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讲好新时代大湾区故事

2024-06-13孙换婷

传媒 2024年10期

孙换婷

摘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粤港澳主流媒体以多元立体化的传播手段推出了一系列视角丰富、样态多元的融媒报道。本文选取“‘青爱的港湾——香港青年访谈录”、《直播大湾区》等融媒体内容案例,分析主流媒体围绕大湾区建设开展内容创作中的民生视角、国际视角、大众视角,提炼融媒体内容中的短视频、长直播、H5等多元样态,总结归纳大湾区主题宣传中的融合创新方式方法,为主流媒体开展重大主题宣传、进一步讲好大湾区故事提供借鉴。

关键词:粤港澳媒体 融媒体报道 媒体联动 大湾区故事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媒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顺应传媒发展新趋势,围绕传播能力建设,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等重大主题,强强联动,以多元立体化的传播手段推出了一系列视角丰富、样态多元的融媒报道,涌现出“‘青爱的港湾——香港青年访谈录”、《直播大湾区》等众多优质的融媒体产品。新浪微博话题“欢乐湾区年夜饭”全网阅读量7.3亿,“粤港澳大湾区购物节”相关话题阅读量近3亿次,“湾区升明月”“湾区升明月节目单”等中秋节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4亿次,大湾区相关话题的融媒体传播力不断提升,全方位展现香港回归祖国以来新气象、新面貌,讲好新时代大湾区故事。

一、融合多视角,立体展现大湾区蓬勃发展的美好图景

围绕重大主题、重要节点,大湾区主流媒体精心策划,创新报道视角,深耕粤港澳,面向全世界,展现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传播大湾区好声音、正能量。

1.民生视角,聚焦大湾区发展的勃勃生机。平民化视角在融媒体报道中得到广泛应用,其能使报道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语言生动,更加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容易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大湾区各级主流媒体以平民化的视角,聚焦百姓生活、社会民生,讲述大湾区人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发展战略下城市发展的生动故事。2022年6月,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广州日报特别策划推出“‘青爱的港湾——香港青年访谈录”全媒体系列报道,选取在广州、深圳等地创业的香港青年,聚焦在内地求学的香港大学生,从青年人的视角,讲述他们在国家坚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下,踊跃投身大湾区建设,实现自我梦想的生动故事。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和优酷联合出品的六集系列纪录片《香港,我们的故事》,聚焦建筑师、艺术家、几代移民、中产人群、传统文化守护者、创业的年轻人等不同行业民生故事,立足香港城市的真实面貌,通过聚焦香港市民的日常烟火生活,讲述他们的香港故事、中国故事,向世人展现兼具开放品格与奋斗精神、充满温情与烟火气息的真实香港。

2.国际视角,展现大湾区时尚国际范。为进一步讲好大湾区故事,不断增进理解、扩大认同,各级主流媒体从国际视角,围绕大湾区的经济科技、地域文化、生态建设等,以小切口讲述大故事,全面展示大湾区的发展与成就。广东广播电视台对外传播中心主动出击、创新引领,联手Discovery探索传媒集团推出“中国大湾区主题周全媒体展映活动”,精选涵盖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人文体育等多方面的7部纪录片,通过Discovery探索频道进行全球全媒体传播。工程题材纪录片《港珠澳大桥》(电影版)、人文题材纪录片《美丽西江》、美食题材纪录片《老广的味道》、体育题材纪录片《四分之一圆》、经济题材纪录片《制造时代》、生态题材纪录片《我们的家园》、历史题材纪录片《十三行》等精品内容讲述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成果和深远意义,展现了大湾区“一口通商”的贸易史、自然之美、物产之美、人文之美。据南方日报报道,此次展映活动在电视端与网络端触达受众约5000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大湾区的知名度和国际形象,让大湾区故事走向世界、让中国声音更加响亮。

3.文化视角,塑造和丰富大湾区人文精神内涵。《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共建人文湾区”。大湾区同宗同源一脉相承,岭南文化、侨乡文化是大湾区人民共同的文化内核。共同的文化符号、文化理念、文化价值,是大湾区主流媒体开展精品内容创作的沃土。各媒体立足地域特色文化,推出相关精品内容,传承文化纽带,增进情感认同。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生活广播、香港电台第五台、澳广视澳门电台,以戏曲文化为纽带,推出戏曲栏目《湾区粤韵》,内容涵盖粤剧新曲新戏、名家访谈、青年演员展演等方面,强化大湾区的文化交流,展示大湾区的文化发展。2024年,由广东广播电视台、香港有线宽频集团等共同主办的《龙腾湾区欢乐年——2024粤港澳大湾区除夕特别节目》于2月9日晚播出,成为广东地区粤语人群的“电视年夜饭”。此次特别节目以“同在、同聚、同庆”为主题,围绕大湾区建设与热点话题,汇聚粤港澳明星艺人和表演团体,以独特的大湾区文化特色的语言类、歌舞类节目,展现粤港澳民众同声同气、血脉相通的风貌,见证大湾区的辉煌成就,增强大湾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据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报道,该节目相关话题全网累计阅读量达11.17亿次。

二、融合多样态,创新大湾区故事表达方式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主题宣传中,各级主流媒体推出多样化融媒体产品,以内容丰富的长直播,讲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程中的感人故事;以立意新颖的短视频,全方位展现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的巨变;推出漫画、访谈、H5等融媒体产品不断创新大湾区故事的讲述方式。

1.创新全媒体长直播,多维度呈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魅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媒体合作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直播大湾区》,连续11天每天“1小时电视播出、12小时新媒体展播”,每日13:00—14:00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和大湾区之声频率,并机播出一小时,相关直播及报道内容在大湾区之声、央视新闻、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集中展现,打造每天12小时城市主题日报道,全景展现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在新时代的新风貌、新变化。直播过程中前方记者多点连线突出现场感和行进感,同时,团队采用AR虚拟现实技术,在演播室现场配备展现大湾区自然景观、地标性建筑的功能性沙盘,让观众从宏观视角体会大湾区协同一体的格局态势。“湾区新视角”版块以新、奇、美的视角,对大湾区经济文化多领域展开全面关注;“湾区推介人”“湾区观察员”版块邀请公众人物、专业人士等向全球介绍大湾区发展,宣传、推介大湾区;“港澳青年说”版块从青年人的视角展现一个蓬勃发展的大湾区;“老地标看变迁”版块以大湾区的地标性建筑为切入口,展现时代发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此次直播累计触达受众超2.5亿人次,跨平台触达受众超10亿人次。微博话题词“刘德华湾区推介人现身直播”,累计阅读量超3200万,登上微博热搜榜。“直播大湾区”“直播看粤港澳大湾区”等微博话题产生了近2.2亿次的阅读量。

2.抢抓短视频风口,汇聚更多青年力量。当下,短视频是青年受众接触、使用最多的传播形式之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之声新媒体推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系列短视频“25·正青春”,选取各行业的香港青年人物代表,展现香港青年在内地投身祖国建设的感人故事,表现了香港与祖国的紧密连接的关系以及时代发展的沧桑巨变。每期视频5~6分钟,契合了移动互联网用户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同时,创新表达方式,设置“提起香港回归祖国,想起了哪首歌?”“用粤语送给香港一句祝福”等快问快答的方式,以个性化与核心指向的题目,配合短视频短小精悍、信息量大的特点,进一步强化了报道的亲和力与贴近性。

3.推出多元融媒体产品,拓展媒体宣传的广度。在融媒体内容创作中,手绘漫画、H5等凭借其形式活泼、互动性强的特点,深受受众喜爱,进一步提升了报道内容传播到达率。南方+粤港澳大湾区频道推出H5游戏《测测你最符合哪种城市气质》,以“广州是国际美食之都,如果只能选一样,你会选择早茶的哪种食物?”“如果参加东莞市民运动会,你会选择什么项目?”“香港电影陪伴几代人成长,你最想成为哪个角色?”等覆盖大湾区11个主要城市的人文题目,潜移默化地向用户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成果与人文气质。《“船”梭百年》漫画作品呈现了从小小一叶渔舟到20万吨巨轮,以船的演变来展现南沙的百年巨变,挑选了最具代表性的七个场景,描绘百年以来广州南沙飞跃发展的新时代画卷。“肇庆发布”的H5作品《粤港澳大湾区时光机》,集纳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地的著名景点,以全手绘的方式展现给网友,并以“你能猜出来是哪些城市吗?”为互动切入口,吸引受众通过手绘H5作品体验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景观,塑造更加深入人心的大湾区文化。

三、融合新技术,汇聚粤港澳媒体传播的强大合力

新媒体环境下,无论是主题报道还是视听作品,只靠一家媒体的单打独斗,都难以突破自身体量的局限。在大湾区主题宣传报道中,各级主流媒体注重强强联合,强化技术赋能与受众互动,凝聚媒体传播的强大合力,不断提高主题宣传的传播力、影响力。

1.强化技术赋能,提升媒体内容生产力。各主流媒体在大湾区主题宣传中注重技术创新与应用,融合大数据、VR、AR等新媒体技术,展现了媒体生产中的科技含量。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动大湾区各级媒体的融媒体节目《直播大湾区》,在节目演播厅通过全息影像、XR、VR等技术,呈现大湾区全貌地形图,增加了节目可看性。2022年6月,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深圳卫视、直新闻官博发布“AI修复25年前深圳市民欢送驻港部队”话题视频,通过先进的AI技术修复影像,重温25年前香港回归令无数国人振奋的时刻。广州日报推出的互动新媒体作品《一起茶餐厅》,利用一镜到底的画面视角,融合了众多香港IP角色,讲述香港市民在茶餐厅里谈论回归以来社会民生等方面变化的日常场景,反映大湾区发展的美好画卷。作品通过SVG互动融入动画、声音特效、短视频等元素,提升了作品吸引力,网友纷纷留言点赞。广东广播电视台策划制作的粤港澳大湾区公益宣传片《未来等你来》采用 4K 超高清拍摄,以高速穿越机进行航拍,融合专业陀螺仪、无线跟焦器、平衡车等技术手段,采用了开源的Blender(三维图形图像软件)完成影片的CG制作,从历史、文化、科技、创新的角度,通过年轻化、国际化的语言表达以及镜头语言为观众带去“高科技感”“赛博朋克感”的强烈记忆点,展示了一个活力满满的大湾区。

2.构建地域特色鲜明的全媒体平台,拓宽传播渠道。大湾区内语言习俗相通、文化同源,天然具有认同性和亲近感,这为塑造大湾区文化,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全媒体传播矩阵提供了先决条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2019年9月1日正式开播粤港澳大湾区之声。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播出的国家级电台频率,它以大湾区为地域基点,以粤语节目为主,充分适应粤语区用户的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以节目为纽带,增进港澳与内地青年的交流与认同。与此同时,其新媒体平台同步启用,进一步拓宽了受众覆盖渠道。在全媒体矩阵建设上,除了大湾区之声的落地,广东广播电视台也逐步构建起了涵盖触电新闻、荔枝台、正直播、粤听APP等定位不同、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产品集群,广东广播电视台南粤之声广播频率调整为珠江之声广播频率、粤语频道调整为大湾区卫视频道,为粤港澳三地和海外粤语观众提供特色鲜明的优质服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逐渐打造起一个立体的融媒体宣传矩阵,构建起立体传播、全媒体传播的新格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南方+”客户端构建以服务为主的传播路径,引入“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专区”等29项政务服务与生活服务窗口,以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满足大湾区城市群居民的数字化政务服务需求,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全媒体移动传播格局。

3.媒体强强联动,提升精品内容传播力。2022年7月1日,深圳特区报、香港商报、澳门日报、佛山日报、读特客户端、惠州头条、深圳新闻网、东莞+客户端等大湾区主流媒体深入联动,共同推出了大型特别联动报道《融通大湾区同心向未来》,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以“慢直播+现场报道”的形式,展现大湾区各城市的独特魅力。来自大湾区11个主要城市的主流媒体、近50位现场记者与主持人轮流接力,走进各城市的地标建筑、重大创新平台和重要的产业园区,深入对话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知名学者、企业家、港澳青年代表,用鲜活的案例讲述大湾区故事,全方位展现出大湾区共融共通共发展的生动图景。各媒体设计了一批内容鲜活、抓人眼球的长图海报,视觉化展现大湾区城市的人文风土,报道形式多样、互动性强,丰富联动报道的内容产品矩阵,创新浏览体验,进一步提升舆论引导力、报道吸引力和传播影响力。媒体联动报道通过平台共融、资源共用,进而实现传播共振,以联动方式形成新闻生产合力。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报道,此次联动报道活动持续了25小时,在100多个主流媒体平台同步推出,全网传播量超过2.37亿。

四、结语

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吸引着全社会、全世界的目光。各级主流媒体应以媒体深度融合为契机,勇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以新视角、新样态、新融合,利用新的媒介技术和应用平台,强化媒体跨地区、跨领域的联动合作,有效配置资源,形成合力,构建新型话语体系,展现大湾区的协同发展新气象,讲好大湾区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作者系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李素卿,张婧.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讲好湾区故事策略——广州市广播电视台的实践与思考[J].新媒体研究,2021(13).

[2]张见悦.“粤港澳大湾区”报道的全方位全时段全媒体模式探索[J].传媒论坛,2022(09).

[3]徐平.融通大湾区同心向未来[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07-19.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