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领域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困境及对策探析
2024-06-12张瑛媛王丽媛李永峰
张瑛媛 王丽媛 李永峰
[摘 要]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四链”)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与转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解决人才供需不平衡问题。能源领域高校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中承担着特殊使命,针对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其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加强顶层设计、着重打好人才培养联动组合拳、扎实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建设,从硬支撑、软实力、新生态三个层面统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切实将自身特色优势转化为服务能源强国建设的效能。
[关键词]能源领域;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7-0029-04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以下简称“四链”)的有机衔接,是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要路径。能源领域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和拔尖创新人才引培的重要主体[1],如何用好自身优势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方面发挥引擎和辐射作用,是其当前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如何推动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在能源领域高校落地生根,推动产教融合发展,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探讨能源领域高校产教融合发展路径。
一、能源领域高校推进产教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产教融合不同主体管理体制存在差异
在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皆是重要的建设主体,但不同的主体有着不同的目标导向与内生驱动力,可能导致“四链”融合在实际发展中遇到阻碍。
1.职能目标存在差异
科研机构以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为主要职能。高校作为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而企业是商品经济的组织单元,作为一定的经济实体,一般以营利为目的,旨在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获取利益。
2.发展逻辑不尽相同
高校、科研机构较注重学术自由、独立性和研究导向,追求长期的稳定性;企业追求效益和竞争力,强调市场导向和灵活性。这种发展逻辑乃至文化层面的差异可能导致双方在沟通和合作过程中存在一定分歧。
3.资源分配各有侧重
高校、科研机构通常以教学和研究为主,具有稳定的学术体系和科研计划;企业往往以市场需求和竞争为导向,需要频繁地调整和变化。另外,企业需求难以在高校中形成供给动力。按现有制度规定,企业参与难以跨越教学管理、场地占用、设备使用、团队稳定、产权归属等现实障碍[2],这种不匹配可能导致合作计划的延迟或不协调,阻碍产教融合的有效进行。
4.共享机制不够畅通
产教深度融合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机制,只有具备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协调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各项合作。目前,产教融合过程中仍然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合作机制不清晰等问题,可能使得合作关系不稳定或前后不一致,阻碍产教融合的有序推进。
(二)人才培养层面供给与需求相脱节
当前,新技术和新型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国家迫切需要培养出能够解决能源问题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1.目标定位亟待改革
我国能源领域相关专业的教育主要由公办高校承担,传统石油石化能源专业发展历史悠久、学科积淀深厚。部分高校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发展定位方面容易因循守旧,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授课模式与新形势下对实践性强的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适应[3]。培育理念若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导致相关专业人才的市场匹配程度低、供需出现错位。
2.培育手段单一
当前,我国部分能源领域高校偏重基础理论讲授,忽视实践教学;部分能源领域高校的实践教学设计模式固化,多以课程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为主,而由于平台数量少、资源参差不齐、与学生志趣不匹配、岗位不充足等原因,其实践教学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另外,相对于行业领先企业来说,能源领域高校的教学、科研设备投入资金较少,更新速度较慢,跨学科系统性生产设备欠缺,与企业生产一线的设备和技术存在不小的差距。
3.师资力量不够均衡
部分能源领域高校较为重视教师队伍的学历背景与教学、科研水平,对教师的应用研究能力、实践经历考查不足。部分教师具有在企业任职的工作、交流经历,也参与过产业前沿的技术指导工作,但其实践经历总体上仍不足以满足学科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发展需求。此外,部分能源领域高校现有的双师型教师数量明显不足,而企业中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难以切实参与到高校相關专业的教学实践中。
4.学科专业跨度较大
材料、新能源、储能等能源专业涉及的基础学科较多,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对于其他高校,能源领域高校时常面临学生基础不够扎实、课程体系整合度不高、跨学科协同教学欠缺的窘迫局面[4]。
(三)运行机制未能充分激发主体活力
产教深度融合离不开多元主体之间的紧密结合和高效互动,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能够充分激发各方的积极性,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合作成果的转化。
1.激励方式较为单一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配置大量资源,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是响应国家号召、担负民族使命的生动体现,这需要多元化、深层次的激励方式。若仅仅局限于物质利益层面,可能会导致参与方过于关注经济回报,而忽视其他非经济影响因素,势必对产教深度融合与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运行管理缺乏监督
侧重运行时效与经济效益,忽视长期跟踪与反馈评估。产教深度融合既离不开对发展成果的执着追求,也不能缺少对参与方的有效监督。缺乏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不仅难以客观考量发展成效是否符合预期,还可能导致决策失误、问题滋生,造成资源浪费和合作动力的衰减。
二、能源领域高校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对策
能源领域高校推动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亟须从硬支撑、软实力、新生态三个角度入手,从顶层设计、人才培育、机制建设三方面发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顶层设计要充分考虑新发展需求
1.要将学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能源领域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理解政策导向和发展目标,从宏观层面入手,将国家的产业结构需求与高校的结构供给改革深度融合,将政策精神融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进程中。要基于自身办学历史与资源积累,打破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对立思维,精准定位发展前景,全方位对接属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拓展校地关系与产学关系,高效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
2.要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
基于國家“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更高要求,社会对相关领域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能源领域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应遵循市场规律,及时把握新的发展机遇,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企业等进行多层面对接,深入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变化,通过行业研究和前沿技术调研,把握市场的发展动态,了解市场竞争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洞悉能源行业发展最新的技术需求、人才需求和创新需求,将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需求与高校的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着力构建教育与能源行业互利共生的新发展格局[1]。
3.要将学科发展与产业体系深度融合
能源领域高校要将学科专业与产业结构、培育体系与生产实践、科技研发与技术攻关深度对接、充分结合,真正实现动态跟踪产业前沿,努力打造服务产业集群的融合平台,构建契合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特色专业集群,为“四链”融合提供一流的发展环境与强有力的平台支撑。要以学科集群建设为抓手[5],依据产业群与学科群的配套发展情况,鼓励校内相关院系根据自身优势建立学科内生关系,推动师资、设备、平台等要素的互联互通,充分利用办学资源不断推动自身资源的活化、转化、强化[6]。
(二)人才培养要着重打好联动组合拳
1.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产教融合人才协同培养发展的本质是人才的培养、流动和共享。能源领域高校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持续开展守岗爱业、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要以德育为抓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力。此外,我国能源领域高校一般建校历史久、文化积淀深,应当系统梳理学科、院校和行业发展史,从中提炼出丰富而深刻的教育素材来开展思政教育,将其全面运用到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项目中,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牢固树立其服务国家、造福社会的意识。
2.搭建产教融合创新育人平台
能源领域高校要以知识教育、科学研究、实习实践三方面为基础,搭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基础理论储备、改革创新精神、实践技能素养。一方面,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生实习实践培育体系,构建本硕博贯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打通“四链”融合壁垒。以多平台实习实训、社会实践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环境中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另一方面,要丰富培育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关专业技能比赛、创新创业大赛、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培养学生将知识储备转化为优势技能的实践能力。
3.精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据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结合学生的能力、志向、兴趣,个性化定制培养方案并不断优化,分批、分类、分阶段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一方面,在实践项目、实习基地等名额的考核选拔中适当设置竞争比例及优待政策,鼓励学生争优争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分流培养时为学生匹配专业类别、研究方向相对应的师资队伍与实践平台,并予以一定的资源倾斜,全面提升人才培养供给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
(三)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建设
1.优化双导师制
高校要建立健全多主体协作、多形式衔接的全方位合作机制。积极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行业领先企业等主体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以获得更多的实习实训项目与联合研究项目,由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构成“结构多元,优势互补”的双导师教学团队,让企业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培养,逐步提高企业导师配比,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拓展企业用人渠道,共同推动地区发展,实现多方互惠互利。
2.完善激励机制
在学生培育层面,要制定明确的评分标准,全面评估学生在实习、实训和合作项目中的各项表现,充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等。在队伍建设层面,完善岗位评价和聘任体系,将成果转化数量、社会服务时长等因素纳入职称评定体系,构建新型教师能力评价模型,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在平台建设层面,面向学生、教师、企业导师、平台负责人等开展满意度调查,并通过同行评审、校外评估和行业专家等角度,定期评估合作平台建设成果与运行效果。
3.畅通反馈渠道
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分享建设进度与工作经验,充分讨论合作细则与具体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方向,促进各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与网络平台,建立在线平台用于实时信息共享和资源访问,提高各方工作效率与信息传达效果。引入平台外力量,成立行业咨询委员会,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参与,为高校提供战略指导和可行建议。
三、结语
能源领域高校在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当统筹资源,不断探索“四链”深度融合机制,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能源领域创新驱动与技术变革的重要策源地,培养更多具备创新意识与实操能力的高质量人才,以推动我国能源产业的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董小平.应用型高校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的辐射结构与政策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3(7):14-18.
[2] 孙永军,刘欣立.高校产教融合实践教育协同机制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3):46-47.
[3] 孙雷.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21(1):74-77.
[4] 付乾,廖强,叶丁丁,等.双碳战略下新能源与储能科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S1):17-20.
[5] 史秋衡,许洋.教育体系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的战略特征与制度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23(7):4-8.
[6] 程晓农,杨娟,袁志钟,等.以“产教融合”为内涵的“全素质链”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8(Z1):63-65.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