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思政课建设: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2024-06-11查佐明

唯实 2024年5期
关键词:政课思政课总书记

查佐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赋予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重要地位。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三周年。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深入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怎么看:思想认识上要更有高度

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早在1984年夏天,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就给回乡过暑假的在校大学生上过思政课。在浙江工作期间,他也多次给大学生讲思政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以及在赴大中小学的实地考察中,始终强调要切实抓好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门具体课程,能够受到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反复强调,这充分彰显了思政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也深刻揭示了这门课程所肩负的特殊使命[1]。

这门课定位“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办好思政课,要将其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2]。思政课不仅是一门知识课、通识课、理论课,更是一门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课程”;既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使命,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使其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使命[1]。思政课教学双重使命在肩,是其定位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根本原因。

这门课面对“关键群体”。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和“关键定向期”。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引领青年发展、武装青年头脑,既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从成立之初,我们党就始终高度重视对青年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培养的一批又一批理想坚定的有志青年,成了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力军和时代先锋。上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人生大课”,为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對于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分关键。

这门课要理直气壮开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3]讲好新时代思政课的信心和底气来自哪里?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四个自信”不断增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思政课建设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力量之源[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有了这些基础和条件,有了我们这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3]

二、讲什么:内容阐释上要更有深度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4]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指出了思政课的内在属性和根本要求。从根本上说,思政课教学就是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等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讲好四个“理”[5]。

讲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之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高度、理论深度、价值温度讲出来,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严密的逻辑思维、正确的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就是要讲好这个道理。

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创新精神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就是要讲好这个道理。

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成功实践,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两门课就是要讲好这个道理。

讲好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成长之理”。思政课既包含知识传播,也包含价值引领,体现了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202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时强调,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更要上好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明德知耻,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6]。作为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使命和职责就在于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成人成才,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就是要讲好这个道理。

三、在哪讲:场域安排上要更有广度

教学场域是思政课的基本载体和关键要素,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7]“大思政课”之“大”,要突破传统的观念限制、内容限制、载体限制,把思政课置于更广阔的物理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来建设。

向内挖潜,构筑“校内大协同”。要加强思政课程体系的校内统筹,用整体思维推动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模块之间的连贯性、逻辑性和系统性,从“单兵作战”转变为“兵团作战”,建设好同频共振、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实现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加强“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联动,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育人理念,整合校内一切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思政”格局。

向外拓展,建设“社会大课堂”。把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开展社会调查、实习实践、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工矿企业、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都成为思政课堂载体,在“实景课堂”中开展沉浸式教育;打造思政社會实践资源库、“社会大课堂”展示和互动中心等,将生动的社会现实生活引进校园,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

向下延伸,推动“大手拉小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3]。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由理念转化为制度设计,由政策措施发展为教育教学实践。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大手拉小手”,加强不同学段之间前后目标的衔接,根据目标审慎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即使选用相同的素材,在引导思考时问题层次的设计也应与不同学段目标相匹配。

向新而行,推动“变量为增量”。抓住青年学子“网络原住民”的代际特点、兴趣热点,通过微博、小红书、抖音等App开展“云上思政课”,把互联网的“流量”转变为思政课的“最大增量”;把5G、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先进技术广泛运用于思政课堂,推动思政课的信息化、智能化,以立体化、可视化教学方式使思政课活起来,打造“思政大课”新样态。

四、怎么讲:打磨“金课”上要更有力度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大学考察时强调:“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8] 2021年3月6日在与政协委员共商国是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拿着一个文件在那儿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谁都不爱听,我也不爱听。”[7]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精神,既是讲好思政课的要领,也是打造思政“金课”的标准,更是对思政课教师的殷切期望和严格要求。

提高素养增魅力。思政课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3]。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方面的要求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准,也是思政课教师提升素质和水平的努力方向,没有这六大素养不可能讲好思政课。

创新方式增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2]。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就是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八个相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只有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结合教学实际,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翻转课堂”,让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才能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进而提升思政课教学质效。

综合施策增动力。队伍结构上要专兼结合、优势互补,贯彻落实好《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上要量身定制、供需精准,提供从培训到教学、从基地到课堂的数字资源服务,思政课教师培训要实现常态化、分众式、全覆盖。鼓励激励上要多措并举、保障有力,在思政课教师选用、管理、考核中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解决好教风和学风问题;同时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引导思政课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

参考文献:

[1]冯秀军.善用“大思政课”的三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8):103-109.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3]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4]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5]韩喜平,于甜子.用理讲好思政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5):69-73.

[6]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N].人民日报,2024-03-22(1).

[7]“‘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7(1).

[8]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0-09-19(1).

(作者系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责任编辑:刘志刚

猜你喜欢

政课思政课总书记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