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三链”:中小学青年教师校本研修模式探究
2024-06-15吴小美
摘 要 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师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当前的中小学青年教师校本研修实践中,仍然存在工学矛盾突出、形式问题凸显、资源短缺和指导不足的问题,导致校本研修难以真正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环三链”校本研修以“建构链”、“实践链”和“提升链”形成研修循环圈,旨在激发中小学青年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提升校本研修的效能和实践活力,让校本研修真正服务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一环三链;青年教师;校本研修
中图分类号 G5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4)04-0091-03
一、困境检视:当前中小学青年教师校本研修的问题分析
(一)校本研修的工学矛盾突出
“工学矛盾”是指中小学青年教师对于本职工作和职后教育、专业成长都有内在的发展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二者不可得兼”的矛盾,不仅影响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本人的发展动机。[1]实际上,如何站稳讲台、顺利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是刚入职的中小学青年教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虽然是基本的岗位职责要求,但对青年教师来说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青年教师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和实践,并在反思中进行教学改进。校本研修的实质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理应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上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但在实践中,校本研修成了“学校非常不受重视的一项工作,校本研修与学校很多教育教学工作交织在一起,是一种复杂的渗透性工作”[2],往往成为布置与传达常规任务的例行公事活动,严重偏离了校本研修的核心价值目标。青年教师的校本研修变成“走走过场”和“规定动作”,成了他们的额外负担。另外,除了基本的教学任务外,青年教师往往还需要承担课后辅导学生、进行家校沟通、组织课外活动等任务,很难再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内容流于浅表的校本研修。
(二)校本研修的形式问题凸显
当前,学校普遍重视校本研修,但往往多关注活动表面的热闹,而忽视了实际的效果,给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带来了困扰。首先,校本研修的形式问题表现为学校对青年教师的需求了解不足。一般来说,学校多根据过往经验判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而较少通过问卷调查等实证方式进行详细调研。由于缺乏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入了解,学校无法提供个性化的校本研修计划,从而导致青年教师很难在校本研修中获得真正的成长收益。其次,校本研修的形式问题表现为研修内容不实用。许多学校将研修活动局限于一些简单的演讲、报告等,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特别是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使得青年教师很难通过校本研修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有效提升教学能力。最后,校本研修的形式问题表现为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现行的评价制度重视校本研修预设目标的达成,强调评价的管理作用,很少关注评价过程中的人本因素。这种评价“以事为本”,重结果而不重过程、重物质而轻精神、重形式而轻内涵,造成青年教师只是校本研修的普通参与者,而不是自我学习的真正主体。
(三)校本研修资源短缺与指导不足
校本研修是一种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进行的研究活动,虽然被广泛提倡和组织实施,但实际上,教育部门和学校在资源投入和指导方面存在欠缺的问题。一方面,缺少校本研修资源成为制约青年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研修资源是校本研修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参与校本研修不仅仅是为了拓展眼界、获得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更多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途径获取真正有助于自身站稳讲台的研修资源。然而,由于经费限制和资源分配不均衡等客观因素的存在,教育部门和学校无法提供足够多的、满足不同教师需求的资源来支持研修活动,如此便限制了青年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指导不足也是影响青年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校本研修的有效实施需要经验丰富且具有指导能力的导师或教育专家提供支持和帮助。然而,目前很多学校缺乏这样的导师和专家资源,导致青年教师在研修过程中难以获得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二、“一环三链”:中小学青年教师校本研修新模式
为有效解决当前中小学青年教师校本研修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建构“一环三链”校本研修模式。该模式以“建构链”、“实践链”和“提升链”形成研修循环圈,旨在激发中小学青年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提升校本研修的效能和实践活力,让校本研修真正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
(一)建构链:打造共研团队
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能力欠缺的问题,“一环三链”研修模式的建构链要求学校应积极构建共研团队,吸纳名优教师参与研修活动。这些名优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通过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提升教学行动力。同时,“一环三链”研修模式的建构链注重建立固定的“青蓝”联系指导机制。让名优教师参与校本研修,能从共性方面解决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问题,但对青年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则关注不足。名优教师和青年教师形成结对的“师徒”关系,在工作岗位上对青年教师进行直接指导,不仅可以有效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还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此外,“一环三链”研修模式的建构链还要求学校通过引入外部专家、学科研究机构等形式,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更加广阔有力的专业资源和学术支持。这些外部资源可以提供专业指导和针对性培训,帮助青年教师深入理解教学活动的本质和特点、认清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
(二)实践链:优化研修流程
校本研修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优化研修流程则是确保研修效果最大化的关键所在。“校本研修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每一次校本研修应是前后衔接、相关性强的系统工程。”[3]在对研修流程的优化设计中,“一环三链”研修模式的实践链着重考虑青年教师在研修前、中、后各阶段的需求与支持。首先,在研修活动开始前,学校以任务为导向,引导青年教师围绕主题开展自主学习。其次,在研修活动中,学校遵循“专家引领—同伴分享—小组沙龙—反思总结”的研修过程开展研修活动。专家引领能够帮助青年教师理清认识并促成有价值的反思;同伴分享能促进青年教师在研修活动中开展较高水平的合作活动;小组沙龙能促进思维碰撞,实现共同成长;反思总结能帮助教师理智地思考自己的教学,研究教育对象,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主动将与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教学过程中来,适时调整、优化其教学行为来组织课堂教学。此外,有效的研修活动还会关注青年教师后续行为的变化。对此,“一环三链”研修模式的实践链注重及时跟踪记录青年教师的感受和学生的反馈,检测校本研修效果是否符合预期,对于持续推动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升链:搭建成长支架
校本研修既需团队协作的攻坚之力,又倚重教师个体的精细化实践。团队所积累的群体经验,需经教师个体的内化与转化,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智慧,进而渗透于教师执教的每一堂课中。作为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外在力量,校本研修的核心在于唤醒他们的内在动力与自主精神。唯有青年教师真正认同并投入研修,外在刺激方能转化为专业成长的持续动力。“一环三链”研修模式的提升链基于青年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供成长支架,助力青年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实现发展。一是在校本研修规划上,提供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机会。学校紧密结合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实际需求,提供更具有规划性、针对性的培养路径,从而让青年教师有更多的选择。二是在成长平台搭建上,提供自我教育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学校提供网络交流互动平台或是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交流自我发展经验心得、展示发展成就,甚至是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在相互交流中做到自我总结与自我反思,从而进一步改进自身教育教学行为。三是在外部资源获取上,学校整合区域名师、骨干教师等优质力量,实现对青年教师的精准帮扶。
三、“一环三链”教师校本研修模式的优化路径
为有效实施“一环三链”校本研修模式,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减负赋能:基于青年教师需求释放发展空间
“一环三链”研修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为,需要准确把握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严格遵循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一方面,要精准聚焦青年教师需求。学校可以通过与青年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或座谈会的形式,了解教师在生涯规划、专业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和困惑,并根据调研结果,将青年教师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确定校本研修的方向和重点。另一方面,要为青年教师研修释放空间。在为青年教师制定研修计划时,学校要根据青年教师的工作时间来统筹安排研修时间、研修地点和研修方式等,尽量减少青年教师日常工作负担。如,学校可以通过线上研修、周末或假期集中研修等方式解决工学矛盾问题,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实际困难,从而激发青年教师参与研修的热情。此外,学校还应该开展校本研修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功能。学校通过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后,应及时调整校本研修计划、内容和方式等,从而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效果。
(二)资源拓展:搭建科学智能的青年教师研修平台
青年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不仅要通过自身的主动作为,还需要依靠外在的学习平台。“一环三链”校本研修模式强调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注重为青年教师搭建形式多样的研修平台。第一,开展工作坊项目,搭建校本研修平台。在工作坊项目中,人人都是“研讨者”和“分享者”,共同构建起学习共同体,青年教师在研修过程中实现共创、共生、共享。第二,开展内外合作,搭建校际研修平台。青年教师研修不应局限于学校内部,应该走出学校,开展学校之间的沟通合作。学校要积极通过开展观摩和座谈会等,让青年教师学习不同学校的经验。同时,学校还可以借助学生家长、社区、院校专家等资源,开展针对性的沙龙活动。[4]第三,基于智能技术,搭建网络研修平台。高质量、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能从外部驱动青年教师参与网络研修,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师的网络研修提供多元化、针对性、即时性的支持服务。[5]因此,学校应借助互联网技术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科学智能的研修平台,包括在线课程、云端教学资源、教学评估工具、教师交流社区等功能,从而为青年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三)专业引领:建立同侪相济的教师研修共同体
“一环三链”校本研修模式强调从个体走向团队是教师内生发展的必由之路。实际上,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专家学者进行方向引领,还需要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构建教师研修共同体。通过成立教师研修共同体,加深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促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首先,新老教师师徒结对,实现一对一精准帮扶,师徒之间随时随地互相学习,使互助效益最大化。其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领导力,实现一对多团队培养。骨干教师具有多年教学和管理经验,既能够灵活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又有统筹学校发展的意识。他们能够对青年教师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有助于激发青年教师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带动青年教师不断进行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促进青年教师发展。最后,构建同侪相济的研修团队,实现团体互助。青年教师通过教学观摩,借鉴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有助于解决自身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吴小美,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杭州 310000)
参考文献:
[1] 戴红宇.破解乡村教师“工学矛盾”的路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2(3):52-54.
[2] 李树培,魏非. 中小学校本研修的问题、缘由与路径 [J]. 教师教育研究, 2019(2): 37-41.
[3][4] 宿强,罗丝佳.优化校本研修制度助推高品质学校建设——以成都市成华小学校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2(26):30-32.
[5] 周海军,杨晓宏.智能时代教师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内涵分析与模型构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6):17-23.
责任编辑:谢先成
读者热线:027-6786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