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挤眉弄眼是“淘气”吗

2024-06-14葛绣山

大众健康 2024年6期
关键词:抽动症小明因素

葛绣山

小明6岁,上小学一年级。这天,班主任请家长来学校,因为小明在学校经常挤眉弄眼做鬼脸、有事没事清嗓子、不时甩一甩胳膊。家长说,小明的问题他都知道,曾带孩子到医院看过眼科和耳鼻喉科,但始终不见好转。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提醒家长,要带小明看看神经内科门诊。

经过整体评估,医生发现,小明既不是淘气、多动,也不是眼睛、耳鼻喉等器官出了问题,而是患有抽动症。小明家长心里一惊:抽动症是怎么回事?

医生解释说,儿童抽动症也叫抽动障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抽动症可能会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和社交产生一定的影响。医生告诉小明的家长,不要过度担心,因为通过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支持,有抽动障碍的儿童可以很好地管理自己,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抽动症有哪些症状

抽动症的症状通常在儿童4~6岁时开始出现,但也可能出现在更早或更晚的年龄阶段。抽动的类型和频率因个体存在差异,常见的抽动症状有很多种。

肌肉抽动 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孩子可能会频繁眨眼、翻眼睛、耸肩膀、摇头、扭脖子、噘嘴、做鬼脸等。

发声抽动 孩子会发出清嗓子、咳嗽、尖叫、喉中咕噜声或其他不自主的声音。

复杂抽动 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更复杂的抽动,如跳跃、旋转身体、模仿或重复别人的话。

共患病 很多抽动症孩子可能同时伴有其他问题,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学习困难、情绪问题等。

抽动动作有哪些特点

孩子的抽动动作通常是不自主、无法控制的,并且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频繁发生。受压力、疲劳、兴奋等环境和自身情绪因素的影响,抽动的频率和强度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增加或减少。

抽动的类型和频率还可能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有些孩子的抽动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甚至自愈。另一些孩子的抽动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期。

抽动的频率和强度在不同孩子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孩子的抽动较为轻微,有些孩子的抽动较为频繁和明显。

孩子为什么会得抽动症

抽动症的确切病因、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抽动症病史的孩子,患病风险可能会增加。

大脑神经递质失衡 大脑中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异常或失衡,可能影响大脑的神经传导,导致抽动症状的出现。

环境因素 压力和焦虑等心理因素,感染、过敏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对抽动症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免疫因素 免疫系统的异常,也被认为与抽动症的发病机制有关。

如何判断孩子有抽动症

家长发现孩子有抽动相关症状后,应该带孩子到医院等专业机构就诊。抽动症的诊断通常基于临床观察和病史搜集。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来评估孩子的抽动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对生活的影响,进而明确病情的严重程度,寻找可能的诱发因素。

孩子要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有时,孩子还要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完成抽动严重程度量表、注意力评估量表等,以及接受脑电图、颅脑影像、血液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的问题。

家长的支持和应对很重要

抽动症发病时,孩子通常年龄较小,因此家长的态度起着关键作用。家长要了解抽动症的本质和应对方法,及时识别,科学就医,逐步接受,树立信心,积极面对。

除了及时就医,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支持和理解的家庭环境。抽动症儿童可能面临自尊心受损、焦虑、抑郁等心理方面的挑战。家长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要避免对抽动症状表现得过度紧张或焦虑,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接纳。

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稳定孩子的身体和情绪状态。合理膳食,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糖分,以及油腻、辛辣食物,也对抽动症的管理有帮助。

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减少压力。帮孩子学会应对压力和紧张,如学习放松技巧、多运动、听音乐等。同时,避免孩子接触可能引发抽动的刺激因素,如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发生各种感染等。

大多数抽动症孩子可自愈

学校应该为抽动症儿童提供充满支持和理解的学习环境。老师应该主动了解抽动症的特点,多关注抽动症儿童的心理状态,引导同学尊重和接纳抽动症儿童,减少歧视和嘲笑。同时,提高社会对抽动症的认知水平。通过宣传和教育,减少公众对抽动症的误解和偏见,创造更加包容和充满支持的社会环境。

大多数抽动症儿童的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人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会了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运动、情绪和注意力。当一个孩子的抽动症状开始减轻时,通常表明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在逐渐增强。此外,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以及社交适应能力的提高,也可能对缓解抽动症状起到积极作用。而且,这种疾病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并无实质性的影响。

然而,抽动症状可能会持续到成年期,孩子可能因此产生情绪和心理问题。所以,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状况,通过正规医院或者专业机构进行治疗和康复,鼓励孩子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持续支持孩子发展和成长,必要时寻求专业意见和科学指导。

猜你喜欢

抽动症小明因素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小明照相
马丙祥教授辨证论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总结
解石三大因素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做不到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从痰、风辨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平肝熄风止动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