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育人格局下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研究

2024-06-12刘艳丽

关键词:大思共同体中华民族

刘艳丽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淮安 2232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中职学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大思政育人格局在教育工作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这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化劳动者。

然而,当前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次,中职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评价体系还不完善,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此外,学校和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缺乏系统的科学指导。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研究中职学校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和分析中职学校的成功经验,并尝试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望能为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为中职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内涵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是指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些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实践能力等,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对他们未来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能力包括自主学习、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掌握,中职学生应具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能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学会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并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社交能力包括与他人良好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的能力,中职学生需要学会与不同背景的人相处,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要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能与他人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任务。实践能力涉及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职学生应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能力,能完成各种实践任务,灵活应对各种挑战。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职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职业要求,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二、大思政育人格局下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策略

(一)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涵盖广泛的内容与思想,是树立正确民族观念的基础。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了解和掌握其概念和思想特点,还须对相关内容有所了解。换言之,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内容是进一步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首要任务。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帮中职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是正确、充分地认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尤其在增强各民族思想文化认同与情感关系中,“多元一体”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多元一体”二者概念均彰显了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学生须从辩证层面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由多个民族相互交融而成的,其中的“一体”指的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拥有的经济和文化,这些是每个民族均拥有的;“多元”则意味着五十六个民族之间存在着各自的原始特质和独特的文化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集“多元”与“一体”于一体,如果想要自身所在民族拥有美好的未来,需要依靠中华民族这个大家族,各个民族团结奋进、守望相助,才能共创美好明天。梳理中华民族发展史可知,中华民族早在数千年前即开始相互融合,发展成为多元一体的民族大家庭。毫无疑问,中华民族建立在五十六个民族的基础上,获得各民族肯定才会形成具有凝聚力且荣辱与共的中华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意识予以了解和把握可进一步深化民族认同感。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肩负着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国家工业化的重任,并在此阶段开启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征程,提出将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再次结合,对毛泽东思想予以丰富,创造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伟大壮举。党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肩负重任,推动全面改革开放的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形成。党在新时代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要推动理论改革创新,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时代新篇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思政格局,不断提升认知水平,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和范畴,也包括“五个认同”的正确认识。关于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五个认同,在2015 年提出。学生了解和学习“五个认同”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五个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的凝聚力极为有效、直接与强大。正确认识“五个认同”要先明确其概念,其一,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毫无疑问,积极国家观的代表是爱国主义,在公民生活的不同方面均有所体现,学生要始终以自身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将祖国利益置于首位。其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始终明确五十六个民族人民都是中华儿女,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夯实民族和谐关系,增强民族认同。其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思想联结的桥梁。其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其影响力和重要性无可否认,中国经历了百年风雨,党引领着中华儿女走向一条光明灿烂的道路,交上了一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其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纵观中国发展史,在政治经济改革与发展、文化传承与发扬中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身影,此制度的优势更是让公民坚定不移地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上述“五个认同”缺一不可,深化学生对“五个认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克服狭隘的民族意识,增强爱国情感。

(二)构建凝聚力强的师资体系

大思政课程在充实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过程中也须不断健全完善大师资体系,打破以往师资力量薄弱和辐射力量有限等局限,打造一支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思想政治素质高、结构多元的师资队伍。与此同时,中职院校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须树立跨界思维和开门授课等观念,吸引活跃在社会不同领域的能工巧匠、劳动道德模范、优秀资深校友、具有创新思想观念的专业教师、发挥价值观念引领作用的社会先进人物等群体走进校园,成为中职院校综合育人模式中的一员。与此同时,要结合现代经济社会对中职生乃至人才的需求设置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社会导师、思政教师三方建构协同育人课堂,实现双师或多师育人目标。相关教育实践证实,思政课兼职教师结合自身工作阅历和人生成长经历进行讲授可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更能实现价值引领与情感体验相统一的育人目标。

(三)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

相关研究指出,个体认知与情感都会转移至行动。中职院校有责任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现实情感内化为日常行动。为了增强学生的互动性,学校可以通过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也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更好地应对现实挑战。为达成这一目标,可以具体从以下方面着手:

中职院校在开展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过程中可以结合地区情况和民族文化特色开展如民族文化交流大会或民族艺术作品展览等相关精品活动。同时,组织活动的教师要结合文化活动需求巧用虚拟技术设置虚拟活动场景,重点展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特征、民族形象的主题叙事,使中职生沉浸于虚拟与现实交融的环境中,被不同民族歌曲舞蹈、服饰、风俗文化与工艺等精神文明所熏陶,形成对民族文化情感的认同与共鸣。

中职院校要建设“大思政课”以调整甚至重塑课堂形态,破除传统课堂育人空间与布局狭小的局限,通过强化实践育人与网络资源建设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推动网络云课堂、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等教学阵地的融合联动,延伸拓展思政课的教学时空。网络云课堂贴近如今学生“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生活状态,搭载慕课、微课等灵活多样的教学供给方式,为思政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与教育学领域中的社会教育不同,“大思政课”视域下的社会大课堂旨在按照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与逻辑,汲取社会生活中的生动素材,转化和应用蕴藏其中的育人元素,搭建起教学所需的社会实践平台。

当前,有很多职业院校鼓励学生在课余之时参与奉献爱心的志愿活动。我国高等院校自2003 年起就启动了大学生支援西部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前往西北地区参与志愿实践活动。同时广泛开展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志愿服务计划,吸引众多学生参与。学生在志愿活动中可以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拉近与不同民族群众间的距离。最重要是,学生在志愿活动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换言之,结合自身所长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文化、卫生、青年发展、教育、科学技术等多元发展贡献力量,满足不同层面需求的同时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学生可以有效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制度,落实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民族凝聚力。此外,学生志愿者也可以通过现代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部分地区民生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秩序等稳定局面,引领全国民众深层次了解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可通过主题实践、“三下乡”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等,将“行走的思政课”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最前沿。特别要在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比赛、职业规划等学习生活中挖掘有感染力的故事,找到有亲和力的切口,凝练有渗透力的观点,帮助学生深刻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积淀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职业素养。

猜你喜欢

大思共同体中华民族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