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幼儿园德育创新路径研究
2024-06-12李俊俊
李俊俊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中心幼儿园,甘肃 天水 741506)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养成道德品质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幼儿需要正确的德育引导。幼师应把握教育机会,积极创新德育路径,引导幼儿认识道德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其道德品质,规范其道德行为,保障其茁壮成长。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幼儿园德育创新须遵循“四化”原则,分别是本位化、趣味化、整合化、主题化。幼师可以着眼于此,对现行德育策略做出革新,使其更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现状,也更契合幼儿的学习需求。这就意味着,幼师需要转变教育思想、组织游戏活动、整合教育资源、关注幼儿兴趣,将德育与各项教学活动深度融合,以丰富多彩的幼儿园活动为载体,科学合理地开展德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进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效果。
一、幼儿园开展德育的现实意义
德育在幼儿的成长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幼儿园德育,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幼儿的长足进步与终生发展。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展开论述,分析幼儿园开展德育的现实意义。
第一,德育可以促进幼儿综合进步、全面发展。以往,幼儿园教育侧重于传授课程内容,关注幼儿的智力开发。随着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幼儿园积极开展德育,其日常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关注幼儿智力发展的同时,幼师还能兼顾幼儿的品德、个性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看,开展德育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保障其各项能力的综合进步。
第二,德育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满足国家人才需求。幼儿园阶段,正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开展德育,可以将良好品质深植于幼儿内心,这些品质将会影响幼儿一生,既能引导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又能使其成长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开展德育可以丰富国家人才储备,有利于推动国家建设。
第三,德育可以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成效。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幼儿园教学活动已经相对固化,对幼儿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退。将德育融入幼儿园教育,幼师须进一步创新教学活动,将德育内容合理融入活动过程。随着幼师的教学创新,日常教学活动将会更加多样化、丰富化,可以带给幼儿新鲜感,还能有效激发幼儿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立德树人理念下幼儿园德育创新原则
(一)本位化
本位化原则是以幼儿为本,围绕幼儿的发展需求和个性特点,设计相关的教育策略。遵循这一原则创新幼儿园德育,能强化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各项教学策略更适合幼儿,有利于提高德育成效。
(二)趣味化
趣味化原则是指幼儿园德育应该轻松有趣,契合幼儿的思维需求、学习需求,让幼儿亲身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当前,德育本身缺乏趣味,导致幼儿的学习兴趣较低,因此,趣味化原则十分重要。根据趣味化原则的指导,幼师可以将德育与趣味活动有机融合,让幼儿园德育更加有趣,这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
(三)整合化
整合化是指幼师不能单纯地依赖幼儿园教育资源,应该有意识地整合外界教育资源,将其应用于幼儿德育。这样可以丰富幼儿园德育内容,给幼儿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基于整合化原则的指导,幼师可以挖掘更多的教育载体,将德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实现德育内容的生活化迁移,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行为。
(四)主题化
主题化是指幼师要积极开展主题教育,结合幼儿的兴趣,给德育制定明确的主题。相比普通教育,主题化的德育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便于幼儿自主探索相关知识,也方便幼师整合教学内容。
三、立德树人理念下幼儿园德育创新策略
(一)转变教育思想,坚持以幼儿为本
目前,幼师的教育思想是创新德育的前提。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幼师须树立“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坚持以幼儿为本的原则,调整幼儿园德育策略。也就是说,幼师需要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综合考虑幼儿的需求和特点,引导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接受德育,感悟其中的精髓,进而领悟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的价值。“儿童本位”教育思想十分适合幼儿园德育,该教育思想以幼儿为主,可以让德育知识更好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随着德育渗透的日益加深,幼师便能构建以幼儿为核心的高效教育体系,使幼儿无形之中养成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这样的教育体系更易于幼儿接纳,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教学案例一:午餐期间,有的幼儿不愿安稳吃饭,经常会出现追逐打闹的情况,不仅影响自身进食,还会给其他人造成困扰。幼师关注到这一情况后,可以此为契机,立足“儿童本位”教育思想,对幼儿展开德育。为此,幼师需要与幼儿耐心交流,告诉幼儿打扰别人吃饭很不礼貌。在此基础上,幼师还可以给幼儿讲解就餐礼仪的相关知识,借此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确保幼儿已经深刻理解,并且认识到错误后,幼师可以引导幼儿道歉,让其知错就改,并学会与其他幼儿和睦相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儿童本位”教育思想为指导,幼师可以关注每一个生活视角,及时捕捉教育契机。这样一来,德育与幼儿生活会更加贴合,依托有效的交流沟通,幼师能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组织游戏活动,渗透德育内容
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日常活动的基本行为,亦是认识外界、模仿学习的重要渠道。现阶段,游戏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游戏开展德育也已成为幼师的教育共识。立德树人理念下,要想创新德育路径,幼师首先就要创新游戏活动,将其与德育内容有机融合,有针对性地设计德育游戏活动,给幼儿营造轻松有趣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接受德育熏陶,从而帮助其养成正确的道德品质。设计德育游戏活动时,幼师应该以德育内容为根基,既要保证游戏自身的趣味性,又要为其增加教育属性,将相关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渗透到游戏环节,确保幼儿能通过游戏活动感知德育。
教学案例二:为了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幼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带领幼儿模拟“慰问敬老院”的生活场景。详细来说,幼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游戏道具,将教室布置成敬老院的样子。游戏过程中,一部分幼儿扮演老人,一部分幼儿扮演前来慰问的志愿者,幼师可以提供基本的游戏指导,具体的游戏细节须由幼儿自行发挥,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也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践行道德行为,对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此类游戏活动同时具备趣味性和教育性,能让幼儿在玩耍中形成道德品质,实现德育内容的高效渗透。最重要的是,此类游戏活动较为新颖,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提高其游戏积极性,这样幼儿便能更好地模仿道德行为,发展道德素养。
(三)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德育渠道
当前,幼儿园是开展幼儿德育的“主阵地”,其教育水平虽然很高,但教育资源终究有限。要想保障学生的长远发展,幼师还须整合外界的教育资源,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借此拓展德育渠道,给幼儿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德育是较为宽泛的教育概念,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很多生活资源都能转化为德育资源,只要幼师善于发现和利用,就一定能找到新的德育渠道。这就要求幼师用敏锐的眼光审视生活,从生活中找寻德育载体,将其应用于幼儿园德育,以此实现教学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带给幼儿新奇的学习体验,推动其道德素养的发展。
教学案例三:幼师可以尝试整合当地的文化资源,将其合理融入幼儿园德育中,借助五花八门的课外活动,逐渐加深幼儿对德育的认知。例如,幼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名胜古迹,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文化资源,借由游览过程给幼儿讲解家乡的风俗文化和发展历程。这样能让幼儿更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还能引导其树立建设家乡的理想,激发幼儿的家国情怀。除此之外,幼师还可以带领幼儿探索当地的抗日战争遗址、战争纪念馆,让幼儿直面战争的残酷,从而让其明白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以此引导幼儿珍惜美好生活,增强幼儿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通过整合当地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德育渠道显著拓宽,幼师开展德育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幼儿的学习过程也变得更加高效。
(四)关注幼儿兴趣,明确德育主题
幼儿园阶段,幼儿的学习意识较低,其学习过程中需要兴趣驱动。因此,幼师创新德育策略时,需要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设计出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保证德育的顺利开展,增强幼儿的学习自主性。根据教学反馈分析,幼儿偏爱绘画、音乐等趣味十足的教学活动,幼师依托此类活动渗透德育,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为此,幼师可以制定明确的德育主题,创设相应的主题活动,将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形式融入其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德育内容,进一步升华主题德育的价值。
教学案例四:国庆节前夕,幼师可以开展以“我爱祖国”为主题的德育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要通过绘画、演唱、讲故事、跳舞、情景剧等形式,充分展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此期间,幼师不必对表演形式提出过多限制,需要给幼儿广阔的表现空间和机会,让其自主确定表演形式、探索表演内容。如此一来,学生就会主动收集相关的德育知识,其自身的爱国之情将会更加浓烈,这样既达成了德育目标,又丰富了幼儿的课余生活。由此可见,主题德育非常有效,这种教育模式契合幼儿兴趣点,能使幼儿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昂,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对幼儿的道德素养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以立德树人理念为导向,幼儿园要对幼儿开展德育,着重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幼师作为幼儿园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应承担德育的重任。幼师应进一步探索幼儿园德育创新路径,以幼儿为中心,改进现行德育策略,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打造更加优质的幼儿园德育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幼儿,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