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唐代士人的边塞之旅
2015-02-03余冬林
[提 要] 唐代士人积极入世,追求建功立业。从初唐、盛唐至中唐,一批批文人士子纷纷奔赴边塞投身军旅。骆宾王前驱先路,陈子昂接踵其后,揭开唐代边塞之旅的序幕。盛唐时期,边塞之旅进入高潮。如王维、高适、岑参等曾两度出塞。及至中唐时期,盛唐时的幽州河朔塞外地区,已成为藩镇割据之地。兵燹不断,生活艰苦,文人士子立功边塞的英雄气概已消失殆尽,边塞之旅也随之衰歇,李益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 唐代;边塞;边塞诗
[作者简介]余冬林(1972-),男,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江西九江 332005)
唐朝知名文人,从初唐的陈子昂、骆宾王,经盛唐的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王翰、崔问、李白、杜甫;到中唐的李贺、李益、张籍、元稹、白居易等,都有一段长短不一的的边塞生涯。由于大批文人集结,从而形成了以河西、北庭为中心的边塞之旅热潮。这些文人有的是入边塞节镇幕府,有的仅仅是边塞漫游。前者如高适、岑参、李益等;后者如王昌龄、李白、王之涣等。入边塞幕府的文人一般从事文职工作,时间较为充裕,因此能够在边塞之地游赏关山大漠风光,考察民俗风情,然后形诸文字,促进中国边塞诗的繁荣发展。
揭开唐朝边塞之旅序幕的士人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骆宾王(619-约687),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四月,吐蕃入寇,陷西域18州。骆宾王希冀立功边塞,随军离京,越三水,驱五原,过交河,经天山,抵达龟兹前线。[1](P385)在此期间,创作《从军行》、《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等,慷慨激昂,悲壮雄浑,实开有唐一代边塞诗之先声。咸亨三年(公元673年)夏初,从西域随军调赴姚州(今云南姚安县一带)平叛,翌年冬离蜀回京。戎马生涯历时三年有余。
在初唐边塞之旅中,骆宾王前驱先路,陈子昂接踵其后。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陈子昂曾两度从军,参谋幕府。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从左补阙乔知之北征东突厥的同罗、仆固。三月,经陇坻。四月,次张掖河。五月,次同城。八月归至张掖。历时约半年。万岁通天元年至二年(公元696-697年),从建安郡王武攸宜东征契丹,历时十个月。作《东征至淇门答宋参军之问》、《答韩使同在边》、《登幽州台歌》等诗。在征戍期间或前后,他大约写了二、三十首有关边塞题材的诗作,丰富了初唐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提高了边塞诗的创作水平。
如果说初唐的边塞之旅是序幕,那么盛唐的边塞之旅就是高潮。在盛唐边塞之旅的文人中,曾经两度出塞的有王维、高适、岑参等。
王维(698-759),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于蒲(今山西永济西),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王维的边塞生活,主要在出使凉州、监察秦代等时期。
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秋,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从长安出发到凉州,宣慰边地立功将士的。十一月四日到凉州崔希逸幕府,并兼任大使幕府的判官。王维的凉州之旅虽然不足一年,但在他的生活和创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创作出不少优秀的边塞诗,像《出塞作》、《使至塞上》、《从军行》、《陇西行》等。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春天,46岁的王维以侍御史的身份出使榆林、新秦二郡,返回京城的时间应为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春天。从王维提到的地名看,他到过榆林、新秦二地。榆林郡,治所在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新秦郡,治所在陕西神木县北,都是唐天宝时的地名和建制。这个时期他写的边塞诗主要有《榆林郡歌》和《新秦郡松树歌》。[2](P82)
高适(701-765),字达夫,渤海礎(今河北景县)人。早年生活困顿,随父旅居岭南。20岁时,“西游长安,不得意归。客游梁宋,定居宋城(今河南商丘),躬耕取给”[3](P360)。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北游燕赵,欲入信安王幕府从戎,未能如愿。但深入了解边疆情况,军中内幕,写出不少深刻反映现实的边塞诗篇。天宝八年(公元749年),由睢阳太守张九皋荐举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尉。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充任掌书记。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官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又佐哥舒翰守潼关。后从玄宗至蜀,拜谏议大夫。自此官运亨通,做过淮南节度使和蜀、彭二州刺史。代宗即位后,入朝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候,最终逝于长安。高适两度出塞,在辽阳、河西等地都留下了足迹,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边塞诗,如《燕歌行》、《蓟门五首》、《蓟中作》等。
岑参(715-770),祖籍南阳,生于仙州(治所在今河南叶县)。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弃官从戎,启程赴安西幕府。越陇山,过渭州,经临洮军,至金城(今甘肃兰州)。过河西后,出阳关,走晋法显所经路线,度碛,溯河西上至龟兹(今新疆库车),入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4](P348)两年后返回长安。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再度出塞,摄监察御史,充北庭节度判官,于四月初出发西行,过临洮,经河西,走伊州路至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县)[4](P352),入北庭都护府封常清幕中任职约3年。安史之乱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随安西、北庭兵至凉州。后扈驾入京。他的边塞诗作有《敦煌太守后庭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虽然王维、高适、岑参都曾经两度出塞,但是王维是以朝廷重臣赴边的。相比之下,高适与岑参的边游更具有代表意义,他们可以称之为盛唐边塞之旅的典范。他们将建功立业、拯物济世的志向抱负,与“倚马见雄笔,随身惟宝刀”[5](P207)的英雄气概结合起来,表现了热情奔放、壮阔豪放的风格。
及至中唐时期,盛唐时的幽州河朔塞外地区,已成为藩镇割据之地。兵燹不断,生活艰苦,文人士子立功边塞的英雄气概已消失殆尽,边塞之旅也随之衰歇,边游之风也由盛唐的热情、豪放和浪漫变为悲凉、感伤和深沉。李益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李益(748-829),字君虞,祖籍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出身世族家庭,生于盛时,长于乱世,但倾心苦读,博览群书,诗名早著。大历四年(公元769年)登进士第,越二年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旋即迁主薄。后因仕途坎坷,颇不得意。大历末,被罢职。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入朔方节度使崔宁幕,开始走上“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道路。翌年,随崔宁巡行朔野。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入幽州节度使朱滔幕。[6](P385)次年,登拔萃科,为侍御史。此后,又先后入鄜坊节度使论惟明幕、邠宁节度使张献甫幕。回京后,官中书舍人、右散骑常侍,以礼部尚书致仕。李益从军前后历时18年,是有唐一代从军出塞时间最长的边塞诗人。在边塞生涯中,他曾登长城极目远眺,“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7](P94);上天山感受到“天山)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7](P119);在朔方(今陕西靖边白城子)城楼,亲[目睹了边地人民送子弟远征的离别之场景。李益的边塞之旅虽然悲凉感伤,却不失悲壮慷慨。其旅游之作具体地再现了中唐边塞的真实风貌,“每一篇就,乐工赂求之,被于雅乐,供奉天子”[8](P177)。因此,李益是中唐边塞之旅当之无愧的典型代表。
唐朝士人热衷边塞之旅,其主要原因如下:其一是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交通畅达,而且从唐太宗、高宗到玄宗时代多次用兵边塞,并在与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战争取得节节胜利;其二是由于战争的特殊性质和边塞的艰苦环境,从军边塞要比其他途径升迁更快;其三是边塞殊异质朴的民风民俗、雄浑壮丽的山河景观,也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杨柳、骆祥发.骆宾王评传[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2]张清华.论王维的边塞诗[J].中州学刊,1984(3).
[3](唐)高适著,孙钦养校注.高适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廖立.岑参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5](唐)高适著,孙钦养校注.高适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6]卞孝萱.李益年谱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唐)李益著,王亦军、裴豫敏编注.李益集注[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眼8?演(元)辛文房撰,舒宝璋校注.唐才子传?眼M?演.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眼责任编辑:程文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