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思教育的渗透实践
2024-06-10苏文博
苏文博
摘 要:高中化学是一门注重理性思维和实践的科学课程,需要学生投入较多的精力进行学习。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探索更多创新的教育方法。为了更好地渗透情思教育,文章探讨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通过“情感线·问题串·项目群”课堂设计来渗透情思教育。从渗透情感、设计问题、群体实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应用,为高中化学教师提供了改善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设计;群体实践;情思教育
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其涉及许多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实验技能,是提高学生理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记忆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此外,高中化学教学中还存在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缺少真正的实践机会等多方面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高效学习化学,也影响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情思教育”探索了创新的高中化学教育方法,以使学生对化学现象产生深层次的理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思考动力,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优化学生的学业成果和成长经历,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情思教育的研究概述
(一)情思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其一,情思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与热爱。化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常常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情思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化学学习中。通过情感的引导和激发,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的内涵,提高学习效果。
其二,情思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化学教学中,情思教育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进而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情感体验和亲身实践,学生能够将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其三,情思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情思教育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团队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倾听他人意见、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沟通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合作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顺利进行,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社会交往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其四,情思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常有的事情。而情思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应对挫折和压力,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增强自信心和毅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二)情思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感研讨等方式,通过与学生讨论、交流、分享经验,培养学生的感性实践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学生心理的成长。如在化学实验中,引导学生摆脱“纯技能”的困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的本质,从而提高对实验的情感体验和对实验原理的认识,增强实验探究的成就感和探索精神。
除了实施更加具体的教学方式外,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设备的推广和使用,开展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丰富教学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与比赛、创新与研究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
比如,在化学竞赛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术进行创新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科学道德等方面的认知和情感需求。此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参加化学研究小组、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复杂问题,从而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自信心。
总之,高中化学教育在渗透情感教育方面需要做到既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生动教学,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此外,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学生和当地实际情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情感渗透教学策略和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情感线·问题串·项目群”的课堂设计案例分析
高中化学“情感线·问题串·项目群”课堂设计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互动为核心,以问题串联为纽带,以实验项目为实践基础的综合性课程设计。該设计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促进学习者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文以实际应用案例,论述高中化学“情感线·问题串·项目群”课堂设计的实际应用效果。
(一)课程设计基础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对某些概念的模糊理解和记忆量低的情况。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过度依靠知识点的讲解,忽视对学生情感和兴趣的调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积极参与。在此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情感线·问题串·项目群”课堂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其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过程
本次课堂设计以《酸碱溶液电导性质》为例,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 情感线环节。在课程开始时,教师提供了酸、碱两种溶液,酸倾向于酸性,洋葱切片可以浸泡在酸中,而碱倾向于碱性,酚酞能够在碱溶液中显色。教师通过这些实物和图片,让学生感性认识到酸和碱之间的一些性质和差异,引发学生的兴趣。
2. 问题串环节。在情感线环节后,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酸碱溶液电导性质。比如,为什么酸碱溶液的电导率不同?如何通过实验测量电导率?哪些因素会影响电导率?通过这些问题,构筑起一个问题串,将知识进行串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使其更好地理解酸碱溶液电导性质。
3. 项目群环节。在问题串环节之后,引导学生进行酸碱溶液电导性质的实验项目。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进行一个实验项目。比如,测定酸、碱的电导率;研究电导率与酸碱浓度、温度、电极材料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分享彼此的实验过程和发现。
4. 总结与归纳环节。在项目群环节结束后,教师及时总结和归纳学生的实验成果,探究酸碱溶液电导性质的相关规律和性质。同时,帮助学生将不同实验成果综合起来,让学生形成一个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三)课堂实际效果
通过该课程的实际应用,发现高中化学“情感线·问题串·项目群”课堂设计起到了显著的实际作用。
1. 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在情感线环节中,提供实物和图片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在问题串环节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提问,构筑起一个问题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酸碱溶液电导性质。在项目群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了酸碱溶液电导性质的实验项目。整个课程设计让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得到增强,学生具备更高的学习主动性。
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实验项目中,要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要想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教师只要给予指导和启发,就可以让学生主动发挥自己的头脑,这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格局,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 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线环节和项目群环节中,都注重情感的引导和情感体验的培养,让学生对酸碱溶液有了感性认识和深入理解,同时增强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
4. 提高教学效率。高中化学“情感线·问题串·项目群”课堂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情感线·问题串·项目群”课堂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可知这种课堂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种教学设计具有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思维格局、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课堂设计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情思教育的课堂评价与教育效果
(一)情思教育的课堂评价方式
情感教育的课堂评价方式是多样的,具体选择哪种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确定。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表情和互动等方面,记录下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例如,观察学生对他人意见的接受与尊重、团队协作中的积极参与等情感表现。利用学生反馈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学习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情感态度。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或个别谈话等方式,让学生表达对课堂的喜好、兴趣、困惑等情感反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比如要求学生设计一幅画、写一篇文章或者演讲一个话题,展示自己对化学知识的情感认同和体验。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和体验。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了解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情感态度和感受。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情感态度进行自我评价,并与同伴进行互相评价。并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写下自己在课堂上对某种情感的体验和认识,然后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通过以上评价方式的运用,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成长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改进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这些评价方式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积极发展。
(二)情思教育的教育效果
通過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课程。这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并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在教学方法的优化中,教师采用了多种交互式教学方式,例如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意识。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实验和科学研究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在团队协作方面,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倾听他人观点、尊重不同意见,并能够有效地协商和合作,从而大幅提升了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效果评估方面,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印象和教学质量的整体评价得到了大幅提升。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方法使得化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同时,学生也通过科学测评和课堂表现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补充。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并积极寻求改进和提高,提高了学习成果和创造能力。
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情感体验的培养可以通过情感导入、情感控制、情感互动等多种方式展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独立思考、击破认识误区,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还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由探究,发挥创造力。
* 本文系2021年度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情感线·问题串·项目群:高中化学情思课堂整体建构研究”(课题编号:D/2021/02/64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群. 高中化学构建情思共生课堂探析[J]. 文理导航:中旬,2022(12):49-51.
[2]马艳,严亚雄. 指向“大观念”构建的小学数学“情思共融”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文献的分析[J]. 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10):13-14+94.
[3]燕淑红.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成才之路,2008(20):45-46.
(责任编辑:邹宇铭)