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尝试问题组”架构高中数学探究课堂
2024-06-13杨静
【摘 要】“尝试”就是为了解决探究主题问题而进行猜想、试验、反思、再猜想的一种试探性活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认知体验出发构建“尝试问题组”,即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让学生具身体验的问题链,让学生通过猜想教学关联、构建数学模型、验证数学猜想,开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尝试问题组;数学探究活动;圆的切线与切点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19-0049-04
【作者简介】杨静,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江苏东海,222399)教师,一级教师,获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杰出水手奖”。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数学探究活动是围绕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类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探究主题,进行有效的问题设置,将探究主题化整为零,以递进式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思考探究,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体验类比、归纳、演绎等数学研究方法,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一、尝试问题组:探究性活动的内驱力
高中数学课堂应以学生认知体验为起点,丰富学生的思维体验,保障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深化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一)尝试问题组:基于认知体验的问题设置
“尝”即分辨滋味,旨在检验探究主题的深度;“试”即试验猜想,旨在将独立思考或交流合作产生的命题付诸实践。“尝试”就是为了解决探究主题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猜想、试验、反思、再猜想。高中数学探究活动中“尝试问题组”的设置,即从“尝试”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让学生具身体验的问题链,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猜想数学关联、构建数学模型、验证数学猜想,在数学探究活动中通过“尝试”进行思考、反刍,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见图1)
[发现问题] [实验操作] [猜想结论]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归纳验证] [(图1)]
(二)尝试问题组:数学探究活动的应然选择
数学探究活动是基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数学探究活动作为一种小型的研究性思维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探索和表述的论证过程中提高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等良好习惯。《问题与探究》为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每章章末栏目之一,是相应章节内容的一个延伸,内容主要围绕一个探究主题,分为“问题”和“探究”两个方面,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与路径,为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供了载体,是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的良好素材。
“尝试问题组”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命题,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组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激发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动机,培养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合作意识;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增强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认知获得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整合知识与经验,将批判性思维内化成自身的经验体系。
二、课堂实践:探究性活动的收敛架构
“圆的切线与切点弦”是苏教版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圆与方程》的章末探究课,是《圆与方程》章节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也是后续圆锥曲线相关的内容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本节课旨在通过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和位置关系,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转化化归等多种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下面笔者以“圆的切线与切点弦”教学为例,具体阐释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以“尝试问题组”引领学生开展数学探究活动。
(一)目标引领:研究主题从“学情适合”出发
教学目标是数学探究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教师首先要从学情出发,设置适合学生学情的课堂目标。整体探究目标要明确,学生围绕整体目标进行尝试,教师围绕学生解决问题中产生的动态问题将课堂目标完善、落实。
整体目标设置要从学情出发,要符合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目标内容要具体明确、导向性强。同时保障主体目标的连贯性、延展性、可持续性,让学生在尝试问题组的引领下,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在学完《圆与方程》章节之后,学生已经能从代数角度研究点、直线、圆之间的关系,初步具备研究解析几何的直接经验,具有一定的图形识别、问题发现及探究推理能力。圆的切线与切点弦中,点、线、圆的关系复杂,想要厘清并掌握其关系对数形结合的思想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能力。
基于上述学情分析,在“圆的切线与切点弦”的教学中,笔者制定了以下整体目标:(1)掌握求解“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的方法;(2)通过操作实验,提出合理猜想,体会问题探究的方法;(3)体验探究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类比,渗透变换主元与方程(组)思想,培养观察、归纳、反思的能力。
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有选择地加深或拓宽某一目标,让目标更具适用性。教师还应针对每个学生的研究效率及目标完成度给出总体评价,对于高效的学生给予参照式评价从而发挥榜样作用,对于低效的学生给予指向性评价进行引导,以促进学生更进一步地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二)问题引领:探究活动从“操作尝试”启程
数学探究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交互生长的复杂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思维、意志、动机上的相互参与、相互配合,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构建探究问题,这个过程还需要教师的整体调控。结合探究主题,师生首先师生确定研究方式:提出问题—操作实验—交流讨论—验证猜想。
1.尝试问题直观的递进设置
在问题设置上,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探究抽象的数学问题时感受数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为学生进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因此,在教学“圆的切线与切线弦”时,笔者首先设置了如下引例。
如图2,圆O:x2+y2=9,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判断P0与圆O的关系:
(1)点P0(2,[5]);
(2)点P0(4,4);
(3)点P0(1,1)。
【设计意图】上述教学从引例出发,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是研究点、线、圆位置关系的问题探究课。通过特殊点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代数方法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并了解与点有关的切线问题的着力点,从而确定本节课的研究路径:点在圆上—点在圆外—点在圆内。
2.尝试问题统一的结构设置
高中数学教学应由浅入深,从学生的认知体验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归纳探究问题的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案。因此,尝试问题采用统一的结构设置,从路径尝试、方案尝试、操作尝试、猜想尝试、验证尝试五个方向引导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案,从而提出合理猜想并加以证明。
问题1:当点P0(x0,y0)在圆O:x2 + y2 = r2上时,圆O过点P0的切线方程是怎样的?你能否证明你的结论?
问题2:如图3,当点P0(x0,y0)在圆O:x2 + y2= r2外时,方程x0x + y0y = r2表示怎样的直线?
尝试活动:(1)直线l:x0x+y0y=r2与圆O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通过操作实验,你可以提出怎样的猜想,怎样证明你的结论?
(3)如果由点P0作圆O的两条切线,设切点分别为A(x1,y1),B(x2,y2),你能根据问题1的结论证明你的猜想吗?
本环节的教学中,由问题1结论探寻对于点在圆外和点在圆内时,直线l的几何意义。教师基于学生认知体验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通过尝试活动引导学生猜想直线为切点弦AB所在直线,并给出代数证明。换个角度,从点P0作切线,应用问题1的结论进行证明,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问题3:如图4,当点P(x0,y0)在圆O:x2+y2=r2内(异于O)时,你能发现直线x0x+y0y=r2与圆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尝试活动:(1)直线l:x0x+y0y=r2与圆O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你能作出与点有联系的切线吗?
(3)根据你的操作,可以得到怎样的猜想?
通过操作实验的设置,学生尝试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体会发现问题、提出猜想的认知过程。问题3是一个开放性的研究问题,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多次操作试验,让思维经历对峙、分化、共鸣的过程,最后得到合理猜想。主要有两个角度:(1)从点P0出发任意作一条弦,过弦的两端作圆的切线,切线的交点在直线上;(2)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过点作圆的切线,切线的交点为点P0。
3.尝试问题开放的思维延展
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交流探讨的空间,让学生围绕一节课的探究主题,以其所掌握情况为支点,通过不断的思考、尝试、反思,形成自己的思维链。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只有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确定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充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引导学生总结反思,从而实现探究方法和证明方法的正迁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用已有经验尝试解决“新生”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问题探究课堂可以从精心设计适合学情的“尝试问题组”出发,构建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空间,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思维学习场,增强学生数学抽象能力生成的内驱力,让学生开放的思维收敛在正向的维度,让高中数学教学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8.
[2]任小平.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与“学”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1(33):35-37.
[3]陈佰林.“减负增效”下数学学科教学之路[J].上海教育,2022(Z1):77-78.
[4]李尚志.核心素养渗透数学课程教学[J].数学通报,2018,57(1):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