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域下音乐教学观建构初探
2024-06-10颜思维
颜思维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2022年,教育部出台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并且在“指导思想”处提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现阶段对于学生教学目标的逐渐完善,我国教学改革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现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越发被教育学者们反复强调,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家,他所指的“五育并举”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育教育,并将这一“全人教育观”推行改革应用在北京大学,成为教育征途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五育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与具体学科的结合方面,无论是理念还是实践研究,目前都还较为薄弱稀缺。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主要还是依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难以唤醒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因此,探讨“五育融合”教学理念下的音乐教学观十分关键。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与环节,应肩负起“五育融合”的责任,教育者应挖掘音乐教学中的其他四育精华,将五种教育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合到课堂中,使学生在塑造健康思想和人格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基于此,本文着眼于教师群体,从教师的教学观角度出发,初探建构教师“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的教学观,以助学生发展素质教育。
一、基于“五育融合”的高中音乐教学可行性分析
(一)教育手段融通性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会利用听、动、视觉等多元联觉,让学生能更好地全身心感受、理解、鉴赏音乐。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钢琴家、作曲家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中写道,“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是众所周知的,倾听旋律的流动和音调的变化可以使学生在脑海中体会到情绪的递进,而视觉会帮助学生进一步产生联想,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意象。随后通过哼唱旋律、身体律动、模仿舞蹈、合作演奏等唱动联觉,深化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深入其中。所以音乐教学不仅只局限于美育功能,而是会结合多感官,融合教学。
而“五育融合”也是通过关注学生多个方面的发展,贴合素质教育的目的。要求学生不仅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求学生能深入理论背后去体会其蕴含的深层哲学价值,并能在日后的实践中学以致用。这与音乐教育中的多元联觉教育手段是相似的,从表面激发学习兴趣,随之配合深度学习,通过实践获得审美体验,从而内化形成审美情感认知,提升音乐核心素养。
(二)教育诉求一致性
在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背景下,结合三大学科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可见高中音乐教学重视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感知能力,配合艺术实践的机会,注入人文情怀等文化方面的内涵,在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与“五育融合”教育诉求一致,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的“五育并举,融合育人”,致力以全面的知识育“整全的人”。
对于音乐而言,教育从不止步于课堂,生活中的校园铃声、广播体操、电影电视等都与音乐紧密相连,学生的音乐教育遍布生活每个角落。让学生有欣赏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是美育的重要诉求之一。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也富含着德智体美劳五育价值,学校的多元课程、课后作业的独立完成、参与校园社团活动、与老师朋友的日常相处都渗透着五育的价值。所以音乐、五育二者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度,都是在锻炼学生能成为一个思想健康、心智独立的社会存在个体。
(三)教育过程灵活性
在五育融合思想下,教育实施过程中会有多“育”同时发生,而且灵活多變。一个过程可能蕴含两至四种甚至五种育人元素的交互作用,渗透在每个教学环节。而高中音乐教育具有相同的灵活性。在课时与内容、学习的顺序性上有着突出的弹性和包容性。课程可以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自由组合,高中音乐的各大板块设计模式,各单元之间没有固定递进连接关系,所以这一教材编排方式弱化了音乐这一学科的顺序性,即使按照不同于教材安排顺序的音乐课程教学,也并不会影响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这就是音乐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操作性较为灵活,便于教师融入“五育”安排的特色之处。
二、教师对“音乐五育融合”的理解误区
“五育融合”基于系统与整合思维,强调“五育”的深度联系教学。而将其应用在学科教学中,应兼顾五育元素和学科知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遵守德智体美劳知识结构导向,形成内容整合。“五育融合”的教学,第一步取决于教师,教师对该理念的理解将极大程度影响教学的策略和实施效果。
(一)拼盘式“五育融合”
“五育融合”,是对“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的五育失衡和相互“孤立”现况的郑重回应。在具体实践中,“五育”常常被分裂,成为几个彼此独立的教学活动,“五育”边界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跨越。教师们通常有“五育融合”的教育意识,可是缺乏正确理解。对于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会出现“为融合而凑五育”的现象。对于课堂教学,容易形成固定统一的教学范式,易出现用力过度的现象,过于拼凑“五育”,缺少对音乐课程核心的提炼。五育的关系如果仅停留在拼盘式的“并举”,那么五育实际上不可能“并举”。应正确理解“五育融合”这一教学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实施音乐教育。
对于“五育”的运用,要秉持音乐学科的美育特性,以美育为针,串联其余四育。不能让美育的功能失衡,而失去学科特色。在消除五育“壁垒”的同时,更要追求寻找音乐与“五育融合”的契合点,形成以对“人”的教育为根本基调,做好学科“分内之事”的教育观点。在追求跨学科应用的时候,也要保持音乐教育的本色,避免学科综合过度,要始终明确融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二)平均化“五育融合”
对于音乐课程内容,老师们首先要对教科书中的内容认真提炼“五育”元素,尽量避免過于强调学科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需求;其次,要明确知道“五育融合”的正确运用。并不是每个单元、每件作品都能同时结合“德智体美劳”五个教育元素。有些课程只能围绕其中两三个教育元素,不宜牵强附会、求全责备。
“五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育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但各自也存在着特征与功能。每一育也都有自己相对明确和独立的任务,因此,要学会辩证地对待“五育”的关系,推动各育的互相交融,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以学科内容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要抓住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的关键点,体现出音乐学科特色,切不可为了满足“五育融合”而让教学沦为无主旨、无核心、无实效的大杂烩。
三、“五育融合音乐教学观”建构路径
“五育融合”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创新之路,它的目的是通过“五育互育”的有机相融,有效地推动师生之间的共生共长,这也是对教育现代化实践探索要求的积极回应。
(一)“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师观的转变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科技世界里,只要滑动几下鼠标、敲击一下键盘,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所需求的信息,因而教师的角色也正在发生变化,从教授转变为促进学习。帮助、引导学生在原有技能的基础上学习新技能,而不是直接将知识硬塞给他们。老师最重要的角色是直面学生发展的当代价值,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并时刻准备好面对生活中的任何挑战。可以结合启发式问答,不设定固定答案的音乐鉴赏答案,可以组织课堂上的小型辩论赛等等互动性强的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对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音乐家的生平经历、社会的时代变迁等内容的思考、感受、理解,为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带来正向影响。
(二)利用信息技术,做有效教具
构建“五育融合”音乐课堂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教师应学会使用最新的资源和技术,来让课堂变得有趣。在课堂上,要结合教育网站、投影仪和智能黑板等工具,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课堂之后,可以延伸音乐教学,如布置一定的自主查找资源作业,通过公众号、订阅号、视频号、视频直播等预习任务,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学或者小组讨论的模式。借助社会性的学习平台,不仅拓宽了音乐信息的纬度,更可以使音乐教育延伸到课后。教师要挖掘学生个体多样性,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音乐爱好类型。这种自学能力的培养会延续到进入大学后的学习生活中。教师需正视新技术的双面性,自主学习利用新媒体作为辅助教具,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广博的信息平台,构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
(三)构建多元评价机制
以”五育融合“为视角的教育评价机制建立,要凸显“育人”的价值。在评价标准的设定上,应做到主体多元、方式多元、内外结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道: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参考高中音乐鉴赏教材课后的“拓展与探究”部分,教师可以从智育角度入手考查学生对音乐知识、音乐体裁、音乐风格类型等要素的掌握,并且结合课堂的合奏、编创等环节从技能掌握、行为表现、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跟踪评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秉持及时关注外显可测量的评价习惯,关于内在素养,如价值观、情感、品质等难以测量的,可以设计调查问卷使学生自评,通过多次间歇性的自我评价、自我思考,让学生更清晰意识到自己的心态变化与价值观成熟程度,更深体会音乐带来的美育功能。新时代教育评价的指挥棒要转向人的发展,所以,教师们要破“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立”五维“(维品德、维智慧、维体能、维审美、维劳动),实现音乐教育评价的“五育融合”转向。
(四)塑造积极人格,促进心理健康
如今社会,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多为学业问题、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和家庭成长环境等,这些因素阻碍了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于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多方协同联动,家庭、学校、教师共同努力。但在此,笔者只单纯围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秉持的教学观展开论述。
在即将进入大学这一“微型社会”前的高中阶段,需要从多维度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用音乐缓解学生们的学业压力,用音乐打开认识世界的大门,用音乐提升学生们的心智。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在解析作品时,不仅要重视音乐技能的传授,同时也要以训练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课前备课、课中提问、课后作业都要考虑“润物细无声”的以美养心的育人目标。例如在课堂提问中,要考虑到高中生该年龄段常见的自尊心和焦虑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多设开放性提问,使其勇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与想法并给予鼓励。让音乐课堂不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课,而是一门可以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激发对美好事物的热情和向往的课程。
四、结语
现今,学者们对“五育融合”话题的关注度,体现了教育者对教育本质的重新审视与崭新追求。要真正地掌握五育的要义,就必须充分了解“五育”的教育职能。“五育融合”是中国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崭新课题,需要结合一线教学,在理论建构与实践上不断地革故鼎新,这谱写了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新篇章。教育本质上就是“人”的教育,首先要围绕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灵魂——“立德树人”这一主线展开,随后要结合学科特性辩证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五育”的整体育人功能。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五育”融合的发展溯源、概念界定以及为什么要“五育”融合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为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对于具体学科和“五育”的结合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