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古边塞之韵,领略新农村之光
2024-06-11武凯
武凯
平鲁,一个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它坐落在壮丽的自然风光中,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传说。在这片充满古韵的土地上,阻虎乡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和一系列精心规划的环境治理措施,阻虎乡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风力发电技术的引进不仅优化了能源结构,还引领了整个区域环保节能风电建设的新趋势。通过种植油菜花和红山荞麦等作物,阻虎乡极大地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如今的阻虎乡已经成功打造出一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新业态,将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转化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阻虎乡,你可以看到一幅美丽富饶的田园风光画卷。
阻虎乡有一个名为迎恩堡的传统村落,它如同一颗镶嵌在群山怀抱中的璀璨明珠,散发出古老文明的光辉。迎恩堡历史悠久,历经沧桑却依旧“坚韧不拔”。这个古村落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宜人的乡村风貌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历史爱好者前来探访。
名韵史坚,古影壁垒
明正德十二年(1517)八月,武宗皇帝擅出居庸关,以巡视名义游玩于宣府(今宣化),恰逢鞑靼小王子率众入寇大同,连攻不克转攻应州(今应县)。时在阳和(今阳高)的武宗皇帝以“总督军务武威大将军总兵官”的名义调兵,亲至应州御敌。双方激战三天后小王子引军退去,武宗皇帝率军直追,“且战且进,追至平虏、朔州等边”。一日黄昏,天起大风,武宗下令停止追击,全军在平虏卫长城内的一个山包前宿营。这座武宗休息过的山包,后人取名“迎恩山”。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增修边堡时,大同镇选择在此筑堡,顺理以此山名取名迎恩堡。
迎恩堡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于明隆庆六年(1572)进行了砖包。其属大同镇分守冀北道所辖西路。迎恩堡连同大同西线的灭胡堡、败胡堡、阻胡堡、破胡堡、杀胡堡、残胡堡、威胡堡、拒胡堡,史称“灭胡九堡”,后将“胡”谐音为“虎”。迎恩堡是当时唯一没有使用“虏”或“胡”等有敌意的字眼命名的边堡,是明朝大同镇七十二城堡之一。
迎恩堡东距平虏卫15km,西距边墙5km,北距败胡堡2.5km,南距阻胡堡5km。迎恩堡基本呈正方形,南北约250m,东西约240m,底宽12m,顶宽3m—4m,高12.3m,占地约7hm2。迎恩堡只设东门,置瓮城,留小城门,堡内原建有衙署、军营、戏楼、马铺、粮仓以及龙王庙、魁星庙、城隍庙、土地庙等。这里常驻操守1员,坐堡把总1名,守军369名,马65匹,是平鲁境内长城线上的重要边堡。明隆庆元年(1567),蒙古兵大举进犯,曾由此直抵山西。隆庆议和后设置马市作为蒙汉互市的集散地。清顺治年间改设操守,守兵100名。清雍正年间改驻把总1名,统兵79人,马10匹。直至清末,常驻兵力减少到36人,但仍配有守城火炮。
迎恩堡位于一个地势较低的区域,周围是高地,拥有独特的地貌。迎恩堡北面有一座现在被称为科巴山的山峰,其高度达到1 700m,很可能这就是历史文献中记载的迎恩山。在西北方向,还有一座被称为迎军墩的山丘。随着时间的推移,迎恩堡原有的砖石结构已经消失,现在只剩下一些夯土和断壁残垣。尽管如此,四面的城墙遗迹依然清晰可见。东墙的残高大约在3m—8m,南墙的残高约在3m—7m,西墙的残高仅有3m—5m。相对而言,北墙的角台较为完好,其残高也在3m—8m,中间部分则有一个明显的缺口。迎恩堡曾设有东门,门外是一片四周长度均为15m的瓮城,发挥着重要的防御作用。然而,如今瓮城的南门已消失不见。东墙上有一条通往外界的路,形成了一个通道口。虽然城墙的砖石已经不复存在,但通过这些残留的结构和墙体,我们仍能感受到这座古堡曾经的宏伟与坚固。墙角台相对完好,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碑文石语,堡内遗墨
迎恩堡内现存石刻匾额、迎恩堡建庙立祠碑、迎恩堡官买粮草碑记、迎恩堡修关帝庙碑和重修城隍关帝马王灵侯火神庙碑记,碑文内容在迎恩堡村内的平鲁长城陈列馆中均有记载。
石匾勒石于明隆庆六年(1572),细砂石质,长方形,高154cm、宽58cm、厚12cm。石匾中部横刻楷体“迎恩堡”三字,左右两边竖向刻匾文。右半部6行124字,左半部9行182字,记载了参与建筑迎恩堡的各级官吏、修筑此堡的425名兵士和433名泥石匠的姓名。石匾之前存于村民王五院内,现放置于迎恩堡村内的平鲁长城陈列馆中。然而,这块石匾上的字印已经模糊不清,尤其是旁边篆刻的楷书小字,更是难以辨认。尽管如此,迎恩堡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姜根兴并没有放弃对这块石匾的修复。他找人将石匾上的文字拓印出来,经过多次尝试和筛选,最终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经过拓印,石匾字迹得以重现,其字体之美,篆刻之精致,既体现了古人对书法的深厚造诣,又展现了石刻艺术的独特魅力,可谓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迎恩堡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姜根兴将拓印后的石匾作品表以画框,放置在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体现了他对迎恩堡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
迎恩堡建庙立祠碑勒石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圆首,下半部分残,碑首刻“云岩”。碑文记述了迎恩堡守备程九思捐资建庙立祠及在神明庇佑下成功拒敌的事迹。迎恩堡官买粮草碑记勒石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碑首楷书“碑记”,首题“迎恩堡官买粮草碑记”。碑文以官府文告的形式规定了银两与粮草折色办法,禁私派富户,如违参处。迎恩堡修关帝庙碑勒石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现立于迎恩堡村关帝庙,额题“碑记”,碑周线刻蔓草纹。碑文记述了迎恩堡城守尹公组织捐银,解决前任拖欠修缮关帝庙款项的事迹,后附募捐人姓名。重修城隍关帝马王灵侯火神庙碑记勒石于清咸丰元年(1851)。首题楷书“重修”,碑文豎向阴刻楷体,记述了重修及移修五庙的事宜。
穿梭古村时光道,感受边塞古韵情
20世纪60年代,迎恩堡的村民们全体从堡中迁出,来到了堡子的东北面,即如今的迎恩堡村。刚踏入迎恩堡村,村内精心打造的房车露营基地便映入眼帘。往里走,便有一口名为迎恩泉的水井。迎恩泉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据传,当时武宗皇帝朱厚照御驾亲征,屯兵迎恩堡村东北角处的“卧龙洞”,命士卒寻找水源,找到该处发现有泉眼,即挖一水井。此泉久经岁月滋养,远离凡尘侵扰,清澈而温润,后取名“迎恩泉”。
站在村口眺望,迎恩堡村的美景尽收眼底。迎恩堡村依山傍势而建,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赋予了房屋和院落独特的风格,绘就了一幅高低错落、别有韵味的乡村画卷。整个村落以淡黄色的石窑为主,正面的院墙多被粉刷为白色,与淡黄色的石窑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一种古朴和谐的美感。白色院墙上还装饰着各式各样的彩绘,它们讲述着农耕文化的故事,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如今的迎恩堡村不仅是村民居住的场所,还是一件展示传统农耕文明魅力的“艺术品”。远远望去,整个村庄宛如一幅精心布局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风光,领略到农耕文明的魅力。
在迎恩堡村的中央,有一条通往山头的小路,沿着这条蜿蜒的小径前行,可以近距离看到院落的细节。与正面院墙不同,侧面的院墙由黄色石块堆砌而成,院墙上铺设的灰色青砖与巧妙设置的镂空图案相映衬,仿佛正在诉说边塞堡垒的沧桑与繁华。从侧面望去,小径两旁的黄色石窑与院墙交相辉映,石窑上黑色的砖线尽显历史的厚重感。
小径曲折向上,引领着人们向山头迈进。拐角处的院落采用了弧形设计,这些弧线仿佛山间起伏的波浪,为宁静的村落增添了一抹流动的韵律感。这些院落的墙设计独具匠心,分为外墙和里墙。里墙仍以淡黄色为底,上面用黑线绘制出龙鳞的纹理,令人联想到蜿蜒游动的龙身。
在迎恩堡村的小径尽头,一座红色的龙王庙静静伫立。迎恩堡村的面积并不大,如今只剩二十几户人家。不经意间,我们便抵达山头,说是山头,不过是一座小山丘。走近一看,才发现这座龙王庙十分矮小,庙内的墙上彩绘着众神参拜龙王的壮丽场景。庙前摆放着香台,上面插着几炷清香,代表着村民们对龙王的虔诚祈求,希望得到神明庇佑,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整个村落的建筑设计不仅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祈盼。不论是淡黄色的石窑、白色的院墙,还是红色的龙王庙,都体现了村民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站在坡顶向下眺望,迎恩堡村的南面是一大片绿色的农田,在紧邻绿色农田的小山坡上,几座白色的风车伫立其间。风车叶随着微风轻轻旋转,发出悦耳的嗒嗒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些风车像是守护这片土地的精灵,为村落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和谐,它们与蓝天、白云、绿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图。风吹过山坡,吹动风车,也吹拂着每一个走过这片土地的人的心田,让人不禁对这朴素而美丽的乡村风光发出赞叹。
顺着村落的小路绕村游走,每经过一户人家,便能听到院落中传出狗的叫声。这些狗个头较大,气势凶猛,虽毛色各异,但品种一样,均为狼狗,颇有守卫边塞的风范。其中,一只黑色狼狗在我们刚抵达村口时,便在巷口望着我们。随着我们一步步逼近,它徘徊踱步,但并没有像其他狼狗一样肆意叫唤,只是紧跟在我们身后。当我们停下脚步,它便绕着村子四处巡逻,并不与我们正面相交,像一个神秘的守卫人。这些狼狗不仅是村民的宠物,更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这样的场景,让人仿佛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烽烟四起的时代。在那个时代,边塞的战士们日夜守护着祖国边疆,用青春和热血守卫着祖国的神圣领土。
古村新韵映边塞,黄花锦缎话红情
迎恩堡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边塞古城。如今的迎恩堡,建有一座平鲁长城陈列馆,馆内记载了朔州市平鲁区的历史、明长城(平鲁段)的历史、阻虎乡的发展情况、迎恩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等。平鲁长城陈列馆旁边还建有平鲁县第六游击支队党支部纪念馆,馆内以实物、图片和文献资料的形式,生动展示了大同朔州一代的红色文化。
迎恩堡不仅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基地。村子周边有大片的油菜花田,每年的三四月份便是这里油菜花开的季节。在这片广袤的农田上,金黄色的油菜花宛如织工巧手织就的锦缎铺展开来,在春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波光,美不胜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黄的油菜花与碧绿的庄稼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每年这个时候,为了迎接络绎不绝的游客,迎恩堡除了在村口建立房车露营基地外,还将村内的几处民居改造为农家乐,让游客在欣赏田园美景的同时,切身體验农家生活,学习红色文化,感受边塞风情,这也推动了村子经济的发展。
在漫长的岁月中,迎恩堡村保存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传统边塞文化,其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其不仅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果。我坚信,只要我们以敬畏的态度对待历史,以创新的精神面对未来,迎恩堡这个古村落就会持续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延续历史文脉,永远绽放着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瑰丽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