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山东省济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

2024-06-11王伟伟

商展经济 2024年8期
关键词:济宁市制造业高质量

王伟伟

(中共济宁市任城区委党校 山东济宁 272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所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强盛,是国家能否走向富强的主要驱动力,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英国、德国,都是因为抓住了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迅速建立并保持了发达的制造业体系,才成功发展成为现代化强国。拉丁美洲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忽视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1]。当前,制造业发展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期,虽然增长的潜力很大,但面临的困境和阻力明显增多。城市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制造业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的重要使命[2]。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做强做大制造业离不开市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如何把握好高质量发展要求,合理配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各类生产要素,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提高市域制造业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济宁市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1 济宁市制造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经济发展新元素的涌入,济宁市制造业得到充分发展,整体实力明显提高,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善的产业体系和深厚的产业基础,工程机械、化工、纺织服装、造纸等传统产业发展稳健,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不断加快,先后建成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光电特色产业多个国家级、省级产业基地,华勤、荣信等龙头企业发展位居行业前列。近年来,济宁市围绕“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等发展目标,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通过科技创新不断赋能,总体实现了制造业发展稳中有进,成功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3]。

1.1 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坚定不移地将“制造强市”战略放在发展首位,深化“干部助企攀登”工程,实施“四大攀登行动”,形成了大抓产业、大抓先进制造业的良好态势,制造业综合实力稳步提高,为建设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以2021年为例,济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居全省第4位,其中制造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中坚力量,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2022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也实现了稳步增长,“231”先进制造业集群能级显著提高,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1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3家,新兴产业稳步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持续夯实[4]。

1.2 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

全力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在全省率先设立并落地技改基金,采取投资入股、阶段性参股、适时退出等方式,支持工业技改项目,为企业技改注入“活力”,累计投资8000余个超过500万元的技改项目,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接近70%。2020年、2021年完成技改投资总量连续2年位列全省首位。一批高水平重大项目集群式落地,太阳纸业新材料产业园开工建设,华勤高档轿车轮胎项目一期、鲁抗生物医药产业园先后建成投产;扎实开展化工行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其创建了7家省级化工园区;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高,“231+1”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步伐持续加快,集群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1.3 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最优政策培育高端产业创新平台,营造企业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共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家、建成省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451家(其中省级149家)、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6家;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共培育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家、省级31家,1000多个项目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推动下,全市多家企业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或获批国家级重点专项。此外,不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吸引并留住了大批产业发展的紧缺人才,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保证。

1.4 两化融合不断深化

坚持以做强主导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及促进先进制造业升级为发展目标,持续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力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一直处于全省前5位,数字经济产业已成为驱动济宁市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目前,济宁市已建成省级数字经济园区7家,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稳步提高,千兆城市创建指标2022年已全部达标。此外,济宁市持续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建成了统一的政务云平台,企业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绩效产出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变化,上云进程明显加快,数字化改造进程显著提速。

1.5 绿色发展成效明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多年来,济宁始终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的现代化道路,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在采煤塌陷地治理方面,坚持走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之路,创新实施控转并举、科技支撑、生态修复等多元治理模式,将采煤塌陷地发展成为光伏基地、生态湿地、肥沃良田和产业示范区等,积极推动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2019年起,在全省率先开展涉VOCs企业一厂一策综合整治工作,对重点行业企业逐一诊断并形成整治方案,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市环保绩效先进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了企业环境高水平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2 济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先进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2)》,济宁位列全国第75位,山东省第11位,属全省中下游水平。综合来看,与省内潍坊、淄博、临沂等地相比,济宁市在制造业发展质量、规模及增速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2.1 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作为山东老工业基地和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济宁市具有“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中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密集型产业多、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产业结构特点,传统产业占工业的比重高达70%,且产品以原材料品、中间品为主,制造业长期处在产业链中低端,行业利润率提高难度大,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明显不足,与以高端装备、新材料发展见长的潍坊和临沂相比缺乏竞争力。

同时,制造业领域部分产业产能过剩,产品和服务与不断升级的消费结构匹配度低,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也比较突出。此外,因煤电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济宁市制造业营收占工业的比重仅为80%左右,这一结构性矛盾必然会对济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制约。

2.2 新兴产业优势明显不足

当前,济宁市新兴产业发展势头不够强劲,不足以抵消传统产业发展放缓的影响。新兴产业中多数企业受制于创新能力弱、层级低等问题,整体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的低端位置,研发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够、品牌影响力弱、缺乏定价议价的话语权;部分新兴产业配套体系不完整,相关企业多为空间上的简单集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集群,产业聚合力和爆发力不够、抗风险能力不足,在行业或相关产业波动较大时,容易遭受产业链两头挤压。

目前,济宁新兴产业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层次企业很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龙头骨干企业更是凤毛麟角,产业链建链、补链有待加强。例如,高端装备制造业虽占全市工业比重的20%左右,但还没有1家百亿级的龙头企业;高端化工行业占全市工业比重的8.4%,但其中近50%的营收来自中低端化工企业,“低端锁定”现象较严重。

2.3 创新能力依然薄弱

区域实力的强弱不能单看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关键要看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特别是制造业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研发经费投入不仅反映了对研发活动的资金支持力度,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转型升级进度和高质量发展水平,所以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但多年来,济宁市研发经费总量和投入强度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23年11月,《2022年山东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正式发布,从公布数据来看,山东省内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投入超过100亿元的市有8个,济宁市以92.4亿元排在全省第9位,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平均水平为2.49%,济宁市只有1.74%,几乎处于全省最末端,这也造成济宁市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关键基础零部件与基础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

此外,一些企业协作创新意识不够,对协同创新参与不积极、不充分,技术研发或技术创新环节之间的链条不够通畅,成果共享、转化与应用机制也不完善,这也是济宁市制造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的原因。

2.4 高端要素尤其是人才集聚吸引力不足

作为三线城市,济宁在城市能级和产业高端化方面与周边济南、徐州等二线城市还存在较大差距。通常情况下,大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既存在“溢出效应”,又存在“虹吸效应”。当“溢出效应”大于“虹吸效应”时,会对中小城市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反之,则会抑制和挤压中小城市的发展空间。当前,随着航空、高铁等综合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交通越来越便利,一方面,这是济宁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决定了济宁在高端要素集聚方面很难避免大城市“虹吸效应”的影响,吸引和留住高端要素尤其是高端人才的难度将不断增大。

目前,虽然济宁市制定了各类人才引进计划,但引进的高端人才大多选择在事业单位工作,部分人才滞留在闲置岗位上,未发挥出应有的社会价值,既导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亟须的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又造成制造业高端人才、中坚力量和基础人才之间的比例失衡,应用型人才数量远高于研究人员数量,致使制造业技术研发能力比较薄弱。

2.5 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

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和房地产商业多重因素的影响,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人口红利趋于消失,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制造业。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生产成本上升迫使价格上涨,产品价格优势被削弱、竞争力下降,导致企业业绩下滑。同时,能源、土地、原材料等要素成本持续上涨,加上高昂的物流成本,企业利润空间被极大地压缩,企业投资动力和创新热情大打折扣。此外,资本的逐利特质使得产业资金容易“脱实入虚”,虚拟经济的“虹吸”作用对制造业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制造企业普遍面临融资贵、融资难的困境[5],一些中小企业虽有转型意识,也有发展潜力,但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真正实施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人口已出现负增长,加上“双碳”战略的推进,资源环境的约束将日益趋紧,未来制造业生产成本将不断攀升,这对济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 推动济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分析

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核心支撑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是制造业,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济宁经济爬坡过刊、乘势而上的关键。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市,济宁过去发展依靠的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阶段更要依靠制造业。因此,当前必须充分利用好济宁市制造业已有的基础优势,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数字经济赋能、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等方面入手,推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3.1 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动力源泉,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持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累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对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可允许其在享受省相关补助政策的基础上,由济宁市再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以最大限度地激励企业进行研发和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政府可每年向企业征集“卡脖子”技术难题,依托产业链龙头企业现有的科研平台,联合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对核心技术进行协同攻关,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应用创新技术,提高科研成果转换能力;逐步加强科创载体支撑,着力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充分发挥高新区科技创新的核心引领作用,持续放大济宁产业研究院效应,着力建设创新综合体,力争通过众多科创平台的作用带动制造业实现新发展。此外,还要积极引导制造业企业专注于细分产品市场的创新、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品牌培育,着力打造一批“单项冠军”企业,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2 以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发展

数字经济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新旧动能转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6]。济宁市传统产业占比较高,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首先,以“智改数转”行动为抓手,推动传统制造企业开展系统性的技术改造,运用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优势,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其次,大力培育产业链主、“数字领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数字化转型标杆,并建立有效的推广和协同机制,引导制造业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促进济宁市域范围内制造业的整体升级。最后,积极打造优质数字服务主体。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引进或培育优质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发展水平。

3.3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技术技能人才是支撑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实现济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加大对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紧缺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培养和激励力度,坚持“高精尖缺”导向,探索新型招才引智模式,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思路,尽力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形成“既能引进人才,也能留住人才”的良好人才制度模式;大力支持职业技能培训载体建设,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积极打造“金蓝领”技师培训品牌,不断增强加大对高水平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企业家队伍培训培养力度,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企业家培训,定期评选市“功勋企业家”“杰出企业家”等,并给予适当奖励,最大限度地激励企业家发展和创新的积极性;不断完善“济宁市在外人才信息库”,积极落实人才回乡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优秀人才回乡发展实体经济,为制造业的发展集聚人才。

3.4 深入开展干部助企攀登活动

助企攀登作为济宁工业发展的创新之举,对制造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坚持以“干部助企攀登工程”为切入点,不断提高企业创新驱动能力,培育优质市场主体,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做优。通过集中培训、组织研讨、深入调研多种方式提升助企干部的政治能力和业务水平,大力实施年轻干部帮带培养计划,由市县领导牵头组建“助企攀登”小组,提升助企攀登工作的质量效果。此外,建立健全助企攀登干部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在企业发展一线及时发现、及时表彰、及时使用实绩突出的助企干部,定期评估助企成效、搭建比拼擂台,并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激发助企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使其真正将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作为首要任务,帮助企业实现长远发展。

3.5 着力打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围绕“制造强市”建设,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不断完善产业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全市制造业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标准、更高水平发展。一是要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政策申报便利度。积极打造并优化集网上发布、申报、受理一体化的“一网通办”模式,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二是优化政务服务平台,提高政务服务能力。建立良好的政企互动机制,可依托助企攀登、“济时办”等渠道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定期开展企业经营困难问题解决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难点问题。三是积极推进金融精细化服务。可通过组建高素质金融队伍全面摸排企业金融需求,针对有发展前景但受规模限制的中小企业,在充分评估基础上积极帮助其争取资金支持,降低融资门槛,使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济宁市制造业高质量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活动掠影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