关文献,仅搜索出12篇文献。由以上数据可知,现有关于高校校友的研究较多,体现出高校校友主题的研究价值。
但是,针对师范院校校友工作的研究数量较少,而师范院校在校友工作方面有其特殊性,师范院校友工作还存在着较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潜力。
2.相关理论研究针对性不足
从主题上看,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校校友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友会建设、校友资源开发、校友文化建设、高校就业工作等方面,整体应用性比较强。但是对于校友工作如何搭建平台、如何高效管理、如何构建工作机制、如何发挥师范特色等问题尚未深入探究,也未能给出针对性的建议。且相关研究的理论性稍显不足。本质上说,校友工作是学校管理与
组织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需要依据相关理论,重新认识高校校友工作的重要性,依托实践经验,总结高校校友工作发展的理论规律,探讨高校校友工作的新模式,以便指导高校校友工作开创新的局面,大力推动高校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师范院校校友工作的实践开展现状
众所周知,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重视校友工作就是重视培养人的工作。校友工作是学校培养人的这一根本任务的延伸和发展。[2]校友是高校具有无限潜力的巨大资源,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社会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近年来,师范院校校友工作发展迅速,但是理论研究发展迟缓,缺乏理论指导的师范院校校友工作正面临着诸多发展桎梏。
1.校友工作思想认识和理念提升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师范院校H校对校友工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整体认识不足,部分教学科研单位和职能部门缺乏服务学生意识,尤其是在面对师范生群体时,难以按照师范院校校友工作标准做好对接服务工作,没有把校友工作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进行深度融合。校友工作的职责划分、制度建设、运行机制不完善,尚未形成高效合理的工作模式,整体作用发挥不够。
培养母校情节和校友意识是校友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事关校友工作的成败。做好校友工作不仅要开发已有的校友资源,还要注重对在校学生校友意识的培养。目前少数师范院校服务学生成长、培养情感认同和校友意识的工作相对滞后,校内部分教学科研单位和职能部门重视不够。与此同时,校友工作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缺乏,推动校友工作的举措和力度不足,激发校友与学校的情感共鸣、建设具有感染力的校友文化相对薄弱。
2.校友组织建设不平衡
校友会作为高校领导下的社会团体组织,其组织建设必须承担联络校友、服务校友等职能。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校友工作组织建设存在多种问题,例如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友服务平台还未搭建完善,组织建构不稳定,影响地方校友会的正常运转,校友组织缺乏深层次的校友服务等[3]。
以H校师范院校为例,从地区分布上看,师范院校地方校友组织明显偏少,与一流大学差距较大。H校的各类型校友组织明显不平衡,其中,国内地方校友组织多些,有55个,境外校友组织9个;而学院校友组织只有5个、行业校友组织只有4个。如此不均衡的组织建设极大违背了H校联络校友、服务校友的工作宗旨。从活动频次看,每年开展活动超过3次的地方校友组织仅30个,占比不到50%,近三年未开展活动的地方校友组织有15个,占比达20%。从校内校友组织建设情况看,学院校友分会建设滞后,数量严重不足,校友工作机构和队伍缺乏。
3.校友基础信息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校友工作,校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也成为高校校友组织建设的重要课题。建立一个功能强大、数据完备、信息量足的校友网及信息管理系统,是各大高校校友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建设,增加和更新校友数据库也成为校友工作的重点工作。但是当前院校存在着校友数据严重不足的问题——早期毕业的校友数据缺失,高校校友会缺乏数据库更新意识,学校档案馆毕业生信息显示度有限[4],母校与校友失联,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校友资源浪费。[5]同时,多数学校存在校友工作信息平台陈旧,校友数据共享程度和开发率较低,校友信息动态跟踪滞后,校友信息反馈渠道不畅,不利于校友之间的关联互助。
4.师范院校行业特色体现不足
师范院校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校友资源相对集中,更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行业特色的校友工作机制,包括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校友网络完善、校友工作氛围友好[6]。与教育行业紧密关联是师范院校根本性的办学特色,但是师范院校H校支撑行业特色的人才输送和科技服务单一,其他行业未形成聚集效应。来自校友行业的横向科研经费占比不足,校友行业协会参与学校办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和作用还没有明显体现。
从组织结构上看,师范院校校友会存在分会活力不足、组织间梳理不清、组织平台潜力不足等问题。分会活力不足指的是以同窗情、师生情为基础、以共同师范专业背景、教师行业需求为纽带建立的校友分会组织活动较少,难以较好地建构多主体间的关系互动。组织间梳理不清指的是校友会在实践过程中难以理清不同地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职业间的同学会关系。组织平台潜力不足指的是师范院校在吸纳各地优秀教育者参与学校建设方面能力不足,作为校友会如何吸纳流动中的校友也是发掘潜藏校友资源的重要环节。
二、师范院校校友工作的开展路径
从实践层面,师范院校H校校友工作在建立初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问题。例如H校
地处中部地区,地区辐射力强,同时师范院校校友分布较广,依托这种地理位置和专业特色建立的校友分会尚未步入正轨、活动组织较少等问题普遍存在。尤其是对于师范院校来说,人才培养输出领域较为集中,不可避免的造成校友来源渠道的单一。这些都对师范院校的校友工作开展产生了一定的桎梏。
与此同时,H校作为师范院校有其特色和优势,具体来说,一是在治学理念上,H校以教书育人为自身特色,以人为本的治学和教学理念与“服务校友”的校友工作宗旨一脉相承;二是在时间背景上,在H校建设“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需求之下,在120年校庆的重要节庆时间节点上,开展校友工作、服务校友群体、发挥校友力量成交显著;三是在学校文化上,师范院校以培养教师为主要人才培养方向,教育家精神和榜样的力量在师范院校中尤为突出,这些优势更有利于吸引更多更优质的校友积极参与校友工作。
从理论层面,高校校友工作本质上是大学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部分。所谓管理活动,本质上就是对人、财、物、时、空、信息等不同资源的优化组合。大学管理的对象是人、物两大系统,从管理学的观点看,对学校管理的内容就是对人、财、物、时间、信息这五大要素的管理及其相互关系的处理[7]。对于学校管理来说,其管理活动主要围绕组织资源、资金资源、载体资源、空间资源、时间资源、信息资源及其延伸的文化资源等资源的优化组合开展。
我国校友工作起步晚、缺乏理论指导,大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H校来说同样如此。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H校结合师范院校的特色和校友工作开展的普遍性及特殊性,逐渐探索出以思想引领、组织建设、环境塑造、载体建设、文化认同五大工作为重点的师范类高校校友工作发展格局。此发展格局立足于H校的师范特色和发展需求、符合高校管理活动要素分配的一般规律。实践证明,在这样一套工作格局之下,H校的校友工作迅速形成体系并蓬勃发展工作,塑造了师范院校校友工作较有影响力的示范。
(一)思想引领:统一工作思想,构建大校友工作格局
师范院校H校校友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学校建设“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
的使命和追求,始终坚持联络校友、服务校友的工作理念,以情感为纽带、以服务为基础、以沟通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服务校友、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加强校友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和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校友工作水平。作为师范院校H校校友工作的重点任务是建立一支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校友工作队伍,形成全校上下人人关心校友,人人参与校友工作的良好氛围。
H校一直以来将校友资源作为建设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的重要因素。从基本职能上看,校友工作是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从资源需求上看,校友工作与社会服务是解决学校资源紧缺和投入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校友工作在促进学校发展和提升社会声誉等方面至关重要。要进一步提高对校友工作的认识,培育校友文化,着力构建“学校统筹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学院积极互动、师生共同参与”的大校友工作格局,将校友工作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作为部署师范院校,H校以教书育人为自身特色,牢固树立以学生成长和校友发展为中
心的育人观,注重以文育人和以文化人,树立在校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文化认同[8]。强化“全周期、全范围、全方位”的服务理念和全员育人意识,全校教职员工都要善待学生,在乎学生的感受,重视学生的发展,关爱学生成长成才,统一“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的工作思想。
(二)环境塑造:紧扣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校庆校友工程
校庆是呈现特有师范文化,彰显教师文化价值的重要时间节点,大学校庆具有自身的文化价值,即凝练大学文化、彰显价值导向[9]。以校庆为契机,全面凝练师范院校立德树人、求实创新的人文精神,彰显师范院校百年的人文价值底蕴。而校友工作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彰显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挖掘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团结包括校友在内的全体师生关心支持学校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
以H校为例,时值120周年校庆,学校上下一盘棋,全员关注、全心参与、全力推进,营造了人人关心校友、人人参与校友工作的良好氛围。重点通过开展学校校友会组织建设、学院校友工作组织体系建设、基金项目捐赠平台建设、大力开展走访校友校董工作重点工作来抓好校友工程的落实。并且围绕校庆打造了系列庆祝活动、邀请校友返校、传播校园文化宣传材料等,利用校庆这一重要时间节点,讲好校友故事、凝聚校友力量。
借助校庆活动,H校重新改造学校面貌,修整校史馆、完善校友风采、打造校友活动空间,系列校友的宣传活动、校友故事的展演为校友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以120年校庆为契机,H校广泛邀请校友返校聚会、为联络校友感情搭建了平台,为校友工作的持续开展进行了情景塑造,这种依托于校庆时间节点的校友工作,不仅极大整合了校友发展资源、展现了校友工作的成效,而且以空间塑造和情景塑造为核心的环境塑造将对校友持续参与校友工作产生强烈且持续的正向反馈。
(三)组织建设:加强校友会组织建设,健全校友工作体系
H校近年来高度重视校友会组织建设,尤其重视大学与各地校友之间的良性互动,组织多次校友访问活动。重点发挥学校主要领导的作用,通过看望和联络各地校友加强母校与校友之间的联系,2019年至今H校积极完善理事会建设,建立了多家协会联盟,同时新成立各类校友会33个,校友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各地校友资源也得到了充分挖掘和整合。与此同时H校积极构建多方平台和新媒体联盟,既加强自身的宣传,也起到了监督、管理的作用。H校校友办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模式,进而为之后更好推进师范院校校友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
通过各种技术联络各地校友[10],H校建立起完善的校友沟通平台。有条件的学院鼓励设立校友工作办公室;有针对性地制定校友工作计划,研究重要事项,指导校友活动开展。持续加强地方校友组织建设,指导地方校友组织按章程规范开展组建、换届等活动,对于组织机构建设和运行管理不规范的校友组织,应加强沟通和督促整改;创新地方校友组织活动形式和内容,因地制宜,引导其通过团建、公益活动、特色联谊等方式开展工作;加强海外校友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海外校友信息资源优势,支持学校海外人才引进工作。推进校友行业协会组织建设,鼓励校友行业组织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校友工作的顶层规划和制度设计,完善校友工作制度体系,为校友工作和校友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依据。
(四)载体建设:创办期刊、组织活动,搭建校友工作开展平台
H校校友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师教育和校友组织需求,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活动为载体构建校友文化,传承先进文化,汇聚社会力量,共同营造“双一流”建设的大格局[11]。具体来说,H校以四种模式开展载体建设:首先,探索建立个性化的校友服务模式,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校友的实际需要,确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和活动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增强工作的实效性,积极开展校友值年返校活动、校友行业协会高端论坛等活动;其次,做好“校友卡”设计推广,为校友返校提供便利服务;再次,积极推进“校友之家”建设,将其打造成校友互动交流、互助发展的温馨家园;最后,开创并办好校友期刊,传播母校信息,报道校友发展,讲好师范教育故事,使之成为宣传校友、联系校友的有效平台。同时,建设“捐赠纪念墙”,策划开展各类捐赠项目和方便快捷的捐赠形式,为校友支持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便捷服务。
以H校政策为例,在2019年浙江校友会暨杭州校友会成立大会上提出“三个永远”工作理念和“三个优先”工作原则,即对标世界一流大学校友工作,秉承共建、共促、共享的开放办学理念,坚持“校友永远是学校的一份子,校友发展永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永远是校友的精神家园和坚强后盾”的工作理念,落实“学科资源优先对接、品牌资源优先对接、平台资源优先对接”的工作原则,实现华师校友、校董参与学校发展全覆盖,引导校友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对母校文化的认同[12],形成面向未来的“学校+校友校董”发展共同体,最大限度集聚起校内外一切积极的发展力量和发展资源。
(五)文化认同:加强校友文化建设,推动校友品牌化建设
校友群体是社会群体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如任何组织都有其自身文化,校友群体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也有自己的校友文化[13]。作为部署师范院校,H校以教书育人为自身特色,牢固树立以学生成长和校友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观,注重以文育人和以文化人,树立在校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文化认同[14]。强化“全周期、全范围、全方位”的服务理念和全员育人意识,全校教职员工都要善待学生,在乎学生的感受,重视学生的发展,关爱学生成长成才。
师范院校H校充分发掘优秀校友资源,通过杂志、网站、微信公众号、橱窗展、邀请杰出校友进校园等多种载体形式和文化活动倡导师范院校校友文化的价值,通过组织倡议广大校友回校宣讲招聘、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设立专项基金、举办纪念校友书籍发行暨捐赠活动、校友电影作品首映活动、大力宣传杰出校友先进事迹等方式做好校友工作,形成了爱党、爱国、敬贤思齐、建功立业、服务社会、感谢师恩、帮助学弟学妹成长成才、反哺母校等积极向上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友文化。
总的来说,H校的高校校友工作确立了思想引领、组织建设、环境塑造、载体建设、文化认同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首先明确工作目标、统一工作思想,构建大校友工作格局,为全校的校友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其次,紧贴师范院校特色,强化“育人”意识,将“育人”融入校友工作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特色效应。再次,牢牢抓住重要时间节点,依托校庆的重要宣传周期集中办大事。最后,加强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工作和宣传工作。
从实践性来说,H校所探索的五位一体校友工作格局有效地解决了目前高校校友工作发展过程中一些桎梏,提升校友工作的意识和理念,完善校友会组织的建设;从理论性来说,其整体符合当下学校管理理论的发展思路和规律;从适应性来说,其充分适应了师范院校的育人特色,构建了教师培育、师范特色的高校校友工作格局。
三、师范院校校友工作的未来探索
面对校友工作的新形势、新挑战,围绕“十四五”的奋斗目标,需要各大师范院校进一步明确校友工作的奋斗方向,认真落实校友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推进举措。
(一)提升校友工作治理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15]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大学治理结构。从大学治理的角度来看,校友工作是高校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升校友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对于沟通母校与校友、帮助师范生拓宽就业渠道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发挥高校聚集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教育资源等资源的整合作用。未来工作中,高校更应加强对校友工作的组织领导、增加校友工作经费投入,积极探索学校理事会制度、校友会理事会制度、寻访校友校董制度、校友值年返校制度、校友大使制度等制度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畅通学校与校友联系的渠道,密切学校与校友的联系,从而能够积极有效争取校友以多种形式对学校办学的支持。
(二)加强校友工作队伍建设
从人力资本理论来看,学习者学到的才能是个人财产,同时也是社会财产的一部分[16]。校友是大学最重要的人力资本之一,它是成熟的、可持续开发的,校友自身发展及其社会关系带来的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的总和就是校友资源,包括了校友所拥有的人力、财力、社会影响力等物质或虚拟的资源。基于此,加强校友工作队伍建设有利于联动校内校外双重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校友工作纳入二级单位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学校每年预算专门经费,用于校友工作与社会服务专项考核的绩效奖励。学校定期开展校友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总结校友工作经验,推动学校校友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探索与校内其他相关行政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校友工作志愿者制度等有利于打造校友工作队伍建设的举措。
(三)注重校友文化活动空间建设
从校友文化建设角度出发,校友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社会延伸,包含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及行为文化三方面[17]。依托于校友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宣传,我们还应该在空间和行为层面将这种精神内涵进行固化,未来应对标国内外一流高校“校友之家”建设,完善校友文化承载、活动场地的建设,建成集校友会、基金会、理事会三会一体的办公场所,校友文化纪念馆、多功能会议厅、接待室、文化纪念品展示等校友返校举办沙龙、讲座、聚会等各类活动的文化活动景点。将其打造成校友互动交流、互助发展,满足校友工作办公和活动需要,彰显学校厚重的办学历史和校友文化的温馨家园。
(四)开展校友工作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技术引领高校数字化建设的新时期,开展校友工作应该重视校内数据共享以及社交媒体数据获取,增加校友数据的完整性、多样性和及时性,最终为校友工作决策提供有效支持[18]。未来应积极推动学校校友会基金会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打造具有宣传、联络、交流、合作、捐赠和查询功能的互动信息系统,提升校友工作信息化支撑能力。各单位要在信息化平台中设置“校友工作”专栏,宣传校友活动,提供校友服务指南。完善校友数据库建设,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收集、整理校友信息,提高校友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实时性和有效性;注重信息互通互联,线上线下相结合,挖掘校友信息的潜在价值,为校友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服务。重视新媒体平台建设,传播母校信息,联络校友感情,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校友组织建设、校友信息共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打造“学校学院+地方校友组织+校友”发展共同体
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校友是高校的双重利益相关者,一方面校友是曾经的学生,对学校的情况了如指掌,因此他们是大学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另一方面校友身处大学外部,了解政府、市场及社会的运行方式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于大学的诉求,因此他们也是大学的外部利益相关者[19]。美国高校通过“学校—校友”终身发展共同体建设,打造统一大学品牌,创新特色平台服务,这两项措施对于师范院校校友工作打造“学校学院+校友”发展共同体具有借鉴意义[20]。基于师范院校的特色,我们提出打造“学校学院+地方校友组织+校友”发展共同体,此共同体将学校学院和校友共同体作为校友工作的主体,充分发挥学校层面的指导意义、调动学院层面工作积极性,以服务校友为宗旨和目标,以地方校友组织为链接,沟通学院学校和校友,构建“共建共享共荣”融合机制,实现共同发展。
校友是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最鲜活的载体,是学校加强社会联系的桥梁纽带,更是学校发展建设最可信赖和依靠的重要办学资源和支持力量。高校校友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是高校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应努力构建和完善校友工作新格局,创建一流的校友工作队伍和一流的校友工作,最大限度集聚校内外发展力量,为建设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新华社,2022-10-16.
[2] 黄文辉,刘敏文. 一流大学建设中校友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 (03): 148-151. DOI:10.14138/j.1001-4519.2000.
03.028.
[3]中国高校校友工作理论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成立10周年论文集[M].浙江大学出版社:69.
[4] 郑晶玮.高校校友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浙江档案,2021(05):55-56.
[5]谢丽春.人力资源视角下高校校友资源管理[J].人才资源开发,2020,No.428(17):29-30.
[6]冯利.行业特色型高校校友资源开发与利用探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01):61-62.
[7] 吕锡坪,邱方江编著,高等学校管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05,第38页.
[8] 郭姝,刘杨.“双一流”背景下大学校友文化及其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8(05):92-96.
[9] 郭姝,刘杨.“双一流”背景下大学校友文化及其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8(05):92-96.
[10] 陆志华.大众化教育条件下高校校友工作机制建设与创新[J].前沿,2010(04):175-177.
[11] 郭姝,刘杨.“双一流”背景下大学校友文化及其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8(05):92-96.
[12] 郭姝,刘杨.“双一流”背景下大学校友文化及其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8(05):92-96.
[13] 田莹. 大学校友文化及其培育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13.
[14] 郭姝,刘杨.“双一流”背景下大学校友文化及其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8(05):92-96.
[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 37 (06): 273.
[16] 叶德磊. 亚当·斯密的人力资本思想 [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44(03): 344-349. DOI:10.14182/j.cnki.j.anu.2016.03.013.
[17] 田莹. 大学校友文化及其培育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13.
[18]伊文斌,傅惠鹃,康忠民.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校友资源管理和利用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8,39(02):77-80+85.
[19] 丁玉蓉. 校友参与高校育人的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21. DOI:10.27149/d.cnki.ghdsu.2021.002356.
[20]金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打造“校友—学校”终身发展共同体——美国高校校友工作发展及其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20,33(06):113-118.
Research on Alumni Work at Normal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A Case Study of the Work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Alumni at Normal Universities
Zhou Yan,Dai Qing
(Office of Alumni Work and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Governence Studies,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source shortage and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we must adhere to innovation,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require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social parties and the help of alumni resources. Alumni resourc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and are the most reliable and valuable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so the work of alumni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alumni in the new era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normal colleges and their alumni, but also beneficial to 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of n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alumni work in a deployed normal universit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weaknes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current alumni work, as well as summarize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and laws, and propose new ideas for future work exploration.Keywords:Alumni work; Normal universities; Alumni resources
(责任编校:周文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