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教育背景下初中课堂“五育并举”实践研究

2024-06-12于柯莉

天津教育·上 2024年3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五育美育

于柯莉

在科学教育背景下,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新时代具有科学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一、初中课堂实施“五育并举”的研究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不再单纯追求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学校中。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如何在科学教育中贯彻“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当今社会,人才培养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素养和综合能力,“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元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五育并举”教育可以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实践路径。

再次,是全面培养学生潜能。“五育并举”的实践研究能够帮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传统的以智育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而通过“五育并举”的实践研究,能够促使学生在不同领域展现自己的潜能,培养多元智能和综合素质。

最后,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科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五育并举”的实践研究能够帮助学生展示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学生通过参与科学实验、科技创新项目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这种实践性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为他们将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初中课堂坚持“五育并举”的目的和意义

初中课堂坚持“五育并举”其目的和意义,就是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在各方面得到发展。

首先,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性活动,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科学教育强调实践操作和实验探究,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和数据收集,这种实践性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帮助他们理解其中的原理和方法。

再次,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科学教育背景下的“五育并举”,注重学生的体育素质的培养,通过与科学的结合设计一些体育活动,如户外实践、探索活动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

最后,是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科学教育背景下的“五育并举”,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强调团队合作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科学教育背景下做好“五育并举”的具体方法

(一)做好“五育”中的德育工作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实践中,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德育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成为有品德修养的人。

1.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确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如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勤奋努力,制定培养计划,明确德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2.培养良好的班级文化。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注重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和沟通,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鼓励学生互助合作、共同进步。3.组织社会实践性活动。组织德育主题班会、德育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安排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4.做好教师和家长的配合。教师要经常性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相互配合、协同育人,形成有利于学生德育培养的良好环境。

(二)做好“五育”中的智育工作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实践中,智育工作是培养学生智力和学术能力的重要方面。智育是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确定学校或班级的学习目标,如学科知识掌握、学术能力培养等,明确学科要求和标准,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巩固。2.强化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如阅读理解、笔记整理、问题解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指导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3.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其差异性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如个别辅导、课后拓展等,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4.组织多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利用课下时间,组织多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动力,提供他们展示自己的平台,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做好“五育”中的体育工作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实践中,体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体育是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团队合作、协助能力和竞争意识,使他们具有强健的体魄和敢于挑战的精神。

1.制定课程目标和学习计划。确定学校或班级的课程目标,如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等,制定体育学习计划,明确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2.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加强团队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和比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比赛,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挑战精神。3.注重身体素质和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健康知识,如饮食均衡、适度运动等,培养他们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4.组织体育赛事和社区活动。组织体育赛事,如运动会、体育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鼓励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做好“五育”中的美育工作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实践中,美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和创造力的重要方面。美育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欣赏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艺术领域全面发展。

1.设定明确的美育目标和要求。确定学校或班级的美育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技能等,明确美育要求和标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2.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教育资源,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组织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如艺术展览,让学生接触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需求。3.培养艺术技能和创造力。提供专业的艺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艺术技能。4.促进艺术交流与合作。经常性的组织艺术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和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促进他们之间艺术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团体和社区活动,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精神。

(五)做好“五育”中的劳动教育工作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实践中,劳动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方面。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全面发展。

1.设定培养目标和劳动任务。确定学校或班级的培养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实践能力等,设定具体的劳动任务,如校园环境整治、社区服务等,明确学生的劳动内容。2.培养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团队劳动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劳动锻炼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总结劳动经验。鼓励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促使他们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和分享劳动经验,促进他们自我成长和发展。4.开展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将劳动与知识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劳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问题,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徐德明)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五育美育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