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长三角“一地六县”产业一体化发展
2024-06-11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课题组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加强规划衔接,共同推动跨地区产城融合发展。近年来,长三角“一地六县”(包括上海市的白茅岭农场,江苏省的溧阳市、宜兴市,浙江省的长兴县、安吉县,安徽省的广德市、郎溪县)作为长三角省际边界的毗邻地区,率先探索长三角地区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新发展阶段,更好地推进“一地六县”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对于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一地六县”产业一体化
发展基础较好但仍有瓶颈
“一地六县”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是空间意义上沪苏浙皖“要素齐全”的唯一区域。“一地六县”区域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4.3%,是黄山、天目山、茅山余脉山体交汇处,太湖流域、钱塘江流域、青弋江流域源头共存区,生态绿色的底色浓厚。目前,六县常住人口超过400万人,2022年GDP约5700亿元,工业总产值约1.34万亿元,产业基础总体良好。
1.“一地六县”产业一体化基础较好
区位战略意义进一步凸显。区位优势是“一地六县”一体化最为显著的特征。“一地六县”既有沪苏浙的边界,也有苏浙皖的边界,再加上白茅岭农场这一上海“飞地”,这一区域成为三省一市“要素齐全”的唯一区域,受到了政府决策层面的高度关注。一方面,“一地六县”三省一市要素齐全;另一方面,“一地六县”处于长三角城市群南北及东西方向的交汇点,是承南启北、承东启西的重要联系通道和关键节点,具有开启新一轮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意义。
多领域的一体化探索已有成果。“一地六县”一体化发展已形成高度共识,内部探索一体化的步伐也在不断推进,在公共服务、文旅生态等领域的一体化已经取得突破。2020年“一地六县”签约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战略框架协议,拟在省际毗邻区域加强创新驱动转型、基础设施互融互通等多面合作;“一地六县”数字长三角试点先行区协同发展联盟成立,推动数据共享与应用协同;《2021长三角“一地六县”文旅联盟合作备忘录》在溧阳签署,达成了景区同城化合作、旅游联合推广等合作事项。
局部产业一体化探索不断涌现。“一地六县”城市间的定向合作已有基础。溧阳牵头的苏皖(溧阳、郎溪、广德)合作区已于2018年11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郎溪与白茅岭农场探索共建“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协同发展休闲康养、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长兴、安吉、广德成立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湖州片区勇于先行先试,构建了“五统三分”的协同敏捷开发管理机制。宜兴牵头的宜长产业合作示范区正在加速推进,探索建立联合“链长制”,加强产业链协作和资源互联互通。
发展梯度差异蕴含产业转移动能。除白茅岭农场外,六县之间的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以人均GDP来比较,形成三个发展梯度,存在产业扩散、溢出、转移的势能基础。其中,宜兴、溧阳两市人均GDP均超14万元,属于第一梯队;长兴、安吉两县人均GDP均超10万元,属于第二梯队。发展梯度的存在为相对领先城市疏解非重点产业提供了更多选择,给予相对欠发达城市更多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发展机遇和后发优势,为区域间的错位融合提供了潜在空间。
产业差异化提供错位融合的潜能。“一地六县”虽然地缘相近,但是产业领域重合性不高,表现为总体独立、部分竞争、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七个地区产业合并梳理后,其主导产业仍有14个方向。此外,各个地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宜兴、溧阳两个相对领先的区域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已经往5G、物联网等未来产业方向上探索。产业的差异化布局和发展阶段给予“一地六县”错位发展、合作发展的潜力和空间。
2.“一地六县”产业一体化瓶颈不容忽视
虽然“一地六县”产业一体化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是仍然存在几点瓶颈困难:一是产业链协同基础不深。“一地六县”区域间基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领域仍然不多。各地区的发展侧重点不尽相同,缺少上下游合作的内生动力。二是产业合作平台能级不高。“一地六县”已规划建成有苏皖合作区、宜长合作示范區、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等平台,但平台多由县级政府主导建设,并交由镇级政府开发实施,省市级支持力度相对有限。三是劳动力要素相对短缺。目前“一地六县”产业仍以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为主,劳动力密集型传统产业占比较高,对劳动力及技术型人才需求较大,普遍面临基础劳动力短缺的困境。四是生态共育共保压力较大。“一地六县”拥有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成就了当地绿色生态的发展底色,也为当地产业发展带来生态保障的压力,生态与发展协同的矛盾较为突出。
二、“一地六县”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和产业重点
1.发展模式:突出局部一体化先行,充分发挥宜兴、溧阳“双子星”作用,形成互补错位格局,推动区域共同发展
以局部一体化为重点,加强外部的定向对接。依托白茅岭农场归属上海管辖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农产品管理、深加工方面的技术交流。依托苏皖合作示范区,加强与南京、芜湖、合肥等地的产业协作,重点聚焦汽车零部件、新型动力电池、高端装备制造(电梯)等方向。依托长三角产业合作区,加强与杭州的对接,重点聚焦数字经济、高端制造、新材料。依托宜长产业合作示范区,进一步融入环太湖经济圈,在智能电网、新能源等方向争取突破。
以宜兴、溧阳为“双子星”,强化优势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宜兴、溧阳作为驱动“一地六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子星”作用,引导两地具有拓展需求的企业向其他四县定向布局。一方面,与原有企业达成良好互动的交流关系;另一方面,有助于宜兴、溧阳两地在产业升级中既保留传统优势,在规模和技术上进一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同时为培育未来产业腾出足够的发展空间。
依托地区特色优势,挖掘互补错位发展空间。“一地六县”的产业发展梯度导致地区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新老产业共存(宜兴、溧阳、长兴、安吉)以及起步谋划现代化产业体系(广德、郎溪)的内在需求同时存在。要积极引导“一地六县”产业发展过程中在增量上进一步放大特色优势,避免重复竞争,同时积极探索能耗指标、项目资源交换、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形成错位协同的发展格局。
梳理地区共性优势,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一地六县”共同或相近的比较优势及发展需求,推动各县统筹资源、共同谋划,壮大比较优势,提升产业综合发展能级,提升对整體经济的贡献度,达成共同治理、共同开发的协商合作机制。
2.产业重点:明确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电网设备、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康养旅游等七个产业领域发力点
汽车及零部件:发挥区域各自优势,建立产业上下游供需对接渠道。基于区域内部分企业同属上汽集团的配套制造基地,鼓励企业开展跨区技术联合,不断扩大为整车企业的配套能力。引导溧阳专注军用车辆、房车等专用车辆等小众领域的部分企业,打造“隐形冠军”。鼓励广德、长兴两地在新型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方面展开合作,同时围绕汽车零部件系统集成、轻量化、智能化等技术,推动企业联合技术攻关。
智能电网设备:以宜兴和溧阳为中心,完善产业集群错位融合发展配套。依托宜兴的电线电缆以及溧阳的智能电网产业为基础,打造发电、输变配电、用电和调度的完整产业链。引导两地企业成立产业联盟,就原材料采购等事项达成合作,共同对接金融机构提升资金议价能力,提升对抗上游价格波动的能力。支持其他四县市进一步招引智能电网相关配套企业,实现产业集群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合理布局,横向拓展。
高端装备:突出电梯制造、农牧机械和专用装备领域,谋划细分领域实力提升。在电梯制造领域,引导溧阳和郎溪强强联合,通过企业联盟、技术合作、品牌共建等方式,提升两地在电梯制造领域的融合度。在农牧机械领域,持续巩固饲料机械、成套设备和仓储及配套等传统领域优势,同时引导郎溪、广德协同发展高效能收获机械、节能保质运贮机械、畜禽养殖机械等产品,实现横向拓展。积极谋划特色专用装备领域,依托溧阳高速公路护栏产业、广德智能化成套装备产业、长兴智能物流装备产业等现有基础,加速培育差异化“隐形冠军”。
新能源:围绕光伏、动力电池领域,加强区域产业链延伸合作。在光伏领域,依托宜兴和广德有所布局的基础上,引导两地加强合作,实现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招引相关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依托上海等地发展需求以及溧阳、长兴已有布局,强化两地合作,同时支持其他地区在正负极材料、隔膜等领域进行针对性拓展和强化。
电子信息:加快电子电路产业合作转移,协同产业资源全面对接。推广“电子电路广德模式”,协同郎溪、长兴、安吉等地共同拓展延伸电子电路产业链,积极与上海、苏州、广东等地签订电子电路产业转移合作协议,扩大产业规模。协同长兴、宜兴等地,加强与上海等中心城市在技术资源、产业资源方面的对接,共同谋划半导体及电子元器件的长远发展。
绿色食品:依托白茅岭农场,打造长三角知名绿色食品供应基地。依托白茅岭农场“生态+”产业、郎溪绿色食品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及食品加工业。发挥各地优势,探索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打造长三角知名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加快特色水产、优质畜禽为主的农产品加工营销及服务中心建设。主动对接沪苏浙电商企业,完善面向长三角的市场信息体系和销售网络。
康养旅游:加大康养资源对接,建设大健康与旅游度假双轮驱动的区域综合开发模式。加强长三角康养旅游资源对接,共同策划精品旅游路线和旅游产品,充分展示长三角康养旅游资源和地域文化特色,建设集聚一批中高端养老机构,打造长三角知名的绿色休闲康养基地,建立大健康产业与旅游度假产业双轮驱动的区域综合开发模式,完善大健康与旅游度假两大产业体系。
三、构建一市三省组织推进联动机制,
实现“一地六县”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共商一体化发展大计,完善顶层设计组织机制。建立高标准组织协调机制,借鉴长三角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发展公司”的治理格局,设立“一地六县”产业协同发展工作小组和推进机构。工作小组组长可由三省一市副省级领导担任,设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一地六县”发展规划、改革事项、统筹协调,协同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推进机构作为“一地六县”开发建设管理机构,由“一地六县”所在地级市领导牵头,负责工作的具体实施。在各县分别成立相应的组织推进机构,对接示范区产业协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形成“一地六县”联动推进机制。由国家有关部门会同一市三省、“一地六县”的省市县有关部门,联合专业研究机构,组织编制“一地六县”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
共建高能级合作载体,深化跨区域产业链合作。探索跨区域的园区协调机制,选择有条件、有特色的“一地六县”园区作为产业合作先导区,由各方共同出资成立联合开发公司进行封闭开发,设立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负责先导区的开发运作,实行“税收分成、自求平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模式。围绕产业重点领域、短板领域合作开展项目招引,共同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深化“一地六县”产业链合作。聚焦高能级平台建设,统筹发展资源,以共建园区或联合发展的形式进行外部开拓,打造更具竞争力的长三角制造基地。打造跨区域产业互联网平台,争取与国家长三角工业互联网综合平台对接,提升工业互联网的联通能级,打造数字化区域联合产业载体。
共推内外合作与创新,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聚焦七大重点领域,完善“一地六县”区域分工网络,鼓励区域内企业基于产业链分工、技术创新应用、市场需求对接等,开展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提升上汽通用广德试车场、集中污水处理厂和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的服务半径和服务能级,支撑毗邻区域相关企业发展。引导领先企业通过能力共享、资源开放、供应链金融等方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研发、协同制造、协同发展,赋能多层次企业共同成长。强化与长三角其他地区产业对接,扩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形式,深化与长三角在市场、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交流。积极加入长三角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联盟,实现与长三角地区对外投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加强企业与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对接,推动企业联合“走出去”。
共育高水平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互通共融。化解政务服务中的行政壁垒,联合梳理区域内高频、特色的跨区域通办事项,推动更多跨区域事项“全程网办”,通过政务服务互联互通,提升企业、居民跨区域活动的便利度。共同促进政府管理服务统一标准,细化量化政务服务条件,共同编制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明确办事条件、办事材料、办理流程等内容。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进电子证照数据库互联互通,实现已归集电子证照应用的全面同等覆盖。优化地区营商环境,共同根植“亲商服务”核心理念,试点推行企业帮办联络服务制度,搭建企业与各级政府沟通联络的紧密连接,为区域内项目招引、落地、发展的每个关键节点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帮助。
共创绿色发展新高地,建设旅游康养生态基地。合力强化生态治理与保护,探索建立“联合林长制”,抓紧治理恢复生态植被,完善绿色发展监督考核机制,实现“一张清单管一地六县”。建立跨省域生态治理制度,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协作处置机制,加强应急预案对接、应急资源共享、应急处置协作。高标准共建“无废城市”,探索共建零碳发展示范城市。整合区域内白茅岭、太湖、天目湖、横山等生态资源,协同建设旅游康养生态基地,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文旅高地。对接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医疗和老龄化产业资源,提升休闲康养产业的发展能级。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机制,充分借鉴安吉“两山银行”建设经验,联合构建普惠金融、绿色债券、生态基金、生态保险组成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课题组成员:陈英武、黄治国、顾晨、许婧等)
责任编辑: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