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融合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4-06-12邹燕
邹 燕
(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广东 清远 511500)
中华优秀诗文承载着弘扬爱国精神、团结统一、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初中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也是铸魂育人的关键期,笔者深入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古诗文的精神内核,以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鲜活的方式强化教学实践,将古诗文融入学科教学育人全过程,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探索学科育人有效策略。
一、古诗文教学融合民族精神教育实践面临“三化”问题
(一)教学内容零散化
古文篇目深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之中,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深层次的教育价值往往被学科知识所掩盖,未能得到充分发掘和展现。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的组织和合理安排,导致教学活动分散而缺乏深度,民族精神的培育实践也显得不足,从而使知识传授与精神教育之间出现了分离,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效果。
(二)教学方式僵化
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僵化,德育的融入方式也显得不够灵活[1]。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本位的教学,倾向于通过机械式的灌输和训练来传授知识,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细节,忽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对于古诗文教学中文化育人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常生硬地将德育植入教学过程中。这种方式并没有真正触及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生命力,有时甚至可能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感,这无疑影响了古诗文的育人效果,也使得学科育人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培育路径窄化
在实施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存在培育方法不够多样和明确的问题[2]。一方面,对于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教学手段往往局限于传统的讲授和强制性的传授,而较少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情境教育和实践性学习等;另一方面,对于如何培育民族精神的思路还不够开放,课堂上很少利用主战场的作用来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缺乏让学生经历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知识建构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以及体验学科思想方法的机会。由于校园内外实践活动的路径不够畅通,教学内容往往缺乏吸引力,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内心的认同和行为的外化。
二、古诗文教学融合民族精神教育实践力求实现“三度”
(一)梳理与整合教学资源,建立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度
1.对教材中蕴含民族精神的篇目进行梳理与选择
基于统编教材人文要素主体,对七至九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中蕴含育人精神的古诗文篇目进行梳理和归类,对教材中蕴含民族精神的古诗文进行重新组合。据统计,统编版教材七至九年级的古诗文共124 篇,其中蕴含民族精神的就有68 篇,占54.8%。这些文章有的涉及个人,有的涉及国家,有的涉及社会,因此要对蕴含民族精神的篇目进行梳理与选择。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研究的重点,再根据学校教学实际需求,研究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伟大民族精神,如根据“爱国主义”的阐发角度,将诸葛亮《出师表》、范仲淹《岳阳楼记》、文天祥《过零丁洋》等篇目进行归类整理,这些文章超越了作者或文中人物所处的时空局限和狭义的“家国情怀”;如魏学洢《核舟记》、沈括《活板》体现了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如《愚公移山》《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体现了任何打击都不能动摇心中信念,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梳理,将这些蕴含民族精神的经典文章按主题进行归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优质教学资源,将这五方面精神与教材内容进行对接,开发其丰富的育人价值,解决优质教学资源与教学有效对接的问题,让教学资源具有系统性。
2.基于教材的归类,精选优质的课外古诗文资源
通过梳理发现,教材内容极为精简,许多丰富的资源未能体现在教材中,仅借教材资源略显单薄,只有深入发现、收集、挖掘、拓展素材,才能增强课程教学的鲜活度。优质古诗文教学资源除涵盖教材古诗文篇目外,还应包括教材外古诗文篇目及与本土文化相关的资源。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探索有效的教学实施路径和方法,基于教材的归类,对教材外契合民族精神、蕴含育人价值的古诗文篇目进行选择与搜集。例如教学《论语》时,拓展了《论语》中的《子罕篇第九》《子路篇第十三》等,在家国情怀篇增加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陆游的《诉衷情》等篇目,理想奋斗篇增加了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陆游的《书愤二首》等,如团结创新篇增加了陆游的《金错刀行》等,这些都为教学提供了优质的契合度高的教学素材和学生诵读读本,形成了一批优质课外古诗文教学资源。
3.对蕴含民族精神的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搜集与整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教师调动多元主体,丰富课程资源类型。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都是语文拓展教学的好材料,在古诗文教学中引进本土文化资源,将地方资源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挖掘蕴含育人价值的本土文化资源,探寻一批包括民俗文化、文人风骨、名将风范、红色革命基地等优秀的育人资源。如连州刘禹锡纪念馆,刘禹锡贬至连州,开始了他在连州任刺史的四年九个月的政治生涯,其“功利存乎人民”的为政之道,影响深远;如阳山县的韩愈纪念馆,韩愈是阳山县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县官,他关心百姓疾苦,轻徭薄赋,减轻民众负担;清末榜眼朱汝珍,仁义名流后世,他们都留下了丰富的诗文和经典的故事,这些都是教学宝贵的素材资源。
(二)创设真实情境学习任务,提高与教学内容契合度
创设真实情境,在情境中发挥学科育人功能。真实的情境,能调动学习兴趣,与知识学习关联,与教学内容匹配,有正确价值导向,富含育人价值。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活板》阅读时,恰逢国际博物馆日,笔者在课堂上创设了奇妙印刷体验之旅的情境,以导游员的身份带领学生领略印刷术博物馆,围绕参与设计活字印刷的工艺流程图、毕昇活字体验馆邀请你再现活版印刷两个任务进行,并围绕“活板究竟‘活’在何处? 印刷术的发展史让你有何感想?”两个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有真实的个人体验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在学生演示活板的制作过程中,全班同学兴趣盎然,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了活版印刷的步骤、优势,有效地促成了深度学习的发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深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创造精神,实现了古诗文的育人价值。实施学科育人要注意通过挑战性任务等新型的学习方式来落实其育人价值[3]。学习任务内容、任务完成过程和教育者的作用三个要素,是实现学习任务德育价值的必要元素。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创设活动任务、设计学习支架、提供资源支持,引领学生持续深入参与学习活动。如在阅读《诫子书》时,开头创设情境,2021 年11 月“家家咸正——习之堂藏百年家书特展”在清远市江心岛举办。清远“云上家书月”正式开启,在“云端”可以看到穿越时空的家书,聆听有温度的典雅和斯文,请你也尝试给父母亲修书一封,体现为人子女的责任担当。同时设计“读家书之韵味”“品家书之深情”“传家书之智慧”三个学习任务来推进教学。任务1: 读家书之韵味,通过划分句读,把握停顿、巧借标点,读清层次、巧凭虚词,知人品情三个教学环节从读准确读流畅到读出韵味,充分感受古文魅力,为后面理解文章内容打下基础。任务2: 品家书之深情,紧紧抓住“静”这一文眼,分别探讨“静”与“学”、“静”与“修身”的关系。师生一起探讨“静”的内涵与外延,探讨“静”在诸葛亮一生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步步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诸葛亮诫子深意。任务3: 传教书之智慧,通过把书信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写在书签上励志共勉和回归课堂伊始,汲取诸葛亮诫子智慧,从自己感触最深的一句话中再选取当中的一个词语为话题,回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情境,给父母修书一封两个活动,旨在让学生以切身体验吸纳《诫子书》的精髓。在这种深层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做出行为选择与价值判断,让培才修德追求谦谦君子之风的传统文化真正做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最终形成更加稳固的价值观念。
(三)拓展教学实施路径,增强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度
1.创设实践类的作业,拓宽实践育人新思路
实践性作业是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学生能力素养的重要手段。设计合理的实践性作业,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而且能实现育人价值,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如在教授《活板》第二课时时,笔者设计了如下两个实践类的作业:
作业1: 如果你是清远文化馆的推广员,请你搜集本土传统工艺的相关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制作“清远市传统技艺大名片”或小视频,感受本地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
作业2: 学校决定6 月组织开展“我的科技节我做主”活动,为了确保本次科技节活动能体现出我校学子的个性,发扬主人翁的精神,现向全校学生征集科技节活动方案。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为学校科技节拟订方案,并制作一个科技作品参展。
第一个实践类作业充分挖掘了本土文化的资源,学生在绘制大名片的过程中,让文中所学知识成为活水,滋润着学生心灵,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使其感悟民间工艺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体会优秀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第二个实践类作业配合学校科技节而设计,巧妙地通过作业设计将学生从课堂学习引申到课外实践,完成此项任务涉及学科以外的知识,学生仅仅依靠固有知识是无法很好地完成作业的,必须通过与人交流、寻求合作等方式来完成。在设计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工匠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两个实践类作业以培育民族精神为指向,通过学科作业进行渗透,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当中,在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究的实践过程中,其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潜能得到挖掘,文化自信得到增强。
2.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拓宽实践育人新空间
课堂是浸润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阵地,但是要让学生感悟古诗文所蕴含的精神品格,最终形成个性化人格,还需要环境、课外实践活动的浸润,把校内课堂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资源利用与文化育人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鲜明、具体生动的德育实践活动,打通德育新途径,拓宽实践新空间。
在古诗文教学中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中,教师依托经典国学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开设“儒家经典文化课堂”“道德讲堂”,开展“悦读经典”“中华经典诵读”诵读活动、每周班级展示活动,形成“班班读论语,生生诵经典”的新风貌,开展“经典咏流传”的视频录制活动,线上线下融合,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做有“学科味道”的思政教育。同时,在墙壁、过道、走廊上张贴唐诗、宋词和孔孟等先贤画像及生平简介的宣传画,布置儒家典籍中有关学习的名句、处世箴言、儒家故事和富有人文气息的标语。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和校园环境的浸润,民族精神的种子植根于每个学生心中,通过互动式体验、沉浸式感受,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守护者、宣传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