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松栽培技术实践分析及病虫害防治研究论述

2024-06-13王彩荣梁丽杨涛高艳龙

种子世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油松防治技术

王彩荣 梁丽 杨涛 高艳龙

摘 要:油松是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的一种针叶树种,其生长速度较快,而且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木材材质也非常优良,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其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均较高。所以,为使油松产业获得更好发展,该文当中结合实践主要阐述分析油松的相关栽培技术,同时针对其常见的一些病虫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油松;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

油松在绿化环境、保持水土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关中地区时常被选作造林的重要树种。为了有效提高油松的栽培技术水平,促使油松产业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本文主要论述了油松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希望能对油松栽培与营林生产有所帮助。

1栽培技术

1.1育苗

1.1.1科学选择育苗地

由于油松属于一种喜光树种,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在中性以及微酸性土壤当中能够较好地生长。所以在育苗实践当中,应首选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开展育苗工作,不可选择地势相对低洼、湿度较大或盐碱地块进行育苗。

1.1.2精细整地

在秋季开始实施育苗工作之前,深翻土壤,合理整地与耙磨,然后混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并联合应用敌百虫粉杀灭地下害虫,按照长宽分别为6m、1m的规格设置好畦,并确保畦地平整性。

1.1.3种子处理

①种子冬藏之后再催芽。根据播种时间提前3个月,用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将种子浸泡24h,挑选出其中的秕粒,然后再将种子捞出,根据种子量的多少用2倍量的湿沙与之混合,放置到储藏坑内进行冬藏。待播种时取出种子,筛除其中的沙子,并运用40℃的温水浸泡种子1~2d,捞出之后放到向阳处,运用草帘进行覆盖达到保湿的效果,种子裂嘴率达到70%以上便可随时播种。②利用温汤对种子进行浸泡催芽。选用45℃的温水对种子进行24h浸泡,然后挑选出其中的秕粒,接着利用冷水再对种子进行浸泡,时间为48h,将冷水倒出,并根据种子的数量,加入两倍量的湿沙混合,放置到向阳背风处进行催芽,种子大部分裂嘴之后及时进行播种。

1.1.4播种

及时播种,对于提高油松育苗成活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关中地区每年的5~6月份时常出现高温天气,比较干燥,极易导致油松幼苗发生日灼伤或者猝倒病,因此,为了避免高温干燥不良天气条件,对育苗工作带来的影响,播种时间以4~5月份为最佳。

播种时采用条播方式,把底水灌足,有利于保墒。按照15~20cm的间隔设置播种沟,其宽度为7cm,平整好沟底,把种子顺着播种沟均匀地撒入其中,之后利用2cm厚的细土覆盖。倘若土壤比较黏重,可将沙土与草木灰混合之后,均匀地撒入播种沟内,覆盖细土,浇水。

1.1.5田间管理

油松育苗出圃时间需要2~3年,所以必须要认真落实各项管理措施。首先为了减少鼠害和鸟害,避免苗木出现日灼伤与立枯病应当委派专人进行看护。其次,在幼苗顶壳出土这段时间,根据土壤条件及时浇水,幼苗出齐之后还要做好防淤、防涝,避免幼苗出现立枯病。5~6月遭遇干旱天气时,必须要及时浇灌。而7月份之后,则需要严格控制浇水量和施肥量,避免出现苗木二次生长现象。土壤封冻之前及时浇灌封冻水。一年生的油松苗木在5~6月份结合浇水进行及时追肥,二到三年生的苗木,在四月份进行追肥。如果采用山地进行育苗的,还应及时松土除草,在4~6月份结合降雨天气及时追肥。为避免苗木发生立枯病与日灼伤,可以选择向日葵或者玉米等作物种植在畦埂上,可以起到良好的遮阴作用。幼苗出齐之后,利用0.5%的硫酸亚铁进行喷施,间隔7~10d施用一次,一直持续至7月份。另外,为确保苗木顺利越冬,在浇灌封冻水的基础上,还应当用土覆盖苗床,土的厚度控制在6cm,第二年春季清明时节,将覆盖的土逐步去除。

1.2栽植

1.2.1选地整地

选择半阳半阴坡为最佳,盐碱地不能栽植油松。如果是黄土丘陵地带,可以设置好反坡梯田然后再进行栽植。土石山可以在设置好水平沟的基础上挖坑,去除其中的石块,把黄土和分化的石末移入坑内进行栽植,沙区应当在合理遮阴的基础上,再开展栽植工作。

1.2.2栽植

栽植时间春季与秋季均可,春季进行栽植时,时间最好在3~4月份,此时油松顶芽还没有萌发,栽植成活率较高。8~9月份降雨之后及时抢墒栽植。具体进行栽植过程当中要确保苗木有着健壮的顶芽,根系未发生损伤,及时栽植,及时浇水。为促进油松早日郁闭成林,可采用混交造林的方式进行栽植,按照1.5m×2.0m设置栽植密度,选择紫穗槐或者杨树等树种栽植到行间或株间,几年之后可将紫穗槐或者杨树等树种逐步伐去,保留油松。

1.2.3抚育保护

为减少人畜对苗木带来的破坏,降雨之后,及时实施中耕保墒工作。1~2年生的苗木,在进入冬季之前,运用有效措施对苗木进行处理,防止冻土,第二年春季要及时解除这些保护措施,避免由于冬季寒冷天气条件下导致苗木抽干致死,苗木没有郁闭之前,必须要重视中耕除草,并在4月份进行一次追肥。

2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2.1油松病害

2.1.1松针锈病

2.1.1.1病原及发生规律

黄檗鞘锈菌是诱发该病的主要病原菌,8~9月份病菌冬孢子萌发之后形成担孢子,颜色为白色,分布在叶面上,通过气流引发传播,并经过油松松针气孔造成侵入,通过菌丝体的形式积留于松针当中越冬。性孢子器在第二年4月份这段时间形成,锈孢子器5月份产生,并在6月份飞散,对黄檗造成侵染,通过反复多次侵染之后成为冬孢子堆。5~9a生的油松苗木感病较重,且树冠上部要轻于下部。

2.1.1.2防治方法

①油松栽植过程当中应当远离黄檗林,距离应当超过2km。

②栽植之前详细地进行调查研究,栽植地块不可选择在黄檗较多的地块, 同时在开展松土除草工作过程中,或者运用除莠剂,将黄檗等转主寄主清除掉。

③化学防治方面,可喷洒0.3~0.5波美度放入石硫合剂,也可喷洒波尔多液、粉秀宁或者敌锈钠,间隔7d喷施一次, 持续应用3次即可。

2.1.2油松落针病

2.1.2.1病原及发生规律

松针散斑壳菌是引发该病的主要病原,病叶部位上的病菌以菌丝体形式进行越冬。春季3~4月份出现子囊盘,在降雨条件下吸水之后逐渐膨胀将其中的子囊孢子散发出来,借助气流引发传播,经松针气孔侵入引发病害,降雨多、湿度大的条件下,病害较为严重。

2.1.2.2 防治方法

①选择具有较好排水性的地块作为苗圃,充分落实各项管理措施,为苗木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提高苗木病害抵抗能力。将病叶全面清除,有助于减少病害传播。

②子囊孢子散发时期,利用900倍液代森锰锌进行喷施,也可喷施1∶1∶100的波尔多液,间隔10d喷施一次, 一般持续应用3次即可。

2.1.3油松疱锈病

2.1.3.1病原及发生规律

该病病原为栅锈科、柱锈属。性孢子器在4月份出现在树干上,进入5月份之后产生春孢子器,并将其中的春孢子陆续释放出来,对马先蒿叶首先造成侵入,同时形成夏孢子堆,持续造成侵染。冬孢子柱一般在9月份出现,其成熟之后,会有很多担子孢子被释放出来,并侵入油松,通过菌丝形式越冬。幼龄阶段的油松发病率较高。

2.1.3.2 防治方法

①将松幼林周围的马先蒿及时清除掉,减少病菌扩散几率。

②6~9月份这段时间,间隔10d运用1%的波尔多液进行喷施,对于苗木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减少感染几率。

2.1.4松栎锈病

2.1.4.1 病原及发生规律

松栎柱锈菌是引发该病的主要病原,病菌常常通过菌丝的形式在癭瘤当中越冬,能够多年存活。性孢子器于1月份左右产生于癭瘤裂缝当中,春孢器在4月份出现在下层组织内,将树皮裂缝给突破,成熟之后发生破裂,将其中的春孢子散发出来,通过气流向栎类叶片传播造成侵害。夏孢子堆约5~6月份产生于间栎类叶背处,持续造成侵染,30日之后,有柱状冬孢子堆出现颜色为褐色。担子孢子在9月份由于冬孢子萌发而出现,通过气流向松树进行侵害,并在2~3a有瘿瘤出现,气温相对较低,湿度较大的区域,病害发生较重。

2.1.4.2 防治方法

不可在病害发生较重的区域,营造松栎混交林。及时对成林之后的油松开展修剪工作,提高通风透光性,并在抚育工作实施过程当中,将病枝剪除,把病害发生较重的树采伐掉,减少病害的传播。发病幼林可喷65%可湿性福美铁或福美锌1∶3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进行防治,间隔7d天喷施1次。

2.2油松害虫

2.2.1油松毛虫

2.2.1.1 生活习性

每年发生一代,3~4龄幼虫进入10月份之后,潜藏在树皮裂缝以及落叶当中越冬,第2年春季3月份开始为害,老熟幼虫一般在6月份左右出现,并在土块以及枯枝落叶中结茧化蛹,蛹期一般在15天左右,到7月份开始羽化,发展成成虫。幼虫阶段的油松毛虫时常群集在一起,并吐丝下垂,2龄油松毛虫之后引发分散性危害。

2.2.1.2 防治方法

①采用针阔混交进行造林,并将封山育林工作充分做好,把遭受危害的虫枝以及枯枝落叶全面清除,移出林外进行销毁。虫茧可通过人工方式将其清除掉,也可利用人工大量捕捉幼虫,减少虫源数量。

②林间悬挂黑光灯来诱杀羽化盛期阶段的成虫,减少害虫产卵量,对于控制和减少虫害带来的危害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③幼虫阶段选择2%的安得利粉剂进行喷粉防治,也可喷施25%的灭幼脲,可以使成虫与蛹发生畸形,无法交尾产卵,防治效果较好。

④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害虫卵期阶段可以释放赤眼蜂进行防治,能够达到80%以上的寄生率。幼虫阶段喷施苏云金杆菌或者松毛虫杆菌,一般按照1亿孢子/毫升控制含菌量,这样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2.2 松梢螟

2.2.2.1生活习性

每年发生一代,通过幼虫形式潜藏在枝条内越冬,化蛹时间为6月份,并在此期羽化成成虫。白天嫩梢部位的成虫从静止状态,羽化时间集中在午后到深夜这段时间,一般在油松针叶基部或者缝隙处产卵, 幼虫常常蛀食油松松梢表皮与韧皮部,3龄幼虫会蛀食木质部,造成很多流脂出现在松梢表面,慢慢变黄并枯死。

2.2.2.2 防治方法

①认真落实各项幼林抚育措施,有利于幼林的及时郁闭,修剪过程当中,保持切口平整,短留茬,减少伤口数量以及害虫产卵。冬季通过人工手段集中清理干枯的枝梢与虫果,减少害虫数量。

②由于松梢螟成虫具有趋光的习性,可运用高压汞灯或者黑光灯来进行诱杀。

③幼虫孵化期运用1000倍液50%的杀松螟喷施防治,也可利用2000倍液30%的桃小灵喷施防治,还可运用1500倍液50%的辛硫磷喷施防治,以上这些药剂交替应用,每7d天喷施1次,直至害虫得到有效控制。

2.2.3松纵坑切梢小蠹

2.2.3.1生活习性

这种害虫每年发生一代,主要以成虫的形式潜藏在油松嫩梢当中越冬,进入春季4月份之后开始产卵,幼虫孵化期为5月份,之后开始化蛹并形成成虫,越冬成虫春季4月份开始飞出并对新伐倒的衰弱树木造成危害。

2.2.3.2防治方法

①重视对林区松纵坑切梢小蠹等钻蛀性害虫的观察,及时了解与掌握害虫的发生情况。

②造林过程当中重视针阔混交,并落实各项抚育管理措施,把林中的风折木、衰弱木全部清除。

③如果是害虫新发地,害虫较为集中,可对剥下的树皮以及枝栖梢头进行烧灼,减少害虫数量。

④全面清除被害木的基础上,于春季3~4月份合理设置饵木, 到6月份之后,将树皮剥下,集中销毁,能够起到较好的杀虫作用。

⑤如果林区周围具有充足水源,可将原木浸水,有效杀灭其中潜藏的害虫。

2.2.4油松球果小卷蛾

2.2.4.1生活习性

一般每年发生一代,主要以蛹的形式进行越冬, 进入春季4月份之后产生成虫,到5月份害虫数量最多。虫卵一般产在前一年油松球果上,也有的在油松枝叶和嫩梢上。老熟幼虫在6月份出现,并具有吐丝下坠的习性,潜藏于树冠下的杂草落叶中结茧化蛹。这种害虫在1900m海拔高度以上的松林中一般不会出现,主要对山中下部油松造成危害,纯林和混交林相比发生率较高。

2.2.4.2 防治方法

①造林过程当中应重视针阔混交,同时应有效提升林分郁闭度,做好林木抚育松土工作,翻出土壤当中的越冬茧将其冻死,控制与减少害虫虫口数量。出现幼虫后,通过人工手段将虫果全面清除,也有助于减少害虫危害。

②害虫卵期用150倍液50%的杀螟松喷施防治,也可用100倍液20%的益果乳油喷施防治,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针对于越冬幼虫或者孵化第一代幼虫盛期阶段,运用3000倍液20%的速灭杀酊来喷施防治,也可喷施2000倍液5%的来福灵,这些药剂对于防治幼虫效果较好。

③由于油松球果小卷蛾成虫具有趋光习性,还可运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2.2.5松黄叶蜂

2.2.5.1生活习性

每年发生一代,主要以卵的形式越冬。第2年春季4月份左右孵化出幼虫,到5月份之后开始为害,老熟幼虫一般在6月份出现,化蛹期为9月份,成虫羽化产卵时间在十月份。幼虫危害时首先啃食油松针叶的顶部,之后再对针叶周围进行啃食,中部残留。3龄后的幼虫会对油松针叶整个造成侵害,老熟的幼虫多分散出现,浅藏于树冠下部的枯枝落叶当中结茧化蛹。

2.2.5.2 防治方法

①营造针阔混交林,并将各项服务管理措施充分落到实处,确保林木的正常生长。考虑到害虫幼虫期具有群集性的特点,可在此期通过人工手段进行全面捕杀。

②4~5月份运用300倍液20%的乐果乳油喷施防治,也可用50%的滴滴味乳油喷施防治,药剂交替应用,间隔7d天喷施1次,直至害虫得以有效控制即可。

3结语

为了有效提高油松栽培技术,必须要重视育苗与栽培技术的合理应用。同时,还应当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综合利用各项技术手段,控制和减少病虫害给油松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油松栽培水平,促进油松产业的持续发展,进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丹丹.油松移植与栽培管理技术初探[J].种子科技,2022,37(02):65+68.

[2]李保柱.油松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1(02):43.

[3]田东丽.刍议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20,(5):99-100.

[4]吴杰,张建珠.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21,(6):22-23.

[5]魏进洲,樊颖维.关于油松栽培管理技术的探讨市政工程,2020,(11):68-69.

猜你喜欢

油松防治技术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油松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油松根系的固土力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