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信用风险防控策略研究

2024-06-12陈祥张欣一高晓燕

产权导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信用风险信贷商业银行

陈祥 张欣一 高晓燕

摘要

本文针对G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业务现状,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展开分析,结果表明G商业银行内部存在县域分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涉农贷款投放不足和担保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以及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振兴农业政策实行效率較低、涉农信贷业务相关监管政策和力度不足等问题。并且基于G商业银行涉农贷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助于完善其信用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涉农贷款业务;涉农贷款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优先发展农村地区,提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并确定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当前主要任务,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曾提出要加强对“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随后,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明确升级为做好“普惠金融”,为我国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指明了方向。2023年6月,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增设特色网点,提供更精准有效的金融支持,推动基础服务向县域乡村延伸。各商业银行通过涉农贷款业务为我国全面落实做好“普惠金融”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2023年末,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为56.6万亿元,较上年增加7.43万亿元,同比增长14.9%,涉农贷款业务已经成为促进商业银行信贷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中,G商业银行截至2023年末,涉农贷款余额超4.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0.96万亿元;在832个脱贫县设有网点1123家,网点覆盖率68.6%,在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设有网点152家,网点覆盖率达到56.9%。G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业务发展迅速,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涉农信贷额度和投放力度的增加,商业银行涉农贷款的高速发展和商业银行本身收益预期之间的相互矛盾,涉农信贷风险也正逐步成为当前涉农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风险。因此,本文以G商业银行为例,对当前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中信用风险防范现状进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措施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涉农信贷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

此前,国内外学者对涉农贷款业务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关注度逐渐提高。Field,Pande,Papp,Rigol等人(2013)指出,在涉农信贷合同条款中明确指出关于涉农借款提前归还贷款的相应条款,可以有效降低贷款风险和金融机构本身的信用风险[1]。李晓红,李占彬(2015)认为,普遍偏小的农业企业规模难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有效的担保资产和抵押手续,导致商业银行资金很难向较小涉农企业倾斜,并且农村经济金融市场中民间贷款缩减了涉农企业和个人的还款来源,这也将加剧涉农贷款的信用风险[2]。常佳琦、曾兆祥(2019)在研究中指出农村地区信用风险大环境不佳,涉农贷款存在很大风险,比如抵押担保的缺少、风险环节大、授信额度小等问题都对其有影响[3]。Charles B.Dodson等人(2022)研究发现不同的资金用途对借款人违约情况的影响有明显区别,借款人自身可用资金的高低也会影响信贷业务风险高低[4]。石宝峰、田锦萱和孙梦遥(2023)专门研究了农村群体受教育程度对信贷业务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受教育程度与农户还款能力成正相关关系,但反而降低了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进而增加涉农信贷业务风险[5]。

(二)涉农贷款风险管理措施的研究

针对涉农贷款规模逐年扩大、信贷业务风险日渐增加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如何更好实现涉农贷款风险管理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李楠(2015)发现金融机构缺少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方面的支出来扶持涉农贷款,能有效的解决风险的出现,农村地区自身也要建立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6]。Amin,Imam和Malik(2019)认为银行需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针对各因素设置严格的贷款资质审查标准,提高借款人资信审核能力,并且积极地与借款人展开贷后联系,充分了解涉农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异常状况的预警能力和反应速度[7]。王铁(2017)、梁伟森和温思美(2019)认为各银行应当积极提高农户的信用风险意识,加强农业保险作用和涉农贷款法律法规宣传,并提高内部风险控制水平[8][9]。姚靖宇(2020)研究指出村镇银行可以通过推进产品和业务创新,以化解信用风险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信用风险[10]。Ebeneze Okyere和Alice(2022)认为银行当加强前期对借款人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调研,落实乡村担保制度,从而提高涉农贷款客户信用水平,提高风险管控能力[11]。曾雄旺,毛陈和杨亦民(2023)认为要持续进行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和诚信道德宣传,增强大数据农户信用风险识别分析能力;设定专门的奖惩机制,为信用优质的客户提供绿色通道;还要加强“信贷+保险”业务模式推广,充分降低涉农信贷风险[12]。

三、G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信用风险防控管理现状

通过分析G商业银行涉农贷款增长趋势,可以看出G商业银行总体涉农贷款信用风险防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G商业银行涉农贷款受政策影响明显

G商业银行2018年至2023年涉农贷款总体处于增长态势,但涉农贷款变化幅度波动明显大于普通贷款。尽管2019年受疫情影响,涉农贷款呈下降趋势,但由于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 2020年G商业银行涉农贷款出现大幅增长态势,增幅远高于普通贷款;此外,受2021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的刺激,2021年、2022年、2023年G商业银行涉农贷款增长迅速,其增速均高于普通贷款增速。充分说明G商业银行紧跟国家政策。

针对涉农信贷投放,G商业银行也开发了一系列金融产品:一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其主要用途是满足农户生产经营和生活需求,最大额度控制在单户10万元(以内),性质为纯信用贷款。对客户实行流程化管理,原则上一次性授信,随用随贷,循环使用。二是种植场景特色贷款。该产品是G商业银行结合农业种植业特点,为经营种植业的法人和个人客户提供灵活多样的融资支持,切实助力乡村振兴。该产品信用贷款的授信额度不超过300万元,具有足值有效押品担保的授信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融资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年,最长可达五年;同时针对跨区域经营的企业,可实现“一点对全国”的业务办理模式。该产品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根据种植作物的不同动态调整授信额度,确保信贷资金真实用于涉农领域。三是农业担保贷款。此类贷款主体针对为农林牧渔业中具有适度规模的经营主体,一般为G商业银行地区农业供应链库中的上下游企业,由省级承认资质的担保公司或供应链库中连带担保企业提供担保,贷款金额根据农业企业实际需求一般为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最大额度可达一千万元,主要致力于服务辖内特色农业产业,贷款用途以市场开拓、扩大生产、增设农业基础设施为主,也包括引进农业新技术和农业生产环节流动性资金周转等多个范围。

(二)G商业银行涉农信贷总体供应不足

2018年至2023年涉农贷款虽然增长迅速,但总量较低,占比维持在5%左右。这是由于金融业的高负债高流动性的 “双高”特征与农业产业的高风险性相违背,造成当前涉农信贷金融市场供需失衡。因此,如何推出满足农户信贷需求的创新金融模式,实现涉农贷款供需协调,是G商业银行的重要任务。

(三)G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信用风险防控水平逐渐增强

G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不良率由2018年的超过6.3%降低至2023年末的不足1.8%,说明G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信用风险防控水平在逐年增强。这是由于G商业银行将信用风险防控措施嵌入贷款全生命周期管理。主要包含质量管控、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三个环节:一是严格业务准入,贷前调查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客户经理在贷前对涉农贷款申请人信用和借款用途、提交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出动多名客户经理从不同切入点共同审查同一借款人。对于抵押物和担保人,要对其合法性、市场估值,担保资格和能力等进行多方调查确认,进一步测算出借款申请人的投入产出效益和还款能力。同时要严格审查借款人交叉借贷情况,将其作为还款重要补充要件纳入贷前审查环节。贷中审查重点对资料的合规合理性进行审查。还加强了信贷审查人员的审查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二是扎实存续期管理。G商业银行有效防控涉农不良贷款发生的重点措施就是对贷后管理进行专门的分類管理模式,加强贷后管理,严格人员贷后审查考评,切实做好对贷款人实时追踪,合理管理,及时反馈。三是精细化风险处置。G商业银行针对逾期风险,细化分工,对不同逾期金额和时间进行严格分类,差别制定风险处置方案,同时行政强制、法律诉讼等配套手段同时跟进,共同做好本金催收,抓住贷款清收最佳时机,及时化解和处置涉农贷款信用风险。

G商业银行严控内审制度,对贷款施行全环节全流程细化管理,每个环节责任到人,堵死涉农信用风险隐患缺口;同时,高于内审部门的问责委员会为G商业银行特有部门,明确贷款各环节责任分布和人员分工,出现违规行为立马责任到人。对降低涉农贷款不良率,稳步提升G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信用风险管控效果贡献巨大。

四、政策建议

通过对G商业银行2023年涉农贷款业务情况的分析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针对内部问题的对策

1.改善涉农信贷的投放不足

一是要以政策为导向创新涉农信贷担保方式。由于地区具体农业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担保方式和范围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农业经济金融情况、征信环境和担保主体的实际需求进行优化创新。首先,以集体运作模式代替单人联保模式。按照“熟二生三”的联保模式,实施农村地区涉农担保。其次,拓宽涉农贷款农业用地抵押渠道,将国内现有“两权”质押先进案例结合G商业银行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最后,拓宽涉农贷款中生物资产抵押渠道。增设专门评估部门,并融入科技、保险等先进风险防控手段,对生物资产进行动态评估和实时监测管理,并在动态检测过程中充分利用卫星定位、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二是应从产业链创新入手,培育新涉农信贷主体。顺应新型产业链资金实际需求,产出金融产品,服务好新型涉农信贷主体。并在提供金融服务中运用好大数据等先进工具,确保农村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建立健全涉农贷款信用风险的分散与补偿机制。一方面要引入新的担保资金方。可以引入订单、应收账款等方式,以生产链为切入点,将生产环节纳入风险分担中,提升企业合作意愿。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入政府资金。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也可以设立更多政策背书的担保机构,提升总体担保机构质量。

2.健全涉农贷款风险防控制度

一是完善风险防控制度。从涉农金融服务对象入手,区别化制定风险评级制度,完善风险防控制度;二是健全信用评估体系。严格动态贷中监管,拓宽信用评估考量范畴,将企业口碑、上下游供应链、订单执行情况等信息纳入涉农信用贷款审批评估体系。并对不同评分等级客户开展差别化授信额度和审批手续以及催收制度;三是建立健全信用评估体系。可以通过建立全行统一涉农信贷基本信息数据库,实现各支行之间涉农信贷信息共享,并且引入先进模型,结合本行实际对评估模型进行现实化改造。

3.加强涉农贷款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使用AI技术将征信系统,交易数据等各类数据综合学习,对涉农信贷主体的经营情况和偿债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和动态管理。同时引入BI(商业智能分析工具)等技术以实现数据的可视化转换,实现客户、行业、区域等维度涉农贷款业务全流程风险指标监测,有力提升信用风险防控水平;另一方面,加强涉农贷款风险防控管理方面的人才建设。一是要注重培训。除去风险业务常规培训,还需要定期交流,通过经验介绍、专业演讲等各种形式,提升G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二是要配套相应的激励计划。将风险防控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员工业绩员工工资直接挂钩,提升员工风险防控管理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涉农贷款相关从业人员岗位要求,有目的有指向的选拔专业涉农信贷风险防控管理人才,打造行内人才储备库。还可将信贷风险管理防控纳入涉农贷款考评体系,完善人力资源绩效考评体系,使涉农信贷风险防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指标一目了然,从而提高激励制度实施效果。

(二)针对外部问题的对策

1.完善涉农信贷信用风险防控管理法律法规建设

现阶段,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加速发展,我国应尽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涉农融资法律法规体系,依托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创造良好的涉农信贷融资环境,为商业银行涉农信贷提供完善的法律依据,更好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2.发挥政策正向引导,扶持涉农信贷健康发展

政府需积极干预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扶持涉农信贷资金支持,重视涉农信贷信用风险,积极推行优惠财税优惠政策,正确引导相关配套农业设施建设,多渠道引导社会融资倾向农业、农村地区,不断推进涉农信贷机制改革,提升信贷主体投融资能力。

3.健全涉农信贷供给体系

发展以政策性、合作性与商业银行为共同体的健全的涉农信贷供给体系,在实际涉农金融活动中,各类型金融机构互助互补,协同共行,为涉农主体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E Field,R Pande,J Papp,N Rigol.2013.Does the Classic Microfinance Model Discourage Entrepreneurship Among the Poor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India[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3(6):2196-2226.

[2]李占彬,李晓红.金融支持“三农”现状及思考——以元氏县为例[J].河北金融,2015(9):71-73.

[3]常佳琦,曾兆祥.农村商业银行涉农贷款对三农发展影响的研究[J].金融经济,2019(14):5-8

[4]Charles B. Dodson, Bruce L. Ahrendsen, Gianna Short. Does use of nontraditional creditincrease risk?[J].Agricultural Finance Review,2022,82(2):359-378.

[5]石宝峰,田锦萱,孙梦遥.“低学历”抑或“高学历”:谁带来了更高的违约率?[J/OL].农业技术经济,1-16[2024-02-21].

[6]李楠.黑龍江商业银行涉农贷款问题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6):488

[7]Amin,Imam,Malik. Regulations,governance,and resolution of non-performing loan:Evidence from an emerging economy[J].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01955(10):2275-2297.

[8]王铁.对北安市涉农贷款犯罪及风险防控的调查分析[J].黑河学刊,2017(6):108-109.

[9]梁伟森,温思美.涉农中小企业贷款违约风险评估研究—基于“新三板”农林牧渔类企业数据[J].农村经济,2019(11):93-110.

[10]姚靖宇.村镇银行信用风险及其发展之路[J].中国市场,2020,(3):51-52.

[11]Ebenezer Okyere,Alice Constance Mensah.Macroeconomic and Bank SpecificDeterminants of Non-performing Loans in Ghanaian Banking Sector[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Accounting,Finance and Risk Management,2022,7(2): 40-48.

[12]曾雄,旺毛陈,杨亦民.农村信用体系防控农户信贷违约风险机理研究.会计之友 .02(2023):62-69.

[13]刘宝磊, 张园园. 基于信用评价模型对农户贷款违约行为的实证分析[J]. 金融经济, 2009(2): 110-111

[14]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07]246号

[15]刘洋名.加强涉农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代偿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四川农业科技,2018(10):60-63.

[16]周颖. 县级农商行涉农贷款“ 贷款+ 保险” 新模式 [J]. 农经管理,2016(21):68.

[17]常佳琦,曾兆祥.农村商业银行涉农贷款对三农发展影响的研究[J].金融经济,2019(14):5-8

[18]徐璐. 金融支持“ 三农” 发展现状、 问题及对策 [J]. 乡村科技,2018(15):43-45.

[19]谢浩,许生杰.对盐城市涉农贷款投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时代金融,2017(15):75.

[20]代艳.数字农贷的兴起与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优化[J]. 农业经济. 2022,(1).

[21]王一鸣,闫洪举.商业银行线上涉农贷款风险及防控策略探究[J].农村金融研究2021(11).

[22]杜金泉,李松,王哲尔.涉农贷款最优风险补偿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20(3).

[23]陆岷峰,王婷婷.基于数字银行背景下数字信贷风险控制管理的战略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0(1).

周梅,赵德泉.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涉农贷款投放效率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9(5).

猜你喜欢

信用风险信贷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指标选择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信用风险的诱发成因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