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近那么远
2024-06-14郭悦雯

在我只有九个月大的时候,我的亲生父亲就因发生意外去世了。上幼儿园时,妈妈为我找了一个新爸爸。我当时并不明白新爸爸存在的意义,感觉之前没有爸爸的日子也没什么不好,所以在心里,我与他好像总是隔着一段说不清的距离。有次在外人唆使下,我还对他说出“你才不是我爸爸”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我只记得自己当时被妈妈狠狠教训了一顿,但他是什么反应我却忘记了。他和妈妈又生了一个妹妹后,我总是对着他们一家三口“同框”的画面发呆。我长大了,会懂事地喊爸爸了,也对妹妹有了艳羡的目光。
前年高考填志愿时,班主任说:“出去看看,别总守着舒适圈,要扩大自己的舒适圈。”一向喜欢自由的我,当时无比赞同这句话。我想,上大学时一定要离父母远一点。录取结果出来后,我对仅有六个多小时车程的距离不甚满意,认为从重庆到武汉实在算不上远。但坐上动车,看着重庆远远地向后退去,我的心却开始疯狂地跳,我甚至紧张到小腹酸胀。不过在这六个小时的路途中,我还是会时不时因自己的决定而感到自豪——我想,自己在武汉的生活一定会与之前不同!
大一暑假,我离校回家,刚出高铁站就看见靠在摩托车一侧的他。他已经没我高了,皮肤因为常年在工地上下苦力而被晒得黝黑。他看起来圆头圆脑的,咧嘴笑的时候可以看见缺了一颗门牙——上个月他啃骨头的时候,用牙撕肉筋时太用劲,门牙被扯掉了。他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接过我的行李,大声问道:“想妈和老汉没有?”我坐上他的摩托车,耳边是呼呼的风声。我居然觉得重庆六月那滚烫的风打在脖子上很舒服,不像出租车上的那种皮革味,闷得人想吐。我吹风还没吹够,摩托车就停下了。我想,这就到家了,真近。
那个假期,我们全家去了外公家,陪外公过完生日后,父母和妹妹比我早两天走,回重庆,我则等到返校日,直接从外公家前往学校。他们走的那天,爸爸背了个背篓,里面塞满了外公让带的土特产。东西太多,背篓装得都冒尖儿了,背起来和爸爸一样高,但他依然三步一回头地朝我招手,笑着和我说再见。他的手上布满了杂乱的纹路,手掌宽厚,手指粗短,指甲缝里总有洗不掉的黑色,挥起来带点憨态。
“去了学校要想妈想老汉哦,”他还在挥手,“回来我请你吃麻辣红油冰激凌!”
妈妈听他说完这句话,也学着他打趣我。我嘴上应着他们,立在一边,看着公交车开走。弯道边的小土狗被汽车鸣笛声吓了一跳,过了一会儿,公交车消失在那个转弯处。
“幺儿,回来一趟,你爸爸出事了。”九月的一天早上,我一睁眼就看到了妈妈半夜发来的微信消息。妈妈的爱总是很含蓄,她很少使用这么肉麻的称呼,这种称呼只有爸爸才会喊。我察觉到一丝异样,却迟迟没敢给她回电话。等洗漱完后,我的脑子里已经上演过一万种可能。我用颤抖的手拨通了妈妈的电话,电话里“嘟——嘟——”响了好久,我感觉心脏“咚咚”直跳,比我第一次坐上动车离开重庆时还跳得快。
“你爸走了,车祸。”
电话那头的妈妈嗓子干涩,声音嘶哑。过了一会儿,她开始泣不成声。我清晰地感受到周身的血液直冲头顶,头皮发麻。我收拢五指,无意识地抠着手掌,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但又说不出什么安慰妈妈的话。我在想,我都还没吃解放碑的麻辣红油冰激凌,为什么会感觉喉咙里又呛又冷。
我从学校搭上公交车去地铁站,再坐地铁去高铁站,又坐了六个多小时的动车到达重庆北站。一路周转,我想让车跑快点,但又想让它们跑慢点。等出了高铁站,孤零零地走到马路边时,我想,车还是跑慢点好。最后,我还是坐了充满皮革味的出租车回家,车里空气闷闷的,一点也不好闻。
陪妈妈处理爸爸的后事时,我完全不敢看那张遗像,偶尔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抬头瞥一眼就迅速地移开目光。但我的脑海里却反复出现那张遗像,黑白的,暗淡的。我心里想到他,一时觉得很近,好像昨天他才背着背篓朝我挥过手,一时又觉得很远,因为再也见不到他了。眼眶突然一酸,我赶紧深呼吸,咬紧后槽牙,心里反复念叨“没事的,没事的”,强行把眼泪憋了回去。
“你觉得伤心吗?”妈妈问我。
“不伤心。”我听见自己出声了。
我没告诉她,我那天在学校偷偷哭了一整天,不敢出声,怕被室友听见;我没告诉她,我对她很愧疚,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才让她总是失去丈夫,让她总是过得很累;我也没告诉她,我很伤心。从小到大,爸爸一直喊我喊得很亲,生活费总是发得很准时。他和妈妈一样从不偏心,每次视频通话时,他都会挤开妈妈的脸,期待地问出:“幺儿,有没有想妈和老汉?”我想,我是伤心的。
回学校那天,是妈妈送我到高铁站的。以前因为不好意思麻烦他们,我总是喜欢早上自己一个人去高铁站,但这次我不忍心拒绝妈妈。当妈妈跟我挥手后,我转身进站,不敢回头,因为我不敢看她在人来人往中孤零零的一个人,目送我去远方的样子。
早知道我就不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了。
(本刊原创稿件,老老老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