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类学术译作译者必备素养之我见
2024-06-13王艺博
摘 要:长期以来,国内图书市场上社科学术译作的翻译质量饱受诟病。译者自身能力不足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最根本原因。笔者从事社科学术译作编辑工作二十年,审读译作书稿无数,本人也曾做过图书翻译工作,依据亲身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名优秀的学术译作翻译人员应该具备的素养。
关键词:社科类学术译作 译者素养 翻译质量
自出版行业在中国诞生以来,一方面由于欧美各国在诸多领域确实有着较之国内更为先进、前沿的学术思想,一方面也由于改革开放后国内读者了解世界各国的欲求高涨,国内出版机构一直有引进并移译西方出版物的传统。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民族文化,出版界也将重点逐渐转向国内原创图书的出版上,但至少在学术出版这一细分领域,引进版图书依然占据着图书市场的重要份额。
然而,伴随着引进版图书热度的经久不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在近些年也越发变得突出,这就是引进版图书的翻译质量问题。打开豆瓣读书网站以及国内一些知名图书电商的网站,我们在很多图书下面的评论部分都会看到类似的话:“书是好书,可是却被译者毁了”;“翻译得不知所云”;“翻译水平太差了,很多地名和专有名词都翻错了”;不一而足。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现今的出版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国外出版机构授权给国内出版社的合同期越来越短,常规授权期限已经由二十年前的十年甚至更长缩短到现在的五年甚至更短,而版权使用费却越来越高,国内出版社利润被挤压得极其微薄。在加快出版进度与控制成本争取利润的双重压力下,许多出版社便极力压缩留给译者的翻译时间,以期在合同期内留出更多的销售时间。殊不知,对于翻译工作来说,“慢工出细活”绝对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充足的时间作保障,就很难有优秀的翻译质量。译者为了赶在合同期内交稿,只能仓促应付,根本没有时间对译文进行仔细的推敲打磨,译文质量低自然也就在所难免。
翻译周期过短固然是造成译作图书翻译质量低下的一个客观原因,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译者自身存在的各种能力不达标才是最根本因素。随着英语学习的普及以及国人对英语的重视,懂英语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也希望在工资收入之外再多一份副业收入,或者是出于丰富自己简历的需要,为未来找工作或者跳槽积攒一些相关的学术资本,于是便通过各种人脉搭上出版社的关系。然而,其中很多人的综合能力甚至达不到翻译普通图书的要求,遑论专业学术著作。而出版社也因为在出版进度上刻意追求短平快而忽视甚至是轻视译者的遴选工作,还有的出版社则极尽压缩成本之能事,将翻译费也尽量压低,从而导致翻译市场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优秀译者没有动力从事图书翻译工作,而很多根本不合格的译者则加入到翻译队伍中,进而造成国外学术著作翻译质量日益下滑。实际上,翻译学术著作是一项繁复的系统工程,对译者的综合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绝不是掌握了一定量的英语词汇、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就能胜任的。二十年的从业经验告诉我,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术著作译者,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优秀的英文理解能力、强大的中文输出能力、深厚完备的知识储备以及严谨负责的治学精神,四者缺一不可。下面就以社科类学术译作为例,来具体分析这四种能力和素养。
一、优秀的英文理解能力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的工作,因此对于源语言(以英语为例)的理解力是做好翻译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最核心的一环。这里我们所说的英文理解能力主要体现为两方面的功力:一方面是对于英文单词意思的深入理解力或多维度理解力;另一方面则是对于英文复杂句式的拆解能力。所谓对于英语单词的深入理解力,是指对于一个单词,不单单要知道其最为常用的中文意思,还要知道其不为人所熟知的一些意思。在从事英文著作翻译时,一个单词以其不常用的意思出现在文中的情况并不鲜见,如果译者对于单词意思的掌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在碰到含有这样单词的句子时就很难准确顺畅地将句子翻译过来。举个例子,有一位译者曾经很苦恼地告诉笔者,他的译稿中有句话,“there are things made out of materials essential to war needs, economy in which sets free these materials”,他实在不知道如何翻译。其实这句话的句式是比较简单的,前半句是主句,后半句是从句,而问题就出在对于“economy”这个词的理解上。大多数人只知道这个词翻译成“经济”,尤其是在一本经济学著作中,这个词一出现,很多人就更会不假思索地认为必定译作“经济”无疑。但在这句话里,如果译成“经济”,则是无论如何也讲不通的。其实“economy”这个词还有另外一个相对来讲没那么常用的中文意思——“节省或节约”。知道了这一点,这句话就很容易翻译了:“有很多东西是以战时的关键物质为原料制造出来的,节约使用它们就可以释放出这些物质。”顿时豁然开朗。再比如说“although”或“though”这两个词,笔者编辑工作中碰到的所有译者在看到这两个词时,无一例外将其译作“尽管”或“虽然”;殊不知,这两个词如果不是放在一句话的句首,而是放在句尾或者从句的句首,则它们还可以有另外一个意思——“然而”或“不过”。很多译者由于根本不知道它们还有这样的意思,导致其译文逻辑上无法讲通,甚至是逻辑完全颠倒。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要想深入理解一个英文单词,最好的方法应该是通过英英词典掌握其英文释义,因为有些英文单词在中文里是很难找到其对应的译法的,了解其英文释义有助于抓住该词的本质含义,从而可以根据其所处的具体语境来灵活翻译。
再来看优秀的英文理解能力的第二个维度,即对于复杂句式的拆解能力。英文的句式有些情况下是非常复杂的,经常可以见到从句套从句的情况,翻译时需要耐心分析句式结构。还有些句子虽然句式并不复杂,但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不仔细斟酌便很容易走入歧途造成错译。比如,英文句子中我们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即“sth of(或其他介词)A and B”。根据笔者的经验,这种句式多数情况下都要译成“A和B的sth”(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判断),但绝大多数译者都译成了“A的sth和B”,即没有正确判断其相互之间的从属关系。例如,在本人所编辑过的一部书稿中有一句,“it uses information on all assets,liabilities,equity,and 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这里的“it”指的是产品宽口径法,是一种衡量银行流动性的指标,译者将其译为“它使用了所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信息,以及表外业务”。即便是不懂银行业务的编辑或许也会看出这是一句病句,度量指标可以利用“某方面的信息”,但利用“某些业务”就很难讲通了。而实际上,错误就在于译者没有搞清楚句子各并列成分之间的关系,本来是四个并列的成分,即“assets”“ liabilities”“equity”和“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而作者却错误地认为前三个是并列成分,而把最后一个成分单独地割裂出去。正确的译法应该是,“它使用了所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表外业务的信息”。
二、强大的中文输出能力
优秀的英文理解能力只是让我们理解了英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而如何将我们所理解的意思准确地传达给图书的受众,即广大的读者,那就需要借助译者强大的中文输出能力了。如果译者没有优秀的英文理解能力,我们所读到的会是一些完全不知所云的文字符号的堆砌。而如果译者虽然有比较好的英文理解能力,但却没有强大的中文输出能力,我们所读到的则会是一些让人似懂非懂、理解吃力的译文,或者是编辑口中常说的“听着不像中国话”的译文。例如,一本文稿中有这样一句,“它们将对德国的出口构成严峻竞争局面”,这句话乍听起来似乎也可以大致理解其含义,但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词汇搭配不当而造成的病句,将其改为“它们将使德国的出口面临严峻的竞争局面”,意思就清晰顺畅多了。译者应该是看懂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没有能以恰当的中文表述方式将其转换过来。
汉语和英语作为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上是有着很大差异的。比如,英语多喜欢用倒装句,多喜欢用插入语,多喜欢用破折号,而相对来讲,在汉语中,这些表达方式使用得都比较少,因为它们都会影响阅读的流畅性,甚至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英语在一段话中时常会出现多个破折号,有时甚至是双破折号与单破折号交替出现,这时译者在翻译时就应该通过自己对于原文的理解,将其做适当的转化,将其转变成容易为中国读者理解的句式,既保证句子的通顺,也不会让读者产生误解。另外,汉语中多喜欢用一些词来表示上下句之间的关系,比如说“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于是”“这样看来”,而英语中则通常缺少这样一些明确表示上下文关系的词,如果译者在翻译时只是机械地直译过来,而不加任何处理的话,读起来就会让人感觉非常生硬。比如,英语中经常有以“because”开头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就不能只依照字面译成“因为……,……”,而应该依照中文的习惯译成“因为……,所以……”。再比如,笔者所编辑加工过的一部书稿中某一节的最后一段是以“Finally,……”开头,译者直接译成“最后,……”,但由于前文并没有firstly、secondly表明分列几点的词,在这里突然冒出一个“最后……”就显得特别突兀。实际上,作者的意思是要在本节的最后说明一个问题,而“finally”后面接的就是他想阐明的问题,因此译成“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才是更贴切的。所以,不生搬硬套地直译,而是通过自己对于内容的理解将一些词语和句子做意思上更精准、形式上也更为汉语化的转化是做好翻译工作特别重要的一环。
三、深厚完备的知识储备
一部英文著作中涉及的知识可能是方方面面的,因此,拥有优秀的文字驾驭能力只是做好翻译的一个必要条件,却并非充分条件。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碰到很多通过了托福、雅思、专业八级考试的人却做不了专业学术著作翻译的原因:因为没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没有完备的知识储备,对于句子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字面上,而无法弄清楚其实际蕴含的意思。文字和语言毕竟只是一种形式,而我们最终要向读者传递的内容和实质是信息和知识,如果译者只能解构原文的形式,却不能理解它的实质,那么他传递给读者的,只能是一堆空洞而无实际意义的文字。例如,一位公共管理专业背景的译者在一本书中将“money multiplier”译成了“货币增加”,而实际上学过经济学或者金融学专业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词是“货币乘数”的意思,它表明的是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比率。在同一本书中,也是这位译者,将原文的“composite position”译成了“综合状况”,而实际上在金融学、银行业中,“position”有一个专门的译法为“头寸”,意思是款项或者余额。这样的译文一旦流出,必定会贻笑大方。
可见,学科专业知识的缺乏或功底不深很难成为这一领域的优秀译者;而知识面不够广泛、知识储备量不大同样也会犯下很多错误。仍以笔者编辑过的一本译作为例,在一群并列的国名中,有一个国家Liberia,译者根据发音及自身的知识储备,将其译成了利比亚。实际上,利比亚对应的英文单词是“Libya”,而“Liberia”则是位于非洲西海岸靠近大西洋的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国利比里亚。一个是北非的阿拉伯国家,一个是西非国家,一字之差,却谬以千里,所幸这里并不涉及宗教问题,否则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麻烦。再举一例,一部书稿中出现了这样一句,“一部在苏联占领阿富汗期间发表的小说《黑色郁金香》(1998)”。谙熟军事史或世界史的人会知道,苏联占领阿富汗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而该小说出版于1998年,因此可以确定此句一定是一句错译,核对原文后,将其改为“一部以苏联占领阿富汗为背景的小说《黑色郁金香》(1998)”。有的时候,英文原文可能句式比较复杂,再加上有些作者会有一些不太规范的遣词造句习惯,仅凭我们的语言能力很难确定一句话翻译得是否正确,但如果译者拥有较为完备的知识储备,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犯下一些比较严重的错误的。
四、严谨负责的治学精神
如上所述,翻译工作是一项挑战性极高的工作,即使我们解构句子的能力、英文词汇量、知识储备以及专业功底等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翻译过程中也难免遇到超出我们可驾驭范围的问题。此时,能为我们的翻译工作的质量提供补救的就是文字工作者都应谨记恪守的“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的治学精神。遇到不好理解的文字,切不可急于求成,为了赶进度而敷衍了事,凭着自己的直觉来硬译,而应放慢进度,对于句子中的一些难理解的词,通过查英汉词典甚至英英词典来理解其最本质、最精准的含义,或者利用互联网搜寻相关信息,争取从中寻找到疑难句子或词汇译法的蛛丝马迹。如果这样也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可以先跳过此句不译,去翻译后面的内容。因为很多情况下,后面的文字都会对前面的内容做一个总结概括或者进行一番解释,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由此倒推出前面相关句子的正确意思,这样“曲线救国”的办法在翻译过程中不失为一项非常明智的策略。其实,前面所提到的三种能力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可以通过严谨负责的治学精神来弥补的。
此外,严谨负责的治学精神还体现在要确保同一个名词在一本书的不同地方出现时保持译文的一致性上(一词多义且确要表达不同的意思者除外)。比如笔者责编的一本书中多次出现“marketing”一词,译者在有些地方译成了“营销”,有些地方译成了“销售”,虽然“marketing”这个词的确既可以译成“营销”,也可以译成“销售”,但在中文中营销和销售却还是有着一些差异的。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而在译文中像这样译成两个不同的词就会让读者误以为作者在刻意强调这两个词的区别,或者至少在作者看来,这两个词在这里使用或多或少是有着不同的含义的,从而造成对读者的误导。此外,英文书稿中如果有注释或者索引,则注释和索引部分一定要结合正文内容来翻译,如果贪图省事、孤立地翻译这两个部分,则会出现同一个专有名词译法不同或注释内容与正文内容逻辑衔接不上的问题。
五、结论
社科类学术译作译者所必备的素养包括优秀的语言能力、深厚的知识储备、灵活的翻译技巧及严谨的职业精神等方面。具备这些素养对于提高社科类学术译作的翻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译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更好地服务社科类学术译作的翻译工作。在未来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翻译方法和技巧,以适应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的社科类学术译作的翻译需求。同时,译者和出版机构也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社科类学术译作翻译事业的繁荣发展。
(作者单位系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