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粗缩病和锈病概述及相关综合防治方法探析

2024-06-13南军刘玉芝

种子世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锈病玉米

南军 刘玉芝

摘 要:本文针对玉米粗缩病和锈病两种常见病害,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粗缩病,关键在于早期防治灰飞虱,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对于锈病,需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农业防治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而化学防治则需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药剂。此外,生物防治也是值得推荐的方法,利用拮抗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行生物防治,可有效减轻病情。这些防治方法有利于为玉米种植户提供实用的技术指导,帮助其更好地管理玉米,实现增产增收目标。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锈病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对大众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力。然而,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其中粗缩病和锈病是最为常见的两种。这些病害不仅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还会对其品质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对玉米粗缩病和锈病的防治方法进行探讨,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玉米粗缩病及其防治方法

1.1危害特征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病害,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增厚、颜色深绿、节间缩短等。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导致其产量大幅下降,甚至绝收。一般来讲,玉米粗缩病病毒是由灰飞虱传播,因此在种植期间,农户应加强对于灰飞虱的控制。农业实践表明,不同品种玉米对粗缩病的抗性不同,感染粗缩病时表现出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常见的症状包括:

1.1.1植株矮化

感染粗缩病的玉米植株会明显矮于正常植株。在发病初期(一般在幼苗5~6叶时),植株会出现略微矮缩的现象,其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叶片上出现褪绿虚线条纹,叶背面侧脉出现蜡白色突起物。随着病情的发展,植株矮缩现象越发明显,其叶片僵硬、难以展开,最终导致整个植株矮小,甚至只有正常植株的一半或1/3。这种矮化现象一般由病毒侵害了玉米的叶绿体,叶片光合作用效率降低、营养吸收受阻所引起。

1.1.2叶片增厚

感染粗缩病的玉米叶片质地会变得坚硬,在表面呈现出深绿色[1]。与正常叶片相比,增厚的叶片更加粗糙,叶脉突出,叶片的伸展受限。这种症状的出现是由于病毒引起叶肉细胞异常增生,叶片厚度增加。增厚的叶片会影响光合作用效率,使得植株生长不良。

1.1.3节间缩短

感染粗缩病的玉米植株节间明显缩短,整个植株非常紧凑。与正常植株相比,感染粗缩病的玉米节间长度显著缩短,严重的情况下,节间几乎无法伸长,植株矮化严重[2]。这种症状不仅会影响玉米的外观,还会影响其光合作用和产量。由于节间缩短,植株的支撑能力减弱,容易倒伏,进一步影响产量。

1.1.4生长受阻

感染粗缩病的玉米植株生长受到严重影响。这种生长受阻的现象,不仅表现在植株地上部分,还表现在植株地下部分,即植株的根系生长也会受到抑制,根的数量和长度减少,最终导致植株整体生长不良。

1.1.5产量下降

由于植株矮化、叶片增厚、节间缩短等症状的影响,玉米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其花丝不发达,结穗极少。若染病严重,植株会提早枯死,其籽粒产量极其有限。根据研究数据,玉米粗缩病一般可导致玉米减产30%以上,严重者甚至绝收。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危害外,玉米粗缩病还会导致玉米的品质下降。由于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玉米籽粒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减少,这会影响玉米的品质,给农户带来经济损失。

1.2防治方法

1.2.1错期播种

错期播种是指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别是灰飞虱的活动规律,有意识地调整玉米的播种期,以避开灰飞虱传毒高峰期,从而减少粗缩病的发病概率。这是一种预防性措施,通过进行合理的错期播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在具体实施时,需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还需注意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差异,以确保在最佳的播种期内完成播种。以鲁东南黄淮海夏玉米播种期为例,农户应在收获小麦后,隔15~20d再播种玉米。这段时间内,可对小麦实施晾晒,等待灰飞虱跑净,随后清理田间,再进行玉米播种。

1.2.2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粗缩病有较强抗性的品种,是防治玉米粗缩病的重要措施。通过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可显著降低粗缩病的发病率,减少损失。在选择抗病品种时,农户需考虑品种的遗传背景、抗病性表现和适应性等多个因素。同时,还需注意品种的多样性,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以降低粗缩病的发生风险。

为获得更多的抗病品种,农户也可通过育种手段进行品种改良。借助基因工程、分子标记等技术手段,可加快抗病育种的进程,培育出更多具有优良抗病性状的玉米品种。一般来讲,这种对粗缩病有较强抗性的品种,应有着幼苗粗壮、颜色浓绿的特征[3]。

1.2.3种衣剂拌种

种衣剂拌种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玉米粗缩病的措施。通过使用内吸性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种子包衣,可有效防治苗期害虫和土传病害,减少粗缩病的传播。

在具体实施时,农户需选择合适的种衣剂配方,根据当地的病害发生情况和土壤条件进行选择。一般可选用噻虫嗪、吡虫啉这类烟碱化合物和精甲霜灵这类复配种衣剂拌种。同时,还需要严格遵循种衣剂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种衣剂,确保种子包衣均匀,避免对种子发芽和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1.2.4苗期催苗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往往与玉米植株的生长状况密切相关。在玉米苗期,植株的生长相对较弱,易受到病毒的侵害。因此,在苗期采取催苗措施,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是防治玉米粗缩病的重要措施。

具体而言,苗期催苗的方法多种多样,农户可通过合理施肥、浇水等措施,促进植株生长。首先,要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需求,科学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满足玉米植株的养分需求;其次,要注意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根系的生长;最后,农户还可使用生长调节剂进行催苗。生长调节剂是一种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可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加快植株的生长速度,增加植株的生物量,从而提高其抗病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生长调节剂时,农户要选择适合玉米植株的产品,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施用,以免对玉米植株造成药害,影响产量和品质。

1.2.5防治灰飞虱

灰飞虱是传播玉米粗缩病的主要媒介。在灰飞虱传毒高峰期,农户可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灰飞虱的数量,控制其传播范围,从而防治玉米粗缩病。

针对灰飞虱的防治,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定期巡视田间,观察灰飞虱的活动情况。一旦发现灰飞虱数量增多或出现传播病毒的迹象,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农户可使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这些药剂对灰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根据灰飞虱的活动规律和药剂的持效期,确定最佳的施药时间,一般应在玉米5叶期前完成施药。

其次,除了化学防治外,还可采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对灰飞虱进行防治。例如,可利用天敌昆虫,如寄生蜂等,控制灰飞虱的数量,或者使用黄板诱杀、灯光诱杀等物理方法诱捕灰飞虱。整体看来,这些方法对环境污染小,且对人畜安全无害,不仅对于防治灰飞虱有效,对于地老虎、二点委叶蛾等害虫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保护玉米安全生长。

1.2.6喷施防病毒剂

在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或病情较轻的情况下,可采取喷施防病毒剂的措施进行防治。借助防病毒剂的化学性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扩散,减轻病情的发展。举例来说,可在玉米出苗后,使用40%烯·羟·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8%丙唑·吗啉胍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0.5%香菇多糖水剂250~300倍液进行防治,每5~7d喷施一次,连续进行2~3次,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除了以上六种防治措施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也可辅助农户防治玉米粗缩病。例如,要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残体和杂草,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场所;通过合理密植,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性,降低粗缩病的发病率。对于已发生粗缩病的田块,要及早拔除病株,防止病害扩散,通过喷洒药剂进行补救,减少损失。

2玉米锈病及其防治方法

玉米锈病也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在我国南北方三大玉米主产区均十分常见,一般会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发生。玉米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特别是湿度和温度。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锈病更容易流行。

2.1危害特征

2.1.1发病环境

一般来讲,温暖湿润的环境更容易引发玉米锈病。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湿度是孢子萌发、侵染的必要条件。通常情况下,在降雨频繁、雨量大的季节,特别是在连续阴雨天气之后,锈病的发生较严重。此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以及施肥不均匀(例如偏施氮肥)等环境因素,也会增加锈病的发生风险。

2.1.2传播方式

玉米锈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其病原菌的孢子主要随气流在田间传播。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孢子萌发并产生芽管,通过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玉米植株[4]。病原菌在侵染过程中会分泌一些酶,溶解寄主表皮细胞,为自身入侵提供便利。入侵后,病原菌会在玉米组织内扩展并繁殖,最终导致叶片上出现病斑。

2.1.3主要症状

玉米锈病主要侵害玉米的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和雄穗。在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淡黄色或绿色的条纹,这些条纹会逐渐扩展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或绿色的晕圈,这是病原菌夏孢子堆产生的颜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会逐渐扩大并连成片,最终导致叶片枯死。在严重的情况下,锈病的病斑上会产生铁锈色的粉末状物,即夏孢子堆,这些孢子堆通常分布在叶片的背面,有时也会出现在叶片的正面,其大小和形状因病原菌种类而异,颜色从浅黄色到橙色不等。夏孢子堆在破裂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夏孢子,这些孢子可在空气中传播,并再次感染其他健康植株。因此,锈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且危害极大。染病的植株会出现早衰的症状,其籽粒不饱满,严重时植株将从受害位置整个截断,给农户带来经济损失。

2.2南方型锈病防治方法

南方型锈病仅在24~28℃的环境中萌发较好,叶片正面更多见。针对南方型锈病,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

2.2.1农业防治

(1)合理密植。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品种特性,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促进田间的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2)科学施肥。要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时,要适时追肥,保证植株生长健壮。(3)适度浇水。根据玉米生长需求和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浇水时间和水量,保持田间湿润,防止过度干旱或湿度过高,降低病害发生风险。(4)清洁田园。在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残体和杂草,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场所,降低来年的发病基数。

2.2.2生物防治

可利用拮抗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行生物防治。例如,可选用一些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菌剂或生物农药(如25%吡唑醚菌酯)进行喷雾防治,10d一次,连续2~3次。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轻病情的发生。

2.2.3合理轮作

通过合理轮作,可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2.4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要及时喷洒药剂进行防治。常用的药剂有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等。每隔7~10d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农户应注意轮换使用药剂,避免病原体产生抗药性。同时,要注意喷洒均匀,防止漏喷或重复喷洒。在药剂选择上,应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以确保防治效果和环境安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同时,要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3普通型锈病防治方法

与南方型锈病不同,普通型锈病多发于12~28℃的环境下。对其的防治也需采取综合性措施。例如,农户可选用红轴的玉米品种来播种,因为这种玉米对锈病有一定的防护能力[5];再如,可将玉米与非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以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在播种前,可按种子重量0.3%的标准使用戊唑醇种衣剂进行拌种。

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保护、利用天敌。蜘蛛等天敌能够捕食病原菌的孢子和菌丝体,从而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因此,在生产中,应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资源,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在需要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农户可将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进行合理混配,以提高防治效果,例如可将25%吡唑醚菌酯和氟环唑悬浮剂500倍液混施,同时避免将同一种药剂,在同一生长季节重复使用。在喷药时,农户应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雨天或即将下雨的天气进行喷药作业。因为雨水会冲刷掉药液,降低防治效果。

一般来讲,在使用农药防治锈病时,应注意安全问题,穿戴防护服、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品。同时,要避免在高温等不利条件下进行喷药作业,以免引发药害和人畜中毒事故。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普通型锈病的危害,保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综上所述,玉米粗缩病和锈病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对这两种病害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等,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广大玉米种植户可以合理采纳并实践这些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为玉米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做出贡献。同时,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应继续加强对玉米病害的研究,不断完善防治技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万岳送.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2(07):152-154.

[2]丁茹.播期对夏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35):20+22.

[3]陈婷.山东地区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特征与防治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02):36+38.

[4]刘兆庆.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22,40(07):65-67.

[5]李晶.试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种子科技,2022,40(08):43-45.

猜你喜欢

锈病玉米
科研人员克隆出抗大豆锈病基因
玉米黄锈病现状和青贮调制措施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我的玉米送给你
试论天山东部云杉锈病及防治措施
新疆梨锈病发生及流行规律
谷子品种耐锈病性试验初报
小麦锈病的防治
最饱满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